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大明因我再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待群臣重新落座,朱启明说道:“朕近来读《韩非子》,感悟颇深,欲效仿楚庄王故事,还望诸卿相助。”
群臣谁不知道一鸣惊人的典故,皇帝有志向自然是好事,群臣又是高呼圣明。
朱启明这也算是给自己性格上的变化打了个掩护,他紧接着抛出了第二件事:“帝师孙承宗勘查边务有功,着荫一子国子监生,赏银百两,赐内宫骑马。”
孙承宗一愣,刚要跪地,却看到朱启明眼神,只好站起来躬身道:“皇上已经赏赐颇多,臣不敢再受,请皇上收回旨意!”
朱启明这是为了下面的事铺垫,哪能允许孙承宗推辞,他摆摆手,说道:“吾师万不可推辞,朕意已决,是不会收回的。”
孙承宗只好接受,拱手称谢。
朱启明则顺势抛出了第三个议题:“朕思索良久,辽东糜烂,战事吃紧,不好临阵换帅,还是由王在晋继续负责,各部该协助的务必要协助,不得推诿扯皮。”
两害相权取其轻,朱启明暂时还没有别的办法处理辽东问题,只好暂时先执行王在晋的策略,等有好的策略在进行修改。
此言一出,并没有群臣哗然,其实此时知道孙承宗想法的没几个,叶向高虽然知道,但其实他也不是很支持孙承宗,因此他并没有表态。
作为当事人的孙承宗则是脸色变了又变,也明白了刚才为什么会平白无故给赏赐,原来是想堵住自己的嘴!
“臣以为不妥!”孙承宗还是站了出来反对。
朱启明也意料到了,问道:“有何不妥?”
孙承宗义正言辞道:“辽东祖宗之地,若依王经略之策,则尽丧辽东,此奇耻大辱也!”
朱启明微微一笑,说道:“学生今日要顶撞吾师了,学生请问吾师,大宁、东胜、河套等地可是祖宗之地?”
孙承宗知道朱启明要说什么,并没有直接回答朱启明的问题,而是辩解道:“此几处不过羁縻之地,与辽东不同,不可相提并论。”
朱启明却严肃说道:“当年这些地方可不是羁縻之地!请问诸卿,这几块土地哪一块不是祖宗抛头颅洒热血打下来的?”
朱启明说的是事实,谁又能站出来说个不字呢。
孙承宗也无话可说。
“想守住祖宗之地也得有那能力才行啊,诸卿看看现在的大明军队,还是两百年前横扫漠北的强军了吗?”若不是担心暴露,朱启明甚至想给他们讲讲清末那段屈辱史,祖宗之地又能怎么着,有实力哪都是祖宗之地!
朱启明此言又引发了孙承宗的反对:“皇上,臣以为可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地养辽人,在辽西建立城池,屯田养兵,总有一天会将东虏赶出辽东。”
朱启明差点想说一句“总有一天会将大明拖垮”,孙承宗果然还是提出了这个建议,他看着孙承宗,许久才开口问道:“吾师,你可知需要投多少钱粮进去?”
“这。。。”孙承宗还真没算过。
朱启明就知道会是这样,喊道:“户部尚书可来了?”
72岁高龄的汪应蛟颤巍巍站了起来,应道:“臣户部尚书汪应蛟在。”
朱启明看着汪应蛟一阵无语,这朝堂上竟然没几个年轻人,全是一帮暮气沉沉的老大爷,没有新鲜血液,哪能有活力?!
无语归无语,提拔年轻人的事还得等,现在只能继续跟一帮老大爷磨嘴皮子,朱启明问道:“国库里还有多少银子?”
汪应蛟还算尽责,简单想了一下,回道:“回皇上,眼下国库只有银九十五万余两。”
朱启明又看向孙承宗,无奈地说道:“吾师的建议其实很好,但你也听到了,国库就这点钱,你让朕拿什么去建辽西防线?如今民力已尽,钱从何来?山东已经民变,朕不想看着全国各地都是民变!”
