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初分党派 (1/2)
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公元一九一年,东汉初平二年。
正月元宵刚过不久,士颂的四条新法规,正式在荆南颁布。
重商贸,劝农桑,张居正大人的一条鞭法,如今被刘巴改名称为单税法。各项措施都由刘巴亲自抓总,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对于士颂颁布的散官制,等于是送给了荆南各大小世家一份新年礼物。
士颂按唐朝散阶文官的划分,将文武散官都分为九品二十九阶,其中文散官是明码标价。
最低等的从九品下将仕郎,只要是荆南百姓,不论士农工商,捐粮草达五千担,就可以获得这个官职。正九品官职为一万担,以上每升一级,所捐粮食翻倍。
这些散官,不管别的地方认不认,反正在荆南,士颂的地盘内,你就是官。
虽然没有实质职位,但在这个封建年代,你就是高人一等的官。
士颂算过,汉代军士一年的粮食大约为二十四担。自己手下的悍勇军士,他都是按每个人每年三十担算的,也就是说自己有三十万担粮草,每年才能养兵万人。
现在,他手上定南军两万多,江南军两万多,更不用说还有各州县的郡兵,粮草花费可不少。
即便士颂采取了屯田和买粮草的办法,但也只能是勉强维持而已。
不过,好在士颂的知道,中原的战乱和今后几年陆续发生的饥荒,会使得大量百姓南下。
自己若是能囤积一定量的粮食,就有了收留这些百姓的本钱,有了人口,自己的基业才不会是无根之木。
所以,士颂想通过这个卖官鬻爵的办法,为自己在四郡新修的粮仓囤积粮食。
当然,四郡的税收和卖清远香赚到的钱,以及欧夫人给他的本钱,也都被他花了出去。
士颂派人到周围各地收购粮食,想方设法的把自己手上的钱,换成粮食。
反正自己这边,四郡商业发达,不缺赚钱的机会。
但士颂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个卖散官赚钱的办法,还给自己带来了另外一项收获。
那就是不少有钱的寒门商贾听到这个消息后,拖家带口的奔荆南而来,既买了文散官的官职,又可以在荆南扩张自己的商业。
起初,百姓们还以为士颂和桓灵二帝一样,是个卖官鬻爵的昏君。
就连便宜老爹士燮,也写信告诫他不能贪这个钱。
但后来所有人都明白了,这些买官的人,只是买了个空头衔而已。
这些官职虚有其名,无权无职。
和普通百姓的区别,不过是见官不拜,家里的规制,可以按官员的规制来摆设而已。
若是买的官职够大,例如你愿意花十六万担粮草买个从八品的承奉郎,你就可以向荆南将军府递送文书,当然,士颂看不看,那就不知道了。
而且除了捐粮之外,普通的农家子弟,若是今年在本县范围内,平均收成是最高的,也能获得从九品下将仕郎的文散官官衔。
这消息,根本不用士颂特意宣传,早就在荆南传遍了。
甚至交州清远县还有人特地跑到临沅城,询问士颂,清远在不在这个褒奖范围内。
在得到了“只要是我士颂辖下郡县,一律有效”的答案后,清远地区的农家百姓群情激昂,很多人开年,就跑到自家田里摆弄起了土地。
二月,孙坚率领孤军突袭董卓,初战惨败,仅余数十骑败逃。
后来,他又收拾军队,与董卓再战于阳人(今河南临汝西),斩董卓部将华雄。董卓军大败,孙坚也依靠这一战,名震天下。
就在这时候,另外一条消息,传入了士颂耳中,母亲欧氏已过洭浦关,带着侍女丫鬟们向武陵而来。
士颂不怕别的,就怕欧氏逼着自己立刻报仇。
也不是没有说法的,自己可以带着军队北上“勤王”,帮助董卓抵抗孙坚,从而找机会杀了孙坚的。
依欧氏的个性,士颂觉得真有这个可能。
这事让士颂越想越头疼,而且这事情还不能找人商量,母亲的旧事,真不好在这个重视出身的时代提及。
但该来的终究会来,欧氏在二月底来到了临沅城。
她顺路还把士颂留在清远的易欣给带了过来。
士颂亲自在城南迎接了自己的母亲,留在临沅的文武官员,不论有空没空,也都很自觉地过来迎接,欧氏顺便也认识了了士颂麾下一众文武。
“听闻董相国敕封我儿为荆南将军?”刚在将军府内堂坐下,母子相对,欧氏的第一句话就让士颂头皮发麻。
不是吧,真要我率军北上,还不是讨董,而是“勤王”?就为了杀孙坚?
