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明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但是眷顾礼遇没有一点减少。
曾经设官中私宴请胡淡和杨士奇、夏原吉、蹇义,说:“海内没有灾乱,是卿等四个人的功劳。
英宗登上皇位,诏命节减冗余的费用。
胡淡于是妻请减少上供的物品,以及裁减法王以下的番僧四五百人,虚浮的费用大为减省。
正统五年、,山西发生灾荒,诏命进行宽缓的抚恤,后来有采买物料的命令。
胡淡上疏说诏书旨意应该守信用。
又进言军旗谋求得到差遣,因此惊扰百姓,应该罢去。
全部答复许可。
行在礼部的官印丢失了,诏书没有责问,命令改铸。
铸好了,又丢失,被弹劾关进监狱。
汝过多久,官印找到了,恢复官职。
正统九年,满七十岁,请求退休,不被允许。
英宗被俘北去,群臣聚在朝廷痛哭,有建议南迁的。
胡淡说:“文皇决定在这里设陵寝,是向子孙指示不迁都的计策。”和侍郎于谦相合,朝廷内外纔有了坚定的意志。
景帝登上皇位,升任太子太傅。
杨善出使也先,胡淡说上皇在外流亡很久了,应当附带进献衣服和食物,不答复。
上皇要返回,命令礼部准备奉迎的礼仪。
胡淡等人商议派礼部在龙虎台迎接,锦衣准备法驾在居庸关迎接,百司在土城外迎接,诸将在教场门迎接,上皇从安定门入城,进入东安门,从东方上北门之后面向南方坐,皇帝谒见完毕,百官朝见,上皇进入南城大内。
建议奏报上去,传旨用一辆轿子二匹马在居庸关迎接,到达安定门改乘法驾,其余依照奏报。
给事中刘福等人说礼仪太薄,皇帝答复说:“朕尊奉大兄为太上皇帝,尊奉的礼节无以复加了。
刘福等人却说太薄,他们的用意何在?礼部要召集官员详细地审察这件事。”胡淡等人说:“诸臣没有其它意思,想让陛下笃厚亲近亲人罢了。”皇帝说:“昨天收到太上皇的信,详细说迎驾的礼仪应该遵从简省,朕怎么能违抗他呢?”群臣于是不敢进言。
恰逢千户龚遂荣写信给大学士高谷,说奉迎应该隆重,详细地讲述唐肃宗迎接上皇的旧例。
高谷把它装进衣袖进入朝廷,和王直等人一起看信。
王直和胡淡打算上报皇上,被都御史王文所阻止,而给事中叶盛竟然把这件事上报。
叶盛的同僚林聪又弹劾王直、胡淡、高谷等人,都是股肱大臣,有所知闻就必须上报,不应该结伙悄悄议论。
有诏书索取信件。
胡淡等人于是把信呈上去,并且说:“肃宗迎接上皇的典礼,今天正可以效仿行事。
陛下应当亲自在安定门外迎接,并分别派遣大臣在龙虎台迎接。”里帝不高兴地说:“只管遵从朕的命令,不要做纷乱的更改。”上皇回来,住在南城的宫殿里。
胡淡请求皇帝第二年正月初一率领群臣在延安门朝拜,不许可。
上皇生日那天,请求命令百官在延安门拜贺,也不许可。
三年正月,和王直一起升任少傅。
改换太子,加官兼任太子太师。
王文憎恨林聪,罗织他的罪过,想杀他。
胡淡不肯签署名字,于是声称有病,几天不朝见。
皇帝派兴安问候他的病情。
回答说:“老臣本来没有病,听说要杀林聪,十分吃惊受到惊吓罢了。”林聪因此得到释放。
英宗重新登上皇位,胡淡勉强支撑病体入朝,于是请求离任。
