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三国之最强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六十五章新任郎中令
拜祭完毕之后,刘照告辞还宫。上了车,没走几步,却听前面的卫士回报,由于人太多,车马拥挤,前方有两匹马靠在一起的时候,发生了厮斗,导致道路被堵塞住了,只能稍稍停顿一会。
刘照掀起了车帘,正想透一透气,却听到旁边的一辆车中,有一个人说道:“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今日一见,还真是声势绝伦啊。”
说话的人的语气中,明显带有不屑与轻蔑的意思,刘照听了,本来不以为意,心想也许是有人眼红袁家的权势,说几句酸话罢了。谁知接下来答话的那个人,却引起了刘照的注意。
车中另外的一个人缓缓言道:“袁氏的诸位先人,皆以德行清正,忠于职守闻名于世,到了如今,周阳公(指袁逢)还算是继承了祖上的品德,为人宽厚笃信,而次阳公(指袁隗)则不免徒有高名,为人庸碌。和你我同辈的这一代,袁伯温恂恂君子,尚有几分袁氏遗风,而袁本初、袁公路兄弟二人,却都是野心勃勃之辈,可惜又没有什么济世安民的才干,只知道依仗着家世资历,装腔作势,沽名钓誉。以我之见,日后祸乱天下的,非此二人莫属。”
这个声音听上去极为熟悉,可是刘照还是一时没想起来究竟是谁。
先前的那人笑道:“若论当今天下的英雄,除了你,还能有谁?孟德,扫平天下,治世安民的重任,就要靠你了。”
孟德?原来是曹操,怪不得声音有些熟悉。车中的曹操听到对方的称赞,也不谦逊,只是哈哈大笑。
刘照放下车帘,心想,此时的二袁兄弟,特别是袁绍,与曹操交情颇为深厚,曹操如此在背后说两人的“坏话”,确实有些不厚道。但是,曹操说错了吗?两人虽然不是什么废柴,但是说道济世安民,的确是没有半点本事,甚至,出身世家阀门的他们,有没有“济世安民”这个志向,都很难说。
袁绍的志向是什么呢?做当世的孟尝君、信陵君,交结天下的豪杰,但他的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只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名气、威望。所以,他才会做出“非海内知名不得相见”的姿态,这就导致,一来聚集到他身边的,大多是徒有虚名,夸夸其谈之辈,二来,就算是收揽到了一些人才,却是“能聚人而不能用人”。
袁术的志向又是什么呢?虽然史书没有明确的记载,而当皇帝也是他后来看到汉室衰微,天下大乱之后才有的狂妄想法。但是从他目前的为人处事可以推断出,他大概是想依仗自己高贵的家世,一路高升,最后做到三公级别的高位,延续家族“四世三公”的美名,甚至是权倾一时,威震天下吧。
没有济世安民的志向也就罢了,偏偏他们的胆子还都很大,由于出身顶级阀门,他们对于皇权的态度,远不如一般人那么敬畏,在曹操尚且还在拿已经没有实权的皇帝当政治旗号来用的时候,他们兄弟两个,已经一个敢于私立皇帝,另一个敢于自己称帝了。
没有安定天下的志向,没有治理天下的才能,却野心勃勃,利欲熏心,这样的人,难道不是祸乱天下的罪魁祸首吗?
历史上,出主意引董卓入京的,是袁绍;攻入皇宫,借收捕阉党之名大开杀戒的,是袁术。董卓死后,兄弟二人连横合纵,各引党羽,相互攻杀,十余年之间,狼烟四起,生灵涂炭,使得华夏在黄巾之乱后,又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浩劫。这期间,生产秩序被大大的破坏,就连二袁部下的士兵,也一度要一个靠吃桑葚度日,一个靠吃蛤蜊维生,可想而知,二人治下的百姓,又过得是什么样子的生活呢?
