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技术宅在古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既如此, 还请二位移步书房。”王行之抬手虚指, 端的是仙风道骨,好一派名士风范。
书房里早就并排摆好了两张桌椅, 二人所用笔墨纸砚连色泽都完全一样,就算赵成义有心讽刺也无从说起。
作为“家长”,赵成义和贺飞宇被允许旁观,王行之则端坐在书桌后:“时间为一个时辰,你等可以开始作答了。”
洁白的纸张借着阳光反射出堪比雪山的耀眼光芒, 看得赵旭之越发心慌。
他平日斗鸡走狗不学无术,接触的也都是些肚子里没有半点墨水的纨绔子弟, 如果是跟大字不识一个的百姓装装逼还好,这真坐上考堂拿起纸笔,竟是一个字也蹦不出来。
豆大的汗珠从赵旭之的额头上滚滚落下, 毕竟只是个十六岁的少年, 正值年轻气盛之时,就算再怎么无心学术此时也感觉到了莫大的羞耻感, 甚至极其微妙的有些后悔——在家过得好好的, 作甚非要来什么劳什子半山书院?
等等!他从小练字的模板就是父亲大大小小的奏折,在父亲的监督下抄了千百遍想不记住都不行,他是不会写, 但可以抄啊!这个王行之只是个小小的国子监祭酒,又不是三省六部可以接触到奏折,想必不会被发现!
越想越觉得这个法子可行,既能安稳渡过这次难关, 又能给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商人狠狠的一巴掌,还能让看不起王行之对自己刮目相看,说不定还能就此洗刷掉不学无术的名声呢!
父亲可是当年那科进士的探花郎,文采斐然人尽皆知,那个小小的商人怎么可能与之相比!
赵旭之转瞬间就说服了自己,在脑海中翻出少年时曾看过的一篇奏折,回忆半晌便奋笔疾书起来,丝毫不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对。
反观一旁的李文柏,依旧在不紧不慢地研墨,一点要动笔的意思都没有。
他在思考,王行之出这道题的目的是什么?
按理说自己也好赵旭之也好,都是从未接触过朝政的毛头小子,如果按照科举的惯例考时事策论倒还正常,向皇帝写一份劝谏书?这种闻所未闻的考题究竟意义何在?这里面包含的内容也太大了,几乎等于说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和未命题作文根本没有任何区别。
如此出题,肯定有更加深刻的含义才对。
要以抑商为题劝谏圣上吗?等等,王行之说的是向皇帝劝谏,而不是就朝政中的某项议题发表策论!
也就是说,他们真正要写的,是仅仅针对雍和帝一人的劝谏奏章。
以臣子的身份,向君王陈述为君之道。换言之,王行之是想知道他们的为政之道究竟是什么。
那么与其就某个小小的主题发表见解,还不如按王行之的意思,怎么宽泛怎么来,政治主张其次,为官之道才是根本!
理清了思路,李文柏的大脑顿时活泛起来。
劝谏之道并不是自嗨,而是要以君王最能接受的说辞,表达出上奏者本来的意思,要让君主接纳,而不是愤怒。
当今雍和帝是什么人?据贺青的描述,其人上位不正,却文武兼修英明神武,外紧内松,外王内法,时刻以江山社稷为己任,自认为是古往今来第一明君,竭尽全力维护自己直言纳谏的形象。
一桩桩一件件,和某鼎盛王朝的太宗皇帝简直如出一辙!李二最喜欢的文臣是谁?魏征!魏征最有名的奏表是何?《谏太宗十思疏》,只是那魏征是以臣子角度,他只是一介白身,文章许多说辞就要边上一变,心中过了一遍之后,李文柏动了。
转瞬间提笔如有神,行文如高山流水一泻千里,额头细密的汗珠滚滚渗出,写到情动处往往忍不住要深吸一口气,暂停半晌缓和情绪方才继续下笔,如此情态不仅让王行之兴味盎然,更是惊得早已经“写”完得意洋洋想要看李文柏出丑的赵旭之一愣一愣。
赵成义眉头紧皱,终于忍不住低声询问贺飞宇:“贺少将军,李公子这是在作甚?”
