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大学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九十章 素芬
“总算可以回邹平了。”坐在船上,孙淡感叹良久,突然有了一丝乡愁。
到正德十五年七月底,本届山东院试结束到现在也有一个多月了,孙淡和一众得了功名的士子的身份总算得到确认,获取了参加乡试的资格。
很快,新科生员们的的名字被记录进了档案,如孙淡这样的廪生总算可以领廪米拿工资了。虽然每月六斗糙米对现在的孙淡来说毫无意义,不过,总算是有一笔固定的收入。
院试只是科举路上第一步,就像是后世的大学生拿到了大学毕业证,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
孙淡穿越到明朝,到现在为止,除在山东获取了一些名声之外,并未对历史产生太大影响。来明朝本就是打酱油的,到目前为止,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改善个人处境而奋斗。打酱油,并且打好酱油才是王道。就算将来要做官,也奔着富贵荣华而去。因此,他的出现就目前而言并没有对历史产生任何影响。
一只小蝴蝶在亚马逊河扇动了一下翅膀,结果在美国海岸引发了一场飓风。
孙淡这只蝴蝶的翅膀从一开初就没扇过。
大人物改变历史,小人物嘛,只能随波逐流。
很快,杨慎、王元正和孙鹤年所组成的财务三人组在山东筹集了一笔不大不小的款子去了南京,帮正德皇帝将那一场浩大的献俘议事弄的热闹妥帖。当然,这三人去南京还有另外一个目的---督促皇帝尽快北归,不要再在江南折腾了。
说起这场盛大的献俘仪式,或者说皇帝陛下的南征,本身就是一场闹剧。
宁王叛乱发生在正德十四年六月,八月,正德皇帝出发亲征。可这个时候,王守仁先生已经将这场叛乱和平息了,连带着宁王也做了俘虏。按说,事情到了这一步皇帝也没必要在亲自去江南。可他好不容易逮着出京远游的机会,怎么可能就此放过。
于是,皇帝陛下走走停停,游山玩水,到正德十五年六月才摸到南京。
皇帝长期在外也不是办法,杨慎和王元正两个翰林学士之所以亲自去南京,为的就是尽快将正德弄回北京去。皇帝久不还朝,朝局一团混乱不说,每日还得消耗大量钱粮。国库本就空虚,再让正德在江南鬼混下去,只怕户部那点家底子就要被他掏空了。
献俘议事总算可以如期举行,可就在这场盛大聚会中,皇帝又出了状况。正德来江南之后一仗未打,一箭未发,就这么回北京让他觉得很没意思。于是,在献俘议事上,皇帝提出是不是把宁王给放了,自己再带兵同他打一场?
这样的念头已经不能用“奇思妙想”四字来概括了,孙淡可以想象出杨慎和王元正当时的表情。这二人,一个是文才风流的名士,一个是谨慎正派的君子,遇到这种飞扬跳脱的天子,也会捉弄得手足无措吧?
说起来,正德皇帝倒是一个妙人。
这一切孙家人都是从孙鹤年从南京的来信上知道的,信上,孙鹤年说皇帝马上就要还朝。让孙家人准备一下,尽快搬去京城的宅子,以便让孙岳和孙桂到小杨学士那里就学。而且,孙浩也荫了爵位,要去上任。
一接到来信,孙府立即开始打点行装,准备举家搬迁去京城。对于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孙府上下都异常兴奋。
会昌侯孙家本是百年望族,在京城、济南、邹平三地各有一间大宅院。邹平是老家,宅子的年份最长,可规模却是三地最小的一个。北京那边因为是孙松年孙鹤年两个大老爷的居所,家中每年都会拨下一笔款子维修。如今又一口气投下去几万两白银修缮,在三处院子中最为华美。
一想到要住进那样一座大院子,一想到京城的繁华,即便是孙家最低贱的奴仆,也遏制不住心头的喜悦。
举家进京对一个大族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忙乎了将近一个月,到八月中旬,总算收拾停当。已经到了秋季,孙家各处庄园的秋粮已经收割完毕,一路上的花消和进京之后的安家费总算准备停当,可以出发了,只等孙鹤年回山东就坐船北上。可就在这个时候,正德皇帝在江苏清江钓鱼的时候不慎落水,受了风寒,得了重病,也没办法回北京。作为随侍大臣,孙鹤年只能留在江苏。
他又写信过来说,让孙家人先行一步去北京。
一声令下,孙家全体都动了起来,收拾东西的收拾东西,押运钱粮的押运钱粮。
在离开山东之前,孙家人还得去邹平老宅子祭拜祖宗。
历史还是按照他本身的轨迹向前运行,如果不出意外,正德皇帝会在明年三月驾崩。孙淡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倒没怎么往心里去,正德皇帝一死,嘉靖登基后就要在明年秋天开恩科,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得抓紧时间做好准备。
算来,他已经在济南呆了三个月了。中秀才之后,刘夫人倒没来找他的麻烦,日子过得倒也惬意。在这段时间中,他随孙家子弟进济南府的一个书院读书,在接到回邹平的消息后。他和一众孙家子弟一同完成了书院的学业,随几个夫人坐船回邹平。
孙淡进国子监读书的事情已经确定,得到这个消息,孙淡有些懊恼。国子监那种地方规矩多,麻烦事情也多,在里面教书的先生都是国家干部,因为常年呆在这种清水衙门,都熬成怨妇了。戾气深重,动辄打学生扳子,以侮辱监生之为乐事。自己是一个自由自在惯了个现代人,进那种地方,肯定会被憋死。
可孙淡又能怎么样呢,做为一个孙家子弟,只能听命行事。
按照孙淡以前的设想,一旦自己中了秀才,获取了功名就从孙家辞了工,带着枝娘四处游学,优游于天地间,笑傲于江湖上。
反正他只不过是孙家的一个花匠,也不受人管束。
可让他想不到的是,中了秀才之后,孙家知道了孙淡的价值,竟然将他祖孙三代的名字都记进了族谱。也就是说,从那时开始,孙淡就正式成为会昌侯孙家的子弟。
在封建社会,宗族力量极大,领了孙家的月钱,就要受人管束。做为了一个读书人,作为立志以科举入仕的孙淡而来说,名声非常重要。若不鸟孙家,将来参加科举时,政审那一关首先就通不过----封建社会,忠孝二字乃治国的基础,还有什么比不认祖宗的罪名更大?
