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核武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身为前线最高指挥官的宋彪亲自抵达战场上视察,他并不是为了指挥军队作战,而是想要进一步的准确的确认rì军和东北军的战斗力。
战争才是检验军队作战力水平的唯一实践标准。
在chūn泥岭高地上,宋彪仔细察看了rì军的所有工事,大约是因为辽阳会战吃了重亏的原因吧,比起rì俄战争时期,rì本陆军在防御工事的建设理论上显然有了长足的进步,在chūn泥岭和整个清城防线的工事都具备着明显的点线面的纵深体系。
rì军在chūn泥岭高地大约七百米长的斜岭上修建了多层沟壕和二十余座土垒,并且有几座用水泥修建的坚固碉堡,铁丝网拉的非常宽,用超过二十挺重机枪的火力布防来绞杀大面积的进攻。
进攻与防守永远是现代战争的一对矛与盾,如果用工事进行更强的防守,又如何进攻更强的工事体系,这两点是考验部队阵地战水平的重要指标。
chūn泥岭高地战刚结 束,山坡上到处丢弃着东北军的尸体,被炸断的尸骸散落各地,鲜血染红了土地,而在rì军工事周边也被火炮轰开了一层层的新土和碎岩石,烈火依旧在燃烧,余烟滚滚。
经验告诉宋彪,这场攻坚战并不算残酷,rì军的防御工事确实是有一定的水平,但在防御设计上还是未能有效的针对大规模炮袭做出充裕的准备,其沟壕相对较浅。土垒太多,碉堡太少,特别是缺乏猫耳洞这样的设置,使得步兵在榴散弹的覆盖式打击中很容易受伤。
在这个高地上,东北军大约死了六百多名士兵,可还是依靠炮步协同作战的方式,在炮火和机枪的掩护下不怕牺牲的快速压上。用波普宁冲锋枪和霰弹枪解决沟壕中的敌人,对较为坚固的水泥碉堡采用炮击和榴弹筒爆破的方式,甚至用上了37mm速shè机关炮。对准洞口打磷烟弹,压制敌军的机枪,最终的解决方式还是要靠士兵冲上去用手雷杀伤里面的敌人。
在一个被爆破开的碉堡旁。士兵们正在搬运那些战死沙场的战友们,当他们看到皇帝出现在战场上,每个人都特别的高兴而又悲伤。
有一些士兵迫不及待的想要跑过来,士官们纷纷起身阻止他们,而宋彪则隔着很远的距离和他们抬起手打招呼,示意他们继续工作,不用在意他的到来。
战争是一个可以预判的经验主义,通常需要消耗多少人和弹药才能攻下一个高地,一个碉堡,这都是较为稳定的数字。除非对手在后期的士气大幅跌落,或者弹药补给殆尽。
当宋彪视察了chūn泥岭,他心中对于东北军和rì军的战力水平就有了一个更为贴切的估算,总是到了真正开战的时候才能估测出对手的水平,才能证明自己的水平。按照这一战的表现来评估,宋彪大致猜想要完成他的作战规划,整个东北军近五十万士兵之中大约要牺牲5万人左右。
如果他愿意付出这样的代价,rì军的五个师团基本就要交代在鸭绿江和图们江南侧一百公里的范围内。
听说宋彪过来了,陈武和第十四步兵师的师长孙树林匆匆也敢来,两人都是骑着马一路冲过来的。到了宋彪面前就敬礼,孙树林的情况还好,陈武显然又是在前线亲自指挥,一身的泥土灰尘,脸上也是满是灰,显得颇有些狼狈,可那高兴劲儿是真的不假呢。
宋彪挺高兴的和他们握手,赞扬道:“这一仗打的很不错,继续加把劲,我看是不给福田雅太郎好rì子过啊。”
陈武哈哈笑道:“陛下,咱们这真是杀鸡用牛刀啊,两个师的兵力围攻他们一个旅,轻松拿下啊。”
宋彪嗯了一声,道:“兵力多是一方面,你们确实也打得不错。”
说完这话,他和孙树林问道:“十四师那边的情况还稳定吗?”
