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大家请我当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袭营,早早埋伏营地。
及午夜三更,有悍匪果自辽州城出,为我所困。双方厮杀至五更,贼人复大败,几近全军覆没。不意贼人“二关公”率众前来助战,其麾下猛将“擎天柱”最为悍勇,身披铁甲三重,激突陷阵,勇不可当。我军已经激战一日一宿,早已筋疲力尽,不堪再战,遂引兵而退。
如今我率部至太原,以防贼人乱窜,惊扰藩王也。如今贼人势大,我军孤立难制,万望军门(抚军)早日携大兵前来,剿灭此贼。
说白了就是一顿吹功隐过,然后将自己莫名其妙的大败按到“臭名昭著”的悍匪“二关公”,以示非战之罪。再然后,指出太原乃是宗藩重地,自己不敢轻离,请求总督和巡抚赶快汇集大军,剿灭流寇。
且不说“二关公”陈长梃再次莫名其妙的背锅,只说那宣大总督张宗衡与山西巡抚许鼎臣得到尤世禄的信件以后,不由破口大骂尤世禄不堪大用。
只是此时此刻,晋中地区空虚。晋北宣府大同及三关边军还得防御鞑虏入侵,不敢擅动。山西之地如今能拿出手的兵力,唯有宣大总督张宗衡麾下虎大威、贺人龙、左良玉等八千人(其实已经被张顺消灭掉了一千余人),山西巡抚许鼎臣麾下张应昌、颇希牧、艾万年等七千人。
听起来官兵人数不少,有一万五千精锐。可是除去官兵吃空饷不提,又分散在七十九个州县之地,急切之间,哪能尽数调动?更何况山西义军并非只有“紫金梁”、张顺、“闯将”等辈。
如今因为“紫金梁”等人攻克辽州,引得义军纷纷出动。上天龙据吴城,窥视汾州;阎正虎据交城、文水二县,窥视太原。此外,山西义军四起,纷纷攻城略地,山西大有鼎沸之势。
这么严峻的形势之下,宣大总督张宗衡与山西巡抚许鼎臣不得不抛弃旧怨,携手带大军北返。
这时候远在京师的崇祯皇帝也听说了山西的军情,不由为之大怒道:“亏得我以为这许鼎臣人如其名,可为国之鼎臣。如今看来,竟是袁崇焕一般人物,好作大言,欺君罔上!”
跟前太监听了,哪个敢提“袁崇焕这般人物,不是陛下您自己提拔的吗?”只得眼观鼻鼻观心,心道:得了,这山西巡抚又要倒大霉了!
那崇祯皇帝心忧天下,哪里容许此二人如此敷衍了事。他连忙一边下旨,责切张宗衡、许鼎臣速速收回失土,不然以丢失疆土论罪;一边下旨调动陕西秦兵入晋,准备全力剿灭山西贼寇。
此时,这山西巡抚许鼎臣早不顾占据临县的“豹五”如何,赶到了太原附近,驱逐了附近交城、文水的贼寇阎正虎;而北向的宣大总督张宗衡却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直接在沁水、武乡遇到了脱离“紫金梁”的“八大王”“扫地王”“乱世王”和“破甲锥”四营。
第203章黄榆关
也合该宣大总督张宗衡倒霉,这“八大王”在义军之中,无论实力还是名声,仅在张顺和“闯将”之下。如今又和其他三营合营,兵马三四万人,实力并不在如今的“紫金梁”、张顺和“闯将”三营之下。
宣大总督张宗衡麾下边军虽然善战,可如今也不过四千人马,也不敢轻言能胜。可是如今他麾下的贺人龙被他留在平阳府,而左良玉因为被河南士绅强烈要求,留在了河南,导致张宗衡根本抽不出其他人马前来支援。
双方无奈之下,只得咬着牙战了一场。一双兵马众多,一方皆是精锐,本来胜负便在五五开之间。
好在双方皆无战心,激战了一天之后,“八大王”等人发现损失过大,舍不得麾下人马,便率队离去;而宣大总督张宗衡更是生怕麾下人马折损过重,无法收服丢失的辽州城,双方便默契的离开不提。
且不说官兵如何调兵遣将,张顺自从驱逐了阳和总兵尤世禄以后,便建议二当家“紫金梁”早做决断。要么一鼓作气,围攻太原城;要么弃了辽州,东入直隶等地。
结果“紫金梁”因情报不明,迟疑难决。幸好张顺想起来自己麾下的张慎言本是朝廷大员,理当了解山西情况,便向其询问情报。
那张慎言闻言不由苦笑道:“我虽是朝廷中枢官员,却不曾参与军机,亦不知山西军情如何!”
