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大齐英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听你的!”
刘允章开始回忆他写的那道奏章,他记忆力惊人,是李唐的翰林学士,的确很有学问,只见刘允章一字一句说道:“国有九破,陛下知之乎?终年聚兵,一破也。蛮夷炽兴,二破也。权豪奢僭,三破也。大将不朝,四破也。广造佛寺,五破也。贿赂公行,六破也。长吏残暴,七破也。赋役不等,八破也。今天下苍生,凡有八苦。陛下知之乎?官吏苛刻,一苦也。私债征夺,二苦也。赋税繁多,三苦也。所由乞敛,四苦也。替逃人差科,五苦也。冤不得理,屈不得伸,六苦也。冻无衣,饥无食,七苦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八苦也。”
刘允章说完,长出了一口气,泪如雨下,高呼道:“陛下,你为什么这样耽于游乐,而忘却了祖宗基业?!近三百年的大唐,不久要完了!”
亲信们听了刘允章的话,个个神色凝重,默然无语。
过了好久,一个亲信说道:“刘大人,为今之计,我们该如何是好?”
刘允章苦笑一声:“我早年苦读,考中进士,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礼部侍郎。咸通九年,知贡举,出为鄂州观察使、检校工部尚书,后迁东都留守。你们知道,我不过是一介书生耳,从没有接触过刀兵之事。这东都洛阳,虽说有数万兵马,但实际上很多人的心已经向着大齐,这就叫民心不可违!我作为华夏子民,只有忠于华夏民族。谁的行为对华夏族有利,对天下子民有利,我刘允章就跟谁走。现在李唐已是残山剩水,天下分崩离析久矣。李唐朝廷的诏书,很多方镇根本不当回事!”
另一个亲信颤声问道:“刘大人的意思,就是不和大齐军交战,举城归顺黄巢?”
“嗯,老夫正有此意!我不想让生灵涂炭,洛阳是座古都,是华夏族的骄傲,我不想让洛阳毁于战乱!”
亲信们议论开了,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但讨论到最后,在刘允章的坚持下,达成了一致意见,那就是:归顺大齐。
刘允章说干就干,他一方面派兵把守好洛阳各个紧要之处,另一方面抚慰百姓,要他们切勿惊慌,对扰乱洛阳治安的地痞无赖之徒,坚决镇压,决不手软。
这样一来,洛阳人心渐渐安定下来。
刘允章写了一封长信,全面阐述了自己的主张,愿以天下苍生为念,举城归顺大齐。写毕,刘允章派了十几个亲兵,保护着幕僚许成,趁着夜色,跑到大齐营寨那里。
“哪一个?你们是干什么的?黑灯瞎火的,跑到这里来干什么?这里是大齐军营?”值勤的大齐义兵喝问道,有的义兵拈弓搭箭,警惕地望着那群陌生人。
“别放箭,我们是刘允章大人派来的,来送刘大人写给黄王的亲笔信啊!”唐兵喊道。
“原来这样,那你们中选一个随我们进去吧!其它的就在外面等候,听明白了吗?”大齐值勤兵说道。
“谢谢大齐兄弟!”唐兵纷纷点头。
许成说道:“我是刘允章大人的高级幕僚,代表刘大人送信给黄王的,我就随你们进去吧!”
几个义兵搜查了一下许成衣裳,发现许成没有夹带兵器,义兵就带着许成七拐八弯,到了黄巢的中军帐。
义兵进帐向黄巢说了这事,黄巢吩咐道:“让许成进来!”
“遵命!”义兵转身退出。
许成进入中军帐,看到黄巢端坐在帅椅上,威风凛凛,不怒自威。许成呈上书信,说道:“黄王,刘允章大人是一个清官,他的口碑很多地方的军民都知道。这次刘大人决定不在洛阳与贵军对垒,举城归顺大齐,望黄王明鉴!”
黄巢拿过书信,看了起来,不一会儿,黄巢抬头问道:“许成,我知道刘允章确实是一位清官,是一个好人,他有心归顺大齐,他手下的兵将愿不愿意?”
