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昌黎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摘要:中国画是一个古老悠久的画种,它的艺术表现源远流长,丰富无比,有自己博大精深的话语系统。它不以再现客观自然为目的,而是追求画家通过对自然物象的观察和感受,将自身独特的思想感情主观精神,审美特征融于其中,并通过绘画语言加以传达和表现,以此感染和影响观者,追求的是“以境界为上”李可染说:“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其实,意境不只是山水画的灵魂,也是中国画各画种的灵魂。
关键词:中国画;意境
中国画是一个古老悠久的画种,它的艺术表现源远流长,丰富无比,有自己博大精深的话语系统。它不以再现客观自然为目的,而是追求画家通过对自然物象的观察和感受,将自身独特的思想感情主观精神,审美特征融于其中,并通过绘画语言加以传达和表现,以此感染和影响观者,追求的是“以境界为上”在国画中“笔墨”固然是中国画的重要因素,但“境界”、“气韵”更是不容忽略的重要因素。李可染说:“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李可染论艺术)其实,意境不只是山水画的灵魂,也是中国画各画种的灵魂。
一、意境的起源与含义
我们在谈论中国画的本质时,常常提到的两个概念,一个叫“意象”另一个叫“意境”什么叫“意”?在谈论中国画时,提到这个字,就会让人想起“意在笔先、画尽意在”“笔断意连”“立象以尽意”等等。“意”指的是画家的思想、感情、意念、意义,理想。意的品位的高低决定着作品品质的高低。“意象”指的是以意成象,是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感在特定的条件下相契合而成为的艺术形象。画家在观察大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把客观事物精粹部分集中起来,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把这种境界表现在绘画上,那么描写的对象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达到微妙的境地,这就是以意成像了。从对自然美的观察,作出美的判断,把自己与对象融合为一体,就是艺术上的“物我两化”自然状态下的物象本无什么精神上的意,画家胸中的意实际上是一种主观感受。它所反映的是人的本质力量与美感情操,是艺术家自身的人格魅力。“意象”就是形象和情趣的契合。意象是中国美学史发展的成果,在唐代又进一步提出了“境”这个新的美学范畴,标志了“意境说”的诞生。意境说是中国画美学的本质。如果探究其思想根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老子和庄子的美学观点。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无”和“有”“虚”和“实”的统一。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运转,才能生生不息。庄子提出“物之生也,君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思想。老子和庄子的这种思想,对后世注重主观写意和气韵表现的绘画内涵,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虚实结合”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一条重要的原则。中国绘画意境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对无限境界和无形之“虚”的开拓和展示方面。景中全是情,情具象为景展现了崭新的境象和艺术的境界。正因为如此,中国绘画历来重视在作品中意境的创造,推崇意在言外,力求在有限的画面表现之中获得无限的意象。画家的艺术创造离不开现实,但又超越现实,离不开感觉,但又超越感觉,在精神感情上传达出带有永恒意味的超越性的内蕴。而画面上的形象只是达到写意抒情目的的手段,中国绘画的意境,既有极其丰富的思想容量,又有包容万千的生活容量,具有多层的性质。