话说孙坚家眷现在也不在他军中,而是在袁术地盘上面啊。
但母亲既然询问,士颂只能硬着头皮认下,说自己现在已经是名正言顺的荆南将军了。
“既然如此,那你就先好好治理荆南,积草屯粮吧。”欧氏的话有点出乎意料,她居然没有逼着士颂去杀孙坚。
见士颂仿佛有些愣神,欧氏笑道:“你以为我会逼你北上找孙坚报仇?”
冷哼一声,欧氏继续说道:“自董卓进京后,天下乱局已定,诸侯割据成型。我儿既然有心乱世争雄,这仇当然得先放一放。”
士颂拿不准欧氏心里真实的想法,试探着说道:“母亲放心,待孩儿实力强盛后,绝不会放过孙坚全族,必要报我母族被害之仇。”
欧氏点点头,轻声说道:“你记得便好,母亲以前也当过山贼头子,多少有些带队伍的经验。如今你在荆南的改革,我看不懂。但是有些我懂的事情,绝对不能让我儿一开始就走错路。”
“走错路?”士颂想不通欧氏在说什么。
欧氏微微一笑,没有继续解释,而是拿出个盒子,从里面取出一张羊皮纸。
她郑重的交给士颂,说道:“以前为娘还... -->>
公元一九一年,东汉初平二年。
正月元宵刚过不久,士颂的四条新法规,正式在荆南颁布。
重商贸,劝农桑,张居正大人的一条鞭法,如今被刘巴改名称为单税法。各项措施都由刘巴亲自抓总,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对于士颂颁布的散官制,等于是送给了荆南各大小世家一份新年礼物。
士颂按唐朝散阶文官的划分,将文武散官都分为九品二十九阶,其中文散官是明码标价。
最低等的从九品下将仕郎,只要是荆南百姓,不论士农工商,捐粮草达五千担,就可以获得这个官职。正九品官职为一万担,以上每升一级,所捐粮食翻倍。
这些散官,不管别的地方认不认,反正在荆南,士颂的地盘内,你就是官。
虽然没有实质职位,但在这个封建年代,你就是高人一等的官。
士颂算过,汉代军士一年的粮食大约为二十四担。自己手下的悍勇军士,他都是按每个人每年三十担算的,也就是说自己有三十万担粮草,每年才能养兵万人。
现在,他手上定南军两万多,江南军两万多,更不用说还有各州县的郡兵,粮草花费可不少。
即便士颂采取了屯田和买粮草的办法,但也只能是勉强维持而已。
不过,好在士颂的知道,中原的战乱和今后几年陆续发生的饥荒,会使得大量百姓南下。
自己若是能囤积一定量的粮食,就有了收留这些百姓的本钱,有了人口,自己的基业才不会是无根之木。
所以,士颂想通过这个卖官鬻爵的办法,为自己在四郡新修的粮仓囤积粮食。
当然,四郡的税收和卖清远香赚到的钱,以及欧夫人给他的本钱,也都被他花了出去。
士颂派人到周围各地收购粮食,想方设法的把自己手上的钱,换成粮食。
反正自己这边,四郡商业发达,不缺赚钱的机会。
但士颂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个卖散官赚钱的办法,还给自己带来了另外一项收获。
那就是不少有钱的寒门商贾听到这个消息后,拖家带口的奔荆南而来,既买了文散官的官职,又可以在荆南扩张自己的商业。
