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帝王之术 (1/2)
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三月三,龙抬头。
这正是一个郊游,踏春的好季节。
此时距离赵朴登基已经三天了,在繁忙的典礼之后,赵朴总算是有了闲时间。不过这些闲时间,没有用来临幸美女,也没有用来询问大臣军国大计,而是在看书、练字。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
练字,可以让浮躁的心情,暂时的舒缓下来,平静,冷淡的看待世界;读书可以填补知识空白,当好合格的皇帝。
一夜暴富,一步登天,往往带来心态失衡,若是难以从容驾驭,只会是祸及自身。今年,赵朴仅仅是十七岁,上一年仅仅是一个闲散王爷,遛狗斗鸡,眠花宿柳,可是此时忽然一跃成为帝皇至尊,左右百万山河,至尊至极,权力至高无上,却不知该如何发号施令。
这时必须要学习一门课程,帝王之术。
王道、霸道合一,便是帝王之术。帝王之术最大特点是言行不一推出很高的道德标准,其实是让别人遵守的,而帝王本身做一些见不得光的勾当。
中国历史有“两千年之学,旬学也,两千年之政,秦政也”的说法。而荀子在孔子的思想上加上了“法”的要素,尽管很露骨,但是非常实用,帝王宣讲的是孔学,做事的参考却是荀学。
在南京应天府,书库内有着大量帝王之术的书籍,很是凌乱,很是闲散,不成体系,杂乱无章,都是历代皇帝留下的读书笔记。对于帝王之术,帝王们往往是隐晦不言,即便是说出来,也是含糊其辞。
用人之道,首在鉴人,次在用人,终在聚人,德才须鉴,不鉴必失。
用人有道,失道致祸,聚人为果,正心为因。用人要疑,用人不疑,必死无疑,疑人不用,无人可用。
知人者,王道也。知事者,臣道业。无形者,物之也。无端者,事之本也。鼓不预五音,二为五音之王。有道者,不为五官之士,二为理事之主。知人善用,为政之本。臣以自任为能,君以用人为能。臣以能言为能,君以能听为能。臣以能行为能,君以能赏罚为能。
智莫难于知人,人心险于山川,难知于天!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道理简单,可是实践起来很难。
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而不是脑袋决定屁股。
许多皇帝,往往是先坐在那把椅子上,再学习帝王之道。有许多的帝王,由于身份转化不成功,结果悲剧了。比如李煜没有成功由才子转化为帝王,宋徽宗没有成功由文人转化为帝王;崇祯没有成功由信王转化为皇帝。
若是在太平年代,即便是没有转化成功,也没有大不了的,不过是多交一些学费而已。
可是在末世,弄不好就是亡国之君了。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这些话,忽悠老百姓还可以,君王若是被忽悠进去,那就悲剧了。崇宗皇帝就是悲剧货色,灭了魏忠贤,也就罢了,竟然被东林党一口一个圣君忽悠住了,解散了东厂,自废武功,结果朝堂江河日下,越混越惨。
帝王学即厚黑学,脸厚心黑而已。这两样说起来简单,要想做的得心应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任何礼仪廉耻甚至亲情、爱卿、友情在权位面前统统都要让路。别说是不相干的外人,历史上杀父灭亲夺取皇位的事情也不少。历代都是喊着德乃立身之本,然而到了他自己那里,就变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了。
赵光义身为臣子,却害死了哥哥赵匡胤,篡位夺君,可谓是不忠;杀死自己的侄儿,可谓不仁;纵然将士太原烧杀抢掠,可谓不义。用儒家的说法,是不忠不仁不义,等同于禽兽。若是换成帝王之术,则是杀死皇帝,叫敢想敢干;杀死侄儿,叫斩草除根;纵然将士太原烧杀抢掠,叫杀人诛心;抢夺侄儿的皇位,叫能者居之。
五胡乱华后,五代十国时期,为什么朝代更替如此频繁,那是因为人心乱了,人心一乱,天下人自然生非份之想了。而如今,汴梁城破,他赵朴为何能轻易而居当上皇帝,无人反对,就是因为人心不乱。
