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重生之民国岁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丫头!”沈修平走到俞文纨的身边,苦笑着摇了摇头。
当俞文纨看到从船上下来,沿着台阶一路小跑的沈修文稍稍在曾家凝的身旁停留了一下后,径直朝自己跑上来时,脸上顿时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姐,文纨。”微微喘着粗气的沈修文跑到这两个最关心他的女人的面前,开心地叫道。
“都是当将军的人了,怎么还奔奔跳跳的。”沈修平的脸上虽然洋溢着高兴的笑容,但是嘴上还是朝弟弟嗔怪道。
“姐,文纨,我想你们了。”沈修文嘿嘿一笑说道。说着,一把拉住俞文纨的手,仔细打量了一番,柔声道:“文纨,你瘦了。”
俞文纨也仔细看着又黑又瘦的沈修文,眼泪差点夺眶而出,好不容易屏住:“回来就好。”
“还不是为你担心的。好了,回来就好,有什么话等回家再说。这里还有好多人了。”沈修平眨了眨也有些发涩的眼睛,连忙说道。
俞文纨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身后还有一大帮迎接的人群,连忙害羞着挣脱沈修文的手。
“欢迎沈将军凯旋而归。”这时一名四十多岁的胖子走上来,笑容满面地向沈修文拱手欢迎道。
沈修文并不认识这个胖子,微微一愣。陪同在一旁的唐文彬连忙介绍道:“光复,这位是川东行署专员唐亭轩唐专员。”
现在沈家乃至自己的整个后方基地都放在万县,如今又想在万县扩大规模,沈修文原本打算这次回来亲自去拜访川东行署专员,以期能得到地方上的支持,没想到今天这位专员大人会亲自来迎接自己,连忙敬了个礼,客气地说道:“唐专员大驾亲迎,修文实在是不该当。惶恐,惶恐!”
当着川东名流的面,沈修文的态度如此谦恭,让这位唐专员很有面子,连忙笑着道:“沈将军在前线奋勇抗日,威名远播,此番能落户万县,实乃我川东之幸。唐某今天代表川东子弟在此迎接抗日英雄,实属应当应分。况且杨公和淞云将军也常言将军对川中将士多有照顾,唐某理应投桃报李。呵呵。”唐亭轩笑呵呵地说道。
沈修文这才意识到川东和万县地区是杨森的地盘,而郭汝栋的四十三军又出自杨森一系。自己当初在松江的无心插柳倒是给自己带来了一个交好川中将领的机会。
这位唐专员显然非常会做人,热情的寒暄之后,朝沈修文拱了拱手,笑着告辞道:“将军今天舟旅劳顿,唐某就不多打扰了。明日唐某将设宴为将军洗尘,还望将军赏光。”
“一定,一定。”
送走唐专员后,唐文彬感慨地说道:“光复,也亏得你和淞云将军有交情。这位唐专员对我们沈家也是颇为照应。”
“是我当初想简单了,迁往万县之前方方面面没有考虑全面。没有川中势力的支持,想要在万县立足怕是不易。上次也幸亏误打误撞,结识了郭淞云,当初我是敬佩他们四十三军英勇抗日,还没想到这一层呢。”沈修文摇了摇头道。同时心中也在暗暗感叹自己还是过于稚嫩。
“沈将军,您终于又回来了。”这时,穿着一身考究的丝质长衫的潘康良这才一脸激动地走到沈修文的面前。
“康良,这两年辛苦你了。”沈修文握着潘康良的手,一脸诚挚地说道。
沈家迁到万县之前的前期工作都是潘康良在忙活,包括后来的搬迁和物资的输送,以前的通达商行,现在的通达贸易公司那可是出了大力的。正因为如此,潘康良也逐渐进入了沈修文这个圈子的核心层。包括后勤基地的建设,物资储备等等,潘康良也逐渐成为郑怀山在后方的住手。
