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巴谷癫癫生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下了火车,住处安排停当,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昆明近处的三个景点:大观楼、滇池、西山龙门是连在一起的,我们计划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去游览这三个地方。别人介绍说,先去大观楼,然后乘汽船从滇池走水路去西山龙门,路途最近,不走弯路,既节约时间,又把景点也游览了。于是我们就直接奔大观楼。
我是先知道大观楼那副有名的180字长联,然后才知道大观楼的。记得大约是1980年左右,那时书籍还较少,我的一位同事不知从什么地方抄来了这副长联,还有详尽的注释和译文。我读后觉得好,也就从同事那里把这副长联工工整整地抄在了自己的笔记本上,并知道了这副长联的出处在昆明滇池边上的大观楼,是清朝乾隆年间一位叫孙髯翁的老夫子所作,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进而知道了大观楼这个地方。
到了大观楼,我就去看这副长联。能够实地目睹到这副长联,心里觉得高兴,又把长联品读了一遍。现把该长联抄录于此,供喜欢者一起玩味。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芒芒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
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
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
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
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
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
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
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该长联上联写景,下联写史。物与史,景与意,确实写得很好,读来是一种享受。长联所表达的思想,道出了一定的哲理,但感觉低沉了些。人间事就是这样,好多事总得要有人去做,否则历史不就停滞了吗?哪里又管得了身后如何?
大观楼前面不远就是汽艇码头,看完大观楼长联,我们就坐上汽艇,朝西山脚下驶去。汽艇开得不快,我们可以尽情地领略滇池的风光。不过,从大观楼到西山脚下的这一段滇池好象是个死胡同式的河沟,一边是山丘,一边是陆地,水也不深,一点感觉不出“茫茫空阔无边”的气象,也没有“萍天苇地”的美景,水面上水草倒是有一些。令人有些失望。我想这到底是孙髯翁这老夫子笔下生花的夸张呢?还是岁月流逝,滇池失去了昔日的风光?
汽艇大约在水上行驶了四十多分钟的样子在岸边停下来。我们抬头望上去,西山上的龙门还很高,这时天色已不早了,赶紧顺着一条小路往山上走。山路很陡,眼看太阳已偏西,不敢停歇地一直往上走。我们都大汗淋漓,喘着粗气,心里咚咚直跳,我象是要昏倒一下。心跳得有些难受的时候,我们就停下来歇一会儿,稍稍平静一些又紧往上走。走了约四十分钟,总算到了龙门。
龙门在西山的罗汉山上,是在悬岩绝壁上开凿的一个洞穴,离滇池水面有300米高。登临龙门,俯瞰滇池,黑森森的水面好象就在脚下,令人头晕心跳,不敢多看。再往远看,这时才感觉到“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茫茫空阔无边”的气象,心里暗自称赞孙髯翁老先生描述得不错。想来当年老先生也一定是站在罗汉山上作了细致观察与体味,才吟出了这样的句子。不过当年是先有龙门还是先有大观楼长联,我没来得及加以考证。如果是先有龙门,说不定老先生也是站在龙门上来看滇池的呢!
天已近傍晚,我们赶紧在龙门照了一张像。然后顺着原路咚咚咚咚直往山下小跑。下到滇池边,再走过一道堤岸,正好来了公共汽车,我们上了车,这时心里才踏实下来。一个下午总算把昆明近处的三个景点游完了。
下了火车,住处安排停当,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昆明近处的三个景点:大观楼、滇池、西山龙门是连在一起的,我们计划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去游览这三个地方。别人介绍说,先去大观楼,然后乘汽船从滇池走水路去西山龙门,路途最近,不走弯路,既节约时间,又把景点也游览了。于是我们就直接奔大观楼。
我是先知道大观楼那副有名的180字长联,然后才知道大观楼的。记得大约是1980年左右,那时书籍还较少,我的一位同事不知从什么地方抄来了这副长联,还有详尽的注释和译文。我读后觉得好,也就从同事那里把这副长联工工整整地抄在了自己的笔记本上,并知道了这副长联的出处在昆明滇池边上的大观楼,是清朝乾隆年间一位叫孙髯翁的老夫子所作,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进而知道了大观楼这个地方。
到了大观楼,我就去看这副长联。能够实地目睹到这副长联,心里觉得高兴,又把长联品读了一遍。现把该长联抄录于此,供喜欢者一起玩味。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芒芒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
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
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
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
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
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
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
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该长联上联写景,下联写史。物与史,景与意,确实写得很好,读来是一种享受。长联所表达的思想,道出了一定的哲理,但感觉低沉了些。人间事就是这样,好多事总得要有人去做,否则历史不就停滞了吗?哪里又管得了身后如何?
大观楼前面不远就是汽艇码头,看完大观楼长联,我们就坐上汽艇,朝西山脚下驶去。汽艇开得不快,我们可以尽情地领略滇池的风光。不过,从大观楼到西山脚下的这一段滇池好象是个死胡同式的河沟,一边是山丘,一边是陆地,水也不深,一点感觉不出“茫茫空阔无边”的气象,也没有“萍天苇地”的美景,水面上水草倒是有一些。令人有些失望。我想这到底是孙髯翁这老夫子笔下生花的夸张呢?还是岁月流逝,滇池失去了昔日的风光?
汽艇大约在水上行驶了四十多分钟的样子在岸边停下来。我们抬头望上去,西山上的龙门还很高,这时天色已不早了,赶紧顺着一条小路往山上走。山路很陡,眼看太阳已偏西,不敢停歇地一直往上走。我们都大汗淋漓,喘着粗气,心里咚咚直跳,我象是要昏倒一下。心跳得有些难受的时候,我们就停下来歇一会儿,稍稍平静一些又紧往上走。走了约四十分钟,总算到了龙门。
龙门在西山的罗汉山上,是在悬岩绝壁上开凿的一个洞穴,离滇池水面有300米高。登临龙门,俯瞰滇池,黑森森的水面好象就在脚下,令人头晕心跳,不敢多看。再往远看,这时才感觉到“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茫茫空阔无边”的气象,心里暗自称赞孙髯翁老先生描述得不错。想来当年老先生也一定是站在罗汉山上作了细致观察与体味,才吟出了这样的句子。不过当年是先有龙门还是先有大观楼长联,我没来得及加以考证。如果是先有龙门,说不定老先生也是站在龙门上来看滇池的呢!
天已近傍晚,我们赶紧在龙门照了一张像。然后顺着原路咚咚咚咚直往山下小跑。下到滇池边,再走过一道堤岸,正好来了公共汽车,我们上了车,这时心里才踏实下来。一个下午总算把昆明近处的三个景点游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