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三国志之大白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于北海召募医者,品评医术,开设医馆,活人无数。立下功德无数,尚且不敢自言代天宣化,你有何能?也敢说代天宣化?我若在江东,但闻你名,早就将你诛杀了,还会等到此时。”
于吉惊得大汗淋漓,虽然其来到北海不过十数日,但早闻何白在北海的威望。其他地方官员是以淫威、兵马统治,而何白却以善政德行。何白于北海可说是一言九鼎,万众谨从,决不务虚。若真想杀自已就如屠戮鸡犬一般轻易。
于是连连解释道:“老道在江东为了传道,明以符水,暗中也用草药。所医之人大多愈之,不然百姓也不会深信。”
这点何白也知,对医术一窍不通的神棍只能打一枪换一地,绝对不敢在一地长久的待着。于吉与张角一般,都有极高明的医术,只是利用了迷信的方法,吹虚已能,好教世人信道罢了。
只是张角的野心太大,组成了太平道。于吉的野心小,所以江东至今还没有宗教势力的产生。倒是浮屠佛教却有不少的寺庙。
因此,这于吉才是何白可用之人。
在张昭等人的见证之下,于吉与何白就《太平清领道》,进行了一场大辨驳。主要是对世间的万物进行辨论,何白要证明世间无鬼神,修道只是修心,只能满足自已的心灵,不能成仙成神。
《太平清领道》又名《太平经》。内容博大,涉及天地、阴阳、五行、十支、灾异、神仙等事。《太平经》重新构筑了早期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
以阴阳五行学说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图景,提出了一套“无为而无不为”统治术;提出了修道的教徒的修身养性术;提出了财产共有、自食其力的善恶报应观念,指出只有人们信修正道,方可断除灾异而得道成仙;
其实《太平清领道》一书与后世初级的社会主义理论十分相似,只是多了不少神秘的文化。可见中国古人的智慧绝对不逊马、恩。只是一直以来,中国都是大一统的国家,又有儒家当道,形成不了以民为主的社会主义。
而后世欧洲,一直是如战国般纷乱,思潮大起,教庭不能压制的话,无人能够强行压制,这才有了马、列的成功。
所以相较起来,何白虽然未读《太平清领道》,但是对其中的理念观点理悟更甚于吉。而于吉只能辨说些玄妙之语,却无实例为证。更不能细致的解说清楚,让人一目了然。然而何白却能利用后世的社会主义观点,道教、民间神话故事,与各种杂学知识一一述清。所以通过半日的辨驳,于吉完败。
按照约定,于吉输了,何白将以煽惑人心之罪将他诛杀,因此,于吉此时满面灰白,有气无力的瘫坐在精舍中一动不动,浑然没有起初的仙风道骨与从容不迫了。
张昭不忍,拜道:“主公向以仁道治国,光武帝时,下诏令:男子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妇女从坐,自非不道,诏所名捕,皆不得系。于道长此时已年过百岁,虽有煽惑人心之罪,但本意不坏,且并无大过。肯请主公从宽处置。”
何白饶有兴趣的看着于吉,问道:“常人年过四十不为夭,年过五十而知天命。你已有百岁年纪,尚惧死乎?”
于吉颤危危的拜道:“常言蝼蚁尚且惜身,何况小人哉。若使君能赦小人之罪,小人愿日日向上天为使君祈福,以求使君福寿绵长,子孙满堂。”
何白也不忍心逼迫一个信道老人,于是说道:“好吧,死罪可免。但是我却不放心你返回江东之后,自持天南地北,路途遥远,我却无力处置你,你又重起煽惑人心之事。因此特将你流放在北海,不得返回江东生事。”
于吉这才长长的松了口气,拜道:“多谢使君不罪之恩,小人在北海必不敢再度煽惑人心信道了。”
何白反驳道:“不,凡是劝人向善之道书都是好道,那《太平清领道》上书之义,也有不少可取之处,我也不会完全废止。”
于吉一怔,试探的问道:“使君之意,是允许小人在北海继续传道?”
何白点头随意的说道:“不错,这一百七十卷的《太平清领道》可以在去莠存良后,继续于青州四处传道,导人向善。不过我观你年岁已大,且痴迷《太平清领道》,势必难以分辨何莠何良。这样吧,我就免为其难,收下你这弟子,帮你改良《太平清领道》。并修建太平道观,助你广收门徒,传扬这太平道义如何?”