孙树林点着头,道:“稳定,十四师的训练水平还是不错的,调整了装备和编制后,再换一批军官,包括将参谋处的制度建立起来,目前算是整编的比较好呢。我用一个步兵团和rì军第21旅团的一个联队打了一场,咱们占优势,一直将他们压在158岭外围。”
宋彪赞道:“好,十四师稳定就行了,如果十四师是稳的,十五师和十二师也没有道理不稳,东北军、新军和巡防军都能稳扎稳打的执行命令,向前推进,rì军没有道理不输。”
孙树林道:“陛下圣明。”
第十四步兵师就是从第四镇改编过来的,这是袁世凯的嫡系部队,为了将它改编过来,陆军部首先将它和二十镇、二十二镇互换了一批部队和军官,又从东北巡防军大量抽调新兵和士尉官进行补充,师长则由原第一骑兵师的教导长孙树林担任,派远东系出身的郭玉迟担任教导长。
此时的宋彪还不是很确定rì军的作战水平,就和陈武、孙树林两个人问道:“你们现在觉得rì军目前的水平如何?”
陈武当即就道:“差,比rì俄战争的时期还要差,皇上,咱就这么说吧,如果换了我来守这个chūn泥岭,同样是一个步兵联队在这里,就算别人是三个步兵团攻打过来,我至少也能死守三天。rì军这一次不仅装备水平比咱们差,士兵也不如上次那么能打敢拼。咱这么说吧……!”
他大咧咧的比划着,从rì军留下的战壕指向前面一段临时工事的位置,道:“从那个点到rì军的这条防线有三百米的距离,先是炮军打了六千发炮弹,将藏在中间的两个碉堡炸了,我亲自调了一百一十挺轻机枪、两百多支波普宁冲锋枪和二十多挺重机枪压制对手,而对手一个步兵联队只有不到10挺重机枪。我不仅有机枪和冲锋枪,还有榴弹筒、迫击炮和机关炮,压着他们打,打的rì军根本不敢开枪,结果被咱们两个冲锋连轻松从两侧撕开口子,我这一波压制过来只有二十分钟,rì军全然没有反应的时间。要是搁在以前。就算咱们冲上来了,rì军还不全体上刺刀和咱们硬拼啊?没有,什么都没有。直接就投降了,所以我说rì本陆军没有以前那么能打了,要不然就是被咱们给打懵了。”
宋彪微微点头。他也感觉此次进攻是很顺利的。
在他的分析中,他一直觉得rì军将校尉三级军官的军事素养还是很不错的,有战争积累,也有严格的训练和理论,东北军在这个方面有较大的差距,主要是靠聘用俄军顾问和实施参谋本部制度来弥补。
在士兵方面,双方的素质、jīng神和战斗水平都差不多,但在士官这边,rì本的老兵在rì俄战争中损伤惨烈,后续补充不足。而东北军因为有大量的士官速成教育机制和不断的剿匪战进行磨练,相对要好于rì军。
至于在装备、理论方面,东北军显然要高于rì本陆军很多。
真正交手之后,孰强孰弱,究竟又强多少。弱多少这样的问题才会真的显现出来。全文字.
宋彪转而问孙树林道:“那你觉得呢?”
孙树林显然没有陈武那么张扬,答道:“强弱都是相对而言的,对第十四师而言,rì军也真的不弱,关键差别只有两点,一是我军的进攻和行动的速度快。二是我军的兵力多,其他都还是其次的原因。”
宋彪不置可否的答道:“或许吧,快进猛攻是我军这些年来的一贯要求,rì军目前还不适应这样速度,在他们整理出思路和对策之前,诸军一定要继续加快进攻,不惜一切代价不断快速围歼对手,要不断的进攻,不断的合围。时间不早了,你们先回去继续指挥部队,夜里也要乘机向前推进,争取在明天中午12点之前彻底歼灭rì军第五师团,三个师团再将第六师团和朝鲜义军的援军合围歼灭,稳固朔州,南下进攻泰川郡,为和rì本满洲陆军第三军在泰川决战做准备。”
“是!”