“只是有一桩事儿,我倒是了解些许。这山西之地设有宣大总督和山西巡抚二职,宣大总督张宗衡我等已经较量过了,暂时不足为惧,只是自那山西巡抚宋统殷战死之后,理当有新官上任,至今不得听闻。我恐怕此人藏于暗处,不利于义军行动。”
张顺一听,心中也是一惊。他不了解这明代的复杂官制,如今听说还有一方大员握有兵权,也不由担心起来。以他之见,此人必定驻守太原才是。
虽然张顺没有办法核实,竟是歪打正着,蒙对了山西巡抚许鼎臣所在。于是,张顺干脆再次拜见“紫金梁”,请求义军一起撤离辽州城,东入京畿之地。
“紫金梁”正犹豫不决,正好得到消息,“八大王”、“扫地王”等人前番刚刚和宣大总督张宗衡做在武乡过一场,这时候“紫金梁”才着急起来。
他连忙安排张顺与“闯将”前去攻打辽州以东的黄榆关巡检司和十八盘巡检司。
前番张顺有恩与“闯将”,先行入了辽州城的“闯将”得了许多火炮,便送与张顺几门,这次张顺好歹又得了四门“大将军”。
这四门“大将军”火炮,口径大小不等,大概在三寸七至三寸九之间,长在四尺五寸左右,重约千斤。皆用精铁锻造而成,通体用九道铁箍箍上,置于简易双轮炮架之上。
张顺使李十安试射一番,发现这几门火炮质量远胜自己之前粗制滥造的玩意儿。张顺不由大喜,连忙在城中寻找木匠,重新按照自己设计的炮车炮架制作一番,便携带着这些火炮出城东去。
黄榆关地处太行山深处,四周重峦叠嶂,地势险要,素来有“太行首险”之称。黄榆岭主峰海拔1600多米,沿山几十里地均为断壁悬崖,黑色的山体壁立千仞,巍峨而雄壮,乃是连接山西、直隶的交通要道。
黄榆关并非一道简单关卡,乃是据险设关,两侧以长城相连。其前后亦设有墩台,一作烽火台之用,二作关城屏障,皆以山中青石砌筑而成。
张顺这番刚进入崎岖的山道之中,便远远望见山顶处烽火四起,便知自己等人暴露了行迹。张顺也没有办法,只得率众跋涉前行。
山路难行,张顺手中的四门“大将军”和一门“黄金炮”实在是难以行进,李十安不得不请求离队慢行。
结果被张顺拒绝了,张顺派了部分士卒,帮助李十安运输火炮,并对大家说道:“黄榆关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若想攻下此关,要么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要么用火炮硬轰,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前番我们已经试探进攻过一次,黄榆关定然有了警惕,所以我刚开始就没有准备急袭此关。如果我们再没有火炮助力,有多少人马能够攻下这种险要的关卡呢?”
众人听了,才齐心协力将这五门火炮运输了过去。等到义军快到黄榆关关卡之时,便遇到了关卡之外的墩台。
墩台之上,到没太多人马。奈何墩台高耸,不易攻取。陈长梃、张三百等人便主张放弃了墩台,只需齐心协力攻打黄榆关便是;而张慎言、李信则主张先攻取墩台,试探一下敌人的防守信心。
双方的主张都没什么问题,只是利弊各有长短。若是弃了墩台,只需集中力量攻下黄榆关,墩台不足为惧,只会投降。只是若攻不下黄榆关,难免腹背受敌,有可能产生意外。
若是进攻墩台,一步一步攻城,稳是稳了,但是浪费时间较多。若是黄榆关誓死守城,张顺可能无法完成任务,导致义军不能及时撤退。
张顺仔细想了想,决定将距离较近,不利于攻城的两个墩台清掉以后,再行攻城。其余墩台,可以使陈长梃带领骑兵,监视便是。
那两个墩台初开始还想坚守,直到张顺命令李十安拉出五门大炮,一字排开,试射了一炮,便纷纷下台投降。
也难怪这些墩台士卒投降,张顺招降了他们以后,发现这一个墩台之上,才不过十人左右。而墩台又是青石垒成,反倒不似垒土墩台,可以一定程度是抵御火炮。
等张顺清除了跟前威胁以后,照旧拉出火炮,威吓黄榆关关城。可是没想到这黄榆关九品巡检使不但不投降,反倒向张顺方向开炮。
