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重生之大科学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焚毁”了事。殊不知,它们已经瞒天过海,到了经世大学的图书馆中。三位姑娘要做的事儿,就是把那些散乱的书凑成一套一套的,然后放到书架上。这是一个细致活儿,不认识汉字也没关系,只要根据封面的图案就可以完成,连最小的妮娜都足以胜任。所以姑娘们忙得热火朝天。
当然,孙元起这个“监工”还是要莅临现场的,主要是怕这些姑娘整出什么幺蛾子。还有,这些姑娘也需要咨询一些问题。比如原藏于京师大学堂的《行水金鉴》,共175卷,分为36册,她们就不知道如何排列顺序。这在藏书中,还只能算是部头中等的。
有一天,莉莉丝献宝似的来到楼下,不顾孙元起正在编译书稿,死活拉着孙元起上楼,看她们“最新、最重大的结果”。孙元起只有随她上去,便看见艾琳娜和妮娜站在大书架前,整整两个书架上都摆着同一种书。封面用粗黄布装帧,开本足有A3纸大小。孙元起惊讶得目瞪口呆:老佟这是从哪儿淘换来的?
三个女孩看到孙元起吃惊的样子,感觉自己辛苦没有白费,相对展颜。
孙元起走到近前,随手抽出一册,就见封面上大字写着“永乐大典”,下面是双行小字“卷七千六百三”“杭字部”。打开,里面是白宣纸、朱丝栏,内容用工整的楷书精心抄写。《永乐大典》!绝对是真的《永乐大典》!即便孙元起从来没见过《永乐大典》,可心里早已确定这便是国宝《永乐大典》了。
后世的书籍中无数次提到《永乐大典》,均说该书散佚殆尽,百不存一。如今却落在自己的手上!孙元起激动地问道:“这有多少册?”
“六百三十二册!”妮娜得意地说,“我数了两遍,绝对不会错!”
“啊?”孙元起张大嘴。
看到孙元起张大嘴巴的样子,艾琳娜开心极了:“这可是我们花费了几天工夫才整理出来的,或许书堆里还有,但绝对不会超过10本了!”
“好,好,你们做得非常好!”孙元起击掌赞道。
“那是!”莉莉丝得意地翘起下巴,头后的马尾辫晃个不停。
孙元起拍拍三个人的肩膀:“你们的工作非常有价值!我要用单独的一间屋子来存放这套书!”
接下来的几天,受到鼓励的三个小姑娘再接再厉,先后从书堆中找到《四库全书》的底本两千余册,还有二十多种宋刻本、三十几种元刻本。至于明刻本,几乎比比皆是,总也有四五百种。
孙元起不知道版本知识,可认识字儿:看那些密密麻麻盖满朱红印章的刻本,再加上明清著名人士的题字,自然知道这些宋、元刻本书是如何的价值连城。为了存放这些珍若拱璧的宝贝,特意在图书馆第五层找了最安全、最适合的房间。最后,从书堆中整理出的《四库全书》底本越来越多,只好在四楼又找了几间屋子,才把这些书安顿下来。
至于那些数量最多的清刻本,只好委委屈屈地呆在二楼、三楼的书架上。老黄历、教科书则摆放在最下面的大厅。有些书,老佟收拾回来时就是破碎的,得拼合好送到城里的琉璃厂,请人重新修补装池好,再重送摆到书架上。
孙元起在楼下编译教材,每当累了的时候,就会到收藏珍贵图书的五楼书库中徜徉,在一枚枚藏书印、一段段题跋、一页页文字间,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书,在清朝覆灭以前,恐怕是不能面世的,因为这些其实都是有主之物,尤其是《永乐大典》残卷、《四库全书》底本,那绝对是皇家藏品。如果朝廷知道了,要予以征收,难道经世大学还敢和中央政府对抗么?
有一次,孙元起在摩挲《永乐大典》的时候,忽然想到,与《四库全书》、《永乐大典》齐名的敦煌遗书、安阳甲骨是不是现在都已经出土问世了?那得赶紧收藏。如果佟文图书馆中再有那么些宝贝,老佟和佟文楼定会随之不朽。或许,这是对老佟最好的纪念吧!