起初,百姓们还以为士颂和桓灵二帝一样,是个卖官鬻爵的昏君。
就连便宜老爹士燮,也写信告诫他不能贪这个钱。
但后来所有人都明白了,这些买官的人,只是买了个空头衔而已。
这些官职虚有其名,无权无职。
和普通百姓的区别,不过是见官不拜,家里的规制,可以按官员的规制来摆设而已。
若是买的官职够大,例如你愿意花十六万担粮草买个从八品的承奉郎,你就可以向荆南将军府递送文书,当然,士颂看不看,那就不知道了。
而且除了捐粮之外,普通的农家子弟,若是今年在本县范围内,平均收成是最高的,也能获得从九品下将仕郎的文散官官衔。
这消息,根本不用士颂特意宣传,早就在荆南传遍了。
甚至交州清远县还有人特地跑到临沅城,询问士颂,清远在不在这个褒奖范围内。
在得到了“只要是我士颂辖下郡县,一律有效”的答案后,清远地区的农家百姓群情激昂,很多人开年,就跑到自家田里摆弄起了土地。
二月,孙坚率领孤军突袭董卓,初战惨败,仅余数十骑败逃。
后来,他又收拾军队,与董卓再战于阳人(今河南临汝西),斩董卓部将华雄。董卓军大败,孙坚也依靠这一战,名震天下。
就在这时候,另外一条消息,传入了士颂耳中,母亲欧氏已过洭浦关,带着侍女丫鬟们向武陵而来。
士颂不怕别的,就怕欧氏逼着自己立刻报仇。
也不是没有说法的,自己可以带着军队北上“勤王”,帮助董卓抵抗孙坚,从而找机会杀了孙坚的。
依欧氏的个性,士颂觉得真有这个可能。
这事让士颂越想越头疼,而且这事情还不能找人商量,母亲的旧事,真不好在这个重视出身的时代提及。
但该来的终究会来,欧氏在二月底来到了临沅城。
她顺路还把士颂留在清远的易欣给带了过来。
士颂亲自在城南迎接了自己的母亲,留在临沅的文武官员,不论有空没空,也都很自觉地过来迎接,欧氏顺便也认识了了士颂麾下一众文武。
“听闻董相国敕封我儿为荆南将军?”刚在将军府内堂坐下,母子相对,欧氏的第一句话就让士颂头皮发麻。
不是吧,真要我率军北上,还不是讨董,而是“勤王”?就为了杀孙坚?
话说孙坚家眷现在也不在他军中,而是在袁术地盘上面啊。
但母亲既然询问,士颂只能硬着头皮认下,说自己现在已经是名正言顺的荆南将军了。
“既然如此,那你就先好好治理荆南,积草屯粮吧。”欧氏的话有点出乎意料,她居然没有逼着士颂去杀孙坚。
见士颂仿佛有些愣神,欧氏笑道:“你以为我会逼你北上找孙坚报仇?”
冷哼一声,欧氏继续说道:“自董卓进京后,天下乱局已定,诸侯割据成型。我儿既然有心乱世争雄,这仇当然得先放一放。”
士颂拿不准欧氏心里真实的想法,试探着说道:“母亲放心,待孩儿实力强盛后,绝不会放过孙坚全族,必要报我母族被害之仇。”
欧氏点点头,轻声说道:“你记得便好,母亲以前也当过山贼头子,多少有些带队伍的经验。如今你在荆南的改革,我看不懂。但是有些我懂的事情,绝对不能让我儿一开始就走错路。”
“走错路?”士颂想不通欧氏在说什么。
欧氏微微一笑,没有继续解释,而是拿出个盒子,从里面取出一张羊皮纸。
她郑重的交给士颂,说道:“以前为娘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