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大元王朝(出书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近代学人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称:“关汉卿一空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如今关汉卿的戏剧已被译成多种文字,走上世界舞台,这个七百年前的浪子,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江山换年代,美丑贯古今。当流氓无赖都成了道貌岸然的大人君子,关汉卿这种刚直不阿的文人也就只配沦为烟花路上的“浪子”了。“愤怒出诗人”,愤怒造就了关汉卿这位奇才,“浪子”千古,究竟幸还是不幸?
散曲与传奇除元曲外,还有和杂剧中的曲牌一样而没有念白和折子的歌曲,称为散曲,是元代的民歌。其中包括成套的“套数”和“小令”,也出了一些有名的作者和优美动人的作品,据不完全统计,散曲作家中有姓名可考者有187人。
在南方,以南曲腔调演唱的温州杂剧等地方戏发展成为南戏,亦称传奇。著名的有四大传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和《杀狗记》。
杂剧、散曲和南戏(传奇)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对后来戏剧文学的发展和许多地方戏曲、剧种的兴起,都有深远的影响。运用汉文从事写作的少数民族作家,在元代也很多,如回回人萨都剌、畏兀人小云石海涯(汉名贯云石,字酸斋)等,都以写散曲而驰名于时,对汉文的造诣很深。此外,回回诗人乃贤、丁鹤年等人,在当时也都有声誉。
蒙、藏史诗元代我国各民族的作家,运用自己民族文字或兄弟民族的文字,写出或翻译了不少的优秀文学作品。如作者不可考的《元朝秘史》(即《蒙古秘史》),不仅记录了蒙古的起源和成吉思汗、窝阔台汗时的历史,而且也是诗歌、口碑、传说等民间口头文学的汇编,是一部蒙古民族的史诗,也是蒙古族可考的第一部历史文献。
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是一部藏族民间说唱体的英雄史诗,在元代写完,当时在全国广泛流传,为汉、藏、蒙等族所喜闻乐道。《米拉日巴传》的作者署名是后藏疯人海如嘎,成书约在13世纪后期,写僧人米拉日巴的一生,是研究藏族社会和文学的重要资料。这些少数民族文学杰作,都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享有的文化遗产。伯颜专政蒙古统治由盛转衰,前人留给他的是一个破烂的摊子。
两虎相斗年幼的元顺帝根本不懂治国安邦,只知同女子游玩嬉戏,朝中大权全由伯颜和燕铁木儿两大家族把持。
伯颜曾被授予中书右丞相的头衔,燕铁木儿的弟弟撒敦担任中书左丞相,伯颜的弟弟马札儿台与燕铁木儿的儿子唐其势并为御史大夫,文宗在位时期,伯颜的权势与威望远远比不上燕铁木儿,而今登上中书右丞相宝座,权势跃居燕铁木儿家族之上。
对此,唐其势忿忿不平地说:“天下本是我家的天下,伯颜是什么人?竟然官职比我还高!”唐其势几次想刺杀伯颜,终未得手。伯颜则不露声色,静观事态的发展,暗中却在寻找时机剪除这个死对头。
顺帝至元元年(公元1335年),撒敦死去,唐其势晋升为中书左丞相。他见小皇帝越来越宠信伯颜,便抓紧行动,暗地里与他叔叔答里、弟弟塔剌海和宗王晃火帖木儿密谋策划,决定发动宫廷政变,废黜元顺帝,另立文宗的儿子燕铁占思为帝。
可是阴谋败露,至元元年(公元1335年)六月三十日,当唐其势率领几位勇士闯入皇宫时,伯颜伏兵以待,将唐其势及其同党团团围住,唐其势当即死于乱刀之下。
两宫皇后塔剌海逃进后宫,躲入姐姐座位底下。伯颜随即闯入后宫,从伯牙吾氏的座位下拖出塔剌海,挥刀即斩,鲜血溅了伯牙吾氏满身。伯颜立即上奏元顺帝,指责皇后伯牙吾氏窝藏大逆不道的弟弟,并欲将伯牙吾氏抓走。
伯牙吾氏向元顺帝求救,高喊:“陛下救救我!”
