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迫击炮 (2/2)
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扩张之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13式60mm迫击炮,炮如其名,口径60mm,炮身全长725mm,全重21.3公斤,最大射程1300米,射速平均每分钟20发,最大射速可以达到30发…”说到这里纪玉山回头看了眼让他和兵工厂不少人忙了大半年的作品后再次补充道。“这个只是最初的定型产品,眼下我们正在对其进行改进,别的不太好书。不过射程和重量应该还有优化的可能…”
“除此之外,根据都督您的要求,我们也设计了80mm和120mm这两种口径的迫击炮,目前已经进入定型阶段。就目前而言,80mm口径的迫击炮重量为43.9公斤。射程在2400米左右,120mm口径的迫击炮重量为216公斤,射程为3300米,相信在年中或是年末的时候就可以正式拿出来了…”
一门德造‘1902年式60mm速射山炮’的重量大概为600公斤,同口径的法制‘75mm1906/09年型山炮’则是627公斤。一门德造‘1913年式75mm山炮’的重量也有275公斤,而一门60mm口径的迫击炮只有20公斤,可想而知这种重量上的优势究竟有多大。
顺带一提,目前国社军装备的75mm山炮为德制‘1908年克虏伯75mm山炮’,重量为529公斤。没办法,谁叫1913式山炮直到今年才定型生产,就连德国那边也没多少门呢?
不过严绍到是没打算从德国购买这种最新式的山炮,尽管就在不久前德国的克虏伯公司才派出代表来,想要向严绍推销这种德国最新式的小口径火炮——————对于克虏伯公司来说,一次就购买了数百门各式火炮的严绍已经成为克虏伯公司在亚洲最大的客户了。
严绍对德国的大口径火炮技术还是很有兴趣的,为此甚至还与克虏伯公司合作,从德国购买了许多大口径重炮的技术,比如说150mm、210mm、240mm及280mm口径的加农炮、榴弹炮图纸等等,只是限于兵工厂的技术水平所以暂时还没能生产出来。
不过前不久纪玉山他们已经试制了一门150mm的大口径榴弹炮,据说性能还算不错,对105mm轻榴弹炮的仿制工作进行的也还算顺利。
就目前而言,兵工厂已经开始根据从德法等国购买的技术,开始自行设计75mm口径的火炮。暂且不提性能如何,既然自己已经能生产了,又何必对外购买呢?
————————————————————
“这种60迫击炮的话,已经可以正式生产了吗?”
低头想了想,严绍低声询问道。
“可以了。”纪玉山回答的到是很痛快。“这种装备的射程虽然很近。但是威力并不算小,再加上结构简单、成本低,以兵工厂现有的设备就可以进行生产,而且产量绝对不会少…”
“那这么一门迫击炮需要多少人来操作?”
“5个人最好,因为这门火炮本身可以被分拆为三个部分,不过实际情况下3个人就可以了。如果情况比较紧迫的话1个人也可以,只是会影响到使用效率而已…”这些都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就已经开始考虑的,所以纪玉山想也没想就已经回答道。
20公斤重的火炮,只比国社军目前装备的麦德森轻机枪重上两倍多一些(麦德森机枪重9公斤多),哪怕是1个人也可以抱着走,只是长途行军当中负担难免会大一些。所以才会有分拆成三个部分的说法。
不过实际情况下,包括弹药手在内3个人也就够了。
听完纪玉山的话,严绍点点头没有再多言,只是看了看纪玉山身后的那门迫击炮。与国社军目前列装的火炮相比,简陋的外表,灰色的炮身显得那么的不起眼,然而就是这么一种不起眼的武器。却从被人类发明出来开始就一直使用者,并最终使用到了一百多年后。
按照严绍的预想,这种60mm口径的迫击炮将会分配到排一级,也就是说每个排都会分配到一个60迫击炮班。
只是对这个班的规模,严绍还没能拿出一个决定来。
目前严绍的心里一共有两个方案,一个就是5人1门,另一个就是12人3门。目前严绍更倾向于后者,虽然他并不是一个唯火力制胜论者,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己方的火力每强上一分。那么在战争中的损失也就会跟着减少一分。
作为一个从后世来的人,对严绍来说人的价值显然比武器更高。
关键是后勤的问题,还有就是兵工厂的产能。
这时还不是后世,可没有空运等方式,汽车什么的也因为技术的原因显得不是很靠谱。也是因为这个关系。你的火力越强,对弹药的消耗也就越多。就连英国这样的国家在战争当中也会为了避免士兵消耗过多的弹药而采用‘弹仓隔断器’,何况是中国这种工业还不如英国的国家。
