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册封 (1/2)
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唐朝贵公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陈正泰道:“是,陈氏出自孟津。”
李世民微笑道:“孟津陈氏,乃是小宗啊。乃舜帝之后也,这孟津呢,又处韩地,不妨就敕为韩国公吧。”
所有的封爵,都是有其源头的。
比如孟津陈氏,这孟津本是战国时期韩国的土地,所以以地名而言,敕为韩国公,也是很合理的。
基本上,自汉以来,所有的爵位大多也都延续这样的习惯!
当然,以韩地为名,某种程度而言,是抬高了陈正泰这个爵位的份量。
就比如历史上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头,这些人几乎都被封为了国公。可是国公之间的份量又有所不同,长孙无忌在李世民眼里功劳很大,而且又是自己年少时的密友,更是长孙皇后的亲兄弟,所以封的乃是赵国公,以赵地为爵号,这是很高的殊荣。
反观程咬金,虽也功劳很大,可其功绩,却只排在第十九位,他毕竟也不算真正的皇亲国戚,因而给予的爵位乃是卢国公,‘卢’只是一个州名,和赵国公相比,含金量可就差得远了。
又譬如李靖,因为功劳实在太大,敕的乃是卫国公,卫国公的地位,其实比赵国公要差一些许,可地位却又比卢国公要高不少。
其实以陈正泰的年纪,即便是李世民以孟津为名,敕封他为涂国公也可,因为孟津原本是春秋时涂国的封地,毕竟陈正泰已是进为国公了,涂国公之名? 也不算辱没。
只是李世民显然决心给自己的女婿和门生封一个大的,都是国公,而且群臣都默许了? 那朕封其为韩国公? 有何不可呢?
陈正泰听罢? 忙是道:“儿臣谢恩。”
百官却是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陈正泰,好好的海战,怎么讨论着? 好像讨论歪了?
不过偏偏无人反对? 更多人心里只是感慨,当初那陈家是个什么东西,如今却是又有钱? 又得了韩国公之爵? 真是蒸蒸日上!
这陈家真是血赚了啊? 出了陈正泰这么个妙人。
李世民依旧面带微笑道:“卿立大功? 朕自当赏赐? 如此才可激励后来之人!就不必谢恩了? 礼部和吏部那里,也要记下这扬州水师上下的将士,拟一份章程,送至朕的面前,朕都有赏赐。对了? 还有这韩国公? 实封多少食邑? 也需呈报上来。”
接着? 李世民感慨道:“娄卿家也是劳苦功高,朝廷也不可委屈了他。”
长孙无忌立即就理解了李世民的意思,忙道:“臣遵旨。”
李世民显得极高兴? 又命这百济王暂时软禁起来,另行处置,随即又命娄师德暂留长安!
显然……李世民已感受到了这新海船的妙用,而娄师德现在也算是大唐难得的水师将领,一旦有了水师,那么将来征伐高句丽,便可事半功倍,娄师德自然是有大用了。
至于其他水师将士,这些将士自然也要用起来的,毕竟未来水师将扩大编制,将来少不得需有一批经历过海战的骨干。
该说的说完,李世民罢朝,却将陈正泰留了下来。
大殿中只有翁婿二人,李世民呷了口茶,露出欣慰的样子:“若非卿言,朕起初还真可能误会了娄卿家,那崔岩实是十恶不赦,朕绝不可轻饶。”
陈正泰便道:“这并非是因为儿臣的功劳。”
“你太谦虚了。”李世民微笑道:“到了朕面前,就不必如此了,你我乃是师生,又是翁婿,说是情同父子也不为过,何须如此呢?”