两年来,伯牙吾氏见元顺帝日益宠幸奇氏,非常恼恨,多次无故痛打奇氏,元顺帝表面上虽不敢作声,暗中则对伯牙吾氏咬牙切齿,而今她的兄弟犯上作乱,无论如何不能轻饶了她,所以当元顺帝听到伯牙吾氏向他呼救,冷笑一声,说道:“你的兄弟想置我于死地,我岂能救你!”
接着下令将她逐出宫门,贬为平民,不久被伯颜毒死。伯牙吾氏被黜,元顺帝打算立奇氏为皇后,但遭到伯颜的反对,结果,在伯颜的荐举下,伯颜忽都做了皇后,奇氏被立为二皇后。据说,两宫皇后并立,就是从元顺帝开始的。
伯颜忽都素来庄重朴实,整天端坐宫中,从不伴随皇帝游乐,元顺帝觉得她缺少魅力,很少出入她的宫中。
独断专行燕铁木儿家族败亡后,元顺帝将一切大权委付伯颜,听他决断,朝中不再设置左丞相,伯颜以中书右丞相的身份独专相权。不久,元顺帝授予伯颜世袭的答剌罕封号。按照蒙古惯例,受封者可以随意出入宫禁,并享有许多特权。
这样一来,伯颜身价就更高了。他当政期间所得的封号、官衔加在一起长达246个字,其权势之显赫,为元朝历代宰相中前所未有。
自从诛灭唐其势后,伯颜专政自恣,肆行贪暴,越来越不把当朝小皇帝放在眼里。
一天,他对15岁的元顺帝说:“陛下有太子,不要让他读汉人书。汉人读书,实在太欺负人了。”
中书省官员建议废除科举,深得伯颜赞赏,他立即上奏皇帝,请求批准。至元元年(公元1335年)十一月,在伯颜的煽动下,元顺帝下诏停止科举取士,把各地儒学贡士庄田的田租改拨为宿卫士的衣粮,又下令禁止汉人、南人学习蒙古文字。
伯颜自恃功高权重,毫无顾忌,又向蒙古诸王下了毒手。当时,蒙哥的后裔彻彻秃受封为郯王,伯颜的先祖是蒙哥家中的奴隶,按照蒙古传统,伯颜一家应该世代尊蒙哥后裔为使长。
伯颜觉得这是自家的奇耻大辱,愤怒地说道:“我身为皇太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何要尊蒙哥后裔为使长?”于是,他在元顺帝面前诬陷彻彻秃谋反,请求将他处死,元顺帝不允,伯颜竟擅自行刑,使彻彻秃蒙冤而死。元顺帝对伯颜的所作所为日益不满,却又拿他没办法。
古代山水画鉴赏可怜的顺帝尽管伯颜觉察到了元顺帝已对他不再信任,但他仍然肆意妄为,毫不顾忌。他的亲信布满朝中,他的居宅门庭若市,朝廷官员进进出出,好不热闹。每次退朝,他在众臣的簇拥下,趾高气扬地走出宫门,宛若宫内空无一人。
他在京城街道上通过,诸卫士精兵前呼后拥,挤满街头。相比之下,元顺帝的仪卫则寥若晨星。
元顺帝明明看见伯颜多次夜间进入皇太后宫中,通宵不出,也耳闻京城上下议论纷纷,说伯颜“上把君欺,下把民虐”,但也无计可施。
宫中忠心耿耿为元顺帝效力的只有两个近侍官员,一个名叫阿鲁,另一个名叫世杰班,这二人职卑权小,哪里能够与伯颜相抗衡。元顺帝苦于没有得力之人帮助他铲除权臣伯颜,不免时常暗自伤心落泪。脱脱杀伯脱脱算得上能挽狂澜手既倒的惟一人才,不过贤人也难逃小人的阴谋。
目无主上的伯颜脱脱自幼时拜浦江名儒吴直方为师,16岁即精通经史,且武功超群,膂力过人,被任为内宰司丞兼成制提举司达鲁花赤。他的出名是因为他的“大义灭亲”。
元顺帝在执政后期不再设置左丞相,导致右丞相伯颜独专相权,加号为大丞相,权势炙手可热。由于伯颜的威风,以致“天下贡赋尽人伯颜家,天下之人唯知伯颜而已”。作为蒙古贵族,伯颜极端仇视汉族文化,极力排斥汉人官员。他对顺帝说:“陛下有太子休教读汉儿书。汉儿读书,好生欺负人。”有个巫婆给伯颜算命,说他要死在南方人手里。于是伯颜重申汉人南人不得执持兵器,北人殴打南人,不得还手,禁止汉人南人学习蒙古文字。