而且一个排装备3门炮击炮的话,按照最新但是还没实行的编制,这也就意味着在算上警卫排、警卫连等部门的情况下,一个师子至少需要278门迫击炮,九个师的话就是2502门…
这还没有算少80mm和120mm这两个口径,因为前者按照严绍的想法将会被分配到营一级,后者则是会被分配到团一级。
至于数量吗,80mm的应该会是一个排,而120mm的则将会是连。
这么一算的话,需要的迫击炮将会达到3、4000门之多,就算迫击炮的结构再怎么简单,以严绍这边的生产能力而言怕也有些困难。
“不管怎么说,你们这边先生产着,能生产多少是多少…”说完严绍挠了挠脑袋。“如果我没预计错的话,这东西在宿州那边怕是会派上大用场…”
迫击炮本来就是专门用于堑壕战的,宿州那边冯国璋的意思也很明显了,就是不打算用人命去填国社军的堑壕,那么摆在严绍面前的就只剩下两条路。
一条就是和北洋磨下去,直到其中一方坚持不住为止。
另外一条就是想个办法,从正面击垮北洋。
前者的话,谁也不清楚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把北洋拖垮。后者的话,根据特事局从北洋那边弄到的情报,眼下北洋已经从英国购来了数百挺马克沁重机枪,如果不采用一种妥善的方式,而是像索姆河时的英法联军那样用人命去填德国人的堑壕,怕是严绍也填不起…
这种时候就更需要有装备上的优势,其实就目前的局势来看,坦克一类的装甲车辆无疑是最适合的。但暂且不提究竟需要多久才能组装出这类装甲车辆,就算能造严绍也绝对不会去做。
对于严绍来说,在这个时代他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就是他是从一百年后来的,知道许多这个时代的人不知道的事情。问题是现在全国有不知道多少人在关注着这场战争,其中甚至还有许多洋人包括在内,如果被洋人给学去了的话…
一战,对严绍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他可以借此机会捞取很多好处,其次,也是十分重要的是,借着这场残酷而惨烈的战争,欧洲人的时代也将会彻底宣告终结…
索姆河、凡尔登、达达尼尔,一场场惨烈到极点的战争让欧洲人流尽了鲜血,而在这些战争当中马克沁等机枪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若是让欧洲人现在就找到了对付机枪的办法,那严绍还怎么让他们自己给自己放血?
所以严绍宁可选择其他伤亡更大的方式,也绝对不会泄露这个秘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bsp; “13式60mm迫击炮,炮如其名,口径60mm,炮身全长725mm,全重21.3公斤,最大射程1300米,射速平均每分钟20发,最大射速可以达到30发…”说到这里纪玉山回头看了眼让他和兵工厂不少人忙了大半年的作品后再次补充道。“这个只是最初的定型产品,眼下我们正在对其进行改进,别的不太好书。不过射程和重量应该还有优化的可能…”
“除此之外,根据都督您的要求,我们也设计了80mm和120mm这两种口径的迫击炮,目前已经进入定型阶段。就目前而言,80mm口径的迫击炮重量为43.9公斤。射程在2400米左右,120mm口径的迫击炮重量为216公斤,射程为3300米,相信在年中或是年末的时候就可以正式拿出来了…”
一门德造‘1902年式60mm速射山炮’的重量大概为600公斤,同口径的法制‘75mm1906/09年型山炮’则是627公斤。一门德造‘1913年式75mm山炮’的重量也有275公斤,而一门60mm口径的迫击炮只有20公斤,可想而知这种重量上的优势究竟有多大。
顺带一提,目前国社军装备的75mm山炮为德制‘1908年克虏伯75mm山炮’,重量为529公斤。没办法,谁叫1913式山炮直到今年才定型生产,就连德国那边也没多少门呢?
不过严绍到是没打算从德国购买这种最新式的山炮,尽管就在不久前德国的克虏伯公司才派出代表来,想要向严绍推销这种德国最新式的小口径火炮——————对于克虏伯公司来说,一次就购买了数百门各式火炮的严绍已经成为克虏伯公司在亚洲最大的客户了。
严绍对德国的大口径火炮技术还是很有兴趣的,为此甚至还与克虏伯公司合作,从德国购买了许多大口径重炮的技术,比如说150mm、210mm、240mm及280mm口径的加农炮、榴弹炮图纸等等,只是限于兵工厂的技术水平所以暂时还没能生产出来。
不过前不久纪玉山他们已经试制了一门150mm的大口径榴弹炮,据说性能还算不错,对105mm轻榴弹炮的仿制工作进行的也还算顺利。
就目前而言,兵工厂已经开始根据从德法等国购买的技术,开始自行设计75mm口径的火炮。暂且不提性能如何,既然自己已经能生产了,又何必对外购买呢?