那么什么是意境呢?唐代大画家张璪论画有两句话“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和心源的凝合,成了一个有生命的结晶体,这就是意境。“境生于象外”“象”是某种孤立的、有限的物象,而“境”则是大自然或人生的整幅图景。“境”不仅包括“象”而且包括“象”外的空虚。“境”不是一草一木,而是元气流动的造化自然。画家的描绘,不是停留在有限的孤立的物象上,而是要突破这有限的“象”从有限到无限,以体现宇宙本体和生机。显然“意境”的内涵比“意象”更丰富。“意境”既包含“意象”具有的一般特征,又包含有自己特殊的方面。在绘画上,把客观事物最精粹的部分汲取过来,融进自己的审美观点、审美感受、审美理想,再加以高度概括,用艺术手法充分表现出来,就成为“意境”中国画是以“意境”作为自身的审美核心的,现代美学家宗白华说:“中国艺术家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得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的‘意境’”意境从本质而言是表现性和写意性的,其特征是作为一种创作观念,创作方法和创作过程,表现主观对客观世界的感受,表现主观在客观世界中的自身写照,是画家通过作品来描写胸中的意象,抒发心中的情思。正如林风眠所说:“东方艺术是以描写印象为主,结果倾向于写意一方面”中国画的意境是主客观情景的交融,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和谐,人与大自然是一种平等,契合,交融的关系。
“意境”是画家感情的化身,艺术品没进入意境,是不会感动人的。宋朝画家罗大经在其所著鹤林语录中写道:“绘雪者,不能绘其清;绘月者,不能绘其明;绘花者,不能绘其馨;绘泉者,不能绘声;绘人者,不能绘其情。此亦为知道妙云尔。”这就是说,不懂画到的奥妙。画家要具有审美的心胸,必须超越世俗欲念、成见的干扰和束缚,保持内心的虚静状态。苏东坡说“虚,故纳万景”在虚静之中才会有“胸有丘壑”才能感受到美好的事物,才能表现出客观真实的“境”触动画家产生意境的灵感因素很多,如;因心造境、因情造境、因意造境,因景造境,因人造境,因地造境,因事造境,等等一幅有“意境”的画,往往是将画者之意通过笔墨为载体,诉诸于物象,使其“画外有画”、“无中生有”给观者留下想象的余地,让读者根据自己生活的体验去寻求“景外之趣”画之意境贵在含蓄,创作立意,意在笔先。
中国绘画的造型和造境都是超越时空的。中国绘画的时空环境是一度、二度、三度空间(体积)、四度空间(时间)和五度空间(意识)的交错综合。以动观景、以小观大、超越时空是中国绘画空间经营的三个造境法则。突出一个时空环境和位置经营意象的灵活性问题,核心是“造境”造境不是随意的,脱离现实生活的“臆造”而是有目的的苦心经营。是画家将现实的特定的生活景象通过主观的能动改造,变成理想的典型的生活景象。例如:在中国绘画中常用月亮、油灯表示夜晚,而不是用漆黑一片来表现。
南齐著名画家谢赫的古画品录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得绘画专著。谢赫说:“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二、画论对意境的阐述
谢赫将“气韵生动”作为审美创造的最高法则置于“六法”之首,而其他“五法”则属于技法层面而依次排列于后,只有遵守“气韵生动”这个法则,其他“五法”才能成功地实现自身,获得意义。唐代张彦远说:“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明代汪珂玉说:“谢赫论画有六法,而首贵气韵生动;盖骨法用笔,非气韵不灵;应物象形,非气韵不宣;随类赋彩,非气韵不妙;经营位置,非气韵不真;传移摹写,非气韵不化。”这些论述都是强调“气韵生动”对其他五法的决定作用所谓“气韵生动”是要求绘画生动地表现出本人的内在精神气质,格调风度,而不在于外在的环境、事件、形状、姿态的如何描述。因为当时山水画还未独立分科,所以谢赫在这里是作为人物画的品评标准提出的,但由于它重视对象的精神,实则具有一切绘画题材都可适用的普遍意义,因此以后也作为山水画和花鸟画的品评准则,而“气韵”也成为中国画家终生的艺术境界。
王国维提出了“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不直接表露或抒发画家的情感思想,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来表达画家的情感思想。这不是说艺术作品德意境中没有画家的个人情感,只是这种感情没有直接外露。“无我之境”不是“无情”情是融于境中随形而迁发的,物在这里成为呼唤情感的符号,而与情感一起构成了艺术的意境。“有我之境”是审美心理的进一步深化,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是对事物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的艺术掌握。此时,画家的重点已不是客观对象的再现,而在精炼深隽的笔墨意趣,画面也不追求自然景物的多样或精巧,而只注重于表现画家的情感思想,自然景物完全成了发挥主观情绪和意趣的手段。“有我之境”超越了艺术表象的表层意境,进入到一个无言无象的境界,使人联想无穷。
