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大唐不良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治心中把这些关节想清楚,长长吐了口浊气:“朕也是这般认为,方才在朝堂上,朝臣有许多人,居然替吐蕃说话,说吐蕃与大唐乃是姻亲之邦,岂有不帮姻亲,而帮外人的。
朕就觉得不对,现在听你一说,果然如此。”
李治嘴里说着自己英明神武,其实心里,却暗叫一声惭愧。
如果不是上次苏大为回来面圣时,在他面前极力描绘吐蕃一统雪域,现在已经是高原一霸,有可能威胁到大唐西北安全,他这次,只怕也会迷惑,很难判断孰是孰非。
真实历史上——
吐蕃于显庆元年,以大相禄东赞率领十二万吐蕃兵,侵入吐谷浑。
禄东赞领兵越过巴隆河,进抵位于柴达木盆地一带的白兰氏。
当日,吐蕃军向驻扎白兰的吐谷浑国守军发起袭击,双方苦战三日夜,吐谷浑战死千余人,退出白兰地区。
吐蕃顺势占领了吐谷浑西南辖境,并屯兵白兰以作为日后吞并吐谷浑的跳板。
但凡灭国之战,旷日持久,绝非一两场战斗,能分出胜负的。
而这样的战争,就必须顾及内外形势。
对外,那时大唐还在征战西突厥,注意力全在突厥人身上,无遐顾及其余,是一个极佳的时间窗口。
对内,吐蕃已经完全消化象雄古国的势力,国力空前强大。
此时击吐谷浑,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就算如此,吐蕃仍做了一番精妙的“微操”。
一方面,吐蕃派精锐封锁前往大唐的通路,尽全力捕杀吐谷浑的使者,使吐谷浑无法向大唐及时传递消息求救。
同时,吐蕃人自己不断派出使者,通过对大唐鸿胪寺,及一系列高级官员释放虚假消息,并用珍宝厚币,对朝中高官展开一系列“游说”。
对能在朝堂上说上话,能对李治施加影响力的贵族高官,重点“照顾”。
以致于朝堂上大量的声音,都是替吐蕃说话。
是不是很熟悉?
战国时,秦赵决战长平,秦国也正是用这一招,来搞定东方六国,使六国在一旁吃瓜,坐着看赵括军被秦军歼灭。
就算千百年后,这种游说它国高官,实现自己战略意图的阳谋,仍是屡见不鲜。
正史中,正是因此,李治一时难以决择。
而当时李治又一心想征服高句丽,实现太宗未完成的功业。
大唐战略由此向辽东倾斜。
这就给了吐蕃最宝贵的时间窗口。
在大唐显庆四年,吐谷浑大部被吐蕃给吞并。
残余部纷纷内迁,“内附”大唐。
直到那时,李治才如梦初醒,派出大唐名将苏定方,与吐蕃展开大战。
可惜为时已晚。
虽然有苏定方乌海之战,以一千破吐蕃副相达延莽布所率八万吐蕃兵的战场奇迹,但终究无法改变大唐战略被动的局面。
吐蕃吞下的吐谷浑土地,基本都保住了。
而随后大唐为了夺回吐谷浑这个战略缓冲地,做了一系列的战争动作。
直到,大唐名将苏定方逝于军中,一切戛然而止。
大唐高层才意识到,吐谷浑真的丢了,无法再复国。
这原本是高宗朝难以言说的重大战略失误。
但眼下,此刻,在苏大为面前,一切都将发生改变。
苏大为不愿看到日后自己的好基友薛仁贵遭受大非川之败。
亦不愿苏定方以白发皑皑之年,奔忙与平定乱局,四处充当救火队,最终活活累死在军中。
“陛下,臣愿以性命担保,此次吐蕃与吐谷浑之战,是吐蕃想要侵吞吐谷浑。吐谷浑若在,我大唐与吐蕃尚有战略缓冲之地,若吐谷浑有失,吐蕃可以吐谷浑为基,剑指巴蜀剑南道。
到那时,吐蕃占有地利,我军若想再攻回去,必须翻越丛山峻岭,战略十分被动。”
苏大为的一番说辞,显然触动了李治。
他轻轻拍打着膝盖,两眼微眯,沉吟良久。
做为有为的帝王,他虽没去过雪域高原,但对于军略,也非一无所知。
有吐谷浑在,唐军若出巴蜀,便能以吐谷浑为前进基地,得到粮草和人力补充。
若失了吐谷浑,正像苏大为所说,唐军想跨越群山去攻吐蕃,无异于强弩之末。
难难难。
李治手掌轻轻拍打着膝盖。
膝盖,真疼啊。
就像他此刻的内心,无比纠结。
从理智上,他很清楚,如果吐谷浑被吐蕃吞并,大唐将在战略上陷入补动。
可从情感上,征服高句丽,平定辽东,这是多大的诱惑?
太宗没做到的事,若在我手里做成了,岂不是对自己最好的证明?
开疆拓土之功啊,哪怕以后见到太宗,朕也能挺起胸膛吧?