黄榆关火炮威力不大,根据士卒捡回的炮弹来看,不过鹅蛋大小的小炮,不足为惧。于是,张顺便命李十安用火炮装填实弹进行还击。
第204章杀与降
<divstyle="text-align:center;">
袭营,早早埋伏营地。
及午夜三更,有悍匪果自辽州城出,为我所困。双方厮杀至五更,贼人复大败,几近全军覆没。不意贼人“二关公”率众前来助战,其麾下猛将“擎天柱”最为悍勇,身披铁甲三重,激突陷阵,勇不可当。我军已经激战一日一宿,早已筋疲力尽,不堪再战,遂引兵而退。
如今我率部至太原,以防贼人乱窜,惊扰藩王也。如今贼人势大,我军孤立难制,万望军门(抚军)早日携大兵前来,剿灭此贼。
说白了就是一顿吹功隐过,然后将自己莫名其妙的大败按到“臭名昭著”的悍匪“二关公”,以示非战之罪。再然后,指出太原乃是宗藩重地,自己不敢轻离,请求总督和巡抚赶快汇集大军,剿灭流寇。
且不说“二关公”陈长梃再次莫名其妙的背锅,只说那宣大总督张宗衡与山西巡抚许鼎臣得到尤世禄的信件以后,不由破口大骂尤世禄不堪大用。
只是此时此刻,晋中地区空虚。晋北宣府大同及三关边军还得防御鞑虏入侵,不敢擅动。山西之地如今能拿出手的兵力,唯有宣大总督张宗衡麾下虎大威、贺人龙、左良玉等八千人(其实已经被张顺消灭掉了一千余人),山西巡抚许鼎臣麾下张应昌、颇希牧、艾万年等七千人。
听起来官兵人数不少,有一万五千精锐。可是除去官兵吃空饷不提,又分散在七十九个州县之地,急切之间,哪能尽数调动?更何况山西义军并非只有“紫金梁”、张顺、“闯将”等辈。
如今因为“紫金梁”等人攻克辽州,引得义军纷纷出动。上天龙据吴城,窥视汾州;阎正虎据交城、文水二县,窥视太原。此外,山西义军四起,纷纷攻城略地,山西大有鼎沸之势。
这么严峻的形势之下,宣大总督张宗衡与山西巡抚许鼎臣不得不抛弃旧怨,携手带大军北返。
这时候远在京师的崇祯皇帝也听说了山西的军情,不由为之大怒道:“亏得我以为这许鼎臣人如其名,可为国之鼎臣。如今看来,竟是袁崇焕一般人物,好作大言,欺君罔上!”
跟前太监听了,哪个敢提“袁崇焕这般人物,不是陛下您自己提拔的吗?”只得眼观鼻鼻观心,心道:得了,这山西巡抚又要倒大霉了!
那崇祯皇帝心忧天下,哪里容许此二人如此敷衍了事。他连忙一边下旨,责切张宗衡、许鼎臣速速收回失土,不然以丢失疆土论罪;一边下旨调动陕西秦兵入晋,准备全力剿灭山西贼寇。
此时,这山西巡抚许鼎臣早不顾占据临县的“豹五”如何,赶到了太原附近,驱逐了附近交城、文水的贼寇阎正虎;而北向的宣大总督张宗衡却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直接在沁水、武乡遇到了脱离“紫金梁”的“八大王”“扫地王”“乱世王”和“破甲锥”四营。
第203章黄榆关
也合该宣大总督张宗衡倒霉,这“八大王”在义军之中,无论实力还是名声,仅在张顺和“闯将”之下。如今又和其他三营合营,兵马三四万人,实力并不在如今的“紫金梁”、张顺和“闯将”三营之下。
宣大总督张宗衡麾下边军虽然善战,可如今也不过四千人马,也不敢轻言能胜。可是如今他麾下的贺人龙被他留在平阳府,而左良玉因为被河南士绅强烈要求,留在了河南,导致张宗衡根本抽不出其他人马前来支援。
双方无奈之下,只得咬着牙战了一场。一双兵马众多,一方皆是精锐,本来胜负便在五五开之间。
好在双方皆无战心,激战了一天之后,“八大王”等人发现损失过大,舍不得麾下人马,便率队离去;而宣大总督张宗衡更是生怕麾下人马折损过重,无法收服丢失的辽州城,双方便默契的离开不提。
且不说官兵如何调兵遣将,张顺自从驱逐了阳和总兵尤世禄以后,便建议二当家“紫金梁”早做决断。要么一鼓作气,围攻太原城;要么弃了辽州,东入直隶等地。
结果“紫金梁”因情报不明,迟疑难决。幸好张顺想起来自己麾下的张慎言本是朝廷大员,理当了解山西情况,便向其询问情报。
那张慎言闻言不由苦笑道:“我虽是朝廷中枢官员,却不曾参与军机,亦不知山西军情如何!”