当时,广东等地爆发人民起义,伯颜看到起义者都是汉人,就向皇帝建议,杀光张、王、刘、李、赵五姓的汉人,以为由此就可杜绝祸患,幸亏顺帝没有答应。
密计杀伯伯颜的骄横跋扈激起其他官员的嫉恨,顺帝也极为恼火。伯颜的侄子脱脱,自幼被伯颜收养,视若己出。脱脱文武双全,立有军功,为亲军都指挥使。他见伯父如此胡作非为,担心早晚将祸及家门,私下对亲父说:“伯父骄纵已甚,万一天子震怒,自家将遭灭族之灾,不如先设法除了他。”他父亲觉得有理,但一时又下不了手。脱脱又去请教幼年时汉人老师吴直方。吴直方说:“古代的先哲说‘大义灭亲’,大丈夫只要忠于国家,不必有太多的顾虑。”脱脱向顺帝自陈忠忱,起初皇帝还有些不放心,就派心腹官员与脱脱交往,发现脱脱确实忠于国家,就对他加以重用。
伯颜唆使朝臣上书,说汉人不可为廉访使。脱脱向顺帝奏请,遵守祖宗法度,不要排斥汉人。伯颜大怒,对顺帝说:“脱脱虽是我的养子,但袒护汉人,必当加以惩罚。”顺帝说:“脱脱是好人,用汉人是我的意思。”对伯颜的专横,顺帝极为忿恨,在和脱脱谈到这些事时禁不住掉下眼泪,脱脱也为之泣下,君臣决心要除掉伯颜。
养子灭父公元1340年2月,伯颜出城打猎,脱脱封锁京师城门,奉顺帝命起草诏书,列举伯颜罪状,驱逐伯颜,贬为河南行省左丞相。伯颜派人到城下询问,脱脱说:“驱逐伯颜是皇帝的旨意,其余的人无罪,趁早回家。”伯颜手下的人一哄而散,伯颜还不死心,要求进城向皇帝告别,被脱脱断然拒绝。
伯颜南行到半路,皇帝又传旨将他贬到岭南。伯颜没料到自己会栽在养子的手中,愤愤不平地对一个过路老人说:“可曾听说过儿子杀老子的事情吗?”老人答道:“不曾见过子杀父,唯见臣杀君。”伯颜想起当年的威风,低下头面有惭色。走到江西,伯颜病倒了,没几天就死在驿站。江南汉人无不拍手称快,写诗歌嘲讽道:“虎视南人如草芥,天教遗臭在南荒。”元顺帝的挣扎元顺帝虽废除旧政、改革弊政,但其虎头蛇尾,最终图治之心消失殆尽。
初显“文治”
元顺帝铲除伯颜时,已21岁,他封马札儿台为太师和中书右丞相,脱脱知枢密院事,总领诸卫亲军,脱脱的弟弟也先帖木儿为御史大夫,马札儿台父子总揽军政大权。
马札儿台做了中书右丞相后,自恃辅佐皇帝铲除伯颜有功,私自在京城附近开酒馆、糟坊,派人去南方贩卖食盐。脱脱恐遭非议,祸及自身,暗中让人向元顺帝告了一状,上任仅半年的马札儿台被迫辞职。至元六年(公元1340年)三月,元顺帝任命脱脱为中书右丞相。元顺帝决定任用脱脱进行改革,废除伯颜旧政,重振祖宗大业,大有恢复元朝盛世的向慕之志。
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元顺帝恢复了中断六年的科举取士制度,亲试进士78人,以笼络汉族士大夫,同时大兴国子监,选名儒雅士传授儒学。他下诏将四个素有声望的儒士欧阳玄、李好文,黄潜、许有壬召进宫内,让他们五日进讲一次,帮助他读四书五经,练习书法。为了表达对儒学正统思想的尊崇,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元顺帝派人到曲阜祭祀孔庙,第二年,下诏编修辽、金、宋三史,命脱脱为都总监官,许多汉人文士参加了编纂,形成了元顺帝新政中“文冶”的重要内容。
