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顺治之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没有熬过去,他却健健康康的,定然会被太后和摄政王不喜。贵太妃很是诚心实意的为福临拜了好几天的佛,现在皇帝好了,她是发自内心的欢喜。
皇上熬过了天花,举朝欢庆。满汉大臣们也没有了平时的针锋相对,齐齐上书宣扬皇上的圣明以及上天对皇上的看重。
以前,他们对小皇帝并没有太大的尊重,觉得他只是个孩子。只是在这小半个月,他们深切体会到了小皇帝的重要性。
没有小皇帝时不时的压制,摄政王越发的张扬跋扈。八旗旗主也都不是吃素的,一个个的都跟多尔衮针锋相对。特别是镶蓝旗的济尔哈朗,在朝廷上几乎都要和多尔衮卷起袖子干架。两黄旗便装好人,反正他们的旗主是小皇帝,可小皇帝又病了,他们不知道多盼望皇帝能够痊愈。
汉臣们也是一样。他们大多数是怀抱有一定理想的亡明士大夫,想着的便是依靠清廷的力量击败那些流寇,为崇祯帝报仇。然后,他们再一点点的改造这些蛮夷,实现自己的抱负。本来他们也看出一点成果了。小皇帝对汉臣很是客气,也能听得进他们的话。可小皇帝这一病,他们才发现了其实大部分的满洲贵族们还是不愿意和他们友好共处的,甚至还有人出主意要杀光汉人,将汉人的良田拿来做牧场。看来,他们所能依靠的,也就只有小皇帝了。
所以,当福临再次坐上龙椅的时候,被格外恭敬的大臣们给弄愣了。自己的人缘什么时候这么好了?他有些迷惑的看看多尔衮,多尔衮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笑。
这半个月还是发生了不少事情的,尤其以礼部和吏部最为繁忙。多尔衮做了总结报告,将这段时间发生的大事都一五一十的禀明皇帝,并提出整顿军务,福临都表示同意。正准备退朝之际,多尔衮却又提出了另外一件事情。
“凡近京各州县民人无主之田,及明皇亲、驸马、公、侯、伯、太监等,死于寇乱者,无主地甚多,特乞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等。”
多尔衮的声音并不高,听在福临耳朵里似乎如同打雷一般。“圈地”两个大字一下子出现在他脑海里。
圈地原来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了吗?福临知道,如果他同意了圈地,汉人的良田就会被这些满洲贵族们强行抢走,大批汉人地主和农民一下子便会破产,生活无着,流离失所。一方面激化了民族矛盾,另一方面也让农业生产停滞不前。而失地农民的增多,反抗也越加严重。
无论如何,他是不可以答应的。福临正想说些什么,却见镶红旗旗主硕托、镶白旗旗主阿济格、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以及两黄旗的索尼、鳌拜等人齐齐出列,道:“请皇上下旨!”
福临心中透亮。满洲人打仗,说到底就是抢钱抢地抢女人,这是八旗分好处来了。多尔衮也站在他面前,所有人都看着他,眼里的意思明明白白:这件事情,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福临咬住了下唇,在龙椅上晃了两晃,扶住额头,一下子晕了过去。朝堂一阵喧哗,多尔衮关心则乱,几步上去将他抱起:“皇上,皇上?”却见福临双眼紧闭,面色苍白,心里后悔不迭:这孩子刚刚才大病一场的,没有看到都瘦了这么多吗,这个时候还要他处理政事,实在是太强人所难了。
多尔衮也不管这么多了,喝道:“退朝,此事容后再议。请太医!”说着,便抱着福临,大踏步的往后宫走去。
第二十六章
布木布泰自然也知道了福临在朝堂上晕倒的事情,也不管许多了,急急忙忙的便到了养心殿,制止住向她施礼的太医们,问道:“皇上怎么样了,可有大碍?”
太医院院首沈太医回道:“皇上只是劳累过度,精神不济,休息一下再吃两剂药便好了。”
布木布泰这才放下心,去到内室,就见福临躺在床上,一副虚弱的模样,心都揪痛了。一旁的多尔衮低声道:“都是我不好,没有照顾好皇上。”
“不,这不是摄政王的错。”布木布泰摇摇头,双眼只是一霎不霎的看着床上的孩子。
她越是这样,多尔衮越是惭愧。他知道福临对汉学的喜爱以及对汉人的偏心,他个人认为,这样宽和的作风说不定能够得到汉臣的忠心,也是赞同的。可这次圈地明晃晃的打了皇帝的脸。自从皇太极逝后,多尔衮完全是以皇帝的保护者自居的,也是实际上手握大权的人,就算这样,他一个人也无法和八旗相抗衡。
福临也是心急如焚。若是他不装晕倒,圈地令现在已经发出去了。问题是,总不能一直晕倒吧,圈地令依旧摆在他面前,八旗兵丁们都指望着他在这道旨意上盖个戳。
到底该怎么办才好?福临完全没有了办法。不过,多尔衮似乎对八旗也并不满意,还跟他抱怨过,说济尔哈朗冥顽不灵。或许,有的事情还可以商量?