于吉年过百岁,早已精如鬼怪,之前被何白的才学与威势所降服,一心待死。如今没有死罪,一听何白的言语,顿知何白这是有意收拢自已为他所用。虽然心中忐忑,但也知这是自已的一个莫大的机会。
于吉自得授《太平清领道》后,虽然不慕虚名,但略施手段,就在江东一带如活神仙一般。时有巨鹿人张角以《南华经》诈做《太平要术》,并... -->>
“我于北海召募医者,品评医术,开设医馆,活人无数。立下功德无数,尚且不敢自言代天宣化,你有何能?也敢说代天宣化?我若在江东,但闻你名,早就将你诛杀了,还会等到此时。”
于吉惊得大汗淋漓,虽然其来到北海不过十数日,但早闻何白在北海的威望。其他地方官员是以淫威、兵马统治,而何白却以善政德行。何白于北海可说是一言九鼎,万众谨从,决不务虚。若真想杀自已就如屠戮鸡犬一般轻易。
于是连连解释道:“老道在江东为了传道,明以符水,暗中也用草药。所医之人大多愈之,不然百姓也不会深信。”
这点何白也知,对医术一窍不通的神棍只能打一枪换一地,绝对不敢在一地长久的待着。于吉与张角一般,都有极高明的医术,只是利用了迷信的方法,吹虚已能,好教世人信道罢了。
只是张角的野心太大,组成了太平道。于吉的野心小,所以江东至今还没有宗教势力的产生。倒是浮屠佛教却有不少的寺庙。
因此,这于吉才是何白可用之人。
在张昭等人的见证之下,于吉与何白就《太平清领道》,进行了一场大辨驳。主要是对世间的万物进行辨论,何白要证明世间无鬼神,修道只是修心,只能满足自已的心灵,不能成仙成神。
《太平清领道》又名《太平经》。内容博大,涉及天地、阴阳、五行、十支、灾异、神仙等事。《太平经》重新构筑了早期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
以阴阳五行学说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图景,提出了一套“无为而无不为”统治术;提出了修道的教徒的修身养性术;提出了财产共有、自食其力的善恶报应观念,指出只有人们信修正道,方可断除灾异而得道成仙;
其实《太平清领道》一书与后世初级的社会主义理论十分相似,只是多了不少神秘的文化。可见中国古人的智慧绝对不逊马、恩。只是一直以来,中国都是大一统的国家,又有儒家当道,形成不了以民为主的社会主义。
而后世欧洲,一直是如战国般纷乱,思潮大起,教庭不能压制的话,无人能够强行压制,这才有了马、列的成功。
所以相较起来,何白虽然未读《太平清领道》,但是对其中的理念观点理悟更甚于吉。而于吉只能辨说些玄妙之语,却无实例为证。更不能细致的解说清楚,让人一目了然。然而何白却能利用后世的社会主义观点,道教、民间神话故事,与各种杂学知识一一述清。所以通过半日的辨驳,于吉完败。
按照约定,于吉输了,何白将以煽惑人心之罪将他诛杀,因此,于吉此时满面灰白,有气无力的瘫坐在精舍中一动不动,浑然没有起初的仙风道骨与从容不迫了。
张昭不忍,拜道:“主公向以仁道治国,光武帝时,下诏令:男子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妇女从坐,自非不道,诏所名捕,皆不得系。于道长此时已年过百岁,虽有煽惑人心之罪,但本意不坏,且并无大过。肯请主公从宽处置。”
何白饶有兴趣的看着于吉,问道:“常人年过四十不为夭,年过五十而知天命。你已有百岁年纪,尚惧死乎?”
于吉颤危危的拜道:“常言蝼蚁尚且惜身,何况小人哉。若使君能赦小人之罪,小人愿日日向上天为使君祈福,以求使君福寿绵长,子孙满堂。”
何白也不忍心逼迫一个信道老人,于是说道:“好吧,死罪可免。但是我却不放心你返回江东之后,自持天南地北,路途遥远,我却无力处置你,你又重起煽惑人心之事。因此特将你流放在北海,不得返回江东生事。”
于吉这才长长的松了口气,拜道:“多谢使君不罪之恩,小人在北海必不敢再度煽惑人心信道了。”
何白反驳道:“不,凡是劝人向善之道书都是好道,那《太平清领道》上书之义,也有不少可取之处,我也不会完全废止。”
于吉一怔,试探的问道:“使君之意,是允许小人在北海继续传道?”
何白点头随意的说道:“不错,这一百七十卷的《太平清领道》可以在去莠存良后,继续于青州四处传道,导人向善。不过我观你年岁已大,且痴迷《太平清领道》,势必难以分辨何莠何良。这样吧,我就免为其难,收下你这弟子,帮你改良《太平清领道》。并修建太平道观,助你广收门徒,传扬这太平道义如何?”
于吉年过百岁,早已精如鬼怪,之前被何白的才学与威势所降服,一心待死。如今没有死罪,一听何白的言语,顿知何白这是有意收拢自已为他所用。虽然心中忐忑,但也知这是自已的一个莫大的机会。
于吉自得授《太平清领道》后,虽然不慕虚名,但略施手段,就在江东一带如活神仙一般。时有巨鹿人张角以《南华经》诈做《太平要术》,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