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大宋不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梯次火力体系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将所有火力全部集中在交战的第一线上,将不同射程的火力集中于一点,在双方参战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形成巨大的局部火力优势。
秦州吴璘用过的叠阵也是这个道理。
打枪,靠的主要是手上的稳定性,对体力和力量的要求反倒不是很高。
尤其是在望楼之上,将枪架在台子上的定点射击,不需要机动转移,也不需要端着沉重的枪弹。
只是扣一扣扳机,轻松得很。
望楼是李申之照着碉堡的样子修的,射击孔小小的一个,完全免疫了金人的弩箭。
即便是金人中有神射手,可以百步穿杨地射中碉堡上的射击孔,那也会因为箭矢飞行的轨迹与射击孔的角度不匹配,无法穿过射击孔伤害到碉堡里的人。
没有了受伤的后顾之忧,望楼中的人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瞄准中,极大地提高了命中率。
望楼中的妇女和老人可不是一般人,他们都是各条生产线上的佼佼者。
在手工艺领域,菜比们各有各的菜法,但是大师都有共通之处:手上功夫又巧又稳。
来自纺织工坊的妇人,十个手指可以分别单独操作纺线而不打结,宛如掌中跳舞的精灵。
老人们都是资深的木匠,随手一斧子劈下去,误差不超过一毫米。
他们操纵燧发枪,简直轻而易举。
手上极强的稳定性,使得他们仅仅浪费了两发子弹之后,便熟悉了火枪的操作要领,紧接着达到了十发九中的惊人命中率。
打枪需要的体能不多,他们每个人都能打上两个时辰不待歇气。
主要是眼睛受不了,瞄的时间长了眼花。再加上火药的纯度有限,射击之后烟雾缭绕。
若不是李申之早早地望楼中装了几个大的换气扇,这几个工坊精英怕不要被废气给呛死。
望楼里满满当当地摆满了备用枪支和子弹,还有整垛整垛的补给品,这是他们战斗到底的勇气。
燧发枪的研发已经到了第四代。
继第一代燧发枪研制成功之后,第二代和第三代燧发枪全都是过渡产品,并没有大规模生产。
直到第四代燧发枪的研发成功,终于达成定型,可以大规模生产。
经过李申之的提示,装弹模式从前膛装弹变成了后膛装弹,只需要拨开卡扣,便能将枪机和枪管折开。
枪管的口径和弹壳的口径之间有一点小小的错差,使得弹壳装入之后能够刚好地卡在枪管的尾部,增加了子弹在枪管中的稳定性。
后膛枪最大的好处,在于方便清洁枪管。
不同于前膛枪,需要用枪刺套着棉布伸入枪管之内反复抽chā,还不一定能清理干净。
后枪膛只需要找一块棉布从枪管的尾部塞入,然后用枪刺的钝端顶直枪管枪口掉出,枪管便清理完毕。
第四代燧发枪配备了标准枪刺,其作用并不是弹尽粮绝之后与敌人拼刺刀,其最大的用途是日常清理枪管。
每打十发子弹清理一次枪管,望楼之上的阻击阵地打得很有节奏。
当战斗打到了第三天早上的时候,金人终于攻占了工坊城的城墙。
赵瑗和李申之商定之后,战略性地放弃了城墙的防御。
随着疲劳度的增加,战斗力逐渐下降,第三天的伤亡率直线上升。
虽然前两天的战斗打得非常惨烈,但是工坊城中的伤亡率却不是很高,是以他们能够一直在坚持。
但现在伤亡率上升,让李申之不得不选择暂时收缩防线。
宋人在火器的配合下打出一波反攻之后,悄悄地撤下了城墙,转入巷战。
金人被宋人突然的发力打懵了片刻,紧接着便加强了进攻,一举重新攻上了城墙。
当看到城墙之上的宋军早已撤得不见了踪影,金兵兴奋地把消息传回了韩常的营帐,韩常将消息马不停蹄地转交给了完颜宗弼。
爬上城墙的金人有两个选择,其一是进入城中与宋人巷战,其二是进入望楼消灭火枪队。
望楼在建造之初便考虑到了这种情况,设计上楼的楼梯极其狭窄,只能勉强通过一个人,还要盘旋好几圈才能上楼。
想要冲上望楼的金人,无不是刚刚露出个脑袋,便被一枪爆头。
付出了十几条人命之后,金人放弃了进攻望楼的想法,专心进入城中与宋人巷战。
殊不知进入城中之后,金兵反倒将自己的后背暴露在了火枪队的火力范围之下。
望楼就像一座开了无双的防御塔一般,两头攻击,缓慢地收割着金人的生命。
面对这无可奈何的局面,金人只能寄希望于望楼之上的弹药尽快消耗完毕。
弹药消耗完是不可能的,望楼之上足足准备了数万发的子弹。
这三天来城墙上在激烈地交战,工坊城中的火器生产更是一刻都没有停,不断地向望楼之上补充弹药。
三天的仗打下来,望楼之上的弹药不减反增。就在城墙上的士兵撤退的前一刻,仍然往望楼之上运送了一波弹药和食品补给。
望楼中的老师傅颇有些见识,说道:“金人太多,仗凭咱们几个根本打不过来。金人皮糙肉厚,完全可以顶着伤亡往里面冲。一旦这二十万金人全都冲进去,工坊城怕不得被他们给拆成平地。”
工坊城就是他们心中的圣地,不容许任何人搞破坏。
听到老师傅的分析,众人纷纷焦急地问道:“那该怎么办?”