万历朝著名学者李贽虽然身居高位,可也被宗族中的族长和亲戚烦得几乎精神崩溃。即便是他,终其一生,也不得不对宗族中的一干人等虚以委蛇。更何况孙淡这么一个小人物,面对着封建社会强大的族权势力,他根本就没任何反抗的力量。
好在,孙鹤年来信中也不尽是坏消息。李梅亭先生终于再就业了,如今做了国子监监丞,掌管监事,是个从六品的官。负责检查学生学业、学校风纪,和打监生扳子。
孙淡和李梅亭情谊深重,有这么一个老师在里面照看着,日子应该过得不错。
一想到这点,孙淡又高兴起来。
船行一日,总算回到邹平老家。几房夫人小子们自回宅子里收拾行装。孙淡也没回院子,径直坐了小船,带着冯镇朝县城行去。
这两个多月,冯镇的日子过得不错。自随了孙淡后,孙淡给他在济南城中租了一间房子,让他住着。冯镇在济南住了这两个月,三餐有着落,... -->>
第九十章 素芬
“总算可以回邹平了。”坐在船上,孙淡感叹良久,突然有了一丝乡愁。
到正德十五年七月底,本届山东院试结束到现在也有一个多月了,孙淡和一众得了功名的士子的身份总算得到确认,获取了参加乡试的资格。
很快,新科生员们的的名字被记录进了档案,如孙淡这样的廪生总算可以领廪米拿工资了。虽然每月六斗糙米对现在的孙淡来说毫无意义,不过,总算是有一笔固定的收入。
院试只是科举路上第一步,就像是后世的大学生拿到了大学毕业证,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
孙淡穿越到明朝,到现在为止,除在山东获取了一些名声之外,并未对历史产生太大影响。来明朝本就是打酱油的,到目前为止,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改善个人处境而奋斗。打酱油,并且打好酱油才是王道。就算将来要做官,也奔着富贵荣华而去。因此,他的出现就目前而言并没有对历史产生任何影响。
一只小蝴蝶在亚马逊河扇动了一下翅膀,结果在美国海岸引发了一场飓风。
孙淡这只蝴蝶的翅膀从一开初就没扇过。
大人物改变历史,小人物嘛,只能随波逐流。
很快,杨慎、王元正和孙鹤年所组成的财务三人组在山东筹集了一笔不大不小的款子去了南京,帮正德皇帝将那一场浩大的献俘议事弄的热闹妥帖。当然,这三人去南京还有另外一个目的---督促皇帝尽快北归,不要再在江南折腾了。
说起这场盛大的献俘仪式,或者说皇帝陛下的南征,本身就是一场闹剧。
宁王叛乱发生在正德十四年六月,八月,正德皇帝出发亲征。可这个时候,王守仁先生已经将这场叛乱和平息了,连带着宁王也做了俘虏。按说,事情到了这一步皇帝也没必要在亲自去江南。可他好不容易逮着出京远游的机会,怎么可能就此放过。
于是,皇帝陛下走走停停,游山玩水,到正德十五年六月才摸到南京。
皇帝长期在外也不是办法,杨慎和王元正两个翰林学士之所以亲自去南京,为的就是尽快将正德弄回北京去。皇帝久不还朝,朝局一团混乱不说,每日还得消耗大量钱粮。国库本就空虚,再让正德在江南鬼混下去,只怕户部那点家底子就要被他掏空了。
献俘议事总算可以如期举行,可就在这场盛大聚会中,皇帝又出了状况。正德来江南之后一仗未打,一箭未发,就这么回北京让他觉得很没意思。于是,在献俘议事上,皇帝提出是不是把宁王给放了,自己再带兵同他打一场?