1901年9月27日是辛丑年的中秋节。在中国传统习俗中,这是除了春节外最隆重的节日。孙元起有些后悔把开学定在10月1日,这样,很多学生就不得不得在旅途中度过中秋了。
中秋节前两日,老佟两个侄子佟友、佟益驾着车来接孩子回家过节。到了城里,才知道现今学校已经搬到城外,老郑领着他们找上门。
听到老佟侄子到来,孙元起急忙从图书馆下来。见了孙元起,佟友、佟益连忙跪下请安。孙元起避开去:“可当不得你们这个礼!”上前扶起两人,却朝他们鞠了个躬:“老佟的事情,是我对不起你们。”
孙元起想起来到大清的第一个中秋节,便是和老佟俩人呆在马神庙里过的。倏忽三年,孙元起在城外有了一所大学,但老佟却已经过世一年了,京师大学堂也名存实亡。在中秋节之际,看到佟友、佟益,说起老佟生前的事情,不禁相对唏嘘。
说了半天,孙元起问道:“今年的收成怎么样?日子过得如何?”
佟友是佟家的老大,恭敬地回答说:“今年收成还行,日子还过得下去。说句不怕先生笑话的话,都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三个小子送到您这儿,家里一下子少了三张嘴,可宽裕不少。收成差点,也能吃个半饱。”
孙元起点点头:“那就好,那就好。现今学校建起来,人手还有些不够,以前都是老佟帮衬的……如果你们兄弟有空,就来一个到这里帮忙吧!”
佟友、佟益连连道谢:“谢谢先生。我们回去商量一下,看看谁来!”
这件事就这么说定了,孙元起心中才稍微安心。
次日,孙家鼐老大人府上也来了车,要接三位小少爷回家过节,少不得随车送来过节的礼物。孙元起不好拒绝,又回了些礼物,表示自己对老大人的拜会。
中秋节当天,家近的学生都回去了,剩下的人聚在新校址里,看着月亮吃月饼。连老郑一家都来了。那十多二十个洋人第一次在中国过中秋节,席间嬉笑不绝。莉莉丝在这种场合绝不会放弃坐在孙元起身边的权利的,只见她眼冒桃心、一脸虔诚地看着孙元起和设计师、研究人员说话,连手里的月饼都只啃了一口。相比之下,坐在孙元起另一侧的妮娜小姑娘就厉害多了,听讲、吃饭两不误,手里的月饼只剩下个月牙。
陈骥德、顾之麟、刘斌三个是直隶的,没有回去,坐在桌子的另一端,陪着研究人员说话。孙元起的几个学生,现在不仅要给孩子上课、预习大学功课,还要陪着各个大学的研究人员,算是彻底融入大学学习与研究的氛围。
孙元起看见薇拉文静地坐在一边,也不怎么说话,只是一小口一小口地啃月饼,像是被人冷落了一般。在中秋这个团圆的季节,渐渐融入这个时代的孙元起也会想起前世的父母、女友、老师、同学,可能现在的薇拉也是想起故乡了吧。或许是同病相怜,或许是在这个节日里一人向隅会举座不欢,孙元起问道:“薇拉,是不是想家了?”
薇拉先是点点头,又摇摇头:“嗯,是有些想家。不过这里也很好,不想回家。”
不想回家?难道你还想常住?孙元起不敢接话,转过来问艾琳娜:“艾琳娜,你想不想回家?”
“嗯!”看来艾琳娜确实想家了。
“莉莉丝,你呢?”
莉莉丝从痴迷状态中挣扎出来:“我……我是有些想家,不过,没关系,只要呆着扬克先生你的身边,我就没问题!”
孙元起一头黑线:我只是问你想不想家而已!
也不理她,再问妮娜:“妮娜,你呢?是不是想回波士顿了?”
“是的,我想回波士顿。”妮娜点点头,“可是,扬克你也和我们一起回去么?”