“宋太宗赵光义做得不好,不择手段,急于... -->>
三月三,龙抬头。
这正是一个郊游,踏春的好季节。
此时距离赵朴登基已经三天了,在繁忙的典礼之后,赵朴总算是有了闲时间。不过这些闲时间,没有用来临幸美女,也没有用来询问大臣军国大计,而是在看书、练字。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
练字,可以让浮躁的心情,暂时的舒缓下来,平静,冷淡的看待世界;读书可以填补知识空白,当好合格的皇帝。
一夜暴富,一步登天,往往带来心态失衡,若是难以从容驾驭,只会是祸及自身。今年,赵朴仅仅是十七岁,上一年仅仅是一个闲散王爷,遛狗斗鸡,眠花宿柳,可是此时忽然一跃成为帝皇至尊,左右百万山河,至尊至极,权力至高无上,却不知该如何发号施令。
这时必须要学习一门课程,帝王之术。
王道、霸道合一,便是帝王之术。帝王之术最大特点是言行不一推出很高的道德标准,其实是让别人遵守的,而帝王本身做一些见不得光的勾当。
中国历史有“两千年之学,旬学也,两千年之政,秦政也”的说法。而荀子在孔子的思想上加上了“法”的要素,尽管很露骨,但是非常实用,帝王宣讲的是孔学,做事的参考却是荀学。
在南京应天府,书库内有着大量帝王之术的书籍,很是凌乱,很是闲散,不成体系,杂乱无章,都是历代皇帝留下的读书笔记。对于帝王之术,帝王们往往是隐晦不言,即便是说出来,也是含糊其辞。
用人之道,首在鉴人,次在用人,终在聚人,德才须鉴,不鉴必失。
用人有道,失道致祸,聚人为果,正心为因。用人要疑,用人不疑,必死无疑,疑人不用,无人可用。
知人者,王道也。知事者,臣道业。无形者,物之也。无端者,事之本也。鼓不预五音,二为五音之王。有道者,不为五官之士,二为理事之主。知人善用,为政之本。臣以自任为能,君以用人为能。臣以能言为能,君以能听为能。臣以能行为能,君以能赏罚为能。
智莫难于知人,人心险于山川,难知于天!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道理简单,可是实践起来很难。
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而不是脑袋决定屁股。
许多皇帝,往往是先坐在那把椅子上,再学习帝王之道。有许多的帝王,由于身份转化不成功,结果悲剧了。比如李煜没有成功由才子转化为帝王,宋徽宗没有成功由文人转化为帝王;崇祯没有成功由信王转化为皇帝。
若是在太平年代,即便是没有转化成功,也没有大不了的,不过是多交一些学费而已。
可是在末世,弄不好就是亡国之君了。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这些话,忽悠老百姓还可以,君王若是被忽悠进去,那就悲剧了。崇宗皇帝就是悲剧货色,灭了魏忠贤,也就罢了,竟然被东林党一口一个圣君忽悠住了,解散了东厂,自废武功,结果朝堂江河日下,越混越惨。
帝王学即厚黑学,脸厚心黑而已。这两样说起来简单,要想做的得心应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任何礼仪廉耻甚至亲情、爱卿、友情在权位面前统统都要让路。别说是不相干的外人,历史上杀父灭亲夺取皇位的事情也不少。历代都是喊着德乃立身之本,然而到了他自己那里,就变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了。
赵光义身为臣子,却害死了哥哥赵匡胤,篡位夺君,可谓是不忠;杀死自己的侄儿,可谓不仁;纵然将士太原烧杀抢掠,可谓不义。用儒家的说法,是不忠不仁不义,等同于禽兽。若是换成帝王之术,则是杀死皇帝,叫敢想敢干;杀死侄儿,叫斩草除根;纵然将士太原烧杀抢掠,叫杀人诛心;抢夺侄儿的皇位,叫能者居之。
五胡乱华后,五代十国时期,为什么朝代更替如此频繁,那是因为人心乱了,人心一乱,天下人自然生非份之想了。而如今,汴梁城破,他赵朴为何能轻易而居当上皇帝,无人反对,就是因为人心不乱。
“宋太宗赵光义做得不好,不择手段,急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