赐玺书、白银、纸币、成套衣服,提供驿车,他的一个儿子授官锦衣,世代承袭镇抚。
胡淡先后侍奉六朝君王,接近六十年,朝廷内外称为耆德。
到他回家时,有三个弟弟,年纪都已七十多岁,胡须和眉毛雪白,在一间屋子里吃饭,于是取名为寿恺。
又遇了七年纔死,时年八十九岁。
追赠为太保,谧号忠安。
胡淡节俭宽厚,喜怒不形于色,能够亲自礼待不如他的人。
在礼部很久,上表祝贺吉祥如意,以官职论应当首先署名,别人因此说他善于奉承迎合。
南城人龚谦擅长妖术,胡淡举荐他任天文生,又举荐道士仰弥高通晓阴阳兵法,派他驻守边关,时论颇讥讽他。
王直,字行俭,泰和人。
父亲王伯贞,洪武十五年,因明经聘到京城。
当时应诏进京的有五百多人,王伯贞对答为第一名。
授官试用愈事,分巡广东雷州。
修复吕塘的废渠,清理盐法。
正当罢去分巡官的时候,召回京城任户部主事。
因为父亲死去服丧,守孝期满没有按时起程任官,贬谪迁居安庆。
建文初年,又因人举荐知琼州。
崖州的黎族人相互仇杀,被当作造反上报,朝廷打算动用军队镇压。
王伯贞抓捕其为首作乱的人,动用军队的事于是停止。
琼州的农田一年常常三次收获,以赋税供给军隙,军队不按时收取,等百姓缺粮时,纔急忙聚敛粮食来获取利益。
王伯贞为他们安排了时间,分三次缴税,这个弊端纔消除。
过了几年,政治修明,社会安定,流亡百姓入籍定居的有一万多人。
服丧回家,死在家襄。
玉直从小就端庄稳重,家裹贫穷就勤奋于学问。
考中永乐二年进士,改庶吉上,和曾柴、王英等二十八人一起在文渊阁读书。
皇帝认为他的文章写得好,召进内阁,帮助起草文书。
不久授官修撰。
先后侍奉仁宗、宣宗,多次升任至少詹事兼侍读学士。
玺统三年,宣宗实录完成,升任礼部侍郎,仍像以前那样兼任学士。
正统五年,出任管理部事,尚书胡淡把所有部事交给他办理,王直像一直很熟悉的人一样处理这些事务。
正统八年正月,代郭璀任吏部尚书。
正统十一年,户部侍郎奈亨依附王振,诬陷郎中赵敏,诉讼牵连王直和侍郎曹义、趟新,一齐关进监狱。
三法司在朝廷审讯,判奈亨斩刑,王直等人赎罪流放。
皇帝宽恕王直、曹义,剥夺奈亨、趟新的俸禄。
皇帝打算亲自征讨也先,王直率领朝廷大臣极力劝谏说:“国家防备边关最为严谨。
聪明的文臣勇猛的武将,坚实的铁甲锋利的武器,到处都充满了,一边耕种一边防守,因此长久安宁。
现在敌人放肆猖獗,违背天理,陛下只该固守边疆,申明命令,坚壁清野,蓄积优势以等待敌人,可以预料必定会胜利,不必亲自统率军队,远遍地到边关。
何况秋天的炎热没有消退,干旱的气候没有改变,青草不茂盛,河水泉水堵塞不通,要征用的士兵和马匹不充足,战争凶险,臣等认为不能那样做。”皇帝不听从,命令王直留守。
天子的军队在土木覆灭,大臣一起请求太后立皇帝的儿子为皇太子,命令郦王代理国政。
不久,劝谏郦王登上皇位,以安定勤荡倾危的局面。
当时变乱事端很仓猝,朝廷大臣的建议纷纷呈上,都是以王直为首。
但是王直自己认为比不上于谦,每件事都推举于谦,甘落其下,只是不慌不忙地安抚统领大臣罢了。
加官太子太保。
景泰元年,也先派遣使者议和,并且请求归还上皇,下发到礼部讨论役有决议。
王直率领群臣上害说:“太上皇迷惑于见识浅薄的人说的话,轻率地亲自出征,以致失位逃难在外,蒙受风尘。
