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冰河入梦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写过一首老道望月的诗贴在网上,可能是因为诗中有些禅意的原因,一位熟悉的网友在跟帖中回了句话:“禅是一枝花”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好,把禅比作花,很特别,喜欢这样的比喻。后来在另一个网上,看到有人写了一篇文章,是读禅是一枝花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我这才知道“禅是一枝花”原来还是一本书的书名。
当时我正在读一些与禅有关的诗歌论著,知道有这本书后,就想读读。把这想法给那位回贴的网友说了,她说,这好办,前几天她还在书市上看到过这本书呢,当时她只买了书作者胡兰成的另一本书今生今世。既然禅是一枝花是本好书,我又想看,她就去帮我买好了。我听了很高兴,庆幸自己能认识这么一位好友。但同时我又担心她买不到。因为我知道,现在的书,尤其是学术方面的书,一方面印数少,书商不敢多进,另一方面,大地方市场更新快,过了好些日子了,那书可能早已没有了。正当我这么悬心的时候,一封挂号信,把书稳稳当当地送到了我面前。
我一阵欣喜,顾不上仔细欣赏信封上那娟秀的字体,急不可耐地打开信封,取出书,一睹为快。先读封面:素雅的设计,正如禅的空静。拈花的手指,充满禅的神秘。朵朵白云,恰是禅飘忽不定的思绪。翻开扉页,作者的第一句话就让我喜不自禁:
“我读禅宗的书,直觉地知道禅非创自达摩,禅自是中国的思想,非印度所有”
这句话,比任何禅意更契合我此刻的心意了。
禅,是一门不立文字,直指本心的“心地法门”禅宗称为“本地风光”或“本来面目”是人正心正念下的清明自性。自接触禅以来,我一直也本能以为禅应该是地道的中国文化,中国思想,而绝不是如传说中由印度传来的。因为,禅的理念,完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
第一,中国人本主义的哲学之源。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是人生观而不是宇宙观,它的侧重点是社会观而不是自然观。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又反过来以人的视角来研究世界。中国哲学从来不是纯哲学,它是正统的人的哲学,也就是一门深刻的人学。而禅更多地是与中国老庄哲学的交流和融合。道家寻求解脱,无为而治,超越理性和辩证主义的思维方式,迎合了禅理念表达的需求,二者对人类自心自性的重视不谋而合。
第二,中国文化再现出来的简约及模糊的原则,与禅息息相通。中国传统文化简约,词简而意丰,与禅的不立文字,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文化在表述上的反逻辑性,如概念没有明确的涵义,判断没有明确的形式,推理没有明确的过程等,与禅的直悟也相得益彰。
因此,当看到人们大说禅是外来之物时,我总打心里感到反感,认为这是媚外的心理在作怪。现在,看到胡兰成在他的专著中,被头盖脸地就说禅是中国的思想,中国的文化,这令我感到意外的兴奋和激动。
胡兰成在自序中还说:“禅的思想是一个机字,盖承自易经卦爻之动与庄子之齐物论,非印度佛教所有。机在于阴阳变化生生之先端,印度佛教言因缘而不知阴阳,故不识机”这进一步论证了禅是中国而非印度的。禅是一枝花,书的内容还只字未读,就已经让我受益匪浅,这真是事前没有想到的。
由此,我想到了另一些诸如此类的现象和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古老的诗歌王国,中国的文学史有半部是诗歌史。上世纪后期,由于中国社会传统文化格局发生了急剧的转变,诗歌也不可避免地经受了一场外来文化的洗礼。从八十年代开始,西文现代派和后现代派等各种诗歌艺术和诗潮纷至沓来,构成了那个时期诗歌丰富复杂,迷离激荡的背景。相当多的人在西方新潮流尽情开敞中淡化了对民族传统的坚守,出现了全盘西化的现象。殊不知,西方所谓的现代派和后现代派,其所有的艺术思想和创作技巧,基本上都可以从中国古典诗歌中找到类似的例子。被某些中国诗人奉若神明的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他的诗就明显地受到过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受到过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组合的启发。他的著名的短诗地铁车站据说就是中国古诗的翻译。
中国禅宗有这样一首开悟禅诗:“我有神珠一颗,久被尘劳羁锁,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美国超越主义女诗人狄金森对这首诗情有独钟,在她的一首诗中,几乎被原样翻译了一遍:“我生而具有一颗神圣的珠宝,许久以来已惹上了尘埃,今晨拂拭干净,它反映如明镜,河流和山脉,永不止息”
禅是中国的。不光是禅,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古老国度,它银碗盛雪,源远流长。我们没有必要崇洋媚外,对外国的文化津津乐道,厚彼薄此。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回过头来,捡视我们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传统,我们就会发现,我们要继承的东西很多,正如参禅,珠宝其实就在我们自己的身边,没有必要外求。我这样说,并不是反对借鉴,否则又成了闭关自守。这也正如真正的悟道者,是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去直面人生的喜、怒、哀、乐的,对外国好的文化,我们仍不妨实行“拿来主义”