这样的念头已经不能用“奇思妙想”四字来概括了,孙淡可以想象出杨慎和王元正当时的表情。这二人,一个是文才风流的名士,一个是谨慎正派的君子,遇到这种飞扬跳脱的天子,也会捉弄得手足无措吧?
说起来,正德皇帝倒是一个妙人。
这一切孙家人都是从孙鹤年从南京的来信上知道的,信上,孙鹤年说皇帝马上就要还朝。让孙家人准备一下,尽快搬去京城的宅子,以便让孙岳和孙桂到小杨学士那里就学。而且,孙浩也荫了爵位,要去上任。
一接到来信,孙府立即开始打点行装,准备举家搬迁去京城。对于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孙府上下都异常兴奋。
会昌侯孙家本是百年望族,在京城、济南、邹平三地各有一间大宅院。邹平是老家,宅子的年份最长,可规模却是三地最小的一个。北京那边因为是孙松年孙鹤年两个大老爷的居所,家中每年都会拨下一笔款子维修。如今又一口气投下去几万两白银修缮,在三处院子中最为华美。
一想到要住进那样一座大院子,一想到京城的繁华,即便是孙家最低贱的奴仆,也遏制不住心头的喜悦。
举家进京对一个大族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忙乎了将近一个月,到八月中旬,总算收拾停当。已经到了秋季,孙家各处庄园的秋粮已经收割完毕,一路上的花消和进京之后的安家费总算准备停当,可以出发了,只等孙鹤年回山东就坐船北上。可就在这个时候,正德皇帝在江苏清江钓鱼的时候不慎落水,受了风寒,得了重病,也没办法回北京。作为随侍大臣,孙鹤年只能留在江苏。
他又写信过来说,让孙家人先行一步去北京。
一声令下,孙家全体都动了起来,收拾东西的收拾东西,押运钱粮的押运钱粮。
在离开山东之前,孙家人还得去邹平老宅子祭拜祖宗。
历史还是按照他本身的轨迹向前运行,如果不出意外,正德皇帝会在明年三月驾崩。孙淡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倒没怎么往心里去,正德皇帝一死,嘉靖登基后就要在明年秋天开恩科,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得抓紧时间做好准备。
算来,他已经在济南呆了三个月了。中秀才之后,刘夫人倒没来找他的麻烦,日子过得倒也惬意。在这段时间中,他随孙家子弟进济南府的一个书院读书,在接到回邹平的消息后。他和一众孙家子弟一同完成了书院的学业,随几个夫人坐船回邹平。
孙淡进国子监读书的事情已经确定,得到这个消息,孙淡有些懊恼。国子监那种地方规矩多,麻烦事情也多,在里面教书的先生都是国家干部,因为常年呆在这种清水衙门,都熬成怨妇了。戾气深重,动辄打学生扳子,以侮辱监生之为乐事。自己是一个自由自在惯了个现代人,进那种地方,肯定会被憋死。
可孙淡又能怎么样呢,做为一个孙家子弟,只能听命行事。
按照孙淡以前的设想,一旦自己中了秀才,获取了功名就从孙家辞了工,带着枝娘四处游学,优游于天地间,笑傲于江湖上。
反正他只不过是孙家的一个花匠,也不受人管束。
可让他想不到的是,中了秀才之后,孙家知道了孙淡的价值,竟然将他祖孙三代的名字都记进了族谱。也就是说,从那时开始,孙淡就正式成为会昌侯孙家的子弟。
在封建社会,宗族力量极大,领了孙家的月钱,就要受人管束。做为了一个读书人,作为立志以科举入仕的孙淡而来说,名声非常重要。若不鸟孙家,将来参加科举时,政审那一关首先就通不过----封建社会,忠孝二字乃治国的基础,还有什么比不认祖宗的罪名更大?
万历朝著名学者李贽虽然身居高位,可也被宗族中的族长和亲戚烦得几乎精神崩溃。即便是他,终其一生,也不得不对宗族中的一干人等虚以委蛇。更何况孙淡这么一个小人物,面对着封建社会强大的族权势力,他根本就没任何反抗的力量。
好在,孙鹤年来信中也不尽是坏消息。李梅亭先生终于再就业了,如今做了国子监监丞,掌管监事,是个从六品的官。负责检查学生学业、学校风纪,和打监生扳子。
孙淡和李梅亭情谊深重,有这么一个老师在里面照看着,日子应该过得不错。
一想到这点,孙淡又高兴起来。
船行一日,总算回到邹平老家。几房夫人小子们自回宅子里收拾行装。孙淡也没回院子,径直坐了小船,带着冯镇朝县城行去。
这两个多月,冯镇的日子过得不错。自随了孙淡后,孙淡给他在济南城中租了一间房子,让他住着。冯镇在济南住了这两个月,三餐有着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