许成答道:“黄王,请你放心,刘大人在洛阳军民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他的话,洛阳军民一定听的。这事刘大人已经和他的文武官员中的亲信商量过了,他的亲信同意归顺大齐。刘大人到时命令洛阳兵马开出城外,接受黄王改编!”
黄巢点点头:“难得刘允章深明大义,为洛阳军民找到了一条光明之路,那好,黄巢代表大齐,同意接受刘允章的投诚!”
黄巢马上写了回信,让许成带给刘允章,并安排酒席,在大齐军营招待许成一行。
许成一行走后,尚让说道:“黄大哥,就怕刘允章这次是诈降,麻痹我军!“
柴存在一旁说道:“我看此事不会有诈,我看过刘允章的文章,此人乃一介书生,但为人正直。李唐现在*不堪,刘允章顺应民意,举城归顺大齐,也是情理之中。”
孙梅、孟楷、曹敏、岳灵飞、盖洪等人都认为刘允章是真降。
黄巢最后说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为了确保进入洛阳,大齐第一寨孟楷部驻扎在洛阳东城外,第二寨曹敏部驻扎在洛阳南城外,第三寨黄思邺部驻扎在洛阳西城外,第四寨岳灵飞部驻扎在洛阳北城外。第五寨盖洪部在洛阳外围监视其它方镇。大齐中军由我、孙梅、柴存率领,负责改编洛阳守军,接管洛阳!”
李唐洛阳守将刘景仁得到黄巢起义军进兵洛阳的消息后,连日神思恍惚,长吁短叹。他要转移家产到京师去,可是刘允章不同意,洛阳所有大户人家,一律不准将私产转移出城。洛阳城四周到处是查巡的兵将,刘景仁无计可施。
刘景仁与亲信密谋,决定发动兵变,除去刘允章,谁知刘景仁的一个亲信一直敬崇刘允章,对刘景仁的做法十分不满,就偷偷地把刘景仁兵变的计划告诉了刘允章。
刘允章大怒,调集兵力,在一个漆黑之夜,突然包围了刘景仁的宅第,诛杀了刘景仁,并将刘景仁的亲信一网打尽,削弱了归顺大齐的洛阳反对力量。
公元八八零年十一月十七日,大齐六十多万大军云集洛阳城下,刘允章按照书信中的约定,打开城门,命令李唐兵马开出城外,接受大齐改编。
李唐东都留守刘允章率领百官出城迎拜黄巢大军入城,大齐军雄纠纠气昂昂地进入洛阳城,但见甲骑如流,刀枪耀日,军列整齐。大齐将帅出榜安民,对洛阳居民问寒问暖,还送给不少贫民吃的穿的东西,洛阳民众生活正常。大喜之至,载歌载舞,欢迎这支仁义之师。
黄巢紧紧握住刘允章的手,赞许道:“刘翰林二袖清风,心系民众,这次将洛阳献给大齐,足可彪炳青史,名垂千古。”
刘允章平静地说道:“黄王起兵,利国利民,允章之举,实因大齐义声昭著,故众望所归。”
黄巢问道:“刘翰林,我意继续留用你,在大齐政府工作,你意如何?”
刘允章拱了拱手,说道:“黄王,老朽年迈,精力不济,只想回到老家洺州,聊度余生,望黄王成全老朽心愿。”
黄巢见刘允章态度坚决,知道挽留不住,看看刘允章白花花胡子一大把,遂说道:“那好吧,我一向不强人所难,刘翰林回洺州去吧。大齐送给你一点养老费,还望刘翰林接纳!”
“不,老朽为官多年,一向不受贿赂,这次回家度过残年,决不拿走洛阳的一钱一物,望黄王成全老朽的一世清名!”
黄巢听了,激动地说:“刘翰林高风亮节,古今罕见,我理解你的志向,好吧,那就按你的心愿去做吧!”
“谢黄王,祝大齐早日统一华夏,老朽就此告辞了!”刘允章说完,步履蹒跚地走了,渐行渐远。
听你的!”
