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新时代的开端 (2/2)
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星唐联合帝国的史前往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御寒物资。未来,安西和陇右的棉花,还可以大量销往民间。
棉花的加工肯定需要弹棉花、轧棉花的工具。早在数年前,这些工具就已经被皇家研究院的工程师们折腾出来了。看来,这几年研究院不是白吃饭的。弹棉花的原理也是非常简单的,让弓弦与棉花接触,利用弓弦震动促进棉花的大纤维分子扩散,从而让棉絮更加紧密。而轧棉花的工具说白了有点像轧钢板的两排辊子。
在李安乐只是稍微一点破门道,然后这帮工程师顺着正确的思路很快就捅破了窗户纸。
像这样的技术突破的案例,这几年确实太多了。例如蜡纸油墨印刷法,这蜡层本身不沾墨水,然后用尖锐的铁笔刻上图案,让刻出的缝隙渗透墨水,从而实现大批量、准确的印刷,甚至可以实现漫画画本的印刷。
在进行重大技术推广等大事上,都需要举行常规的朝会。但是这类朝堂会议最少要五品等级的官员才能参加,所以其实并不需要太频繁地举行。于是,李康宁继位后就调整了朝参会议的每月次数,废除了以往的朔望朝参制度,直接改成每一旬只进行两次例行会议。此外,在含元殿举行的新年大朝会依然是在每年元旦举行。
例行会议的开始时间也往后推迟到了早上8点钟。24小时制也随着李康宁成为新君后开始推行了。另外,在李安乐的建议下,李康宁就规定了,如果出现严寒、酷暑、大雨、大风、大雾等极端天气的情况下,会给不需要留守的官员们放假,但在京城的三品以及以上的大佬们还是得到紫宸殿或者宣政殿来议事。
此外,众位五品以上的臣工们在紫宸殿里不仅像往常一样有座位可坐,还全部使用了高脚款式的座椅,还有紧挨着的一片片的桌子,还有皇帝提供的颇为丰富的早餐点心,就好像在一间现代的大会堂里开会一样。当然,这种参加会议的体验对于大唐的众位大臣们来说很是新鲜,也颇受欢迎。
这就是所谓的新君新气象?不止于此!
随着李康宁的继位,一大堆轰轰烈烈的关于经济建设的相关事务也接踵而至。
然后,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等一部分老臣累得直接退休了。李康宁便让这位长孙无忌和于志宁分别领了个太师、太傅的闲散头衔。
而褚遂良则激情满满,表示原为陛下肝脑涂地,为建设伟大巨唐过劳死也在所不惜!所以他就继续当尚书右仆射。
至于尚书左仆射的位置,李康宁就任命刘仁轨接任了。中书令还是由戴至德接任。
韩瑗告老退休后,幸好上官仪可以胜任门下侍中的职位,不然李康宁又要发愁了。
然后,不到一个月内,整个帝国高层面临着史无前例的繁忙的局面。
到了在八月五日这一天的例行会议期间,李安乐提议个了意见,“门下省的日常审核任务非常繁重啊,所以门下省的长官不妨再增加一个得了。康宁,你看如何?”说完,李安乐就看向了李康宁。
李康宁略微思索了一小会儿,然后以一种不可抗拒的气势,沉声说道:“嗯,就按安乐说的好了。”
然后大臣们提议了不少人选,例如窦德玄、许敬宗等等。听完这些意见后,李康宁与还在高脚坐榻上盘腿而坐的李安乐对视了一眼。
于是乎,新的宰相阵容确定了下来。
尚书省左仆射刘仁轨,右仆射褚遂良,左中书令上官仪,右中书令戴至德,门下省左侍中张文瓘,右侍中许敬宗。
在接受任命后,上官仪和许敬宗拱手作揖微微鞠躬,“圣人,臣等必定恪尽职守!”
这些文官精英都会这么回答。对于这种回答套路,李康宁和李安乐倒也不觉得讨厌,总比另一个世界线里某个朝代的人们动不动就喊“奴才谢主隆恩”的那种风格要舒服得多了。
随后,很多更加具体的重要议题也被摆上了台面。
对永徽版本的《唐律疏议》进行修改的事宜很快也进入了议程。在这项事业方面,众位高官很快就讨论出了一个共识,那就是需要征求各个地方州府各个群体的意见。
对于征询意见的办法,李康宁早已给出了一个创新性的答案。他在继位后的第一个月内就开设了全新的官方新闻报纸——《大唐时报》。由于手摇式油墨印刷机的使用,印刷效率大大提升,报纸的发行也成为了可行的选项。为了管理报纸的刊发,李康宁还设立了新闻署,而全权负责新闻署的管理事务的“新闻署主任”的这个光荣的职位就交给了长孙冲。
新闻署设立之后,在场的大臣们或多或少地认识到了这个机构的重要性。
到了进行最后的一项议题的时候,李康宁就让大臣们自由发挥。他想看看到底这个时代的高级官僚到底能提出怎样有趣的事情。
一时间紫宸殿上的诸位大臣们议论纷纷,这一切都被李康宁和李安乐听得明明白白的。他们强大的心灵感知力可不是闹着玩的。
原来,诸位臣工是在议论关于李安乐的事情。
新皇继位后没有宣布大赦天下之类的命令也就罢了,让诸位大臣疑惑不解的是辅国长公主竟然并没有一个食邑封户!