元顺帝任用脱脱废除旧政、改革弊政,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脱脱因而也获得了“贤相”的美誉,可是没过多久,朝中形势发生微妙的变化。中书左丞相别儿怯不花是元成宗时逆臣阿忽台的儿子,素与脱脱不和。他上台后,多次在元顺帝面前说脱脱的坏话,元顺帝本人也觉得脱脱权势太重,恐怕他走上伯颜独揽大权的老路,渐渐疏远脱脱。
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脱脱被迫称疾家居,辞去相位。这时候,元顺帝尚存励精图治之心,任用成吉思汗四杰之一博尔术四代孙阿鲁图为中书右丞相。
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十月,遣使巡行天下,意在广布圣德,询民疾苦,寻访贤能,罢黜地方贪官污吏,规定有罪者四品以上停职,五品以下处决。可是奉命巡行各省的宣抚使不仅不按皇帝旨意秉公办事,反而借此机会敲诈勒索,虐害百姓,元顺帝的一番苦心全成了泡影。
救命稻草脱脱罢相后的几年中,右丞相一职数易其主,朝中大臣彼此倾轧,日甚一日,元顺帝的向慕之志渐渐消失。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六月,他听信别儿怯不花谗言,罢免太师马札儿台,将他徙于西宁州,后又移居甘肃。脱脱忧郁不得志,请求随父同行,以尽孝道。
先前,太子爱猷识里达腊降生后,一直养于脱脱家中,因而二皇后奇氏与脱脱关系甚密,在脱脱罢相的日子里,奇氏一再在元顺帝面前为他求情,元顺帝也觉得,脱脱任中书右丞相的四年中为他出尽气力,其后任命的丞相远不如脱脱精明能干。
一天,有人进献佛郎国马,元顺帝看着膘肥体壮的良马,感慨地说:“人中有脱脱,马中有佛郎国马,都是世上出类拔萃的。”
不出半年,马札儿台病亡,奇氏得知后,立即对元顺帝说:“脱脱是好人,不能让他久居外地。”
元顺帝点头赞同,下诏命脱脱回京。
脱脱到京后,元顺帝任命他为太傅,综理后宫事务,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七月,复命脱脱为右丞相。
“米价贵似珠”
元顺帝再一次起用脱脱后,把一切大权交付与他,自以为高枕无忧。而实际上,这时的元朝仿佛人到暮年,虚弱无力,几乎达到了无可整顿的地步。元顺帝开始深居宫中,与嫔妃嬉游玩乐,不理朝政,对国内形势茫然无知,前几年的“向慕之志”、图治之心早已消失殆尽。
脱脱复相后,虽有一番抱负,却从施展,而且他犯了一个严重错误。上台后,他在各官署安插自己的亲信,将以前与自己结冤的官员一一贬黜,逐渐专横跋扈起来,为此得罪了一些皇帝近侍官员。朝中大臣为争权夺利,结党拉派;地方官员则互相勾结,鱼肉百姓。
近代学人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称:“关汉卿一空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如今关汉卿的戏剧已被译成多种文字,走上世界舞台,这个七百年前的浪子,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江山换年代,美丑贯古今。当流氓无赖都成了道貌岸然的大人君子,关汉卿这种刚直不阿的文人也就只配沦为烟花路上的“浪子”了。“愤怒出诗人”,愤怒造就了关汉卿这位奇才,“浪子”千古,究竟幸还是不幸?