不过袁绍好歹收揽了不少的人才,在兼并了河北四州之后,他也开始经营自己的领地,最后“兵强而食足”,成为了雄踞北方的霸主。而袁术,则是四面树敌,处处作死——最初到了南阳,本来南阳人口众多,是块好地盘,可惜他不修法度,只知道纵兵抢掠,百姓患之。就在这种不得民心的状态下,他还要连横合纵,与袁绍争雄,结果群雄大多依附袁绍,而和他结盟的,却只有远在天边、“远水不能救近渴”的公孙瓒和陶谦二人... -->>
第六十五章新任郎中令
拜祭完毕之后,刘照告辞还宫。上了车,没走几步,却听前面的卫士回报,由于人太多,车马拥挤,前方有两匹马靠在一起的时候,发生了厮斗,导致道路被堵塞住了,只能稍稍停顿一会。
刘照掀起了车帘,正想透一透气,却听到旁边的一辆车中,有一个人说道:“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今日一见,还真是声势绝伦啊。”
说话的人的语气中,明显带有不屑与轻蔑的意思,刘照听了,本来不以为意,心想也许是有人眼红袁家的权势,说几句酸话罢了。谁知接下来答话的那个人,却引起了刘照的注意。
车中另外的一个人缓缓言道:“袁氏的诸位先人,皆以德行清正,忠于职守闻名于世,到了如今,周阳公(指袁逢)还算是继承了祖上的品德,为人宽厚笃信,而次阳公(指袁隗)则不免徒有高名,为人庸碌。和你我同辈的这一代,袁伯温恂恂君子,尚有几分袁氏遗风,而袁本初、袁公路兄弟二人,却都是野心勃勃之辈,可惜又没有什么济世安民的才干,只知道依仗着家世资历,装腔作势,沽名钓誉。以我之见,日后祸乱天下的,非此二人莫属。”
这个声音听上去极为熟悉,可是刘照还是一时没想起来究竟是谁。
先前的那人笑道:“若论当今天下的英雄,除了你,还能有谁?孟德,扫平天下,治世安民的重任,就要靠你了。”
孟德?原来是曹操,怪不得声音有些熟悉。车中的曹操听到对方的称赞,也不谦逊,只是哈哈大笑。
刘照放下车帘,心想,此时的二袁兄弟,特别是袁绍,与曹操交情颇为深厚,曹操如此在背后说两人的“坏话”,确实有些不厚道。但是,曹操说错了吗?两人虽然不是什么废柴,但是说道济世安民,的确是没有半点本事,甚至,出身世家阀门的他们,有没有“济世安民”这个志向,都很难说。
袁绍的志向是什么呢?做当世的孟尝君、信陵君,交结天下的豪杰,但他的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只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名气、威望。所以,他才会做出“非海内知名不得相见”的姿态,这就导致,一来聚集到他身边的,大多是徒有虚名,夸夸其谈之辈,二来,就算是收揽到了一些人才,却是“能聚人而不能用人”。
袁术的志向又是什么呢?虽然史书没有明确的记载,而当皇帝也是他后来看到汉室衰微,天下大乱之后才有的狂妄想法。但是从他目前的为人处事可以推断出,他大概是想依仗自己高贵的家世,一路高升,最后做到三公级别的高位,延续家族“四世三公”的美名,甚至是权倾一时,威震天下吧。
没有济世安民的志向也就罢了,偏偏他们的胆子还都很大,由于出身顶级阀门,他们对于皇权的态度,远不如一般人那么敬畏,在曹操尚且还在拿已经没有实权的皇帝当政治旗号来用的时候,他们兄弟两个,已经一个敢于私立皇帝,另一个敢于自己称帝了。
没有安定天下的志向,没有治理天下的才能,却野心勃勃,利欲熏心,这样的人,难道不是祸乱天下的罪魁祸首吗?
历史上,出主意引董卓入京的,是袁绍;攻入皇宫,借收捕阉党之名大开杀戒的,是袁术。董卓死后,兄弟二人连横合纵,各引党羽,相互攻杀,十余年之间,狼烟四起,生灵涂炭,使得华夏在黄巾之乱后,又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浩劫。这期间,生产秩序被大大的破坏,就连二袁部下的士兵,也一度要一个靠吃桑葚度日,一个靠吃蛤蜊维生,可想而知,二人治下的百姓,又过得是什么样子的生活呢?
不过袁绍好歹收揽了不少的人才,在兼并了河北四州之后,他也开始经营自己的领地,最后“兵强而食足”,成为了雄踞北方的霸主。而袁术,则是四面树敌,处处作死——最初到了南阳,本来南阳人口众多,是块好地盘,可惜他不修法度,只知道纵兵抢掠,百姓患之。就在这种不得民心的状态下,他还要连横合纵,与袁绍争雄,结果群雄大多依附袁绍,而和他结盟的,却只有远在天边、“远水不能救近渴”的公孙瓒和陶谦二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