陈武和孙树林同时听令,一起离开chūn泥岭。
宋彪继续在chūn泥岭研究了一段时间,仔细查看rì军在工事上的一些细节之处,并且让翻译员尽快的整理出rì军第9旅团的文件资料,让参谋部能更为jīng确的估计rì军的作战水平。
从上午7点至晚上7点,12个小时的时间,宋彪就用三个步兵师和7个新编步兵团,加上东北炮军围歼了rì军第9旅团和第五师团直属的第5野炮兵联队,以及三千余人的朝鲜义军,靠的就是“快进猛攻”四个字。
这种快和猛是在训练、装备的调整中逐渐形成的稳固惯xìng,就像一个手脚急快的人做什么事都快,当东北军按照这种惯xìng快攻起来,rì军一上来就被打懵了。
rì本满洲陆军总司令官大岛义昌大将的水平也确实不如大山岩之流,如此分散布置看似面面俱到,遇到东北军这种追求快猛机动和速攻围歼的部队,真是怎么打都打不过的。
确定rì军暂时根本无法适应东北军的作战特点后,宋彪整个人也显得轻松很多,回到前线临时指挥总部之后也没有做过多的调整,还是让全军按照原有的规划强行推进。
为了避开rì本海军的优势,宋彪和总参谋部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决定将东北军的进攻主方向设在朔州,从朔州一路向南进攻泰川,利用朔州、龟城、泰川之间的多个盆地贯通的通道做文章,在这条线上建立一个百公里长的补给线。
在太平湾和九连城镇之间的鸭绿江段,东北军会凿沉多艘汽轮堵住江道,不让rì本海军的小军舰溯江而上,在河口岛一带乘机建立多条桥梁,完善整个东北军的补给线。
夺取泰川之前,第四步兵师同样会绕道朔州南下,只留下第一步兵师和第十二步兵师夹击驻守在义州至新义州之间的rì军第三师团,围而不歼。避免rì本满洲陆军第三军在大势已去的情况匆忙撤退。
等主力部队将第三军分割开后,第一、第十二步兵师要在第二炮兵旅的支持下尽快歼灭第三师团,全军汇合南下和rì军第三军在泰川决战。
宋彪所有的战术规划都立足于一点,那就是充分利用东北军的装备好、补给大、速度快、进攻猛的特点,不怕牺牲和损伤,以快决战,不断实现以数倍兵力围歼敌军的作战目标。
……
众所周知。苏沃洛夫的军事理论直到20世纪才在苏联得到真正的重视,而真正将这一理论发扬光大,并且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有效解决“快”与“猛”的平衡的军事将领是粟总。粟总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突破传统军事编制的思维惯xìng,将各个纵队大幅度的扩编。强调快速机动作战的能力,用人数优势解决“快”和部队装备轻型化的制约。
东北军基本就是在贯彻这一方针,并且在此基础上强调三个大特长,一是炮步协同作战的基本功抓的很扎实,堪称是无炮步成军,有炮则必胜;二是大范围的大部队机动突袭作战和包抄能力强;三是小范围的小股jīng锐部队的突进突防和渗透作战能力强。
三个大特长之外,东北军同时强调辎重部队的扩大化,注重通过招募、宣传、强征等方式组织民兵参与战争,充分利用中国的人力优势,大量增加补给运输能力。