散曲与传奇除元曲外,还有和杂剧中的曲牌一样而没有念白和折子的歌曲,称为散曲,是元代的民歌。其中包括成套的“套数”和“小令”,也出了一些有名的作者和优美动人的作品,据不完全统计,散曲作家中有姓名可考者有187人。
在南方,以南曲腔调演唱的温州杂剧等地方戏发展成为南戏,亦称传奇。著名的有四大传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和《杀狗记》。
杂剧、散曲和南戏(传奇)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对后来戏剧文学的发展和许多地方戏曲、剧种的兴起,都有深远的影响。运用汉文从事写作的少数民族作家,在元代也很多,如回回人萨都剌、畏兀人小云石海涯(汉名贯云石,字酸斋)等,都以写散曲而驰名于时,对汉文的造诣很深。此外,回回诗人乃贤、丁鹤年等人,在当时也都有声誉。
蒙、藏史诗元代我国各民族的作家,运用自己民族文字或兄弟民族的文字,写出或翻译了不少的优秀文学作品。如作者不可考的《元朝秘史》(即《蒙古秘史》),不仅记录了蒙古的起源和成吉思汗、窝阔台汗时的历史,而且也是诗歌、口碑、传说等民间口头文学的汇编,是一部蒙古民族的史诗,也是蒙古族可考的第一部历史文献。
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是一部藏族民间说唱体的英雄史诗,在元代写完,当时在全国广泛流传,为汉、藏、蒙等族所喜闻乐道。《米拉日巴传》的作者署名是后藏疯人海如嘎,成书约在13世纪后期,写僧人米拉日巴的一生,是研究藏族社会和文学的重要资料。这些少数民族文学杰作,都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享有的文化遗产。伯颜专政蒙古统治由盛转衰,前人留给他的是一个破烂的摊子。
两虎相斗年幼的元顺帝根本不懂治国安邦,只知同女子游玩嬉戏,朝中大权全由伯颜和燕铁木儿两大家族把持。
伯颜曾被授予中书右丞相的头衔,燕铁木儿的弟弟撒敦担任中书左丞相,伯颜的弟弟马札儿台与燕铁木儿的儿子唐其势并为御史大夫,文宗在位时期,伯颜的权势与威望远远比不上燕铁木儿,而今登上中书右丞相宝座,权势跃居燕铁木儿家族之上。
对此,唐其势忿忿不平地说:“天下本是我家的天下,伯颜是什么人?竟然官职比我还高!”唐其势几次想刺杀伯颜,终未得手。伯颜则不露声色,静观事态的发展,暗中却在寻找时机剪除这个死对头。
顺帝至元元年(公元1335年),撒敦死去,唐其势晋升为中书左丞相。他见小皇帝越来越宠信伯颜,便抓紧行动,暗地里与他叔叔答里、弟弟塔剌海和宗王晃火帖木儿密谋策划,决定发动宫廷政变,废黜元顺帝,另立文宗的儿子燕铁占思为帝。
可是阴谋败露,至元元年(公元1335年)六月三十日,当唐其势率领几位勇士闯入皇宫时,伯颜伏兵以待,将唐其势及其同党团团围住,唐其势当即死于乱刀之下。
两宫皇后塔剌海逃进后宫,躲入姐姐座位底下。伯颜随即闯入后宫,从伯牙吾氏的座位下拖出塔剌海,挥刀即斩,鲜血溅了伯牙吾氏满身。伯颜立即上奏元顺帝,指责皇后伯牙吾氏窝藏大逆不道的弟弟,并欲将伯牙吾氏抓走。
伯牙吾氏向元顺帝求救,高喊:“陛下救救我!”