陛下辛勤政务,征集天下的部队,和群臣百姓同心尽力,希望迅速消灭敌人,以洗雪不共戴天的耻辱。
不久前上天劝导他的内心,也先萌动悔改之心,而来向我们请求讲和,请求归还上皇,逭是转祸为福的机会。
希望陛下答允他的请求,派遣使者去答复,乘机考察他的真假并安抚收纳他,奉迎太上皇回来,略微宽慰祖宗的心。
陛下上承于天的帝位已经确定,太上皇回来,不再管理天下的事务,陛下只是尊敬奉养他,那么天伦深厚而眷爱更加隆重,实在是古往今来的重大事情。”皇帝说:“卿等说得确实好。
只是前后派遣使者五次前去,始终没有达到目的。
现在又派遣使者,假设他们藉护送车驾为名义,来侵犯京城,岂不成为百姓的祸患吗?贼人狡猾难以相信,还是重新商议吧。”不久,瓦刺的另一支部落阿刺的使者又到,胡淡等人又因此进言。
于是皇帝驾临文华殿门,召集各位大臣和谏官向他们讲明应当拒绝的情由。
王直回答说:“一定要派遣使者,不要留下后悔的事。”皇帝不高兴。
于谦上前为他解释,皇帝的心意缓解。
群臣已经退下,太监兴安匍匐出宫喊道:“你们这些人坚持想派遣使者,有文天祥、富弼这样的人吗?”王直大声说:“朝廷大臣听从天子的派遣,已经享受他的俸禄,敢推辞危难吗!”说了两遍,声音更加严厉。
兴安说不出话,纔商议派遣使者,命令李寅、罗绮前去。
使者出发后,而瓦刺可汗脱脱不花和也先的使者先后来了,打算遣送他们回去。
使者对住宿的陪伴说:“中国关外的十四座城全都为我们所有。
以前阿刺知院的使者来,尚且派人一同回去。
现在也一定要有大臣一起走,这纔比得上。”胡淡把这件事报告朝廷,诏书下发到朝廷讨论。
王直等人坚决请求,于是派遣杨善等人回鞭。
等到李实回来,又因为也先的使者到来,详细陈述也先想求和的情形。
王直和窒坠侯陈懋等人上疏,请求另外派遣使者送礼物丝帛去迎接上皇,不允许。
又上疏说:“臣等和李实交谈,详细地了解对方国内的情形。
他们需求的衣物钱财,是上皇提出的,而奉迎上皇回来,是也先的意思。
以前脱脱不花和阿剌的知院使来,都有回覆的使者。
现在也先的使者以迎回上皇为辞,却不派遣使者和他一起回复,这会使敌人怀疑并且招致战争。”又不允许。
随后李实自己向皇帝进言。
皇帝祇是回复也先的信,于是命令杨善迎接上皇回来而已。
王直等人又上书说:“现在北方的使者已经出发,希望依照上皇的心愿,顺应臣子百姓的要求,藉着他后悔的心理,派遣使者去答复,以图谋迎接上皇回来,这是不需要商议就可以决定的。
不然的话,众志难犯,违背天理不吉祥,他会以此作为挑起战争的借口,边关的事务更加难处理,京城也不能安然无事地高枕而卧了。”皇帝于是命令朝廷大臣选择使者,王直和陈懋等人请求仍然派遣李实。
答复说:“等杨善回来再商量这件事。”御史毕銮等人又上疏,极力进言说:“即使对方以欺诈而来,我以诚实前往,万一有意外,我方兵力本身还在。”皇帝终究不听从。
不久杨善终于奉迎上皇回来。
量泰二年,也先派遣使者入朝进贡,并且请求派遣回复的使者。
王直多次上疏说:“边关的防备没有完善,草料和粮食没有蓄积,国家的创伤还没有恢复,应该答应他的请求。
派遣使者去以观察虚实,开导对方从善。”不许可。
役过多久,也先派遣骑兵进入边关,以回复使者为藉口。