“只是有一桩事儿,我倒是了解些许。这山西之地设有宣大总督和山西巡抚二职,宣大总督张宗衡我等已经较量过了,暂时不足为惧,只是自那山西巡抚宋统殷战死之后,理当有新官上任,至今不得听闻。我恐怕此人藏于暗处,不利于义军行动。”
张顺一听,心中也是一惊。他不了解这明代的复杂官制,如今听说还有一方大员握有兵权,也不由担心起来。以他之见,此人必定驻守太原才是。
虽然张顺没有办法核实,竟是歪打正着,蒙对了山西巡抚许鼎臣所在。于是,张顺干脆再次拜见“紫金梁”,请求义军一起撤离辽州城,东入京畿之地。
“紫金梁”正犹豫不决,正好得到消息,“八大王”、“扫地王”等人前番刚刚和宣大总督张宗衡做在武乡过一场,这时候“紫金梁”才着急起来。
他连忙安排张顺与“闯将”前去攻打辽州以东的黄榆关巡检司和十八盘巡检司。
前番张顺有恩与“闯将”,先行入了辽州城的“闯将”得了许多火炮,便送与张顺几门,这次张顺好歹又得了四门“大将军”。
这四门“大将军”火炮,口径大小不等,大概在三寸七至三寸九之间,长在四尺五寸左右,重约千斤。皆用精铁锻造而成,通体用九道铁箍箍上,置于简易双轮炮架之上。
张顺使李十安试射一番,发现这几门火炮质量远胜自己之前粗制滥造的玩意儿。张顺不由大喜,连忙在城中寻找木匠,重新按照自己设计的炮车炮架制作一番,便携带着这些火炮出城东去。
黄榆关地处太行山深处,四周重峦叠嶂,地势险要,素来有“太行首险”之称。黄榆岭主峰海拔1600多米,沿山几十里地均为断壁悬崖,黑色的山体壁立千仞,巍峨而雄壮,乃是连接山西、直隶的交通要道。
黄榆关并非一道简单关卡,乃是据险设关,两侧以长城相连。其前后亦设有墩台,一作烽火台之用,二作关城屏障,皆以山中青石砌筑而成。
张顺这番刚进入崎岖的山道之中,便远远望见山顶处烽火四起,便知自己等人暴露了行迹。张顺也没有办法,只得率众跋涉前行。
山路难行,张顺手中的四门“大将军”和一门“黄金炮”实在是难以行进,李十安不得不请求离队慢行。
结果被张顺拒绝了,张顺派了部分士卒,帮助李十安运输火炮,并对大家说道:“黄榆关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若想攻下此关,要么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要么用火炮硬轰,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前番我们已经试探进攻过一次,黄榆关定然有了警惕,所以我刚开始就没有准备急袭此关。如果我们再没有火炮助力,有多少人马能够攻下这种险要的关卡呢?”
众人听了,才齐心协力将这五门火炮运输了过去。等到义军快到黄榆关关卡之时,便遇到了关卡之外的墩台。
墩台之上,到没太多人马。奈何墩台高耸,不易攻取。陈长梃、张三百等人便主张放弃了墩台,只需齐心协力攻打黄榆关便是;而张慎言、李信则主张先攻取墩台,试探一下敌人的防守信心。
双方的主张都没什么问题,只是利弊各有长短。若是弃了墩台,只需集中力量攻下黄榆关,墩台不足为惧,只会投降。只是若攻不下黄榆关,难免腹背受敌,有可能产生意外。
若是进攻墩台,一步一步攻城,稳是稳了,但是浪费时间较多。若是黄榆关誓死守城,张顺可能无法完成任务,导致义军不能及时撤退。
张顺仔细想了想,决定将距离较近,不利于攻城的两个墩台清掉以后,再行攻城。其余墩台,可以使陈长梃带领骑兵,监视便是。
那两个墩台初开始还想坚守,直到张顺命令李十安拉出五门大炮,一字排开,试射了一炮,便纷纷下台投降。
也难怪这些墩台士卒投降,张顺招降了他们以后,发现这一个墩台之上,才不过十人左右。而墩台又是青石垒成,反倒不似垒土墩台,可以一定程度是抵御火炮。
等张顺清除了跟前威胁以后,照旧拉出火炮,威吓黄榆关关城。可是没想到这黄榆关九品巡检使不但不投降,反倒向张顺方向开炮。
黄榆关火炮威力不大,根据士卒捡回的炮弹来看,不过鹅蛋大小的小炮,不足为惧。于是,张顺便命李十安用火炮装填实弹进行还击。
第204章杀与降
<divstyle="text-align: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