写过一首老道望月的诗贴在网上,可能是因为诗中有些禅意的原因,一位熟悉的网友在跟帖中回了句话:“禅是一枝花”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好,把禅比作花,很特别,喜欢这样的比喻。后来在另一个网上,看到有人写了一篇文章,是读禅是一枝花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我这才知道“禅是一枝花”原来还是一本书的书名。
当时我正在读一些与禅有关的诗歌论著,知道有这本书后,就想读读。把这想法给那位回贴的网友说了,她说,这好办,前几天她还在书市上看到过这本书呢,当时她只买了书作者胡兰成的另一本书今生今世。既然禅是一枝花是本好书,我又想看,她就去帮我买好了。我听了很高兴,庆幸自己能认识这么一位好友。但同时我又担心她买不到。因为我知道,现在的书,尤其是学术方面的书,一方面印数少,书商不敢多进,另一方面,大地方市场更新快,过了好些日子了,那书可能早已没有了。正当我这么悬心的时候,一封挂号信,把书稳稳当当地送到了我面前。
我一阵欣喜,顾不上仔细欣赏信封上那娟秀的字体,急不可耐地打开信封,取出书,一睹为快。先读封面:素雅的设计,正如禅的空静。拈花的手指,充满禅的神秘。朵朵白云,恰是禅飘忽不定的思绪。翻开扉页,作者的第一句话就让我喜不自禁:
“我读禅宗的书,直觉地知道禅非创自达摩,禅自是中国的思想,非印度所有”
这句话,比任何禅意更契合我此刻的心意了。
禅,是一门不立文字,直指本心的“心地法门”禅宗称为“本地风光”或“本来面目”是人正心正念下的清明自性。自接触禅以来,我一直也本能以为禅应该是地道的中国文化,中国思想,而绝不是如传说中由印度传来的。因为,禅的理念,完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
第一,中国人本主义的哲学之源。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是人生观而不是宇宙观,它的侧重点是社会观而不是自然观。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又反过来以人的视角来研究世界。中国哲学从来不是纯哲学,它是正统的人的哲学,也就是一门深刻的人学。而禅更多地是与中国老庄哲学的交流和融合。道家寻求解脱,无为而治,超越理性和辩证主义的思维方式,迎合了禅理念表达的需求,二者对人类自心自性的重视不谋而合。
第二,中国文化再现出来的简约及模糊的原则,与禅息息相通。中国传统文化简约,词简而意丰,与禅的不立文字,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文化在表述上的反逻辑性,如概念没有明确的涵义,判断没有明确的形式,推理没有明确的过程等,与禅的直悟也相得益彰。
因此,当看到人们大说禅是外来之物时,我总打心里感到反感,认为这是媚外的心理在作怪。现在,看到胡兰成在他的专著中,被头盖脸地就说禅是中国的思想,中国的文化,这令我感到意外的兴奋和激动。
胡兰成在自序中还说:“禅的思想是一个机字,盖承自易经卦爻之动与庄子之齐物论,非印度佛教所有。机在于阴阳变化生生之先端,印度佛教言因缘而不知阴阳,故不识机”这进一步论证了禅是中国而非印度的。禅是一枝花,书的内容还只字未读,就已经让我受益匪浅,这真是事前没有想到的。
由此,我想到了另一些诸如此类的现象和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古老的诗歌王国,中国的文学史有半部是诗歌史。上世纪后期,由于中国社会传统文化格局发生了急剧的转变,诗歌也不可避免地经受了一场外来文化的洗礼。从八十年代开始,西文现代派和后现代派等各种诗歌艺术和诗潮纷至沓来,构成了那个时期诗歌丰富复杂,迷离激荡的背景。相当多的人在西方新潮流尽情开敞中淡化了对民族传统的坚守,出现了全盘西化的现象。殊不知,西方所谓的现代派和后现代派,其所有的艺术思想和创作技巧,基本上都可以从中国古典诗歌中找到类似的例子。被某些中国诗人奉若神明的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他的诗就明显地受到过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受到过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组合的启发。他的著名的短诗地铁车站据说就是中国古诗的翻译。
中国禅宗有这样一首开悟禅诗:“我有神珠一颗,久被尘劳羁锁,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美国超越主义女诗人狄金森对这首诗情有独钟,在她的一首诗中,几乎被原样翻译了一遍:“我生而具有一颗神圣的珠宝,许久以来已惹上了尘埃,今晨拂拭干净,它反映如明镜,河流和山脉,永不止息”
禅是中国的。不光是禅,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古老国度,它银碗盛雪,源远流长。我们没有必要崇洋媚外,对外国的文化津津乐道,厚彼薄此。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回过头来,捡视我们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传统,我们就会发现,我们要继承的东西很多,正如参禅,珠宝其实就在我们自己的身边,没有必要外求。我这样说,并不是反对借鉴,否则又成了闭关自守。这也正如真正的悟道者,是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去直面人生的喜、怒、哀、乐的,对外国好的文化,我们仍不妨实行“拿来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