而朝堂上那些人,那些关陇的残余贵族,也该闭嘴了。
此事,从政治上,也是重大的利好,能令朕的皇位更加稳固。
但是……
吐谷浑也绝不能丢。
如果两边一起作战,只怕是顾此失彼,最后一事无成。
当真是……
难... -->>
李治心中把这些关节想清楚,长长吐了口浊气:“朕也是这般认为,方才在朝堂上,朝臣有许多人,居然替吐蕃说话,说吐蕃与大唐乃是姻亲之邦,岂有不帮姻亲,而帮外人的。
朕就觉得不对,现在听你一说,果然如此。”
李治嘴里说着自己英明神武,其实心里,却暗叫一声惭愧。
如果不是上次苏大为回来面圣时,在他面前极力描绘吐蕃一统雪域,现在已经是高原一霸,有可能威胁到大唐西北安全,他这次,只怕也会迷惑,很难判断孰是孰非。
真实历史上——
吐蕃于显庆元年,以大相禄东赞率领十二万吐蕃兵,侵入吐谷浑。
禄东赞领兵越过巴隆河,进抵位于柴达木盆地一带的白兰氏。
当日,吐蕃军向驻扎白兰的吐谷浑国守军发起袭击,双方苦战三日夜,吐谷浑战死千余人,退出白兰地区。
吐蕃顺势占领了吐谷浑西南辖境,并屯兵白兰以作为日后吞并吐谷浑的跳板。
但凡灭国之战,旷日持久,绝非一两场战斗,能分出胜负的。
而这样的战争,就必须顾及内外形势。
对外,那时大唐还在征战西突厥,注意力全在突厥人身上,无遐顾及其余,是一个极佳的时间窗口。
对内,吐蕃已经完全消化象雄古国的势力,国力空前强大。
此时击吐谷浑,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就算如此,吐蕃仍做了一番精妙的“微操”。
一方面,吐蕃派精锐封锁前往大唐的通路,尽全力捕杀吐谷浑的使者,使吐谷浑无法向大唐及时传递消息求救。
同时,吐蕃人自己不断派出使者,通过对大唐鸿胪寺,及一系列高级官员释放虚假消息,并用珍宝厚币,对朝中高官展开一系列“游说”。
对能在朝堂上说上话,能对李治施加影响力的贵族高官,重点“照顾”。
以致于朝堂上大量的声音,都是替吐蕃说话。
是不是很熟悉?
战国时,秦赵决战长平,秦国也正是用这一招,来搞定东方六国,使六国在一旁吃瓜,坐着看赵括军被秦军歼灭。
就算千百年后,这种游说它国高官,实现自己战略意图的阳谋,仍是屡见不鲜。
正史中,正是因此,李治一时难以决择。
而当时李治又一心想征服高句丽,实现太宗未完成的功业。
大唐战略由此向辽东倾斜。
这就给了吐蕃最宝贵的时间窗口。
在大唐显庆四年,吐谷浑大部被吐蕃给吞并。
残余部纷纷内迁,“内附”大唐。
直到那时,李治才如梦初醒,派出大唐名将苏定方,与吐蕃展开大战。
可惜为时已晚。
虽然有苏定方乌海之战,以一千破吐蕃副相达延莽布所率八万吐蕃兵的战场奇迹,但终究无法改变大唐战略被动的局面。
吐蕃吞下的吐谷浑土地,基本都保住了。
而随后大唐为了夺回吐谷浑这个战略缓冲地,做了一系列的战争动作。
直到,大唐名将苏定方逝于军中,一切戛然而止。
大唐高层才意识到,吐谷浑真的丢了,无法再复国。
这原本是高宗朝难以言说的重大战略失误。
但眼下,此刻,在苏大为面前,一切都将发生改变。
苏大为不愿看到日后自己的好基友薛仁贵遭受大非川之败。
亦不愿苏定方以白发皑皑之年,奔忙与平定乱局,四处充当救火队,最终活活累死在军中。
“陛下,臣愿以性命担保,此次吐蕃与吐谷浑之战,是吐蕃想要侵吞吐谷浑。吐谷浑若在,我大唐与吐蕃尚有战略缓冲之地,若吐谷浑有失,吐蕃可以吐谷浑为基,剑指巴蜀剑南道。
到那时,吐蕃占有地利,我军若想再攻回去,必须翻越丛山峻岭,战略十分被动。”
苏大为的一番说辞,显然触动了李治。
他轻轻拍打着膝盖,两眼微眯,沉吟良久。
做为有为的帝王,他虽没去过雪域高原,但对于军略,也非一无所知。
有吐谷浑在,唐军若出巴蜀,便能以吐谷浑为前进基地,得到粮草和人力补充。
若失了吐谷浑,正像苏大为所说,唐军想跨越群山去攻吐蕃,无异于强弩之末。
难难难。
李治手掌轻轻拍打着膝盖。
膝盖,真疼啊。
就像他此刻的内心,无比纠结。
从理智上,他很清楚,如果吐谷浑被吐蕃吞并,大唐将在战略上陷入补动。
可从情感上,征服高句丽,平定辽东,这是多大的诱惑?
太宗没做到的事,若在我手里做成了,岂不是对自己最好的证明?
开疆拓土之功啊,哪怕以后见到太宗,朕也能挺起胸膛吧?
而朝堂上那些人,那些关陇的残余贵族,也该闭嘴了。
此事,从政治上,也是重大的利好,能令朕的皇位更加稳固。
但是……
吐谷浑也绝不能丢。
如果两边一起作战,只怕是顾此失彼,最后一事无成。
当真是……
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