“沈将军哪里话,这些都是康良应当应分的。如果没有将军,我现在还不是一个小商行的老板。”潘康良听到沈修文见面就向自己道一声辛苦,顿时变的十分激动。自从和沈修文合作以后,加之沈家的关系,潘康良的通达贸易公司已然是万县最大的贸易公司,潘康良本人如今更是在曾老先生的举荐下出任了万县商会的会长,对于他来说这一切都是沈修文带给他的。更何况沈修文还是他的半个老板。
来码头迎接沈修文的还有一大批万县本地商人以及追随沈家迁到万县的上海商人,沈家在万县落户,他们都得益不少。商人的消息是最灵通的,他们知道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眼前这位目前炙手可热,深得蒋委员长器重的抗日英雄。
一番应酬,总算得以返回家中。沈家大院当初建的时候,特意建在曾家的旁边。家里的佣人都是从上海跟随来的老人。看到沈修文回来一个个都欣喜地喊着:“二少爷。”
经历了多次残酷的战斗,沈修文第一次感觉到这个称呼自己听起来是多么的亲切。经历了血与火,家对于军人来说是最温馨的。
“爹!岳父!曾先生!”转过门厅,沈敬宗、俞展堂、曾仕贤正站在客厅前,出现在沈修文的眼前。
在这个极为讲究长幼有序的年代,沈修文愣了一下之后,连忙快步上前,向三位长辈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
“光复啊,我说要去码头迎接你这位抗日英雄,可是你爹硬是不让。咱们三个可是喝了一个上午的茶了。”一向西化的曾仕贤笑呵呵地说道。
沈修文抬头看了一眼一脸激动之色的老父亲,虽然老爷子从小对他就严厉,但是沈修文知道老父亲这段时间也少没为他担心。再次向老父亲鞠了一躬道:“爹,儿子回来了。”
曾经在上海滩叱诧风云的沈敬宗,此时也哆嗦着嘴唇,看着儿子,道:“回来就好,能回来就好。”
沈修文的鼻子一酸,眼泪差点落下来。连忙上前扶住老爷子,朝俞展堂和曾仕贤欠了欠身子道:“岳父,曾先生,咱们屋里坐吧。”
“这丫头!”沈修平走到俞文纨的身边,苦笑着摇了摇头。
当俞文纨看到从船上下来,沿着台阶一路小跑的沈修文稍稍在曾家凝的身旁停留了一下后,径直朝自己跑上来时,脸上顿时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姐,文纨。”微微喘着粗气的沈修文跑到这两个最关心他的女人的面前,开心地叫道。
“都是当将军的人了,怎么还奔奔跳跳的。”沈修平的脸上虽然洋溢着高兴的笑容,但是嘴上还是朝弟弟嗔怪道。
“姐,文纨,我想你们了。”沈修文嘿嘿一笑说道。说着,一把拉住俞文纨的手,仔细打量了一番,柔声道:“文纨,你瘦了。”
俞文纨也仔细看着又黑又瘦的沈修文,眼泪差点夺眶而出,好不容易屏住:“回来就好。”
“还不是为你担心的。好了,回来就好,有什么话等回家再说。这里还有好多人了。”沈修平眨了眨也有些发涩的眼睛,连忙说道。
俞文纨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身后还有一大帮迎接的人群,连忙害羞着挣脱沈修文的手。
“欢迎沈将军凯旋而归。”这时一名四十多岁的胖子走上来,笑容满面地向沈修文拱手欢迎道。
沈修文并不认识这个胖子,微微一愣。陪同在一旁的唐文彬连忙介绍道:“光复,这位是川东行署专员唐亭轩唐专员。”
现在沈家乃至自己的整个后方基地都放在万县,如今又想在万县扩大规模,沈修文原本打算这次回来亲自去拜访川东行署专员,以期能得到地方上的支持,没想到今天这位专员大人会亲自来迎接自己,连忙敬了个礼,客气地说道:“唐专员大驾亲迎,修文实在是不该当。惶恐,惶恐!”