刘允章开始回忆他写的那道奏章,他记忆力惊人,是李唐的翰林学士,的确很有学问,只见刘允章一字一句说道:“国有九破,陛下知之乎?终年聚兵,一破也。蛮夷炽兴,二破也。权豪奢僭,三破也。大将不朝,四破也。广造佛寺,五破也。贿赂公行,六破也。长吏残暴,七破也。赋役不等,八破也。今天下苍生,凡有八苦。陛下知之乎?官吏苛刻,一苦也。私债征夺,二苦也。赋税繁多,三苦也。所由乞敛,四苦也。替逃人差科,五苦也。冤不得理,屈不得伸,六苦也。冻无衣,饥无食,七苦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八苦也。”
刘允章说完,长出了一口气,泪如雨下,高呼道:“陛下,你为什么这样耽于游乐,而忘却了祖宗基业?!近三百年的大唐,不久要完了!”
亲信们听了刘允章的话,个个神色凝重,默然无语。
过了好久,一个亲信说道:“刘大人,为今之计,我们该如何是好?”
刘允章苦笑一声:“我早年苦读,考中进士,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礼部侍郎。咸通九年,知贡举,出为鄂州观察使、检校工部尚书,后迁东都留守。你们知道,我不过是一介书生耳,从没有接触过刀兵之事。这东都洛阳,虽说有数万兵马,但实际上很多人的心已经向着大齐,这就叫民心不可违!我作为华夏子民,只有忠于华夏民族。谁的行为对华夏族有利,对天下子民有利,我刘允章就跟谁走。现在李唐已是残山剩水,天下分崩离析久矣。李唐朝廷的诏书,很多方镇根本不当回事!”
另一个亲信颤声问道:“刘大人的意思,就是不和大齐军交战,举城归顺黄巢?”
“嗯,老夫正有此意!我不想让生灵涂炭,洛阳是座古都,是华夏族的骄傲,我不想让洛阳毁于战乱!”
亲信们议论开了,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但讨论到最后,在刘允章的坚持下,达成了一致意见,那就是:归顺大齐。
刘允章说干就干,他一方面派兵把守好洛阳各个紧要之处,另一方面抚慰百姓,要他们切勿惊慌,对扰乱洛阳治安的地痞无赖之徒,坚决镇压,决不手软。
这样一来,洛阳人心渐渐安定下来。
刘允章写了一封长信,全面阐述了自己的主张,愿以天下苍生为念,举城归顺大齐。写毕,刘允章派了十几个亲兵,保护着幕僚许成,趁着夜色,跑到大齐营寨那里。
“哪一个?你们是干什么的?黑灯瞎火的,跑到这里来干什么?这里是大齐军营?”值勤的大齐义兵喝问道,有的义兵拈弓搭箭,警惕地望着那群陌生人。
“别放箭,我们是刘允章大人派来的,来送刘大人写给黄王的亲笔信啊!”唐兵喊道。
“原来这样,那你们中选一个随我们进去吧!其它的就在外面等候,听明白了吗?”大齐值勤兵说道。
“谢谢大齐兄弟!”唐兵纷纷点头。
许成说道:“我是刘允章大人的高级幕僚,代表刘大人送信给黄王的,我就随你们进去吧!”
几个义兵搜查了一下许成衣裳,发现许成没有夹带兵器,义兵就带着许成七拐八弯,到了黄巢的中军帐。
义兵进帐向黄巢说了这事,黄巢吩咐道:“让许成进来!”
“遵命!”义兵转身退出。
许成进入中军帐,看到黄巢端坐在帅椅上,威风凛凛,不怒自威。许成呈上书信,说道:“黄王,刘允章大人是一个清官,他的口碑很多地方的军民都知道。这次刘大人决定不在洛阳与贵军对垒,举城归顺大齐,望黄王明鉴!”
黄巢拿过书信,看了起来,不一会儿,黄巢抬头问道:“许成,我知道刘允章确实是一位清官,是一个好人,他有心归顺大齐,他手下的兵将愿不愿意?”