想到这里,福临缓缓的睁开眼,看到布木布泰着急的面容,有些羞愧,拉住她的手,软软的喊了一声:“额娘。”
没有熬过去,他却健健康康的,定然会被太后和摄政王不喜。贵太妃很是诚心实意的为福临拜了好几天的佛,现在皇帝好了,她是发自内心的欢喜。
皇上熬过了天花,举朝欢庆。满汉大臣们也没有了平时的针锋相对,齐齐上书宣扬皇上的圣明以及上天对皇上的看重。
以前,他们对小皇帝并没有太大的尊重,觉得他只是个孩子。只是在这小半个月,他们深切体会到了小皇帝的重要性。
没有小皇帝时不时的压制,摄政王越发的张扬跋扈。八旗旗主也都不是吃素的,一个个的都跟多尔衮针锋相对。特别是镶蓝旗的济尔哈朗,在朝廷上几乎都要和多尔衮卷起袖子干架。两黄旗便装好人,反正他们的旗主是小皇帝,可小皇帝又病了,他们不知道多盼望皇帝能够痊愈。
汉臣们也是一样。他们大多数是怀抱有一定理想的亡明士大夫,想着的便是依靠清廷的力量击败那些流寇,为崇祯帝报仇。然后,他们再一点点的改造这些蛮夷,实现自己的抱负。本来他们也看出一点成果了。小皇帝对汉臣很是客气,也能听得进他们的话。可小皇帝这一病,他们才发现了其实大部分的满洲贵族们还是不愿意和他们友好共处的,甚至还有人出主意要杀光汉人,将汉人的良田拿来做牧场。看来,他们所能依靠的,也就只有小皇帝了。
所以,当福临再次坐上龙椅的时候,被格外恭敬的大臣们给弄愣了。自己的人缘什么时候这么好了?他有些迷惑的看看多尔衮,多尔衮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笑。
这半个月还是发生了不少事情的,尤其以礼部和吏部最为繁忙。多尔衮做了总结报告,将这段时间发生的大事都一五一十的禀明皇帝,并提出整顿军务,福临都表示同意。正准备退朝之际,多尔衮却又提出了另外一件事情。
“凡近京各州县民人无主之田,及明皇亲、驸马、公、侯、伯、太监等,死于寇乱者,无主地甚多,特乞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等。”
多尔衮的声音并不高,听在福临耳朵里似乎如同打雷一般。“圈地”两个大字一下子出现在他脑海里。
圈地原来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了吗?福临知道,如果他同意了圈地,汉人的良田就会被这些满洲贵族们强行抢走,大批汉人地主和农民一下子便会破产,生活无着,流离失所。一方面激化了民族矛盾,另一方面也让农业生产停滞不前。而失地农民的增多,反抗也越加严重。
无论如何,他是不可以答应的。福临正想说些什么,却见镶红旗旗主硕托、镶白旗旗主阿济格、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以及两黄旗的索尼、鳌拜等人齐齐出列,道:“请皇上下旨!”
福临心中透亮。满洲人打仗,说到底就是抢钱抢地抢女人,这是八旗分好处来了。多尔衮也站在他面前,所有人都看着他,眼里的意思明明白白:这件事情,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福临咬住了下唇,在龙椅上晃了两晃,扶住额头,一下子晕了过去。朝堂一阵喧哗,多尔衮关心则乱,几步上去将他抱起:“皇上,皇上?”却见福临双眼紧闭,面色苍白,心里后悔不迭:这孩子刚刚才大病一场的,没有看到都瘦了这么多吗,这个时候还要他处理政事,实在是太强人所难了。
多尔衮也不管这么多了,喝道:“退朝,此事容后再议。请太医!”说着,便抱着福临,大踏步的往后宫走去。
第二十六章
布木布泰自然也知道了福临在朝堂上晕倒的事情,也不管许多了,急急忙忙的便到了养心殿,制止住向她施礼的太医们,问道:“皇上怎么样了,可有大碍?”
太医院院首沈太医回道:“皇上只是劳累过度,精神不济,休息一下再吃两剂药便好了。”
布木布泰这才放下心,去到内室,就见福临躺在床上,一副虚弱的模样,心都揪痛了。一旁的多尔衮低声道:“都是我不好,没有照顾好皇上。”
“不,这不是摄政王的错。”布木布泰摇摇头,双眼只是一霎不霎的看着床上的孩子。
她越是这样,多尔衮越是惭愧。他知道福临对汉学的喜爱以及对汉人的偏心,他个人认为,这样宽和的作风说不定能够得到汉臣的忠心,也是赞同的。可这次圈地明晃晃的打了皇帝的脸。自从皇太极逝后,多尔衮完全是以皇帝的保护者自居的,也是实际上手握大权的人,就算这样,他一个人也无法和八旗相抗衡。
福临也是心急如焚。若是他不装晕倒,圈地令现在已经发出去了。问题是,总不能一直晕倒吧,圈地令依旧摆在他面前,八旗兵丁们都指望着他在这道旨意上盖个戳。
到底该怎么办才好?福临完全没有了办法。不过,多尔衮似乎对八旗也并不满意,还跟他抱怨过,说济尔哈朗冥顽不灵。或许,有的事情还可以商量?
想到这里,福临缓缓的睁开眼,看到布木布泰着急的面容,有些羞愧,拉住她的手,软软的喊了一声:“额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