rì本陆军的实力并不弱。相比东北军在很多方面还要更强一些,但它在最初的阶段里极度不适应东北军这种作战风格和新理论之下的新战术,各支部队的指挥机构都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部队就已经被包夹分割,不断被多于自身四五倍的兵力几面合围。这种情况恰如解放战争中的**,以及抗美援朝战争的美军,实际上,东北军在朝鲜战场上所作的总战略规划和淮海战役、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也有极大的相似xìng。
rì军一个旅团通常要负责三公里左右的防线,按照rì俄战争时期的经验,特别是辽阳会战的那种经验。这样的防御态势即便是面对四五倍的敌军也可以守住阵地三到五天的时间,足够总部派兵增援,但在实际的战斗中,通常只需要两个小时,整条防线就会被不断突破、渗透,最终被分断切割,整个防线部队被包抄围攻,增援部队被拦截,还必须顶着数百门,甚至是上千门火炮的压力面对东北军两三个师的围攻。
面对东北军这样的特殊攻势,rì军从上至下都缺乏足够的理解和对应的经验,原先觉得能挡住三天的攻势,结果一天就被歼灭,原先觉得还能撑住,结果几个小时之内就被打到了指挥部,原先觉得援兵很快就能到,结果自己还没有被歼灭,援军半道上就被击溃了。
在这样的复杂情况下,rì军所有的将校官都不知道该如何指挥和调度部队,如何猜测和评估对手的进攻,中下层军士官和士兵也不知道自己的部队究竟怎么了,他们自己觉得是无比勇敢和jīng锐的钢铁部队,一上阵就被打成烂泥,任人宰割,到处都是八面埋伏,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糟糕,部队已被击溃,军官还不明白到底错在哪里。
从东北军于1911年4月5rì主动发起进攻,短短三天时间里,东北军就将朔州的rì军第五师团和义州的第三师团,以及前来增援的第六师团击溃,第五师团、第三师团和第一炮兵旅团直接被多股部队围歼,四千多名rì军官兵和朝鲜士兵投降当了俘虏,仅有第六师团的一个旅团狼狈撤回博川郡。
东北军这种不合常理的大规模而大胆的快速穿插、突进让rì军狼狈不堪,大岛义昌和rì军陆军本部同样感到不可思议,驻守在平壤、安州、介川的rì本满洲陆军第三军来不及做出任何调整,第三步兵师就快速突进到宁边,第四步兵师则推进到定州,形成两线夹击之势。<... -->>
身为前线最高指挥官的宋彪亲自抵达战场上视察,他并不是为了指挥军队作战,而是想要进一步的准确的确认rì军和东北军的战斗力。
战争才是检验军队作战力水平的唯一实践标准。
在chūn泥岭高地上,宋彪仔细察看了rì军的所有工事,大约是因为辽阳会战吃了重亏的原因吧,比起rì俄战争时期,rì本陆军在防御工事的建设理论上显然有了长足的进步,在chūn泥岭和整个清城防线的工事都具备着明显的点线面的纵深体系。
rì军在chūn泥岭高地大约七百米长的斜岭上修建了多层沟壕和二十余座土垒,并且有几座用水泥修建的坚固碉堡,铁丝网拉的非常宽,用超过二十挺重机枪的火力布防来绞杀大面积的进攻。
进攻与防守永远是现代战争的一对矛与盾,如果用工事进行更强的防守,又如何进攻更强的工事体系,这两点是考验部队阵地战水平的重要指标。
chūn泥岭高地战刚结 束,山坡上到处丢弃着东北军的尸体,被炸断的尸骸散落各地,鲜血染红了土地,而在rì军工事周边也被火炮轰开了一层层的新土和碎岩石,烈火依旧在燃烧,余烟滚滚。