李安乐竟然成了史无前例的连虚封都没有的零食邑长公主。这一点,让李道宗、薛万彻、薛仁贵、李绩等武官们也感到费解。
御寒物资。未来,安西和陇右的棉花,还可以大量销往民间。
棉花的加工肯定需要弹棉花、轧棉花的工具。早在数年前,这些工具就已经被皇家研究院的工程师们折腾出来了。看来,这几年研究院不是白吃饭的。弹棉花的原理也是非常简单的,让弓弦与棉花接触,利用弓弦震动促进棉花的大纤维分子扩散,从而让棉絮更加紧密。而轧棉花的工具说白了有点像轧钢板的两排辊子。
在李安乐只是稍微一点破门道,然后这帮工程师顺着正确的思路很快就捅破了窗户纸。
像这样的技术突破的案例,这几年确实太多了。例如蜡纸油墨印刷法,这蜡层本身不沾墨水,然后用尖锐的铁笔刻上图案,让刻出的缝隙渗透墨水,从而实现大批量、准确的印刷,甚至可以实现漫画画本的印刷。
在进行重大技术推广等大事上,都需要举行常规的朝会。但是这类朝堂会议最少要五品等级的官员才能参加,所以其实并不需要太频繁地举行。于是,李康宁继位后就调整了朝参会议的每月次数,废除了以往的朔望朝参制度,直接改成每一旬只进行两次例行会议。此外,在含元殿举行的新年大朝会依然是在每年元旦举行。
例行会议的开始时间也往后推迟到了早上8点钟。24小时制也随着李康宁成为新君后开始推行了。另外,在李安乐的建议下,李康宁就规定了,如果出现严寒、酷暑、大雨、大风、大雾等极端天气的情况下,会给不需要留守的官员们放假,但在京城的三品以及以上的大佬们还是得到紫宸殿或者宣政殿来议事。
此外,众位五品以上的臣工们在紫宸殿里不仅像往常一样有座位可坐,还全部使用了高脚款式的座椅,还有紧挨着的一片片的桌子,还有皇帝提供的颇为丰富的早餐点心,就好像在一间现代的大会堂里开会一样。当然,这种参加会议的体验对于大唐的众位大臣们来说很是新鲜,也颇受欢迎。
这就是所谓的新君新气象?不止于此!
随着李康宁的继位,一大堆轰轰烈烈的关于经济建设的相关事务也接踵而至。
然后,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等一部分老臣累得直接退休了。李康宁便让这位长孙无忌和于志宁分别领了个太师、太傅的闲散头衔。
而褚遂良则激情满满,表示原为陛下肝脑涂地,为建设伟大巨唐过劳死也在所不惜!所以他就继续当尚书右仆射。
至于尚书左仆射的位置,李康宁就任命刘仁轨接任了。中书令还是由戴至德接任。
韩瑗告老退休后,幸好上官仪可以胜任门下侍中的职位,不然李康宁又要发愁了。
然后,不到一个月内,整个帝国高层面临着史无前例的繁忙的局面。
到了在八月五日这一天的例行会议期间,李安乐提议个了意见,“门下省的日常审核任务非常繁重啊,所以门下省的长官不妨再增加一个得了。康宁,你看如何?”说完,李安乐就看向了李康宁。
李康宁略微思索了一小会儿,然后以一种不可抗拒的气势,沉声说道:“嗯,就按安乐说的好了。”
然后大臣们提议了不少人选,例如窦德玄、许敬宗等等。听完这些意见后,李康宁与还在高脚坐榻上盘腿而坐的李安乐对视了一眼。
于是乎,新的宰相阵容确定了下来。
尚书省左仆射刘仁轨,右仆射褚遂良,左中书令上官仪,右中书令戴至德,门下省左侍中张文瓘,右侍中许敬宗。
在接受任命后,上官仪和许敬宗拱手作揖微微鞠躬,“圣人,臣等必定恪尽职守!”
这些文官精英都会这么回答。对于这种回答套路,李康宁和李安乐倒也不觉得讨厌,总比另一个世界线里某个朝代的人们动不动就喊“奴才谢主隆恩”的那种风格要舒服得多了。
随后,很多更加具体的重要议题也被摆上了台面。
对永徽版本的《唐律疏议》进行修改的事宜很快也进入了议程。在这项事业方面,众位高官很快就讨论出了一个共识,那就是需要征求各个地方州府各个群体的意见。
对于征询意见的办法,李康宁早已给出了一个创新性的答案。他在继位后的第一个月内就开设了全新的官方新闻报纸——《大唐时报》。由于手摇式油墨印刷机的使用,印刷效率大大提升,报纸的发行也成为了可行的选项。为了管理报纸的刊发,李康宁还设立了新闻署,而全权负责新闻署的管理事务的“新闻署主任”的这个光荣的职位就交给了长孙冲。
新闻署设立之后,在场的大臣们或多或少地认识到了这个机构的重要性。
到了进行最后的一项议题的时候,李康宁就让大臣们自由发挥。他想看看到底这个时代的高级官僚到底能提出怎样有趣的事情。
一时间紫宸殿上的诸位大臣们议论纷纷,这一切都被李康宁和李安乐听得明明白白的。他们强大的心灵感知力可不是闹着玩的。
原来,诸位臣工是在议论关于李安乐的事情。
新皇继位后没有宣布大赦天下之类的命令也就罢了,让诸位大臣疑惑不解的是辅国长公主竟然并没有一个食邑封户!
李安乐竟然成了史无前例的连虚封都没有的零食邑长公主。这一点,让李道宗、薛万彻、薛仁贵、李绩等武官们也感到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