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是运用线条,点簇和墨色的变化,来描绘对象的。书写情怀,是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构图置阵,是高度概括,突出主题来创造意境的表现手法。中国绘画无论表现什么内容,总要精心构图、线条、笔墨和色彩的处理,在构图的开合虚实,线条的刚柔,粗细,笔墨的浓淡干湿,色彩的冷暖厚薄等对比因素之中造成多样变化的艺术效果。如果不能凭借这些表现技巧达到形式上的完美。任何好的绘画内容和构思都会黯然失色,就更别说能表现出什么意境了。
三、中国绘画中的意境和绘画语言的关系
笔墨,是中国绘画的灵魂,是中国画最基本的造型手段。中国绘画,强调一笔为主导,墨随笔出,相互依存,完美地描绘物象,表达意境,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唐代张彦远说:“骨气形似本与立意,而归乎用笔”“运墨而五色俱,是为得意”指出了笔墨是画家内心世界与画面的媒介,只有通过笔墨才能表达出画家的情感和心境。
笔墨的表现是中国绘画形式系统中最生动,最富有特殊性和最能体现画家已取得构成要素,也是中国绘画民族风格和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具代表性的特征。笔墨在中国绘画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是中国绘画技法的核心。
谢赫在“六法”中把“骨法用笔”置于仅次于“气韵生动”的重要位置上,说明了笔墨在中国绘画中的重要地位。中国绘画的笔法有多种。在工笔人物画方面有所谓的高古游丝描,铁线描,行云流水描等“十八描”在山水方面有披麻皴,卷云皴,荷叶皴等。用以表现山石,树木等的阴阳向背,不同形态和质感。笔墨不仅指用笔还包括运笔,运笔时的笔锋藏而不露,这样画出的线条才能给人以沉着不浮,力透纸背的感觉。在中国绘画中,墨并不只是看成一种黑色,而是把它看作能够独立完成... -->>
摘要:中国画是一个古老悠久的画种,它的艺术表现源远流长,丰富无比,有自己博大精深的话语系统。它不以再现客观自然为目的,而是追求画家通过对自然物象的观察和感受,将自身独特的思想感情主观精神,审美特征融于其中,并通过绘画语言加以传达和表现,以此感染和影响观者,追求的是“以境界为上”李可染说:“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其实,意境不只是山水画的灵魂,也是中国画各画种的灵魂。
关键词:中国画;意境
中国画是一个古老悠久的画种,它的艺术表现源远流长,丰富无比,有自己博大精深的话语系统。它不以再现客观自然为目的,而是追求画家通过对自然物象的观察和感受,将自身独特的思想感情主观精神,审美特征融于其中,并通过绘画语言加以传达和表现,以此感染和影响观者,追求的是“以境界为上”在国画中“笔墨”固然是中国画的重要因素,但“境界”、“气韵”更是不容忽略的重要因素。李可染说:“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李可染论艺术)其实,意境不只是山水画的灵魂,也是中国画各画种的灵魂。
一、意境的起源与含义
我们在谈论中国画的本质时,常常提到的两个概念,一个叫“意象”另一个叫“意境”什么叫“意”?在谈论中国画时,提到这个字,就会让人想起“意在笔先、画尽意在”“笔断意连”“立象以尽意”等等。“意”指的是画家的思想、感情、意念、意义,理想。意的品位的高低决定着作品品质的高低。“意象”指的是以意成象,是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感在特定的条件下相契合而成为的艺术形象。画家在观察大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把客观事物精粹部分集中起来,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把这种境界表现在绘画上,那么描写的对象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达到微妙的境地,这就是以意成像了。从对自然美的观察,作出美的判断,把自己与对象融合为一体,就是艺术上的“物我两化”自然状态下的物象本无什么精神上的意,画家胸中的意实际上是一种主观感受。