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今日的太上皇 (1/2)
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陛下,迁都吧!“
这是种师道的上书,上书的内容仅仅是五个字。原本种师道想了很多的迁都理由,内容写了七页之多。可是觉得字数太多了,字数太多意味着废话也多,容易产生不耐烦之感。
于是重写删改,又写成了三页;
可还是不行,最后写成了一页。
最后干脆写成了五个字。
迁都有迁都的理由,能够说出一箩筐;不迁都,也有不迁都的理由,也能写出一箩筐。迁都与不迁都的理由,当今的官家听了很多,说太多也没有用。只是重在取舍,重在官家如何选择。
选择比理由重要。
看着这五个字,宋钦宗脑海中立时闪现出了无数迁都的理由,比如避开金军锋芒,比如修生养息,比如借助关中的险要,比如借助陕西的精兵,还有忍辱复仇等等。
可是一想到迁都的害处,他就有些恐惧。
迁都之前,礼仪征伐皆出于天子;迁都之后,礼仪征伐皆出于诸侯。
若是在太平年代,迁都,不过是财政损耗,朝廷大臣不满而已。可是在战乱年代,迁都却是极为冒险,甚至是慢性自杀。
西周时,迁都之前,周天子威临天下,是真正的天子;可是在迁都后,谁还在乎天子,真正的群雄并起。安史之乱,唐天子逃离长安,也是迁都蜀中,天子威严尽数散去;最后军阀割据不断,知道唐朝灭亡。
若是迁都关中,迁都京兆府,好处是极为明显的;可是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天子威严不在,那时他还能镇压住那些骄兵悍将,心怀鬼胎的文臣吗?
宋钦宗有自知之明,他刚刚上台,刚刚当上皇帝,地位极端的不牢固。在大宋,有着不杀士大夫的传统,可是他却冒了打不韪,斩杀了六贼。看似汴梁百姓都是拍手称快,一副英明雄主的样子,可是却遭到了士大夫的厌恶,抵制。
在士大夫看来,他今天能借助着诛杀六贼之名,杀戮不断;明天也能借助诛杀“四贼“之名,再度开杀戒。
如今他借着是皇帝身份,靠着皇帝的威严,使朝中百官不敢轻举妄动。可是一旦迁都,那时朝中大臣必然再度发难,打击他的权威。那时极有可能将老爹宋徽宗这个太上皇,再度变为皇帝。
一想到昔日的父亲,今日的太上皇,宋钦宗心中那根刺就不断生长。
…………
太上皇历来是悲剧的!
第一个太上皇是赵武灵王。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使秦国强盛。于是他于二十七年(前299年),勇敢地打破了历来国君死后始立新君的传统,主动将王位让给自己钟爱的幼子赵何,即赵惠文王,并让有丰富政治经验的老臣肥义为相国,而自号为“主父”。他从烦琐的政务中解脱出来,统率他亲手缔造的骑兵,准备从河套一带南下袭秦。为了稳中求胜,赵武灵王冒着很大的危险,化装成使者入秦,窥审秦王态势,侦察关中地形,认真研究袭秦战略。
正当赵主父雄心勃勃之时,赵国内部发生了政变。据《史记·赵世家》记载;惠文王四年,公子章“作乱”,先杀肥义,公子李成、李兑起兵靖难,败公子章。公子章兵败后投奔主父,主父收容了他。公子成、李兑围攻主父所居的沙丘宫,杀死公子章。他们害怕主父秋后算帐,就将主父围困在宫中。“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彀(小麻雀)而食之,三月余而饿死沙丘宫。”赵主父就是这样在内讧中死去。
第二个悲催的太上皇,是唐太祖李渊。李渊本是英明神武之人,奈何在处理儿子继承人问题上,也是纠结不断。他努力的调和二者矛盾,可是失败了,反而是在玄武门之变后,被幽禁,退位成为太上皇。他的运气很好,没有背饿死,一直是过着幸福的生活直到死去。
而第三个悲催的太上皇,也是最悲催的太上皇莫过于宋徽宗。
没有最悲催,只有更悲催。
金军南下了,宋徽宗恐惧了,于是把皇位让给了大儿子,带着亲信大臣向南方跑去,胆小如鼠。若是他一直呆在南方,可能避开靖康之耻,避开汴梁城破的危机,只是这货在... -->>