&... -->>
待群臣重新落座,朱启明说道:“朕近来读《韩非子》,感悟颇深,欲效仿楚庄王故事,还望诸卿相助。”
群臣谁不知道一鸣惊人的典故,皇帝有志向自然是好事,群臣又是高呼圣明。
朱启明这也算是给自己性格上的变化打了个掩护,他紧接着抛出了第二件事:“帝师孙承宗勘查边务有功,着荫一子国子监生,赏银百两,赐内宫骑马。”
孙承宗一愣,刚要跪地,却看到朱启明眼神,只好站起来躬身道:“皇上已经赏赐颇多,臣不敢再受,请皇上收回旨意!”
朱启明这是为了下面的事铺垫,哪能允许孙承宗推辞,他摆摆手,说道:“吾师万不可推辞,朕意已决,是不会收回的。”
孙承宗只好接受,拱手称谢。
朱启明则顺势抛出了第三个议题:“朕思索良久,辽东糜烂,战事吃紧,不好临阵换帅,还是由王在晋继续负责,各部该协助的务必要协助,不得推诿扯皮。”
两害相权取其轻,朱启明暂时还没有别的办法处理辽东问题,只好暂时先执行王在晋的策略,等有好的策略在进行修改。
此言一出,并没有群臣哗然,其实此时知道孙承宗想法的没几个,叶向高虽然知道,但其实他也不是很支持孙承宗,因此他并没有表态。
作为当事人的孙承宗则是脸色变了又变,也明白了刚才为什么会平白无故给赏赐,原来是想堵住自己的嘴!
“臣以为不妥!”孙承宗还是站了出来反对。
朱启明也意料到了,问道:“有何不妥?”
孙承宗义正言辞道:“辽东祖宗之地,若依王经略之策,则尽丧辽东,此奇耻大辱也!”
朱启明微微一笑,说道:“学生今日要顶撞吾师了,学生请问吾师,大宁、东胜、河套等地可是祖宗之地?”
孙承宗知道朱启明要说什么,并没有直接回答朱启明的问题,而是辩解道:“此几处不过羁縻之地,与辽东不同,不可相提并论。”
朱启明却严肃说道:“当年这些地方可不是羁縻之地!请问诸卿,这几块土地哪一块不是祖宗抛头颅洒热血打下来的?”
朱启明说的是事实,谁又能站出来说个不字呢。
孙承宗也无话可说。
“想守住祖宗之地也得有那能力才行啊,诸卿看看现在的大明军队,还是两百年前横扫漠北的强军了吗?”若不是担心暴露,朱启明甚至想给他们讲讲清末那段屈辱史,祖宗之地又能怎么着,有实力哪都是祖宗之地!
朱启明此言又引发了孙承宗的反对:“皇上,臣以为可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地养辽人,在辽西建立城池,屯田养兵,总有一天会将东虏赶出辽东。”
朱启明差点想说一句“总有一天会将大明拖垮”,孙承宗果然还是提出了这个建议,他看着孙承宗,许久才开口问道:“吾师,你可知需要投多少钱粮进去?”
“这。。。”孙承宗还真没算过。
朱启明就知道会是这样,喊道:“户部尚书可来了?”
72岁高龄的汪应蛟颤巍巍站了起来,应道:“臣户部尚书汪应蛟在。”
朱启明看着汪应蛟一阵无语,这朝堂上竟然没几个年轻人,全是一帮暮气沉沉的老大爷,没有新鲜血液,哪能有活力?!
无语归无语,提拔年轻人的事还得等,现在只能继续跟一帮老大爷磨嘴皮子,朱启明问道:“国库里还有多少银子?”
汪应蛟还算尽责,简单想了一下,回道:“回皇上,眼下国库只有银九十五万余两。”
朱启明又看向孙承宗,无奈地说道:“吾师的建议其实很好,但你也听到了,国库就这点钱,你让朕拿什么去建辽西防线?如今民力已尽,钱从何来?山东已经民变,朕不想看着全国各地都是民变!”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