两年来,伯牙吾氏见元顺帝日益宠幸奇氏,非常恼恨,多次无故痛打奇氏,元顺帝表面上虽不敢作声,暗中则对伯牙吾氏咬牙切齿,而今她的兄弟犯上作乱,无论如何不能轻饶了她,所以当元顺帝听到伯牙吾氏向他呼救,冷笑一声,说道:“你的兄弟想置我于死地,我岂能救你!”
接着下令将她逐出宫门,贬为平民,不久被伯颜毒死。伯牙吾氏被黜,元顺帝打算立奇氏为皇后,但遭到伯颜的反对,结果,在伯颜的荐举下,伯颜忽都做了皇后,奇氏被立为二皇后。据说,两宫皇后并立,就是从元顺帝开始的。
伯颜忽都素来庄重朴实,整天端坐宫中,从不伴随皇帝游乐,元顺帝觉得她缺少魅力,很少出入她的宫中。
独断专行燕铁木儿家族败亡后,元顺帝将一切大权委付伯颜,听他决断,朝中不再设置左丞相,伯颜以中书右丞相的身份独专相权。不久,元顺帝授予伯颜世袭的答剌罕封号。按照蒙古惯例,受封者可以随意出入宫禁,并享有许多特权。
这样一来,伯颜身价就更高了。他当政期间所得的封号、官衔加在一起长达246个字,其权势之显赫,为元朝历代宰相中前所未有。
自从诛灭唐其势后,伯颜专政自恣,肆行贪暴,越来越不把当朝小皇帝放在眼里。
一天,他对15岁的元顺帝说:“陛下有太子,不要让他读汉人书。汉人读书,实在太欺负人了。”
中书省官员建议废除科举,深得伯颜赞赏,他立即上奏皇帝,请求批准。至元元年(公元1335年)十一月,在伯颜的煽动下,元顺帝下诏停止科举取士,把各地儒学贡士庄田的田租改拨为宿卫士的衣粮,又下令禁止汉人、南人学习蒙古文字。
伯颜自恃功高权重,毫无顾忌,又向蒙古诸王下了毒手。当时,蒙哥的后裔彻彻秃受封为郯王,伯颜的先祖是蒙哥家中的奴隶,按照蒙古传统,伯颜一家应该世代尊蒙哥后裔为使长。
伯颜觉得这是自家的奇耻大辱,愤怒地说道:“我身为皇太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何要尊蒙哥后裔为使长?”于是,他在元顺帝面前诬陷彻彻秃谋反,请求将他处死,元顺帝不允,伯颜竟擅自行刑,使彻彻秃蒙冤而死。元顺帝对伯颜的所作所为日益不满,却又拿他没办法。
古代山水画鉴赏可怜的顺帝尽管伯颜觉察到了元顺帝已对他不再信任,但他仍然肆意妄为,毫不顾忌。他的亲信布满朝中,他的居宅门庭若市,朝廷官员进进出出,好不热闹。每次退朝,他在众臣的簇拥下,趾高气扬地走出宫门,宛若宫内空无一人。
他在京城街道上通过,诸卫士精兵前呼后拥,挤满街头。相比之下,元顺帝的仪卫则寥若晨星。
元顺帝明明看见伯颜多次夜间进入皇太后宫中,通宵不出,也耳闻京城上下议论纷纷,说伯颜“上把君欺,下把民虐”,但也无计可施。
宫中忠心耿耿为元顺帝效力的只有两个近侍官员,一个名叫阿鲁,另一个名叫世杰班,这二人职卑权小,哪里能够与伯颜相抗衡。元顺帝苦于没有得力之人帮助他铲除权臣伯颜,不免时常暗自伤心落泪。脱脱杀伯脱脱算得上能挽狂澜手既倒的惟一人才,不过贤人也难逃小人的阴谋。
目无主上的伯颜脱脱自幼时拜浦江名儒吴直方为师,16岁即精通经史,且武功超群,膂力过人,被任为内宰司丞兼成制提举司达鲁花赤。他的出名是因为他的“大义灭亲”。