许成答道:“黄王,请你放心,刘大人在洛阳军民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他的话,洛阳军民一定听的。这事刘大人已经和他的文武官员中的亲信商量过了,他的亲信同意归顺大齐。刘大人到时命令洛阳兵马开出城外,接受黄王改编!”
黄巢点点头:“难得刘允章深明大义,为洛阳军民找到了一条光明之路,那好,黄巢代表大齐,同意接受刘允章的投诚!”
黄巢马上写了回信,让许成带给刘允章,并安排酒席,在大齐军营招待许成一行。
许成一行走后,尚让说道:“黄大哥,就怕刘允章这次是诈降,麻痹我军!“
柴存在一旁说道:“我看此事不会有诈,我看过刘允章的文章,此人乃一介书生,但为人正直。李唐现在*不堪,刘允章顺应民意,举城归顺大齐,也是情理之中。”
孙梅、孟楷、曹敏、岳灵飞、盖洪等人都认为刘允章是真降。
黄巢最后说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为了确保进入洛阳,大齐第一寨孟楷部驻扎在洛阳东城外,第二寨曹敏部驻扎在洛阳南城外,第三寨黄思邺部驻扎在洛阳西城外,第四寨岳灵飞部驻扎在洛阳北城外。第五寨盖洪部在洛阳外围监视其它方镇。大齐中军由我、孙梅、柴存率领,负责改编洛阳守军,接管洛阳!”
李唐洛阳守将刘景仁得到黄巢起义军进兵洛阳的消息后,连日神思恍惚,长吁短叹。他要转移家产到京师去,可是刘允章不同意,洛阳所有大户人家,一律不准将私产转移出城。洛阳城四周到处是查巡的兵将,刘景仁无计可施。
刘景仁与亲信密谋,决定发动兵变,除去刘允章,谁知刘景仁的一个亲信一直敬崇刘允章,对刘景仁的做法十分不满,就偷偷地把刘景仁兵变的计划告诉了刘允章。
刘允章大怒,调集兵力,在一个漆黑之夜,突然包围了刘景仁的宅第,诛杀了刘景仁,并将刘景仁的亲信一网打尽,削弱了归顺大齐的洛阳反对力量。
公元八八零年十一月十七日,大齐六十多万大军云集洛阳城下,刘允章按照书信中的约定,打开城门,命令李唐兵马开出城外,接受大齐改编。
李唐东都留守刘允章率领百官出城迎拜黄巢大军入城,大齐军雄纠纠气昂昂地进入洛阳城,但见甲骑如流,刀枪耀日,军列整齐。大齐将帅出榜安民,对洛阳居民问寒问暖,还送给不少贫民吃的穿的东西,洛阳民众生活正常。大喜之至,载歌载舞,欢迎这支仁义之师。
黄巢紧紧握住刘允章的手,赞许道:“刘翰林二袖清风,心系民众,这次将洛阳献给大齐,足可彪炳青史,名垂千古。”
刘允章平静地说道:“黄王起兵,利国利民,允章之举,实因大齐义声昭著,故众望所归。”
黄巢问道:“刘翰林,我意继续留用你,在大齐政府工作,你意如何?”
刘允章拱了拱手,说道:“黄王,老朽年迈,精力不济,只想回到老家洺州,聊度余生,望黄王成全老朽心愿。”
黄巢见刘允章态度坚决,知道挽留不住,看看刘允章白花花胡子一大把,遂说道:“那好吧,我一向不强人所难,刘翰林回洺州去吧。大齐送给你一点养老费,还望刘翰林接纳!”
“不,老朽为官多年,一向不受贿赂,这次回家度过残年,决不拿走洛阳的一钱一物,望黄王成全老朽的一世清名!”
黄巢听了,激动地说:“刘翰林高风亮节,古今罕见,我理解你的志向,好吧,那就按你的心愿去做吧!”
“谢黄王,祝大齐早日统一华夏,老朽就此告辞了!”刘允章说完,步履蹒跚地走了,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