它所反映的是人的本质力量与美感情操,是艺术家自身的人格魅力。“意象”就是形象和情趣的契合。意象是中国美学史发展的成果,在唐代又进一步提出了“境”这个新的美学范畴,标志了“意境说”的诞生。意境说是中国画美学的本质。如果探究其思想根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老子和庄子的美学观点。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无”和“有”“虚”和“实”的统一。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运转,才能生生不息。庄子提出“物之生也,君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思想。老子和庄子的这种思想,对后世注重主观写意和气韵表现的绘画内涵,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虚实结合”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一条重要的原则。中国绘画意境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对无限境界和无形之“虚”的开拓和展示方面。景中全是情,情具象为景展现了崭新的境象和艺术的境界。正因为如此,中国绘画历来重视在作品中意境的创造,推崇意在言外,力求在有限的画面表现之中获得无限的意象。画家的艺术创造离不开现实,但又超越现实,离不开感觉,但又超越感觉,在精神感情上传达出带有永恒意味的超越性的内蕴。而画面上的形象只是达到写意抒情目的的手段,中国绘画的意境,既有极其丰富的思想容量,又有包容万千的生活容量,具有多层的性质。
那么什么是意境呢?唐代大画家张璪论画有两句话“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和心源的凝合,成了一个有生命的结晶体,这就是意境。“境生于象外”“象”是某种孤立的、有限的物象,而“境”则是大自然或人生的整幅图景。“境”不仅包括“象”而且包括“象”外的空虚。“境”不是一草一木,而是元气流动的造化自然。画家的描绘,不是停留在有限的孤立的物象上,而是要突破这有限的“象”从有限到无限,以体现宇宙本体和生机。显然“意境”的内涵比“意象”更丰富。“意境”既包含“意象”具有的一般特征,又包含有自己特殊的方面。在绘画上,把客观事物最精粹的部分汲取过来,融进自己的审美观点、审美感受、审美理想,再加以高度概括,用艺术手法充分表现出来,就成为“意境”中国画是以“意境”作为自身的审美核心的,现代美学家宗白华说:“中国艺术家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得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的‘意境’”意境从本质而言是表现性和写意性的,其特征是作为一种创作观念,创作方法和创作过程,表现主观对客观世界的感受,表现主观在客观世界中的自身写照,是画家通过作品来描写胸中的意象,抒发心中的情思。正如林风眠所说:“东方艺术是以描写印象为主,结果倾向于写意一方面”中国画的意境是主客观情景的交融,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和谐,人与大自然是一种平等,契合,交融的关系。
“意境”是画家感情的化身,艺术品没进入意境,是不会感动人的。宋朝画家罗大经在其所著鹤林语录中写道:“绘雪者,不能绘其清;绘月者,不能绘其明;绘花者,不能绘其馨;绘泉者,不能绘声;绘人者,不能绘其情。此亦为知道妙云尔。”这就是说,不懂画到的奥妙。画家要具有审美的心胸,必须超越世俗欲念、成见的干扰和束缚,保持内心的虚静状态。苏东坡说“虚,故纳万景”在虚静之中才会有“胸有丘壑”才能感受到美好的事物,才能表现出客观真实的“境”触动画家产生意境的灵感因素很多,如;因心造境、因情造境、因意造境,因景造境,因人造境,因地造境,因事造境,等等一幅有“意境”的画,往往是将画者之意通过笔墨为载体,诉诸于物象,使其“画外有画”、“无中生有”给观者留下想象的余地,让读者根据自己生活的体验去寻求“景外之趣”画之意境贵在含蓄,创作立意,意在笔先。
中国绘画的造型和造境都是超越时空的。中国绘画的时空环境是一度、二度、三度空间(体积)、四度空间(时间)和五度空间(意识)的交错综合。以动观景、以小观大、超越时空是中国绘画空间经营的三个造境法则。突出一个时空环境和位置经营意象的灵活性问题,核心是“造境”造境不是随意的,脱离现实生活的“臆造”而是有目的的苦心经营。是画家将现实的特定的生活景象通过主观的能动改造,变成理想的典型的生活景象。例如:在中国绘画中常用月亮、油灯表示夜晚,而不是用漆黑一片来表现。