元顺帝在执政后期不再设置左丞相,导致右丞相伯颜独专相权,加号为大丞相,权势炙手可热。由于伯颜的威风,以致“天下贡赋尽人伯颜家,天下之人唯知伯颜而已”。作为蒙古贵族,伯颜极端仇视汉族文化,极力排斥汉人官员。他对顺帝说:“陛下有太子休教读汉儿书。汉儿读书,好生欺负人。”有个巫婆给伯颜算命,说他要死在南方人手里。于是伯颜重申汉人南人不得执持兵器,北人殴打南人,不得还手,禁止汉人南人学习蒙古文字。
当时,广东等地爆发人民起义,伯颜看到起义者都是汉人,就向皇帝建议,杀光张、王、刘、李、赵五姓的汉人,以为由此就可杜绝祸患,幸亏顺帝没有答应。
密计杀伯伯颜的骄横跋扈激起其他官员的嫉恨,顺帝也极为恼火。伯颜的侄子脱脱,自幼被伯颜收养,视若己出。脱脱文武双全,立有军功,为亲军都指挥使。他见伯父如此胡作非为,担心早晚将祸及家门,私下对亲父说:“伯父骄纵已甚,万一天子震怒,自家将遭灭族之灾,不如先设法除了他。”他父亲觉得有理,但一时又下不了手。脱脱又去请教幼年时汉人老师吴直方。吴直方说:“古代的先哲说‘大义灭亲’,大丈夫只要忠于国家,不必有太多的顾虑。”脱脱向顺帝自陈忠忱,起初皇帝还有些不放心,就派心腹官员与脱脱交往,发现脱脱确实忠于国家,就对他加以重用。
伯颜唆使朝臣上书,说汉人不可为廉访使。脱脱向顺帝奏请,遵守祖宗法度,不要排斥汉人。伯颜大怒,对顺帝说:“脱脱虽是我的养子,但袒护汉人,必当加以惩罚。”顺帝说:“脱脱是好人,用汉人是我的意思。”对伯颜的专横,顺帝极为忿恨,在和脱脱谈到这些事时禁不住掉下眼泪,脱脱也为之泣下,君臣决心要除掉伯颜。
养子灭父公元1340年2月,伯颜出城打猎,脱脱封锁京师城门,奉顺帝命起草诏书,列举伯颜罪状,驱逐伯颜,贬为河南行省左丞相。伯颜派人到城下询问,脱脱说:“驱逐伯颜是皇帝的旨意,其余的人无罪,趁早回家。”伯颜手下的人一哄而散,伯颜还不死心,要求进城向皇帝告别,被脱脱断然拒绝。
伯颜南行到半路,皇帝又传旨将他贬到岭南。伯颜没料到自己会栽在养子的手中,愤愤不平地对一个过路老人说:“可曾听说过儿子杀老子的事情吗?”老人答道:“不曾见过子杀父,唯见臣杀君。”伯颜想起当年的威风,低下头面有惭色。走到江西,伯颜病倒了,没几天就死在驿站。江南汉人无不拍手称快,写诗歌嘲讽道:“虎视南人如草芥,天教遗臭在南荒。”元顺帝的挣扎元顺帝虽废除旧政、改革弊政,但其虎头蛇尾,最终图治之心消失殆尽。
初显“文治”
元顺帝铲除伯颜时,已21岁,他封马札儿台为太师和中书右丞相,脱脱知枢密院事,总领诸卫亲军,脱脱的弟弟也先帖木儿为御史大夫,马札儿台父子总揽军政大权。
马札儿台做了中书右丞相后,自恃辅佐皇帝铲除伯颜有功,私自在京城附近开酒馆、糟坊,派人去南方贩卖食盐。脱脱恐遭非议,祸及自身,暗中让人向元顺帝告了一状,上任仅半年的马札儿台被迫辞职。至元六年(公元1340年)三月,元顺帝任命脱脱为中书右丞相。元顺帝决定任用脱脱进行改革,废除伯颜旧政,重振祖宗大业,大有恢复元朝盛世的向慕之志。
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元顺帝恢复了中断六年的科举取士制度,亲试进士78人,以笼络汉族士大夫,同时大兴国子监,选名儒雅士传授儒学。他下诏将四个素有声望的儒士欧阳玄、李好文,黄潜、许有壬召进宫内,让他们五日进讲一次,帮助他读四书五经,练习书法。为了表达对儒学正统思想的尊崇,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元顺帝派人到曲阜祭祀孔庙,第二年,下诏编修辽、金、宋三史,命脱脱为都总监官,许多汉人文士参加了编纂,形成了元顺帝新政中“文冶”的重要内容。