至直和群臣又请求这件事,最后不许可。
王直等人于是上疏说:“陛下坚决治理军队,确定或战或守的策略,实在是大有作为的君主。
但是使命不通畅,难以保证他不入侵。
应当敕命边疆沿线的守臣,派士兵游动巡察,有警报就入关保卫,没有战争就进行耕种。
陛下在处理机要事务的空闲时间,不时召集京城兵营的总督、总兵,向他们咨询方法和篥略,真诚地接待并礼貌地对待他们,明确奖赏处罚以控制他们的后效,这样或战或守的策略可以提出来了。”皇帝说“好”
第二年正月,升任少傅。
皇帝打算改换太子,没有提出。
恰逢思明土知府黄珐请求这件事。
皇帝十分高兴,诏书下发到礼部讨论。
胡淡不敢表示不同的意见,文武诸臣讨论的九十一个人应当签名,王直显出为难的样子。
陈循把笔蘸上墨强求他,于是写上名字,最终改换皇太子。
王直晋升兼任太子太师,赐予金币增加等次,他跺脚叹息说:“这是何等重要的大事,居然被一个蛮族的酋长破坏,我们这些人羞愧死了。”景帝的病情十分严重,王直、胡淡等人召集各位大臣和谏官,请求重新立沂王为皇太子,推举大学士商辖起草奏疏。
还没有呈上去,而石亨、徐有贞等人夺得宫门迎接上皇再次登上皇位,杀了王文等人。
奏疏的草稿留在姚夔那里,曾经拿出来给郎中陆昶看,叹息说:“这封奏疏来不及呈迄,是上天的安排呀。”王直于是请求退休。
赐予玺书、金绮、纸币,提供驿车送回家。
玉直脸颊方正胡须很长,仪表很雄伟。
性格严肃庄重,不随便言笑。
到和别人交往时,却恭敬温和。
在翰林二十多年,考察古事,草拟诏书,编写纂集,记载注录的事,大多出自他的手笔。
和金溪王英齐名,人们称为“二王”按居住地称王直为“柬王”王英为“西王”
王直按次序应当进入内阁,杨士奇不愿意。
到他任吏部的官长时,更加廉洁谨慎。
当时刚刚废除朝廷大臣举荐地方大官的制度,专门归属吏部。
王直委任曹郎,严厉抑制奔走钻营。
凡是御史巡视地方回来,必定命令他们报告所管辖的官员贤明能干与否来作为选拔提升的参考,人们称赞得到了合适的人选。
他的儿子王积是南都的园子博士,考核政绩来到吏部,文选郎打算留他侍候王直,王直不同意,说:“这样的话扰乱法纪就从我开始了。”朝廷因为王直年老,命令何文渊任尚书辅佐他。
何文渊离任,又任命王翱,部里于是有两个尚书。
王直任尚书十四年,年岁越大,名声品德一天比一天被推崇。
皇帝优厚地礼待他,免了他一般的朝见。
到他在家裹居住后,曾经跟随那些佃户仆人耕作栽种,打鼓唱歌。
众位儿子孙子递相反复举杯祝寿,王直叹息说:“以前西杨压制找,使我不能和他共事。
但是假使我在内阁,现在的皇上复辟,应当避免不了贬谪辽阳的远行,怎磨能和你们一起高兴呢!”天顺六年去世,时年八十四岁。
追赠为太保,谧号文端。
玉积官至翰林检讨,也以学问品德受到称赞。
曾孙王思,另外有传。
赞曰:高谷的清廉正直,胡淡的宽容仁厚,王直的端庄郑重,大概都有大臣的风范。
处于英宗、景帝之间,国家的权力刚刚移交,人心处于观望的时候,把持朝政管理事务的大臣大多迎合上意求取欢心。
而高谷、胡淡恳切地商议奉迎上皇的礼仪,王直理直气壮地建议派遣使者的请求,都极力主持公正的议论,不跟随众人应付周旋,所以能成为有重望的人,自始至终保全品节,可以称得上是阅历多而练达世事的人了。