陈正泰却是肃然道:“儿臣说的是肺腑之词啊,绝不是谦虚。陛下信重儿臣,这才没有被奸臣所误,这说明陛下的身边,都是有德行的人,因为身边都是君子,自然而然,也就不会被那奸臣所蒙蔽了。可是……谁是君子,谁是小人呢?这难道不是因为陛下慧眼如炬的缘故,能够辨别忠奸吗?儿臣听说,圣明的君主往往善于识人,所以有才干和有的德行的人才会充斥朝中,被圣明的天子所信任。这世上,有才华和有德行的人如过江之鲫,古往今来,有多少圣贤哪,可又有多少人怀才而不遇,无法知遇明主呢?所以归根到底,儿臣的才干,和圣贤们相比,不及他们的万一。可儿臣的际遇,却因为陛下这样的圣主,而远胜古代的圣贤,这才有了用武之地,能做一些惠及朝廷和庶民的事。儿臣当然是有功劳的,可若无陛下知遇,便是周公、伊尹再生,也绝不会有今日的功劳了,是以,居功至伟者,乃是陛下,而不是儿臣啊。”
李世民听着,一时深思,他觉得自己有点绕晕了,可细细咀嚼起来,嗯?还颇有几分道理。
他顿时心里更多了几分喜悦,于是笑道:“朕权且当这是肺腑之言吧,只不过这些话,不可对外去说,如若不然,别人还当朕就喜欢听这些溢美之词呢。”
陈正泰振振有词地道:“儿臣岂敢四处去说?愚昧的人,是无法理解陛下的恩德的,他们只晓得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陈正泰心里想,这也不是今日我陈正泰战斗力强,实在是今日听了那个叫什么扶余威刚的话,突然激发了自己的潜力啊。
李世民颔首,便问起了那新船的事。
陈正泰便耐心的将新船的水密舱和龙骨的原理大致的说了一遍。
李世民倒是诧异了:“就这样简单?”
“是。”陈正泰道:“就这样简单。不过……儿臣还是有些忧虑。”
李世民眉轻轻一挑,道:“你说来听听。”
陈正泰道:“正是因为原理简单,凭借这简单的原理,我大唐水师便可纵横四海,只是这些技术的... -->>
陈正泰道:“是,陈氏出自孟津。”
李世民微笑道:“孟津陈氏,乃是小宗啊。乃舜帝之后也,这孟津呢,又处韩地,不妨就敕为韩国公吧。”
所有的封爵,都是有其源头的。
比如孟津陈氏,这孟津本是战国时期韩国的土地,所以以地名而言,敕为韩国公,也是很合理的。
基本上,自汉以来,所有的爵位大多也都延续这样的习惯!
当然,以韩地为名,某种程度而言,是抬高了陈正泰这个爵位的份量。
就比如历史上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头,这些人几乎都被封为了国公。可是国公之间的份量又有所不同,长孙无忌在李世民眼里功劳很大,而且又是自己年少时的密友,更是长孙皇后的亲兄弟,所以封的乃是赵国公,以赵地为爵号,这是很高的殊荣。
反观程咬金,虽也功劳很大,可其功绩,却只排在第十九位,他毕竟也不算真正的皇亲国戚,因而给予的爵位乃是卢国公,‘卢’只是一个州名,和赵国公相比,含金量可就差得远了。
又譬如李靖,因为功劳实在太大,敕的乃是卫国公,卫国公的地位,其实比赵国公要差一些许,可地位却又比卢国公要高不少。
其实以陈正泰的年纪,即便是李世民以孟津为名,敕封他为涂国公也可,因为孟津原本是春秋时涂国的封地,毕竟陈正泰已是进为国公了,涂国公之名? 也不算辱没。
只是李世民显然决心给自己的女婿和门生封一个大的,都是国公,而且群臣都默许了? 那朕封其为韩国公? 有何不可呢?
陈正泰听罢? 忙是道:“儿臣谢恩。”
百官却是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陈正泰,好好的海战,怎么讨论着? 好像讨论歪了?
不过偏偏无人反对? 更多人心里只是感慨,当初那陈家是个什么东西,如今却是又有钱? 又得了韩国公之爵? 真是蒸蒸日上!
