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大明枭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是真不知这文化的作用。”张大可摇摇头。
姜榆罔抽出腰间的佩刀,这把刀是从一个无名的小山寨那里得来的,曾经被寨民们视作象征传承的珍宝。
长刀刀身细长,通体呈现为清透的黑色,隐约可见规律的纹理,有着一种庄重肃然的美。
姜榆罔对于古代刀剑的了解不少,但是正是因为他了解颇多,才知道在古代存在一些非常先进的冶炼工艺,甚至到了二十一世纪,都不能彻底还原出千百年前的铸造过程。
而这把刀显然也属于这种通过什么未知的的冶炼工艺而创造的作品,锋利地出奇,刀身又极为坚实。不过就算再神奇的冷兵器也只是冷兵器,这是不可跨越的技术阻碍。
“这把刀,你能做出来吗?”姜榆罔问。
“不可能,这刀一看就是名家之手,我家传的手艺比这个差了太多。”张大可连连摇头。
“那么,炼金院里,有谁能做吗?”姜榆罔继续追问。
“这个······”张大可挠了挠头:“家里都是做了几辈子火器的人,在铸造刀剑上有手艺的人,已经见不太到了。”
姜榆罔一指张大可腰间的柳叶刀:“话是这么说,但是我们现在一样在大量地使用战刀啊,为什么能做出好刀的技艺不能流传呢?”
“据说···这些名家对待技艺的传承极为苛刻,后人偶有意外,就此失传了也不为过。”张大可分析道。
听到他的分析逐渐接近于重点,姜榆罔不由得一笑:“那为何你学到的制刀手艺没有失传呢?”
“普通的炼铁铸造技巧,四处寻个铁匠就明白,为什么会失传呢?”张大可不解。
姜榆罔一拍手:“关键就在于这个‘明白’,名家大师的技艺为什么学不来,因为过程过于复杂,普通人难以‘明白’,而广为流传的铸造工艺却相对简单,跟着师傅有些日子就能逐渐熟悉掌握,也就是‘明白’。”
这里他还留了一些话没讲,那就是那些古代的铸造师们的技艺何止复杂,很多成品上都呈现出来了现代工艺才能实现的效果,那些千百年前的古人,利用当时简陋的条件,到底是如何做到的,简直匪夷所思。
“那这和文化又有什么关系呢?”张大可问。
“文化,就是让复杂的工艺变得简单,让人能够‘明白’的关键,”姜榆罔道:“在没有文化参与时,复杂的技艺依靠师徒之间的口口相传,亲身教导,一旦徒弟出了问题,结局就是技艺的失传。”
“但是通过文化的参与,利用文字详尽讲述其中的流程,再利用图画的描绘注解,就算没有师傅的谆谆善诱,学生们也能逐渐理解掌握其中的奥妙,只要讲解够细致精妙,再难的技术也能被所有人学会。”
张大可听得姜榆罔的介绍,眼睛不由得一亮,但随即皱起了眉头:“可是,榆罔哥,这样一来,岂不是人人都可做工匠了?”
“是又怎样?现在莽古堡最缺的就是工匠,”姜榆罔感叹于张大可的心思灵活,一下就发现了隐藏的问题:“而且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控制手段,将这种文化的传播限制在我们手上,这样一来,也不会造成人人都可做工匠,原本的工匠失去了维生手段的情况了。”
其实张大可的担忧也算是杞人忧天,在真正的完全智能化生产时代到来之前,人类严重依靠人脑对环境的判断和处理能力,一直需要大量的人力参与到各种生产活动中,可以说是只有人力调度的不均匀,而不存在人力多余的状况。
而如果以姜榆罔眼下的环境作为判断依据,那就更不用担心工匠的数量过剩了。因为姜榆罔基本上是靠自己对于各行各业的文字历史和实物历史的记忆来在明朝正统年间的时空里复原未来技术,这种技术本质上是脱离了大量的基础科学研究的。
而这种复原科技方式,最大可能产生的后果就是创造出来一个科技树完全点乱的蒸汽朋克世界,各种不依靠基本科学原理支撑,只依靠成熟技术经验总结的造物横行。
掌握不同技术的人能做到的事情天差地别,而缺乏一致的科学基础作为协调,最终的产品展现上,蒸汽机和内燃机可能会出现在同一艘战舰上,马车和坦克则是可能同时在草原大漠上大放异彩。
因为没有足够的理论科学支撑,对技术的垄断将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可能掌控着大量技术的科学中枢已经有了基本的电力系统,而大量的人家还用着古老的烛灯,人们坐在驴车上,呆呆地看着头顶上的空艇缓缓飞过。
在那种环境下,科学家将会终日沉浸于逆向工程中,苦思冥想如何从大量基础原理各异的工艺流程中找到背后潜藏的自然原理,而在限制他们的这种探索... -->>
“我是真不知这文化的作用。”张大可摇摇头。
姜榆罔抽出腰间的佩刀,这把刀是从一个无名的小山寨那里得来的,曾经被寨民们视作象征传承的珍宝。
长刀刀身细长,通体呈现为清透的黑色,隐约可见规律的纹理,有着一种庄重肃然的美。
姜榆罔对于古代刀剑的了解不少,但是正是因为他了解颇多,才知道在古代存在一些非常先进的冶炼工艺,甚至到了二十一世纪,都不能彻底还原出千百年前的铸造过程。
而这把刀显然也属于这种通过什么未知的的冶炼工艺而创造的作品,锋利地出奇,刀身又极为坚实。不过就算再神奇的冷兵器也只是冷兵器,这是不可跨越的技术阻碍。
“这把刀,你能做出来吗?”姜榆罔问。
“不可能,这刀一看就是名家之手,我家传的手艺比这个差了太多。”张大可连连摇头。
“那么,炼金院里,有谁能做吗?”姜榆罔继续追问。
“这个······”张大可挠了挠头:“家里都是做了几辈子火器的人,在铸造刀剑上有手艺的人,已经见不太到了。”
姜榆罔一指张大可腰间的柳叶刀:“话是这么说,但是我们现在一样在大量地使用战刀啊,为什么能做出好刀的技艺不能流传呢?”