经验告诉宋彪,这场攻坚战并不算残酷,rì军的防御工事确实是有一定的水平,但在防御设计上还是未能有效的针对大规模炮袭做出充裕的准备,其沟壕相对较浅。土垒太多,碉堡太少,特别是缺乏猫耳洞这样的设置,使得步兵在榴散弹的覆盖式打击中很容易受伤。
在这个高地上,东北军大约死了六百多名士兵,可还是依靠炮步协同作战的方式,在炮火和机枪的掩护下不怕牺牲的快速压上。用波普宁冲锋枪和霰弹枪解决沟壕中的敌人,对较为坚固的水泥碉堡采用炮击和榴弹筒爆破的方式,甚至用上了37mm速shè机关炮。对准洞口打磷烟弹,压制敌军的机枪,最终的解决方式还是要靠士兵冲上去用手雷杀伤里面的敌人。
在一个被爆破开的碉堡旁。士兵们正在搬运那些战死沙场的战友们,当他们看到皇帝出现在战场上,每个人都特别的高兴而又悲伤。
有一些士兵迫不及待的想要跑过来,士官们纷纷起身阻止他们,而宋彪则隔着很远的距离和他们抬起手打招呼,示意他们继续工作,不用在意他的到来。
战争是一个可以预判的经验主义,通常需要消耗多少人和弹药才能攻下一个高地,一个碉堡,这都是较为稳定的数字。除非对手在后期的士气大幅跌落,或者弹药补给殆尽。
当宋彪视察了chūn泥岭,他心中对于东北军和rì军的战力水平就有了一个更为贴切的估算,总是到了真正开战的时候才能估测出对手的水平,才能证明自己的水平。按照这一战的表现来评估,宋彪大致猜想要完成他的作战规划,整个东北军近五十万士兵之中大约要牺牲5万人左右。
如果他愿意付出这样的代价,rì军的五个师团基本就要交代在鸭绿江和图们江南侧一百公里的范围内。
听说宋彪过来了,陈武和第十四步兵师的师长孙树林匆匆也敢来,两人都是骑着马一路冲过来的。到了宋彪面前就敬礼,孙树林的情况还好,陈武显然又是在前线亲自指挥,一身的泥土灰尘,脸上也是满是灰,显得颇有些狼狈,可那高兴劲儿是真的不假呢。
宋彪挺高兴的和他们握手,赞扬道:“这一仗打的很不错,继续加把劲,我看是不给福田雅太郎好rì子过啊。”
陈武哈哈笑道:“陛下,咱们这真是杀鸡用牛刀啊,两个师的兵力围攻他们一个旅,轻松拿下啊。”
宋彪嗯了一声,道:“兵力多是一方面,你们确实也打得不错。”
说完这话,他和孙树林问道:“十四师那边的情况还稳定吗?”
孙树林点着头,道:“稳定,十四师的训练水平还是不错的,调整了装备和编制后,再换一批军官,包括将参谋处的制度建立起来,目前算是整编的比较好呢。我用一个步兵团和rì军第21旅团的一个联队打了一场,咱们占优势,一直将他们压在158岭外围。”
宋彪赞道:“好,十四师稳定就行了,如果十四师是稳的,十五师和十二师也没有道理不稳,东北军、新军和巡防军都能稳扎稳打的执行命令,向前推进,rì军没有道理不输。”
孙树林道:“陛下圣明。”
第十四步兵师就是从第四镇改编过来的,这是袁世凯的嫡系部队,为了将它改编过来,陆军部首先将它和二十镇、二十二镇互换了一批部队和军官,又从东北巡防军大量抽调新兵和士尉官进行补充,师长则由原第一骑兵师的教导长孙树林担任,派远东系出身的郭玉迟担任教导长。
此时的宋彪还不是很确定rì军的作战水平,就和陈武、孙树林两个人问道:“你们现在觉得rì军目前的水平如何?”
陈武当即就道:“差,比rì俄战争的时期还要差,皇上,咱就这么说吧,如果换了我来守这个chūn泥岭,同样是一个步兵联队在这里,就算别人是三个步兵团攻打过来,我至少也能死守三天。rì军这一次不仅装备水平比咱们差,士兵也不如上次那么能打敢拼。咱这么说吧……!”