“……!妮娜小朋友,我想你应该称呼我为约翰逊叔叔,不是么?”孙元起决定纠正这位小女孩的认识偏差,“我不会和你们一起回去。不过,以后我会每年去美国三个月,不用担心,我们还会见面的。”
“这样啊……”妮娜失望地说,在椅子上扭了几下,说道:“其实……我每年在美国呆三个月也是可以的……”
妮娜直言无忌的话,让周围的设计师、研究人员都哈哈大笑。孙元起也觉得尴尬,却不好说什么。
老赵、老郑两家,以及老赵的那些老乡,不知是怕洋人,还是听不懂英语融不进来,在旁边另搭一桌,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大圈子。听到笑声,都望了过来。
“焚毁”了事。殊不知,它们已经瞒天过海,到了经世大学的图书馆中。三位姑娘要做的事儿,就是把那些散乱的书凑成一套一套的,然后放到书架上。这是一个细致活儿,不认识汉字也没关系,只要根据封面的图案就可以完成,连最小的妮娜都足以胜任。所以姑娘们忙得热火朝天。
当然,孙元起这个“监工”还是要莅临现场的,主要是怕这些姑娘整出什么幺蛾子。还有,这些姑娘也需要咨询一些问题。比如原藏于京师大学堂的《行水金鉴》,共175卷,分为36册,她们就不知道如何排列顺序。这在藏书中,还只能算是部头中等的。
有一天,莉莉丝献宝似的来到楼下,不顾孙元起正在编译书稿,死活拉着孙元起上楼,看她们“最新、最重大的结果”。孙元起只有随她上去,便看见艾琳娜和妮娜站在大书架前,整整两个书架上都摆着同一种书。封面用粗黄布装帧,开本足有A3纸大小。孙元起惊讶得目瞪口呆:老佟这是从哪儿淘换来的?
三个女孩看到孙元起吃惊的样子,感觉自己辛苦没有白费,相对展颜。
孙元起走到近前,随手抽出一册,就见封面上大字写着“永乐大典”,下面是双行小字“卷七千六百三”“杭字部”。打开,里面是白宣纸、朱丝栏,内容用工整的楷书精心抄写。《永乐大典》!绝对是真的《永乐大典》!即便孙元起从来没见过《永乐大典》,可心里早已确定这便是国宝《永乐大典》了。
后世的书籍中无数次提到《永乐大典》,均说该书散佚殆尽,百不存一。如今却落在自己的手上!孙元起激动地问道:“这有多少册?”
“六百三十二册!”妮娜得意地说,“我数了两遍,绝对不会错!”
“啊?”孙元起张大嘴。
看到孙元起张大嘴巴的样子,艾琳娜开心极了:“这可是我们花费了几天工夫才整理出来的,或许书堆里还有,但绝对不会超过10本了!”
“好,好,你们做得非常好!”孙元起击掌赞道。
“那是!”莉莉丝得意地翘起下巴,头后的马尾辫晃个不停。
孙元起拍拍三个人的肩膀:“你们的工作非常有价值!我要用单独的一间屋子来存放这套书!”
接下来的几天,受到鼓励的三个小姑娘再接再厉,先后从书堆中找到《四库全书》的底本两千余册,还有二十多种宋刻本、三十几种元刻本。至于明刻本,几乎比比皆是,总也有四五百种。
孙元起不知道版本知识,可认识字儿:看那些密密麻麻盖满朱红印章的刻本,再加上明清著名人士的题字,自然知道这些宋、元刻本书是如何的价值连城。为了存放这些珍若拱璧的宝贝,特意在图书馆第五层找了最安全、最适合的房间。最后,从书堆中整理出的《四库全书》底本越来越多,只好在四楼又找了几间屋子,才把这些书安顿下来。
至于那些数量最多的清刻本,只好委委屈屈地呆在二楼、三楼的书架上。老黄历、教科书则摆放在最下面的大厅。有些书,老佟收拾回来时就是破碎的,得拼合好送到城里的琉璃厂,请人重新修补装池好,再重送摆到书架上。
孙元起在楼下编译教材,每当累了的时候,就会到收藏珍贵图书的五楼书库中徜徉,在一枚枚藏书印、一段段题跋、一页页文字间,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书,在清朝覆灭以前,恐怕是不能面世的,因为这些其实都是有主之物,尤其是《永乐大典》残卷、《四库全书》底本,那绝对是皇家藏品。如果朝廷知道了,要予以征收,难道经世大学还敢和中央政府对抗么?
有一次,孙元起在摩挲《永乐大典》的时候,忽然想到,与《四库全书》、《永乐大典》齐名的敦煌遗书、安阳甲骨是不是现在都已经出土问世了?那得赶紧收藏。如果佟文图书馆中再有那么些宝贝,老佟和佟文楼定会随之不朽。或许,这是对老佟最好的纪念吧!