“据说···这些名家对待技艺的传承极为苛刻,后人偶有意外,就此失传了也不为过。”张大可分析道。
听到他的分析逐渐接近于重点,姜榆罔不由得一笑:“那为何你学到的制刀手艺没有失传呢?”
“普通的炼铁铸造技巧,四处寻个铁匠就明白,为什么会失传呢?”张大可不解。
姜榆罔一拍手:“关键就在于这个‘明白’,名家大师的技艺为什么学不来,因为过程过于复杂,普通人难以‘明白’,而广为流传的铸造工艺却相对简单,跟着师傅有些日子就能逐渐熟悉掌握,也就是‘明白’。”
这里他还留了一些话没讲,那就是那些古代的铸造师们的技艺何止复杂,很多成品上都呈现出来了现代工艺才能实现的效果,那些千百年前的古人,利用当时简陋的条件,到底是如何做到的,简直匪夷所思。
“那这和文化又有什么关系呢?”张大可问。
“文化,就是让复杂的工艺变得简单,让人能够‘明白’的关键,”姜榆罔道:“在没有文化参与时,复杂的技艺依靠师徒之间的口口相传,亲身教导,一旦徒弟出了问题,结局就是技艺的失传。”
“但是通过文化的参与,利用文字详尽讲述其中的流程,再利用图画的描绘注解,就算没有师傅的谆谆善诱,学生们也能逐渐理解掌握其中的奥妙,只要讲解够细致精妙,再难的技术也能被所有人学会。”
张大可听得姜榆罔的介绍,眼睛不由得一亮,但随即皱起了眉头:“可是,榆罔哥,这样一来,岂不是人人都可做工匠了?”
“是又怎样?现在莽古堡最缺的就是工匠,”姜榆罔感叹于张大可的心思灵活,一下就发现了隐藏的问题:“而且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控制手段,将这种文化的传播限制在我们手上,这样一来,也不会造成人人都可做工匠,原本的工匠失去了维生手段的情况了。”
其实张大可的担忧也算是杞人忧天,在真正的完全智能化生产时代到来之前,人类严重依靠人脑对环境的判断和处理能力,一直需要大量的人力参与到各种生产活动中,可以说是只有人力调度的不均匀,而不存在人力多余的状况。
而如果以姜榆罔眼下的环境作为判断依据,那就更不用担心工匠的数量过剩了。因为姜榆罔基本上是靠自己对于各行各业的文字历史和实物历史的记忆来在明朝正统年间的时空里复原未来技术,这种技术本质上是脱离了大量的基础科学研究的。
而这种复原科技方式,最大可能产生的后果就是创造出来一个科技树完全点乱的蒸汽朋克世界,各种不依靠基本科学原理支撑,只依靠成熟技术经验总结的造物横行。
掌握不同技术的人能做到的事情天差地别,而缺乏一致的科学基础作为协调,最终的产品展现上,蒸汽机和内燃机可能会出现在同一艘战舰上,马车和坦克则是可能同时在草原大漠上大放异彩。
因为没有足够的理论科学支撑,对技术的垄断将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可能掌控着大量技术的科学中枢已经有了基本的电力系统,而大量的人家还用着古老的烛灯,人们坐在驴车上,呆呆地看着头顶上的空艇缓缓飞过。
在那种环境下,科学家将会终日沉浸于逆向工程中,苦思冥想如何从大量基础原理各异的工艺流程中找到背后潜藏的自然原理,而在限制他们的这种探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