元顺帝任用脱脱废除旧政、改革弊政,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脱脱因而也获得了“贤相”的美誉,可是没过多久,朝中形势发生微妙的变化。中书左丞相别儿怯不花是元成宗时逆臣阿忽台的儿子,素与脱脱不和。他上台后,多次在元顺帝面前说脱脱的坏话,元顺帝本人也觉得脱脱权势太重,恐怕他走上伯颜独揽大权的老路,渐渐疏远脱脱。
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脱脱被迫称疾家居,辞去相位。这时候,元顺帝尚存励精图治之心,任用成吉思汗四杰之一博尔术四代孙阿鲁图为中书右丞相。
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十月,遣使巡行天下,意在广布圣德,询民疾苦,寻访贤能,罢黜地方贪官污吏,规定有罪者四品以上停职,五品以下处决。可是奉命巡行各省的宣抚使不仅不按皇帝旨意秉公办事,反而借此机会敲诈勒索,虐害百姓,元顺帝的一番苦心全成了泡影。
救命稻草脱脱罢相后的几年中,右丞相一职数易其主,朝中大臣彼此倾轧,日甚一日,元顺帝的向慕之志渐渐消失。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六月,他听信别儿怯不花谗言,罢免太师马札儿台,将他徙于西宁州,后又移居甘肃。脱脱忧郁不得志,请求随父同行,以尽孝道。
先前,太子爱猷识里达腊降生后,一直养于脱脱家中,因而二皇后奇氏与脱脱关系甚密,在脱脱罢相的日子里,奇氏一再在元顺帝面前为他求情,元顺帝也觉得,脱脱任中书右丞相的四年中为他出尽气力,其后任命的丞相远不如脱脱精明能干。
一天,有人进献佛郎国马,元顺帝看着膘肥体壮的良马,感慨地说:“人中有脱脱,马中有佛郎国马,都是世上出类拔萃的。”
不出半年,马札儿台病亡,奇氏得知后,立即对元顺帝说:“脱脱是好人,不能让他久居外地。”
元顺帝点头赞同,下诏命脱脱回京。
脱脱到京后,元顺帝任命他为太傅,综理后宫事务,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七月,复命脱脱为右丞相。
“米价贵似珠”
元顺帝再一次起用脱脱后,把一切大权交付与他,自以为高枕无忧。而实际上,这时的元朝仿佛人到暮年,虚弱无力,几乎达到了无可整顿的地步。元顺帝开始深居宫中,与嫔妃嬉游玩乐,不理朝政,对国内形势茫然无知,前几年的“向慕之志”、图治之心早已消失殆尽。
脱脱复相后,虽有一番抱负,却从施展,而且他犯了一个严重错误。上台后,他在各官署安插自己的亲信,将以前与自己结冤的官员一一贬黜,逐渐专横跋扈起来,为此得罪了一些皇帝近侍官员。朝中大臣为争权夺利,结党拉派;地方官员则互相勾结,鱼肉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