当着川东名流的面,沈修文的态度如此谦恭,让这位唐专员很有面子,连忙笑着道:“沈将军在前线奋勇抗日,威名远播,此番能落户万县,实乃我川东之幸。唐某今天代表川东子弟在此迎接抗日英雄,实属应当应分。况且杨公和淞云将军也常言将军对川中将士多有照顾,唐某理应投桃报李。呵呵。”唐亭轩笑呵呵地说道。
沈修文这才意识到川东和万县地区是杨森的地盘,而郭汝栋的四十三军又出自杨森一系。自己当初在松江的无心插柳倒是给自己带来了一个交好川中将领的机会。
这位唐专员显然非常会做人,热情的寒暄之后,朝沈修文拱了拱手,笑着告辞道:“将军今天舟旅劳顿,唐某就不多打扰了。明日唐某将设宴为将军洗尘,还望将军赏光。”
“一定,一定。”
送走唐专员后,唐文彬感慨地说道:“光复,也亏得你和淞云将军有交情。这位唐专员对我们沈家也是颇为照应。”
“是我当初想简单了,迁往万县之前方方面面没有考虑全面。没有川中势力的支持,想要在万县立足怕是不易。上次也幸亏误打误撞,结识了郭淞云,当初我是敬佩他们四十三军英勇抗日,还没想到这一层呢。”沈修文摇了摇头道。同时心中也在暗暗感叹自己还是过于稚嫩。
“沈将军,您终于又回来了。”这时,穿着一身考究的丝质长衫的潘康良这才一脸激动地走到沈修文的面前。
“康良,这两年辛苦你了。”沈修文握着潘康良的手,一脸诚挚地说道。
沈家迁到万县之前的前期工作都是潘康良在忙活,包括后来的搬迁和物资的输送,以前的通达商行,现在的通达贸易公司那可是出了大力的。正因为如此,潘康良也逐渐进入了沈修文这个圈子的核心层。包括后勤基地的建设,物资储备等等,潘康良也逐渐成为郑怀山在后方的住手。
“沈将军哪里话,这些都是康良应当应分的。如果没有将军,我现在还不是一个小商行的老板。”潘康良听到沈修文见面就向自己道一声辛苦,顿时变的十分激动。自从和沈修文合作以后,加之沈家的关系,潘康良的通达贸易公司已然是万县最大的贸易公司,潘康良本人如今更是在曾老先生的举荐下出任了万县商会的会长,对于他来说这一切都是沈修文带给他的。更何况沈修文还是他的半个老板。
来码头迎接沈修文的还有一大批万县本地商人以及追随沈家迁到万县的上海商人,沈家在万县落户,他们都得益不少。商人的消息是最灵通的,他们知道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眼前这位目前炙手可热,深得蒋委员长器重的抗日英雄。
一番应酬,总算得以返回家中。沈家大院当初建的时候,特意建在曾家的旁边。家里的佣人都是从上海跟随来的老人。看到沈修文回来一个个都欣喜地喊着:“二少爷。”
经历了多次残酷的战斗,沈修文第一次感觉到这个称呼自己听起来是多么的亲切。经历了血与火,家对于军人来说是最温馨的。
“爹!岳父!曾先生!”转过门厅,沈敬宗、俞展堂、曾仕贤正站在客厅前,出现在沈修文的眼前。
在这个极为讲究长幼有序的年代,沈修文愣了一下之后,连忙快步上前,向三位长辈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
“光复啊,我说要去码头迎接你这位抗日英雄,可是你爹硬是不让。咱们三个可是喝了一个上午的茶了。”一向西化的曾仕贤笑呵呵地说道。
沈修文抬头看了一眼一脸激动之色的老父亲,虽然老爷子从小对他就严厉,但是沈修文知道老父亲这段时间也少没为他担心。再次向老父亲鞠了一躬道:“爹,儿子回来了。”
曾经在上海滩叱诧风云的沈敬宗,此时也哆嗦着嘴唇,看着儿子,道:“回来就好,能回来就好。”
沈修文的鼻子一酸,眼泪差点落下来。连忙上前扶住老爷子,朝俞展堂和曾仕贤欠了欠身子道:“岳父,曾先生,咱们屋里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