他大咧咧的比划着,从rì军留下的战壕指向前面一段临时工事的位置,道:“从那个点到rì军的这条防线有三百米的距离,先是炮军打了六千发炮弹,将藏在中间的两个碉堡炸了,我亲自调了一百一十挺轻机枪、两百多支波普宁冲锋枪和二十多挺重机枪压制对手,而对手一个步兵联队只有不到10挺重机枪。我不仅有机枪和冲锋枪,还有榴弹筒、迫击炮和机关炮,压着他们打,打的rì军根本不敢开枪,结果被咱们两个冲锋连轻松从两侧撕开口子,我这一波压制过来只有二十分钟,rì军全然没有反应的时间。要是搁在以前。就算咱们冲上来了,rì军还不全体上刺刀和咱们硬拼啊?没有,什么都没有。直接就投降了,所以我说rì本陆军没有以前那么能打了,要不然就是被咱们给打懵了。”
宋彪微微点头。他也感觉此次进攻是很顺利的。
在他的分析中,他一直觉得rì军将校尉三级军官的军事素养还是很不错的,有战争积累,也有严格的训练和理论,东北军在这个方面有较大的差距,主要是靠聘用俄军顾问和实施参谋本部制度来弥补。
在士兵方面,双方的素质、jīng神和战斗水平都差不多,但在士官这边,rì本的老兵在rì俄战争中损伤惨烈,后续补充不足。而东北军因为有大量的士官速成教育机制和不断的剿匪战进行磨练,相对要好于rì军。
至于在装备、理论方面,东北军显然要高于rì本陆军很多。
真正交手之后,孰强孰弱,究竟又强多少。弱多少这样的问题才会真的显现出来。全文字.
宋彪转而问孙树林道:“那你觉得呢?”
孙树林显然没有陈武那么张扬,答道:“强弱都是相对而言的,对第十四师而言,rì军也真的不弱,关键差别只有两点,一是我军的进攻和行动的速度快。二是我军的兵力多,其他都还是其次的原因。”
宋彪不置可否的答道:“或许吧,快进猛攻是我军这些年来的一贯要求,rì军目前还不适应这样速度,在他们整理出思路和对策之前,诸军一定要继续加快进攻,不惜一切代价不断快速围歼对手,要不断的进攻,不断的合围。时间不早了,你们先回去继续指挥部队,夜里也要乘机向前推进,争取在明天中午12点之前彻底歼灭rì军第五师团,三个师团再将第六师团和朝鲜义军的援军合围歼灭,稳固朔州,南下进攻泰川郡,为和rì本满洲陆军第三军在泰川决战做准备。”
“是!”
陈武和孙树林同时听令,一起离开chūn泥岭。
宋彪继续在chūn泥岭研究了一段时间,仔细查看rì军在工事上的一些细节之处,并且让翻译员尽快的整理出rì军第9旅团的文件资料,让参谋部能更为jīng确的估计rì军的作战水平。
从上午7点至晚上7点,12个小时的时间,宋彪就用三个步兵师和7个新编步兵团,加上东北炮军围歼了rì军第9旅团和第五师团直属的第5野炮兵联队,以及三千余人的朝鲜义军,靠的就是“快进猛攻”四个字。
这种快和猛是在训练、装备的调整中逐渐形成的稳固惯xìng,就像一个手脚急快的人做什么事都快,当东北军按照这种惯xìng快攻起来,rì军一上来就被打懵了。
rì本满洲陆军总司令官大岛义昌大将的水平也确实不如大山岩之流,如此分散布置看似面面俱到,遇到东北军这种追求快猛机动和速攻围歼的部队,真是怎么打都打不过的。
确定rì军暂时根本无法适应东北军的作战特点后,宋彪整个人也显得轻松很多,回到前线临时指挥总部之后也没有做过多的调整,还是让全军按照原有的规划强行推进。
为了避开rì本海军的优势,宋彪和总参谋部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决定将东北军的进攻主方向设在朔州,从朔州一路向南进攻泰川,利用朔州、龟城、泰川之间的多个盆地贯通的通道做文章,在这条线上建立一个百公里长的补给线。
在太平湾和九连城镇之间的鸭绿江段,东北军会凿沉多艘汽轮堵住江道,不让rì本海军的小军舰溯江而上,在河口岛一带乘机建立多条桥梁,完善整个东北军的补给线。
夺取泰川之前,第四步兵师同样会绕道朔州南下,只留下第一步兵师和第十二步兵师夹击驻守在义州至新义州之间的rì军第三师团,围而不歼。避免rì本满洲陆军第三军在大势已去的情况匆忙撤退。