————————————————————
“这种60迫击炮的话,已经可以正式生产了吗?”
低头想了想,严绍低声询问道。
“可以了。”纪玉山回答的到是很痛快。“这种装备的射程虽然很近。但是威力并不算小,再加上结构简单、成本低,以兵工厂现有的设备就可以进行生产,而且产量绝对不会少…”
“那这么一门迫击炮需要多少人来操作?”
“5个人最好,因为这门火炮本身可以被分拆为三个部分,不过实际情况下3个人就可以了。如果情况比较紧迫的话1个人也可以,只是会影响到使用效率而已…”这些都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就已经开始考虑的,所以纪玉山想也没想就已经回答道。
20公斤重的火炮,只比国社军目前装备的麦德森轻机枪重上两倍多一些(麦德森机枪重9公斤多),哪怕是1个人也可以抱着走,只是长途行军当中负担难免会大一些。所以才会有分拆成三个部分的说法。
不过实际情况下,包括弹药手在内3个人也就够了。
听完纪玉山的话,严绍点点头没有再多言,只是看了看纪玉山身后的那门迫击炮。与国社军目前列装的火炮相比,简陋的外表,灰色的炮身显得那么的不起眼,然而就是这么一种不起眼的武器。却从被人类发明出来开始就一直使用者,并最终使用到了一百多年后。
按照严绍的预想,这种60mm口径的迫击炮将会分配到排一级,也就是说每个排都会分配到一个60迫击炮班。
只是对这个班的规模,严绍还没能拿出一个决定来。
目前严绍的心里一共有两个方案,一个就是5人1门,另一个就是12人3门。目前严绍更倾向于后者,虽然他并不是一个唯火力制胜论者,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己方的火力每强上一分。那么在战争中的损失也就会跟着减少一分。
作为一个从后世来的人,对严绍来说人的价值显然比武器更高。
关键是后勤的问题,还有就是兵工厂的产能。
这时还不是后世,可没有空运等方式,汽车什么的也因为技术的原因显得不是很靠谱。也是因为这个关系。你的火力越强,对弹药的消耗也就越多。就连英国这样的国家在战争当中也会为了避免士兵消耗过多的弹药而采用‘弹仓隔断器’,何况是中国这种工业还不如英国的国家。
而且一个排装备3门炮击炮的话,按照最新但是还没实行的编制,这也就意味着在算上警卫排、警卫连等部门的情况下,一个师子至少需要278门迫击炮,九个师的话就是2502门…
这还没有算少80mm和120mm这两个口径,因为前者按照严绍的想法将会被分配到营一级,后者则是会被分配到团一级。
至于数量吗,80mm的应该会是一个排,而120mm的则将会是连。
这么一算的话,需要的迫击炮将会达到3、4000门之多,就算迫击炮的结构再怎么简单,以严绍这边的生产能力而言怕也有些困难。
“不管怎么说,你们这边先生产着,能生产多少是多少…”说完严绍挠了挠脑袋。“如果我没预计错的话,这东西在宿州那边怕是会派上大用场…”
迫击炮本来就是专门用于堑壕战的,宿州那边冯国璋的意思也很明显了,就是不打算用人命去填国社军的堑壕,那么摆在严绍面前的就只剩下两条路。
一条就是和北洋磨下去,直到其中一方坚持不住为止。
另外一条就是想个办法,从正面击垮北洋。
前者的话,谁也不清楚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把北洋拖垮。后者的话,根据特事局从北洋那边弄到的情报,眼下北洋已经从英国购来了数百挺马克沁重机枪,如果不采用一种妥善的方式,而是像索姆河时的英法联军那样用人命去填德国人的堑壕,怕是严绍也填不起…
这种时候就更需要有装备上的优势,其实就目前的局势来看,坦克一类的装甲车辆无疑是最适合的。但暂且不提究竟需要多久才能组装出这类装甲车辆,就算能造严绍也绝对不会去做。
对于严绍来说,在这个时代他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就是他是从一百年后来的,知道许多这个时代的人不知道的事情。问题是现在全国有不知道多少人在关注着这场战争,其中甚至还有许多洋人包括在内,如果被洋人给学去了的话…
一战,对严绍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他可以借此机会捞取很多好处,其次,也是十分重要的是,借着这场残酷而惨烈的战争,欧洲人的时代也将会彻底宣告终结…
索姆河、凡尔登、达达尼尔,一场场惨烈到极点的战争让欧洲人流尽了鲜血,而在这些战争当中马克沁等机枪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若是让欧洲人现在就找到了对付机枪的办法,那严绍还怎么让他们自己给自己放血?
所以严绍宁可选择其他伤亡更大的方式,也绝对不会泄露这个秘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