南齐著名画家谢赫的古画品录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得绘画专著。谢赫说:“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二、画论对意境的阐述
谢赫将“气韵生动”作为审美创造的最高法则置于“六法”之首,而其他“五法”则属于技法层面而依次排列于后,只有遵守“气韵生动”这个法则,其他“五法”才能成功地实现自身,获得意义。唐代张彦远说:“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明代汪珂玉说:“谢赫论画有六法,而首贵气韵生动;盖骨法用笔,非气韵不灵;应物象形,非气韵不宣;随类赋彩,非气韵不妙;经营位置,非气韵不真;传移摹写,非气韵不化。”这些论述都是强调“气韵生动”对其他五法的决定作用所谓“气韵生动”是要求绘画生动地表现出本人的内在精神气质,格调风度,而不在于外在的环境、事件、形状、姿态的如何描述。因为当时山水画还未独立分科,所以谢赫在这里是作为人物画的品评标准提出的,但由于它重视对象的精神,实则具有一切绘画题材都可适用的普遍意义,因此以后也作为山水画和花鸟画的品评准则,而“气韵”也成为中国画家终生的艺术境界。
王国维提出了“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不直接表露或抒发画家的情感思想,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来表达画家的情感思想。这不是说艺术作品德意境中没有画家的个人情感,只是这种感情没有直接外露。“无我之境”不是“无情”情是融于境中随形而迁发的,物在这里成为呼唤情感的符号,而与情感一起构成了艺术的意境。“有我之境”是审美心理的进一步深化,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是对事物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的艺术掌握。此时,画家的重点已不是客观对象的再现,而在精炼深隽的笔墨意趣,画面也不追求自然景物的多样或精巧,而只注重于表现画家的情感思想,自然景物完全成了发挥主观情绪和意趣的手段。“有我之境”超越了艺术表象的表层意境,进入到一个无言无象的境界,使人联想无穷。
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是运用线条,点簇和墨色的变化,来描绘对象的。书写情怀,是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构图置阵,是高度概括,突出主题来创造意境的表现手法。中国绘画无论表现什么内容,总要精心构图、线条、笔墨和色彩的处理,在构图的开合虚实,线条的刚柔,粗细,笔墨的浓淡干湿,色彩的冷暖厚薄等对比因素之中造成多样变化的艺术效果。如果不能凭借这些表现技巧达到形式上的完美。任何好的绘画内容和构思都会黯然失色,就更别说能表现出什么意境了。
三、中国绘画中的意境和绘画语言的关系
笔墨,是中国绘画的灵魂,是中国画最基本的造型手段。中国绘画,强调一笔为主导,墨随笔出,相互依存,完美地描绘物象,表达意境,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唐代张彦远说:“骨气形似本与立意,而归乎用笔”“运墨而五色俱,是为得意”指出了笔墨是画家内心世界与画面的媒介,只有通过笔墨才能表达出画家的情感和心境。
笔墨的表现是中国绘画形式系统中最生动,最富有特殊性和最能体现画家已取得构成要素,也是中国绘画民族风格和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具代表性的特征。笔墨在中国绘画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是中国绘画技法的核心。
谢赫在“六法”中把“骨法用笔”置于仅次于“气韵生动”的重要位置上,说明了笔墨在中国绘画中的重要地位。中国绘画的笔法有多种。在工笔人物画方面有所谓的高古游丝描,铁线描,行云流水描等“十八描”在山水方面有披麻皴,卷云皴,荷叶皴等。用以表现山石,树木等的阴阳向背,不同形态和质感。笔墨不仅指用笔还包括运笔,运笔时的笔锋藏而不露,这样画出的线条才能给人以沉着不浮,力透纸背的感觉。在中国绘画中,墨并不只是看成一种黑色,而是把它看作能够独立完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