等主力部队将第三军分割开后,第一、第十二步兵师要在第二炮兵旅的支持下尽快歼灭第三师团,全军汇合南下和rì军第三军在泰川决战。
宋彪所有的战术规划都立足于一点,那就是充分利用东北军的装备好、补给大、速度快、进攻猛的特点,不怕牺牲和损伤,以快决战,不断实现以数倍兵力围歼敌军的作战目标。
……
众所周知。苏沃洛夫的军事理论直到20世纪才在苏联得到真正的重视,而真正将这一理论发扬光大,并且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有效解决“快”与“猛”的平衡的军事将领是粟总。粟总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突破传统军事编制的思维惯xìng,将各个纵队大幅度的扩编。强调快速机动作战的能力,用人数优势解决“快”和部队装备轻型化的制约。
东北军基本就是在贯彻这一方针,并且在此基础上强调三个大特长,一是炮步协同作战的基本功抓的很扎实,堪称是无炮步成军,有炮则必胜;二是大范围的大部队机动突袭作战和包抄能力强;三是小范围的小股jīng锐部队的突进突防和渗透作战能力强。
三个大特长之外,东北军同时强调辎重部队的扩大化,注重通过招募、宣传、强征等方式组织民兵参与战争,充分利用中国的人力优势,大量增加补给运输能力。
rì本陆军的实力并不弱。相比东北军在很多方面还要更强一些,但它在最初的阶段里极度不适应东北军这种作战风格和新理论之下的新战术,各支部队的指挥机构都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部队就已经被包夹分割,不断被多于自身四五倍的兵力几面合围。这种情况恰如解放战争中的**,以及抗美援朝战争的美军,实际上,东北军在朝鲜战场上所作的总战略规划和淮海战役、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也有极大的相似xìng。
rì军一个旅团通常要负责三公里左右的防线,按照rì俄战争时期的经验,特别是辽阳会战的那种经验。这样的防御态势即便是面对四五倍的敌军也可以守住阵地三到五天的时间,足够总部派兵增援,但在实际的战斗中,通常只需要两个小时,整条防线就会被不断突破、渗透,最终被分断切割,整个防线部队被包抄围攻,增援部队被拦截,还必须顶着数百门,甚至是上千门火炮的压力面对东北军两三个师的围攻。
面对东北军这样的特殊攻势,rì军从上至下都缺乏足够的理解和对应的经验,原先觉得能挡住三天的攻势,结果一天就被歼灭,原先觉得还能撑住,结果几个小时之内就被打到了指挥部,原先觉得援兵很快就能到,结果自己还没有被歼灭,援军半道上就被击溃了。
在这样的复杂情况下,rì军所有的将校官都不知道该如何指挥和调度部队,如何猜测和评估对手的进攻,中下层军士官和士兵也不知道自己的部队究竟怎么了,他们自己觉得是无比勇敢和jīng锐的钢铁部队,一上阵就被打成烂泥,任人宰割,到处都是八面埋伏,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糟糕,部队已被击溃,军官还不明白到底错在哪里。
从东北军于1911年4月5rì主动发起进攻,短短三天时间里,东北军就将朔州的rì军第五师团和义州的第三师团,以及前来增援的第六师团击溃,第五师团、第三师团和第一炮兵旅团直接被多股部队围歼,四千多名rì军官兵和朝鲜士兵投降当了俘虏,仅有第六师团的一个旅团狼狈撤回博川郡。
东北军这种不合常理的大规模而大胆的快速穿插、突进让rì军狼狈不堪,大岛义昌和rì军陆军本部同样感到不可思议,驻守在平壤、安州、介川的rì本满洲陆军第三军来不及做出任何调整,第三步兵师就快速突进到宁边,第四步兵师则推进到定州,形成两线夹击之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