贺飞宇眉头一挑,分明是懒得理的神态。赵成义吃瘪... -->>
“既如此, 还请二位移步书房。”王行之抬手虚指, 端的是仙风道骨,好一派名士风范。
书房里早就并排摆好了两张桌椅, 二人所用笔墨纸砚连色泽都完全一样,就算赵成义有心讽刺也无从说起。
作为“家长”,赵成义和贺飞宇被允许旁观,王行之则端坐在书桌后:“时间为一个时辰,你等可以开始作答了。”
洁白的纸张借着阳光反射出堪比雪山的耀眼光芒, 看得赵旭之越发心慌。
他平日斗鸡走狗不学无术,接触的也都是些肚子里没有半点墨水的纨绔子弟, 如果是跟大字不识一个的百姓装装逼还好,这真坐上考堂拿起纸笔,竟是一个字也蹦不出来。
豆大的汗珠从赵旭之的额头上滚滚落下, 毕竟只是个十六岁的少年, 正值年轻气盛之时,就算再怎么无心学术此时也感觉到了莫大的羞耻感, 甚至极其微妙的有些后悔——在家过得好好的, 作甚非要来什么劳什子半山书院?
等等!他从小练字的模板就是父亲大大小小的奏折,在父亲的监督下抄了千百遍想不记住都不行,他是不会写, 但可以抄啊!这个王行之只是个小小的国子监祭酒,又不是三省六部可以接触到奏折,想必不会被发现!
越想越觉得这个法子可行,既能安稳渡过这次难关, 又能给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商人狠狠的一巴掌,还能让看不起王行之对自己刮目相看,说不定还能就此洗刷掉不学无术的名声呢!
父亲可是当年那科进士的探花郎,文采斐然人尽皆知,那个小小的商人怎么可能与之相比!
赵旭之转瞬间就说服了自己,在脑海中翻出少年时曾看过的一篇奏折,回忆半晌便奋笔疾书起来,丝毫不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对。
反观一旁的李文柏,依旧在不紧不慢地研墨,一点要动笔的意思都没有。
他在思考,王行之出这道题的目的是什么?
按理说自己也好赵旭之也好,都是从未接触过朝政的毛头小子,如果按照科举的惯例考时事策论倒还正常,向皇帝写一份劝谏书?这种闻所未闻的考题究竟意义何在?这里面包含的内容也太大了,几乎等于说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和未命题作文根本没有任何区别。
如此出题,肯定有更加深刻的含义才对。
要以抑商为题劝谏圣上吗?等等,王行之说的是向皇帝劝谏,而不是就朝政中的某项议题发表策论!
也就是说,他们真正要写的,是仅仅针对雍和帝一人的劝谏奏章。
以臣子的身份,向君王陈述为君之道。换言之,王行之是想知道他们的为政之道究竟是什么。
那么与其就某个小小的主题发表见解,还不如按王行之的意思,怎么宽泛怎么来,政治主张其次,为官之道才是根本!
理清了思路,李文柏的大脑顿时活泛起来。
劝谏之道并不是自嗨,而是要以君王最能接受的说辞,表达出上奏者本来的意思,要让君主接纳,而不是愤怒。
当今雍和帝是什么人?据贺青的描述,其人上位不正,却文武兼修英明神武,外紧内松,外王内法,时刻以江山社稷为己任,自认为是古往今来第一明君,竭尽全力维护自己直言纳谏的形象。
一桩桩一件件,和某鼎盛王朝的太宗皇帝简直如出一辙!李二最喜欢的文臣是谁?魏征!魏征最有名的奏表是何?《谏太宗十思疏》,只是那魏征是以臣子角度,他只是一介白身,文章许多说辞就要边上一变,心中过了一遍之后,李文柏动了。
转瞬间提笔如有神,行文如高山流水一泻千里,额头细密的汗珠滚滚渗出,写到情动处往往忍不住要深吸一口气,暂停半晌缓和情绪方才继续下笔,如此情态不仅让王行之兴味盎然,更是惊得早已经“写”完得意洋洋想要看李文柏出丑的赵旭之一愣一愣。
赵成义眉头紧皱,终于忍不住低声询问贺飞宇:“贺少将军,李公子这是在作甚?”
贺飞宇眉头一挑,分明是懒得理的神态。赵成义吃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