,但是眷顾礼遇没有一点减少。
曾经设官中私宴请胡淡和杨士奇、夏原吉、蹇义,说:“海内没有灾乱,是卿等四个人的功劳。
英宗登上皇位,诏命节减冗余的费用。
胡淡于是妻请减少上供的物品,以及裁减法王以下的番僧四五百人,虚浮的费用大为减省。
正统五年、,山西发生灾荒,诏命进行宽缓的抚恤,后来有采买物料的命令。
胡淡上疏说诏书旨意应该守信用。
又进言军旗谋求得到差遣,因此惊扰百姓,应该罢去。
全部答复许可。
行在礼部的官印丢失了,诏书没有责问,命令改铸。
铸好了,又丢失,被弹劾关进监狱。
汝过多久,官印找到了,恢复官职。
正统九年,满七十岁,请求退休,不被允许。
英宗被俘北去,群臣聚在朝廷痛哭,有建议南迁的。
胡淡说:“文皇决定在这里设陵寝,是向子孙指示不迁都的计策。”和侍郎于谦相合,朝廷内外纔有了坚定的意志。
景帝登上皇位,升任太子太傅。
杨善出使也先,胡淡说上皇在外流亡很久了,应当附带进献衣服和食物,不答复。
上皇要返回,命令礼部准备奉迎的礼仪。
胡淡等人商议派礼部在龙虎台迎接,锦衣准备法驾在居庸关迎接,百司在土城外迎接,诸将在教场门迎接,上皇从安定门入城,进入东安门,从东方上北门之后面向南方坐,皇帝谒见完毕,百官朝见,上皇进入南城大内。
建议奏报上去,传旨用一辆轿子二匹马在居庸关迎接,到达安定门改乘法驾,其余依照奏报。
给事中刘福等人说礼仪太薄,皇帝答复说:“朕尊奉大兄为太上皇帝,尊奉的礼节无以复加了。
刘福等人却说太薄,他们的用意何在?礼部要召集官员详细地审察这件事。”胡淡等人说:“诸臣没有其它意思,想让陛下笃厚亲近亲人罢了。”皇帝说:“昨天收到太上皇的信,详细说迎驾的礼仪应该遵从简省,朕怎么能违抗他呢?”群臣于是不敢进言。
恰逢千户龚遂荣写信给大学士高谷,说奉迎应该隆重,详细地讲述唐肃宗迎接上皇的旧例。
高谷把它装进衣袖进入朝廷,和王直等人一起看信。
王直和胡淡打算上报皇上,被都御史王文所阻止,而给事中叶盛竟然把这件事上报。
叶盛的同僚林聪又弹劾王直、胡淡、高谷等人,都是股肱大臣,有所知闻就必须上报,不应该结伙悄悄议论。
有诏书索取信件。
胡淡等人于是把信呈上去,并且说:“肃宗迎接上皇的典礼,今天正可以效仿行事。
陛下应当亲自在安定门外迎接,并分别派遣大臣在龙虎台迎接。”里帝不高兴地说:“只管遵从朕的命令,不要做纷乱的更改。”上皇回来,住在南城的宫殿里。
胡淡请求皇帝第二年正月初一率领群臣在延安门朝拜,不许可。
上皇生日那天,请求命令百官在延安门拜贺,也不许可。
三年正月,和王直一起升任少傅。
改换太子,加官兼任太子太师。
王文憎恨林聪,罗织他的罪过,想杀他。
胡淡不肯签署名字,于是声称有病,几天不朝见。
皇帝派兴安问候他的病情。
回答说:“老臣本来没有病,听说要杀林聪,十分吃惊受到惊吓罢了。”林聪因此得到释放。
英宗重新登上皇位,胡淡勉强支撑病体入朝,于是请求离任。
赐玺书、白银、纸币、成套衣服,提供驿车,他的一个儿子授官锦衣,世代承袭镇抚。
胡淡先后侍奉六朝君王,接近六十年,朝廷内外称为耆德。
到他回家时,有三个弟弟,年纪都已七十多岁,胡须和眉毛雪白,在一间屋子里吃饭,于是取名为寿恺。