这陈家真是血赚了啊? 出了陈正泰这么个妙人。
李世民依旧面带微笑道:“卿立大功? 朕自当赏赐? 如此才可激励后来之人!就不必谢恩了? 礼部和吏部那里,也要记下这扬州水师上下的将士,拟一份章程,送至朕的面前,朕都有赏赐。对了? 还有这韩国公? 实封多少食邑? 也需呈报上来。”
接着? 李世民感慨道:“娄卿家也是劳苦功高,朝廷也不可委屈了他。”
长孙无忌立即就理解了李世民的意思,忙道:“臣遵旨。”
李世民显得极高兴? 又命这百济王暂时软禁起来,另行处置,随即又命娄师德暂留长安!
显然……李世民已感受到了这新海船的妙用,而娄师德现在也算是大唐难得的水师将领,一旦有了水师,那么将来征伐高句丽,便可事半功倍,娄师德自然是有大用了。
至于其他水师将士,这些将士自然也要用起来的,毕竟未来水师将扩大编制,将来少不得需有一批经历过海战的骨干。
该说的说完,李世民罢朝,却将陈正泰留了下来。
大殿中只有翁婿二人,李世民呷了口茶,露出欣慰的样子:“若非卿言,朕起初还真可能误会了娄卿家,那崔岩实是十恶不赦,朕绝不可轻饶。”
陈正泰便道:“这并非是因为儿臣的功劳。”
“你太谦虚了。”李世民微笑道:“到了朕面前,就不必如此了,你我乃是师生,又是翁婿,说是情同父子也不为过,何须如此呢?”
陈正泰却是肃然道:“儿臣说的是肺腑之词啊,绝不是谦虚。陛下信重儿臣,这才没有被奸臣所误,这说明陛下的身边,都是有德行的人,因为身边都是君子,自然而然,也就不会被那奸臣所蒙蔽了。可是……谁是君子,谁是小人呢?这难道不是因为陛下慧眼如炬的缘故,能够辨别忠奸吗?儿臣听说,圣明的君主往往善于识人,所以有才干和有的德行的人才会充斥朝中,被圣明的天子所信任。这世上,有才华和有德行的人如过江之鲫,古往今来,有多少圣贤哪,可又有多少人怀才而不遇,无法知遇明主呢?所以归根到底,儿臣的才干,和圣贤们相比,不及他们的万一。可儿臣的际遇,却因为陛下这样的圣主,而远胜古代的圣贤,这才有了用武之地,能做一些惠及朝廷和庶民的事。儿臣当然是有功劳的,可若无陛下知遇,便是周公、伊尹再生,也绝不会有今日的功劳了,是以,居功至伟者,乃是陛下,而不是儿臣啊。”
李世民听着,一时深思,他觉得自己有点绕晕了,可细细咀嚼起来,嗯?还颇有几分道理。
他顿时心里更多了几分喜悦,于是笑道:“朕权且当这是肺腑之言吧,只不过这些话,不可对外去说,如若不然,别人还当朕就喜欢听这些溢美之词呢。”
陈正泰振振有词地道:“儿臣岂敢四处去说?愚昧的人,是无法理解陛下的恩德的,他们只晓得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陈正泰心里想,这也不是今日我陈正泰战斗力强,实在是今日听了那个叫什么扶余威刚的话,突然激发了自己的潜力啊。
李世民颔首,便问起了那新船的事。
陈正泰便耐心的将新船的水密舱和龙骨的原理大致的说了一遍。
李世民倒是诧异了:“就这样简单?”
“是。”陈正泰道:“就这样简单。不过……儿臣还是有些忧虑。”
李世民眉轻轻一挑,道:“你说来听听。”
陈正泰道:“正是因为原理简单,凭借这简单的原理,我大唐水师便可纵横四海,只是这些技术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