“陛下,迁都吧!“
这是种师道的上书,上书的内容仅仅是五个字。原本种师道想了很多的迁都理由,内容写了七页之多。可是觉得字数太多了,字数太多意味着废话也多,容易产生不耐烦之感。
于是重写删改,又写成了三页;
可还是不行,最后写成了一页。
最后干脆写成了五个字。
迁都有迁都的理由,能够说出一箩筐;不迁都,也有不迁都的理由,也能写出一箩筐。迁都与不迁都的理由,当今的官家听了很多,说太多也没有用。只是重在取舍,重在官家如何选择。
选择比理由重要。
看着这五个字,宋钦宗脑海中立时闪现出了无数迁都的理由,比如避开金军锋芒,比如修生养息,比如借助关中的险要,比如借助陕西的精兵,还有忍辱复仇等等。
可是一想到迁都的害处,他就有些恐惧。
迁都之前,礼仪征伐皆出于天子;迁都之后,礼仪征伐皆出于诸侯。
若是在太平年代,迁都,不过是财政损耗,朝廷大臣不满而已。可是在战乱年代,迁都却是极为冒险,甚至是慢性自杀。
西周时,迁都之前,周天子威临天下,是真正的天子;可是在迁都后,谁还在乎天子,真正的群雄并起。安史之乱,唐天子逃离长安,也是迁都蜀中,天子威严尽数散去;最后军阀割据不断,知道唐朝灭亡。
若是迁都关中,迁都京兆府,好处是极为明显的;可是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天子威严不在,那时他还能镇压住那些骄兵悍将,心怀鬼胎的文臣吗?
宋钦宗有自知之明,他刚刚上台,刚刚当上皇帝,地位极端的不牢固。在大宋,有着不杀士大夫的传统,可是他却冒了打不韪,斩杀了六贼。看似汴梁百姓都是拍手称快,一副英明雄主的样子,可是却遭到了士大夫的厌恶,抵制。
在士大夫看来,他今天能借助着诛杀六贼之名,杀戮不断;明天也能借助诛杀“四贼“之名,再度开杀戒。
如今他借着是皇帝身份,靠着皇帝的威严,使朝中百官不敢轻举妄动。可是一旦迁都,那时朝中大臣必然再度发难,打击他的权威。那时极有可能将老爹宋徽宗这个太上皇,再度变为皇帝。
一想到昔日的父亲,今日的太上皇,宋钦宗心中那根刺就不断生长。
…………
太上皇历来是悲剧的!
第一个太上皇是赵武灵王。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使秦国强盛。于是他于二十七年(前299年),勇敢地打破了历来国君死后始立新君的传统,主动将王位让给自己钟爱的幼子赵何,即赵惠文王,并让有丰富政治经验的老臣肥义为相国,而自号为“主父”。他从烦琐的政务中解脱出来,统率他亲手缔造的骑兵,准备从河套一带南下袭秦。为了稳中求胜,赵武灵王冒着很大的危险,化装成使者入秦,窥审秦王态势,侦察关中地形,认真研究袭秦战略。
正当赵主父雄心勃勃之时,赵国内部发生了政变。据《史记·赵世家》记载;惠文王四年,公子章“作乱”,先杀肥义,公子李成、李兑起兵靖难,败公子章。公子章兵败后投奔主父,主父收容了他。公子成、李兑围攻主父所居的沙丘宫,杀死公子章。他们害怕主父秋后算帐,就将主父围困在宫中。“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彀(小麻雀)而食之,三月余而饿死沙丘宫。”赵主父就是这样在内讧中死去。
第二个悲催的太上皇,是唐太祖李渊。李渊本是英明神武之人,奈何在处理儿子继承人问题上,也是纠结不断。他努力的调和二者矛盾,可是失败了,反而是在玄武门之变后,被幽禁,退位成为太上皇。他的运气很好,没有背饿死,一直是过着幸福的生活直到死去。
而第三个悲催的太上皇,也是最悲催的太上皇莫过于宋徽宗。
没有最悲催,只有更悲催。
金军南下了,宋徽宗恐惧了,于是把皇位让给了大儿子,带着亲信大臣向南方跑去,胆小如鼠。若是他一直呆在南方,可能避开靖康之耻,避开汴梁城破的危机,只是这货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