又遇了七年纔死,时年八十九岁。
追赠为太保,谧号忠安。
胡淡节俭宽厚,喜怒不形于色,能够亲自礼待不如他的人。
在礼部很久,上表祝贺吉祥如意,以官职论应当首先署名,别人因此说他善于奉承迎合。
南城人龚谦擅长妖术,胡淡举荐他任天文生,又举荐道士仰弥高通晓阴阳兵法,派他驻守边关,时论颇讥讽他。
王直,字行俭,泰和人。
父亲王伯贞,洪武十五年,因明经聘到京城。
当时应诏进京的有五百多人,王伯贞对答为第一名。
授官试用愈事,分巡广东雷州。
修复吕塘的废渠,清理盐法。
正当罢去分巡官的时候,召回京城任户部主事。
因为父亲死去服丧,守孝期满没有按时起程任官,贬谪迁居安庆。
建文初年,又因人举荐知琼州。
崖州的黎族人相互仇杀,被当作造反上报,朝廷打算动用军队镇压。
王伯贞抓捕其为首作乱的人,动用军队的事于是停止。
琼州的农田一年常常三次收获,以赋税供给军隙,军队不按时收取,等百姓缺粮时,纔急忙聚敛粮食来获取利益。
王伯贞为他们安排了时间,分三次缴税,这个弊端纔消除。
过了几年,政治修明,社会安定,流亡百姓入籍定居的有一万多人。
服丧回家,死在家襄。
玉直从小就端庄稳重,家裹贫穷就勤奋于学问。
考中永乐二年进士,改庶吉上,和曾柴、王英等二十八人一起在文渊阁读书。
皇帝认为他的文章写得好,召进内阁,帮助起草文书。
不久授官修撰。
先后侍奉仁宗、宣宗,多次升任至少詹事兼侍读学士。
玺统三年,宣宗实录完成,升任礼部侍郎,仍像以前那样兼任学士。
正统五年,出任管理部事,尚书胡淡把所有部事交给他办理,王直像一直很熟悉的人一样处理这些事务。
正统八年正月,代郭璀任吏部尚书。
正统十一年,户部侍郎奈亨依附王振,诬陷郎中赵敏,诉讼牵连王直和侍郎曹义、趟新,一齐关进监狱。
三法司在朝廷审讯,判奈亨斩刑,王直等人赎罪流放。
皇帝宽恕王直、曹义,剥夺奈亨、趟新的俸禄。
皇帝打算亲自征讨也先,王直率领朝廷大臣极力劝谏说:“国家防备边关最为严谨。
聪明的文臣勇猛的武将,坚实的铁甲锋利的武器,到处都充满了,一边耕种一边防守,因此长久安宁。
现在敌人放肆猖獗,违背天理,陛下只该固守边疆,申明命令,坚壁清野,蓄积优势以等待敌人,可以预料必定会胜利,不必亲自统率军队,远遍地到边关。
何况秋天的炎热没有消退,干旱的气候没有改变,青草不茂盛,河水泉水堵塞不通,要征用的士兵和马匹不充足,战争凶险,臣等认为不能那样做。”皇帝不听从,命令王直留守。
天子的军队在土木覆灭,大臣一起请求太后立皇帝的儿子为皇太子,命令郦王代理国政。
不久,劝谏郦王登上皇位,以安定勤荡倾危的局面。
当时变乱事端很仓猝,朝廷大臣的建议纷纷呈上,都是以王直为首。
但是王直自己认为比不上于谦,每件事都推举于谦,甘落其下,只是不慌不忙地安抚统领大臣罢了。
加官太子太保。
景泰元年,也先派遣使者议和,并且请求归还上皇,下发到礼部讨论役有决议。
王直率领群臣上害说:“太上皇迷惑于见识浅薄的人说的话,轻率地亲自出征,以致失位逃难在外,蒙受风尘。
陛下辛勤政务,征集天下的部队,和群臣百姓同心尽力,希望迅速消灭敌人,以洗雪不共戴天的耻辱。