1901年9月27日是辛丑年的中秋节。在中国传统习俗中,这是除了春节外最隆重的节日。孙元起有些后悔把开学定在10月1日,这样,很多学生就不得不得在旅途中度过中秋了。
中秋节前两日,老佟两个侄子佟友、佟益驾着车来接孩子回家过节。到了城里,才知道现今学校已经搬到城外,老郑领着他们找上门。
听到老佟侄子到来,孙元起急忙从图书馆下来。见了孙元起,佟友、佟益连忙跪下请安。孙元起避开去:“可当不得你们这个礼!”上前扶起两人,却朝他们鞠了个躬:“老佟的事情,是我对不起你们。”
孙元起想起来到大清的第一个中秋节,便是和老佟俩人呆在马神庙里过的。倏忽三年,孙元起在城外有了一所大学,但老佟却已经过世一年了,京师大学堂也名存实亡。在中秋节之际,看到佟友、佟益,说起老佟生前的事情,不禁相对唏嘘。
说了半天,孙元起问道:“今年的收成怎么样?日子过得如何?”
佟友是佟家的老大,恭敬地回答说:“今年收成还行,日子还过得下去。说句不怕先生笑话的话,都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三个小子送到您这儿,家里一下子少了三张嘴,可宽裕不少。收成差点,也能吃个半饱。”
孙元起点点头:“那就好,那就好。现今学校建起来,人手还有些不够,以前都是老佟帮衬的……如果你们兄弟有空,就来一个到这里帮忙吧!”
佟友、佟益连连道谢:“谢谢先生。我们回去商量一下,看看谁来!”
这件事就这么说定了,孙元起心中才稍微安心。
次日,孙家鼐老大人府上也来了车,要接三位小少爷回家过节,少不得随车送来过节的礼物。孙元起不好拒绝,又回了些礼物,表示自己对老大人的拜会。
中秋节当天,家近的学生都回去了,剩下的人聚在新校址里,看着月亮吃月饼。连老郑一家都来了。那十多二十个洋人第一次在中国过中秋节,席间嬉笑不绝。莉莉丝在这种场合绝不会放弃坐在孙元起身边的权利的,只见她眼冒桃心、一脸虔诚地看着孙元起和设计师、研究人员说话,连手里的月饼都只啃了一口。相比之下,坐在孙元起另一侧的妮娜小姑娘就厉害多了,听讲、吃饭两不误,手里的月饼只剩下个月牙。
陈骥德、顾之麟、刘斌三个是直隶的,没有回去,坐在桌子的另一端,陪着研究人员说话。孙元起的几个学生,现在不仅要给孩子上课、预习大学功课,还要陪着各个大学的研究人员,算是彻底融入大学学习与研究的氛围。
孙元起看见薇拉文静地坐在一边,也不怎么说话,只是一小口一小口地啃月饼,像是被人冷落了一般。在中秋这个团圆的季节,渐渐融入这个时代的孙元起也会想起前世的父母、女友、老师、同学,可能现在的薇拉也是想起故乡了吧。或许是同病相怜,或许是在这个节日里一人向隅会举座不欢,孙元起问道:“薇拉,是不是想家了?”
薇拉先是点点头,又摇摇头:“嗯,是有些想家。不过这里也很好,不想回家。”
不想回家?难道你还想常住?孙元起不敢接话,转过来问艾琳娜:“艾琳娜,你想不想回家?”
“嗯!”看来艾琳娜确实想家了。
“莉莉丝,你呢?”
莉莉丝从痴迷状态中挣扎出来:“我……我是有些想家,不过,没关系,只要呆着扬克先生你的身边,我就没问题!”
孙元起一头黑线:我只是问你想不想家而已!
也不理她,再问妮娜:“妮娜,你呢?是不是想回波士顿了?”
“是的,我想回波士顿。”妮娜点点头,“可是,扬克你也和我们一起回去么?”
“……!妮娜小朋友,我想你应该称呼我为约翰逊叔叔,不是么?”孙元起决定纠正这位小女孩的认识偏差,“我不会和你们一起回去。不过,以后我会每年去美国三个月,不用担心,我们还会见面的。”
“这样啊……”妮娜失望地说,在椅子上扭了几下,说道:“其实……我每年在美国呆三个月也是可以的……”
妮娜直言无忌的话,让周围的设计师、研究人员都哈哈大笑。孙元起也觉得尴尬,却不好说什么。
老赵、老郑两家,以及老赵的那些老乡,不知是怕洋人,还是听不懂英语融不进来,在旁边另搭一桌,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大圈子。听到笑声,都望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