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夜天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布政司、按察司两司长官大开中门,吹吹打打地接见了新科举子们,对他们慰勉一番,又赐宴接待,最后又陪同他们离开府衙,仿效进士及第夸官游街的方式,领着他们游览风景名胜,祭拜孔子先师,可谓风光无限。
又过三日,布政使衙门便发下公函,对今科举子们的前程一一做出了安排,见到布政使衙门的公函后,三十名举子当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三十名举子中有十一个人就地安置,其中五人留用于贵阳布政司、按察司、大宅吉、小宅吉,其余六人则分赴各地为官。
不过,此时还只是两司商议后的临时任命,上任之后只是代理官职,还需上报朝廷,得到皇帝批阅,然后由吏部下发正式告身,这才算是真正的朝廷命官。
不过对于这种级别的小官,再加上贵州的特殊情形,上呈皇帝与吏部批文不过是走走过场,之前还没有过不批准的先例,是以得到布政司衙门的任命,他们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朝廷命官了。
剩下十九人中,涂方林涂解元被吹吹打打地送进京城,准备参加明年的全国大考了,如果幸运的话,他会高中进士,得到一张平步青云的船票,可是看他这倒霉劲儿,这种幸运十有*与他无关。
另外还有八人被保送国子监,同样是进京,他们比涂解元就幸运多了。
明代国子监的监生一般有四种。一种是秀才考进去的,称为贡监;第二种是高官子弟承父祖福荫入学,称为荫监;第三种就是像这八人一样以举人身份入学的。称为举监。第四种是捐资入监的例监生。
前三种监生里面,荫监生有背景有门路,进国子监的唯一目的就是镀金,他们的前程其实早就安排好了。举人入学的仅次于他们,从国子监毕业之后,一般也都能得到一个安排。
秀才入监的贡监生就不可能得到贡监生一样的优容了,他们想从国子监毕业就弄个官身。就只能拼爹、拼座师、拼各种社会关系。,至于捐资入学的例监生。基本上就是为了要个比较荣耀的功名,做官的希望不大。
三十名举人中没有安排的那十个人,则下发批准建功名坊的公文,送他们还乡。虽然不比其他幸运儿,却也是免税免赋、荣耀乡里。
三十名举子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三个人,一个是徐伯夷,一个是赵文远,还有一个就是话题最多的叶小天,这三个人都被安排到葫县为官了。
徐伯夷接任原葫县县丞孟庆唯的官职,赵文远则成为葫县驿丞,叶小天为葫县典史。
这三人中,徐伯夷是八品官。以举人来说,能够直接任命为一县县丞,成为朝廷有品秩的官员。算是相当美满的结局了。不过以他举人试第三名的成绩,确也当得起这个任命。
至于赵文远和叶小天则是不入流的官,也就是九品以下,两人都是月俸四石。不过这两人的官职都比较特殊,一般不入流的官是不需要朝廷任命的,可以由地方官府直接任命。向吏部报备一下就好。
但是典史有个特别之处,就是县里的县丞或主簿出缺时。其职责由典史兼任,这一来他就等于是县丞、主簿这种有品秩的官员的预备官,因此典史也得吏部铨选,皇帝亲自签批任命,虽不入流,也是命官----朝廷任命的官。
而驿丞呢,掌管驿站中仪仗、车马、迎送之事,同样属于不入流的小官,可是葫县因为正处于贵州驿路的最北端,是贯通贵州南北的唯一交通要道之所在,所以这里的驿丞就与中原地区那些复责迎来送往的驿丞大不相同了。
这里的驿丞具备许多军事用途,传输军事物资、传递军事情报。比如驻守云南一带的官兵,以当地的经济条件,无法完全养话这么多官兵,部分粮食需要朝廷拨付。
如果有十万驻军,每人每月除了从当地征粮和自耕自种,朝廷再额外补充半石,那么一年下来就是五六十万石,其中一部分通过海路运输,另一部分就得通过这条驿道运送。
这驿站在此过程中要负责保管物资、交接物资、维护驿道,责任不可谓不重。此外还有钞、布、棉、战衣、军靴、兵器……,杨应龙盯上这个位置,自然有他的用意。
按照姜布政的说法,葫县地处要隘,且立县时日尚短,又因县丞与典史两个要职出缺,所以需要补充较多的年轻官员,以加强葫县的治理。
内中真正缘由,各个方面自然都心知肚明,只有那些不明所以但又知道叶小天与徐伯夷不和的百姓对此津津乐道,期盼二人到了葫县来一场龙虎斗,给他们茶余饭后增加一点谈资。
※※※※※※※※※※※※※※※※※※※※※※