不久前上天劝导他的内心,也先萌动悔改之心,而来向我们请求讲和,请求归还上皇,逭是转祸为福的机会。
希望陛下答允他的请求,派遣使者去答复,乘机考察他的真假并安抚收纳他,奉迎太上皇回来,略微宽慰祖宗的心。
陛下上承于天的帝位已经确定,太上皇回来,不再管理天下的事务,陛下只是尊敬奉养他,那么天伦深厚而眷爱更加隆重,实在是古往今来的重大事情。”皇帝说:“卿等说得确实好。
只是前后派遣使者五次前去,始终没有达到目的。
现在又派遣使者,假设他们藉护送车驾为名义,来侵犯京城,岂不成为百姓的祸患吗?贼人狡猾难以相信,还是重新商议吧。”不久,瓦刺的另一支部落阿刺的使者又到,胡淡等人又因此进言。
于是皇帝驾临文华殿门,召集各位大臣和谏官向他们讲明应当拒绝的情由。
王直回答说:“一定要派遣使者,不要留下后悔的事。”皇帝不高兴。
于谦上前为他解释,皇帝的心意缓解。
群臣已经退下,太监兴安匍匐出宫喊道:“你们这些人坚持想派遣使者,有文天祥、富弼这样的人吗?”王直大声说:“朝廷大臣听从天子的派遣,已经享受他的俸禄,敢推辞危难吗!”说了两遍,声音更加严厉。
兴安说不出话,纔商议派遣使者,命令李寅、罗绮前去。
使者出发后,而瓦刺可汗脱脱不花和也先的使者先后来了,打算遣送他们回去。
使者对住宿的陪伴说:“中国关外的十四座城全都为我们所有。
以前阿刺知院的使者来,尚且派人一同回去。
现在也一定要有大臣一起走,这纔比得上。”胡淡把这件事报告朝廷,诏书下发到朝廷讨论。
王直等人坚决请求,于是派遣杨善等人回鞭。
等到李实回来,又因为也先的使者到来,详细陈述也先想求和的情形。
王直和窒坠侯陈懋等人上疏,请求另外派遣使者送礼物丝帛去迎接上皇,不允许。
又上疏说:“臣等和李实交谈,详细地了解对方国内的情形。
他们需求的衣物钱财,是上皇提出的,而奉迎上皇回来,是也先的意思。
以前脱脱不花和阿剌的知院使来,都有回覆的使者。
现在也先的使者以迎回上皇为辞,却不派遣使者和他一起回复,这会使敌人怀疑并且招致战争。”又不允许。
随后李实自己向皇帝进言。
皇帝祇是回复也先的信,于是命令杨善迎接上皇回来而已。
王直等人又上书说:“现在北方的使者已经出发,希望依照上皇的心愿,顺应臣子百姓的要求,藉着他后悔的心理,派遣使者去答复,以图谋迎接上皇回来,这是不需要商议就可以决定的。
不然的话,众志难犯,违背天理不吉祥,他会以此作为挑起战争的借口,边关的事务更加难处理,京城也不能安然无事地高枕而卧了。”皇帝于是命令朝廷大臣选择使者,王直和陈懋等人请求仍然派遣李实。
答复说:“等杨善回来再商量这件事。”御史毕銮等人又上疏,极力进言说:“即使对方以欺诈而来,我以诚实前往,万一有意外,我方兵力本身还在。”皇帝终究不听从。
不久杨善终于奉迎上皇回来。
量泰二年,也先派遣使者入朝进贡,并且请求派遣回复的使者。
王直多次上疏说:“边关的防备没有完善,草料和粮食没有蓄积,国家的创伤还没有恢复,应该答应他的请求。
派遣使者去以观察虚实,开导对方从善。”不许可。
役过多久,也先派遣骑兵进入边关,以回复使者为藉口。
至直和群臣又请求这件事,最后不许可。
王直等人于是上疏说:“陛下坚决治理军队,确定或战或守的策略,实在是大有作为的君主。
