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大明之崛起1646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其实这种船台也是朱琳渼自后世的资料上看到过的。至清代晚期,这种船台才在广东、福建等地出现,而欧洲人却在十六世纪末便已开始使用类似的技术了。
不过由于朱琳渼的出现,却将东西方的造船技术差距瞬间缩短了一百多年。
另外他还打算用石子加仙石粉,也就是水泥,铺设船厂几个主要工作区的地面,以及连接各个区域之间的道路。
由于船厂占地面积极大,故而只能露天作业。以船厂现有的这种沙土地,虽经过了一定的夯实处理,但只要下了连阴雨,至少得停工七八天。
但如果有了水泥地面,至多半天时间便能重新开工。
虽然仙石粉对外售价极高,不过这东西实际上就是用粘土和石灰石烧成的,成本其实并不算高。为了能尽快打造出有战斗力的大明水师,这点钱朱琳渼是绝不会舍不得的。
至于锻造、钻孔、打磨、切割等工具,他是肯定要给船匠们全套更新的。
除了这些“常规”的升级之外,他手中还有一项远超这个时代的“大杀器”,那便是后世造船时必备的龙门吊。
当然,限于现有条件,他能做到的程度和后世肯定有差距。由于缺乏合适的锻造技术,眼下就只能用木头搭建框架,承重能力和自重都要比钢制框架差很多。
而且起重设备也只能靠人力手摇绞盘加滑轮,最多使用畜力绞盘,不过拉起一吨左右的物料应该问题不大。
同时龙门吊前后移动也只能使用畜力,不过朱琳渼设计将龙门吊搭在木质轨道上,移动起来应该也不算太难。
而这东西一旦投入使用,那简直能将造船的效率翻上几翻!
龙门吊这东西实际就是一个巨大的“n”字形起重机,横跨在待建的船体之上。当造船过程中需要将较大的部件固定在船身某处时,便是这东西一展身手的时候。
十七世纪传统的造船方式,一般是哪里需要安装大部件,就在哪里建起一座金字塔形的木架。而后数百人合力将沉重的部件拽到木架顶端,再缓缓挪到船身旁,其他工匠上前固定。
等这一个部件装好,木架便失去作用,又得重新拆掉,拿去下一个地方安装。
这个过程光是拆装木架,便要耗费大量时间,更不用说吊起部件和挪动的过程更是费劲。
但龙门吊就能很好解决这些问题。
整个龙门吊是沿着滑轨来回移动的,将需要安装的船身部件吊起,以牲畜拖动龙门吊移动至船身上方,缓缓放下,工匠固定部件。整个过程至少比传统方式要快上数倍。
而且龙门吊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又节省了大量拆装木架的时间。
其实这东西说穿了并不算多么复杂,但技术方面就是这样,往往一点灵感的迸发,就能带来巨大的提高。
然而就是这一点创新,你想不到就是想不到。人类常常是笨办法用了数百年,才获得了一次灵感,得以突破创新。只不过朱琳渼把这些灵感提前带给了大明。
... -->>
其实这种船台也是朱琳渼自后世的资料上看到过的。至清代晚期,这种船台才在广东、福建等地出现,而欧洲人却在十六世纪末便已开始使用类似的技术了。
不过由于朱琳渼的出现,却将东西方的造船技术差距瞬间缩短了一百多年。
另外他还打算用石子加仙石粉,也就是水泥,铺设船厂几个主要工作区的地面,以及连接各个区域之间的道路。
由于船厂占地面积极大,故而只能露天作业。以船厂现有的这种沙土地,虽经过了一定的夯实处理,但只要下了连阴雨,至少得停工七八天。
但如果有了水泥地面,至多半天时间便能重新开工。
虽然仙石粉对外售价极高,不过这东西实际上就是用粘土和石灰石烧成的,成本其实并不算高。为了能尽快打造出有战斗力的大明水师,这点钱朱琳渼是绝不会舍不得的。
至于锻造、钻孔、打磨、切割等工具,他是肯定要给船匠们全套更新的。
除了这些“常规”的升级之外,他手中还有一项远超这个时代的“大杀器”,那便是后世造船时必备的龙门吊。
当然,限于现有条件,他能做到的程度和后世肯定有差距。由于缺乏合适的锻造技术,眼下就只能用木头搭建框架,承重能力和自重都要比钢制框架差很多。
而且起重设备也只能靠人力手摇绞盘加滑轮,最多使用畜力绞盘,不过拉起一吨左右的物料应该问题不大。
同时龙门吊前后移动也只能使用畜力,不过朱琳渼设计将龙门吊搭在木质轨道上,移动起来应该也不算太难。
而这东西一旦投入使用,那简直能将造船的效率翻上几翻!
龙门吊这东西实际就是一个巨大的“n”字形起重机,横跨在待建的船体之上。当造船过程中需要将较大的部件固定在船身某处时,便是这东西一展身手的时候。
十七世纪传统的造船方式,一般是哪里需要安装大部件,就在哪里建起一座金字塔形的木架。而后数百人合力将沉重的部件拽到木架顶端,再缓缓挪到船身旁,其他工匠上前固定。
等这一个部件装好,木架便失去作用,又得重新拆掉,拿去下一个地方安装。
这个过程光是拆装木架,便要耗费大量时间,更不用说吊起部件和挪动的过程更是费劲。
但龙门吊就能很好解决这些问题。
整个龙门吊是沿着滑轨来回移动的,将需要安装的船身部件吊起,以牲畜拖动龙门吊移动至船身上方,缓缓放下,工匠固定部件。整个过程至少比传统方式要快上数倍。
而且龙门吊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又节省了大量拆装木架的时间。
其实这东西说穿了并不算多么复杂,但技术方面就是这样,往往一点灵感的迸发,就能带来巨大的提高。
然而就是这一点创新,你想不到就是想不到。人类常常是笨办法用了数百年,才获得了一次灵感,得以突破创新。只不过朱琳渼把这些灵感提前带给了大明。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