老师傅捻了捻胡须,说道:“古话说得好,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咱们不要管金人的大头兵,只管照着他们的谋克来射。凡是看上去像个小头目的,优先干死他们。鸟无头不飞,金人没了军官,他们就会变成一盘散沙,不攻自乱。”
姜还是老的辣,老师傅一番话说到了点子上。
他们也没指望能够一枪击毙韩常这种级别的将军,能打几个基层小军官足矣。
虽说是基层小军官,其数量也不是很多。
就拿谋克来说,相当于百夫长,十万金兵里面不过才有一千个谋克。
将这一千个谋克统统击毙,金人的战斗指挥便会出现断层,到那时将军指挥不动士兵,岂不是要任人宰割。
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当然不会发生。
然而当十来个谋克被击毙之后,金人乱了。
冲入城中准备烧杀抢掠的金人,慌了、乱了。
战场上诡异的情况马上引起了金人的警觉,直觉告诉他们,宋人的打法有问题。
稍稍安定之后,金兵纷纷发现,宋人的火器只打军官。
当大家明白过来的一瞬间,所有金人的军官们慌了。
他们不敢继续领兵作战,而是纷纷找掩体躲藏起来。
将怂怂一窝,小军官们一个个藏了起来,金兵们也都纷纷藏了起来。
&nb... -->>
梯次火力体系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将所有火力全部集中在交战的第一线上,将不同射程的火力集中于一点,在双方参战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形成巨大的局部火力优势。
秦州吴璘用过的叠阵也是这个道理。
打枪,靠的主要是手上的稳定性,对体力和力量的要求反倒不是很高。
尤其是在望楼之上,将枪架在台子上的定点射击,不需要机动转移,也不需要端着沉重的枪弹。
只是扣一扣扳机,轻松得很。
望楼是李申之照着碉堡的样子修的,射击孔小小的一个,完全免疫了金人的弩箭。
即便是金人中有神射手,可以百步穿杨地射中碉堡上的射击孔,那也会因为箭矢飞行的轨迹与射击孔的角度不匹配,无法穿过射击孔伤害到碉堡里的人。
没有了受伤的后顾之忧,望楼中的人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瞄准中,极大地提高了命中率。
望楼中的妇女和老人可不是一般人,他们都是各条生产线上的佼佼者。
在手工艺领域,菜比们各有各的菜法,但是大师都有共通之处:手上功夫又巧又稳。
来自纺织工坊的妇人,十个手指可以分别单独操作纺线而不打结,宛如掌中跳舞的精灵。
老人们都是资深的木匠,随手一斧子劈下去,误差不超过一毫米。
他们操纵燧发枪,简直轻而易举。
手上极强的稳定性,使得他们仅仅浪费了两发子弹之后,便熟悉了火枪的操作要领,紧接着达到了十发九中的惊人命中率。
打枪需要的体能不多,他们每个人都能打上两个时辰不待歇气。
主要是眼睛受不了,瞄的时间长了眼花。再加上火药的纯度有限,射击之后烟雾缭绕。
若不是李申之早早地望楼中装了几个大的换气扇,这几个工坊精英怕不要被废气给呛死。
望楼里满满当当地摆满了备用枪支和子弹,还有整垛整垛的补给品,这是他们战斗到底的勇气。
燧发枪的研发已经到了第四代。
继第一代燧发枪研制成功之后,第二代和第三代燧发枪全都是过渡产品,并没有大规模生产。
直到第四代燧发枪的研发成功,终于达成定型,可以大规模生产。
经过李申之的提示,装弹模式从前膛装弹变成了后膛装弹,只需要拨开卡扣,便能将枪机和枪管折开。
枪管的口径和弹壳的口径之间有一点小小的错差,使得弹壳装入之后能够刚好地卡在枪管的尾部,增加了子弹在枪管中的稳定性。
后膛枪最大的好处,在于方便清洁枪管。