杨府内,阿牧赵歆和他的儿子赵文远恭谨地站在杨应龙面前。
... -->>
布政司、按察司两司长官大开中门,吹吹打打地接见了新科举子们,对他们慰勉一番,又赐宴接待,最后又陪同他们离开府衙,仿效进士及第夸官游街的方式,领着他们游览风景名胜,祭拜孔子先师,可谓风光无限。
又过三日,布政使衙门便发下公函,对今科举子们的前程一一做出了安排,见到布政使衙门的公函后,三十名举子当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三十名举子中有十一个人就地安置,其中五人留用于贵阳布政司、按察司、大宅吉、小宅吉,其余六人则分赴各地为官。
不过,此时还只是两司商议后的临时任命,上任之后只是代理官职,还需上报朝廷,得到皇帝批阅,然后由吏部下发正式告身,这才算是真正的朝廷命官。
不过对于这种级别的小官,再加上贵州的特殊情形,上呈皇帝与吏部批文不过是走走过场,之前还没有过不批准的先例,是以得到布政司衙门的任命,他们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朝廷命官了。
剩下十九人中,涂方林涂解元被吹吹打打地送进京城,准备参加明年的全国大考了,如果幸运的话,他会高中进士,得到一张平步青云的船票,可是看他这倒霉劲儿,这种幸运十有*与他无关。
另外还有八人被保送国子监,同样是进京,他们比涂解元就幸运多了。
明代国子监的监生一般有四种。一种是秀才考进去的,称为贡监;第二种是高官子弟承父祖福荫入学,称为荫监;第三种就是像这八人一样以举人身份入学的。称为举监。第四种是捐资入监的例监生。
前三种监生里面,荫监生有背景有门路,进国子监的唯一目的就是镀金,他们的前程其实早就安排好了。举人入学的仅次于他们,从国子监毕业之后,一般也都能得到一个安排。
秀才入监的贡监生就不可能得到贡监生一样的优容了,他们想从国子监毕业就弄个官身。就只能拼爹、拼座师、拼各种社会关系。,至于捐资入学的例监生。基本上就是为了要个比较荣耀的功名,做官的希望不大。
三十名举人中没有安排的那十个人,则下发批准建功名坊的公文,送他们还乡。虽然不比其他幸运儿,却也是免税免赋、荣耀乡里。
三十名举子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三个人,一个是徐伯夷,一个是赵文远,还有一个就是话题最多的叶小天,这三个人都被安排到葫县为官了。
徐伯夷接任原葫县县丞孟庆唯的官职,赵文远则成为葫县驿丞,叶小天为葫县典史。
这三人中,徐伯夷是八品官。以举人来说,能够直接任命为一县县丞,成为朝廷有品秩的官员。算是相当美满的结局了。不过以他举人试第三名的成绩,确也当得起这个任命。
至于赵文远和叶小天则是不入流的官,也就是九品以下,两人都是月俸四石。不过这两人的官职都比较特殊,一般不入流的官是不需要朝廷任命的,可以由地方官府直接任命。向吏部报备一下就好。
但是典史有个特别之处,就是县里的县丞或主簿出缺时。其职责由典史兼任,这一来他就等于是县丞、主簿这种有品秩的官员的预备官,因此典史也得吏部铨选,皇帝亲自签批任命,虽不入流,也是命官----朝廷任命的官。
而驿丞呢,掌管驿站中仪仗、车马、迎送之事,同样属于不入流的小官,可是葫县因为正处于贵州驿路的最北端,是贯通贵州南北的唯一交通要道之所在,所以这里的驿丞就与中原地区那些复责迎来送往的驿丞大不相同了。
这里的驿丞具备许多军事用途,传输军事物资、传递军事情报。比如驻守云南一带的官兵,以当地的经济条件,无法完全养话这么多官兵,部分粮食需要朝廷拨付。
如果有十万驻军,每人每月除了从当地征粮和自耕自种,朝廷再额外补充半石,那么一年下来就是五六十万石,其中一部分通过海路运输,另一部分就得通过这条驿道运送。
这驿站在此过程中要负责保管物资、交接物资、维护驿道,责任不可谓不重。此外还有钞、布、棉、战衣、军靴、兵器……,杨应龙盯上这个位置,自然有他的用意。
按照姜布政的说法,葫县地处要隘,且立县时日尚短,又因县丞与典史两个要职出缺,所以需要补充较多的年轻官员,以加强葫县的治理。
内中真正缘由,各个方面自然都心知肚明,只有那些不明所以但又知道叶小天与徐伯夷不和的百姓对此津津乐道,期盼二人到了葫县来一场龙虎斗,给他们茶余饭后增加一点谈资。
※※※※※※※※※※※※※※※※※※※※※※
杨府内,阿牧赵歆和他的儿子赵文远恭谨地站在杨应龙面前。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