但是使命不通畅,难以保证他不入侵。
应当敕命边疆沿线的守臣,派士兵游动巡察,有警报就入关保卫,没有战争就进行耕种。
陛下在处理机要事务的空闲时间,不时召集京城兵营的总督、总兵,向他们咨询方法和篥略,真诚地接待并礼貌地对待他们,明确奖赏处罚以控制他们的后效,这样或战或守的策略可以提出来了。”皇帝说“好”
第二年正月,升任少傅。
皇帝打算改换太子,没有提出。
恰逢思明土知府黄珐请求这件事。
皇帝十分高兴,诏书下发到礼部讨论。
胡淡不敢表示不同的意见,文武诸臣讨论的九十一个人应当签名,王直显出为难的样子。
陈循把笔蘸上墨强求他,于是写上名字,最终改换皇太子。
王直晋升兼任太子太师,赐予金币增加等次,他跺脚叹息说:“这是何等重要的大事,居然被一个蛮族的酋长破坏,我们这些人羞愧死了。”景帝的病情十分严重,王直、胡淡等人召集各位大臣和谏官,请求重新立沂王为皇太子,推举大学士商辖起草奏疏。
还没有呈上去,而石亨、徐有贞等人夺得宫门迎接上皇再次登上皇位,杀了王文等人。
奏疏的草稿留在姚夔那里,曾经拿出来给郎中陆昶看,叹息说:“这封奏疏来不及呈迄,是上天的安排呀。”王直于是请求退休。
赐予玺书、金绮、纸币,提供驿车送回家。
玉直脸颊方正胡须很长,仪表很雄伟。
性格严肃庄重,不随便言笑。
到和别人交往时,却恭敬温和。
在翰林二十多年,考察古事,草拟诏书,编写纂集,记载注录的事,大多出自他的手笔。
和金溪王英齐名,人们称为“二王”按居住地称王直为“柬王”王英为“西王”
王直按次序应当进入内阁,杨士奇不愿意。
到他任吏部的官长时,更加廉洁谨慎。
当时刚刚废除朝廷大臣举荐地方大官的制度,专门归属吏部。
王直委任曹郎,严厉抑制奔走钻营。
凡是御史巡视地方回来,必定命令他们报告所管辖的官员贤明能干与否来作为选拔提升的参考,人们称赞得到了合适的人选。
他的儿子王积是南都的园子博士,考核政绩来到吏部,文选郎打算留他侍候王直,王直不同意,说:“这样的话扰乱法纪就从我开始了。”朝廷因为王直年老,命令何文渊任尚书辅佐他。
何文渊离任,又任命王翱,部里于是有两个尚书。
王直任尚书十四年,年岁越大,名声品德一天比一天被推崇。
皇帝优厚地礼待他,免了他一般的朝见。
到他在家裹居住后,曾经跟随那些佃户仆人耕作栽种,打鼓唱歌。
众位儿子孙子递相反复举杯祝寿,王直叹息说:“以前西杨压制找,使我不能和他共事。
但是假使我在内阁,现在的皇上复辟,应当避免不了贬谪辽阳的远行,怎磨能和你们一起高兴呢!”天顺六年去世,时年八十四岁。
追赠为太保,谧号文端。
玉积官至翰林检讨,也以学问品德受到称赞。
曾孙王思,另外有传。
赞曰:高谷的清廉正直,胡淡的宽容仁厚,王直的端庄郑重,大概都有大臣的风范。
处于英宗、景帝之间,国家的权力刚刚移交,人心处于观望的时候,把持朝政管理事务的大臣大多迎合上意求取欢心。
而高谷、胡淡恳切地商议奉迎上皇的礼仪,王直理直气壮地建议派遣使者的请求,都极力主持公正的议论,不跟随众人应付周旋,所以能成为有重望的人,自始至终保全品节,可以称得上是阅历多而练达世事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