不同于前膛枪,需要用枪刺套着棉布伸入枪管之内反复抽chā,还不一定能清理干净。
后枪膛只需要找一块棉布从枪管的尾部塞入,然后用枪刺的钝端顶直枪管枪口掉出,枪管便清理完毕。
第四代燧发枪配备了标准枪刺,其作用并不是弹尽粮绝之后与敌人拼刺刀,其最大的用途是日常清理枪管。
每打十发子弹清理一次枪管,望楼之上的阻击阵地打得很有节奏。
当战斗打到了第三天早上的时候,金人终于攻占了工坊城的城墙。
赵瑗和李申之商定之后,战略性地放弃了城墙的防御。
随着疲劳度的增加,战斗力逐渐下降,第三天的伤亡率直线上升。
虽然前两天的战斗打得非常惨烈,但是工坊城中的伤亡率却不是很高,是以他们能够一直在坚持。
但现在伤亡率上升,让李申之不得不选择暂时收缩防线。
宋人在火器的配合下打出一波反攻之后,悄悄地撤下了城墙,转入巷战。
金人被宋人突然的发力打懵了片刻,紧接着便加强了进攻,一举重新攻上了城墙。
当看到城墙之上的宋军早已撤得不见了踪影,金兵兴奋地把消息传回了韩常的营帐,韩常将消息马不停蹄地转交给了完颜宗弼。
爬上城墙的金人有两个选择,其一是进入城中与宋人巷战,其二是进入望楼消灭火枪队。
望楼在建造之初便考虑到了这种情况,设计上楼的楼梯极其狭窄,只能勉强通过一个人,还要盘旋好几圈才能上楼。
想要冲上望楼的金人,无不是刚刚露出个脑袋,便被一枪爆头。
付出了十几条人命之后,金人放弃了进攻望楼的想法,专心进入城中与宋人巷战。
殊不知进入城中之后,金兵反倒将自己的后背暴露在了火枪队的火力范围之下。
望楼就像一座开了无双的防御塔一般,两头攻击,缓慢地收割着金人的生命。
面对这无可奈何的局面,金人只能寄希望于望楼之上的弹药尽快消耗完毕。
弹药消耗完是不可能的,望楼之上足足准备了数万发的子弹。
这三天来城墙上在激烈地交战,工坊城中的火器生产更是一刻都没有停,不断地向望楼之上补充弹药。
三天的仗打下来,望楼之上的弹药不减反增。就在城墙上的士兵撤退的前一刻,仍然往望楼之上运送了一波弹药和食品补给。
望楼中的老师傅颇有些见识,说道:“金人太多,仗凭咱们几个根本打不过来。金人皮糙肉厚,完全可以顶着伤亡往里面冲。一旦这二十万金人全都冲进去,工坊城怕不得被他们给拆成平地。”
工坊城就是他们心中的圣地,不容许任何人搞破坏。
听到老师傅的分析,众人纷纷焦急地问道:“那该怎么办?”
老师傅捻了捻胡须,说道:“古话说得好,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咱们不要管金人的大头兵,只管照着他们的谋克来射。凡是看上去像个小头目的,优先干死他们。鸟无头不飞,金人没了军官,他们就会变成一盘散沙,不攻自乱。”
姜还是老的辣,老师傅一番话说到了点子上。
他们也没指望能够一枪击毙韩常这种级别的将军,能打几个基层小军官足矣。
虽说是基层小军官,其数量也不是很多。
就拿谋克来说,相当于百夫长,十万金兵里面不过才有一千个谋克。
将这一千个谋克统统击毙,金人的战斗指挥便会出现断层,到那时将军指挥不动士兵,岂不是要任人宰割。
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当然不会发生。
然而当十来个谋克被击毙之后,金人乱了。
冲入城中准备烧杀抢掠的金人,慌了、乱了。
战场上诡异的情况马上引起了金人的警觉,直觉告诉他们,宋人的打法有问题。
稍稍安定之后,金兵纷纷发现,宋人的火器只打军官。
当大家明白过来的一瞬间,所有金人的军官们慌了。
他们不敢继续领兵作战,而是纷纷找掩体躲藏起来。
将怂怂一窝,小军官们一个个藏了起来,金兵们也都纷纷藏了起来。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