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重生之我是曹操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本意,乃致儒法不两立。郑公又证大道乎。”蔡邕放下手中书册,长叹了起来,王朝灭亡之因在于腐败和暴政,而不在于法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这就慢慢地为腐败埋下了种子,而暴政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其实法家与儒家乃是共生之体,法家霸术和儒家仁术互为表里,才是大道所在,朝廷宽仁,导致法纪崩乱,豪强不法,当今乱势,便是法纪松弛所至啊!与蔡邕一样,中原大地的各处,那些智者皆在考虑着这个问题,如司马徽等名士皆是一样,而那些普通儒生亦是整日里争论不休。
“主公,现在天下借言郑公之说,不可不防啊!”袁绍府邸内,田丰向袁绍道。“何以见得?”“郑公之书出自青州,而青州为曹操所据,如今天下那些儒生皆在言那百家,儒法,竟是全然忘了曹操那个弑帝逆贼之事,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主公。”田丰对汉室还是有着一丝忠诚之心,如今那些儒生的注意力全部放到那些虚无的争执上面去,对于曹操这个国贼之事反而不那么热心,这样下去还有几人知道汉家天子。“那你要我怎么做,禁绝郑公之书,还是不让那些儒生说话。”袁绍脸色一沉道,见袁绍动怒,田丰也不能再待下去,只有默然而退。
见田丰退出,袁绍看向了书案上郑玄那本著述,笑了起来,“孟德,你果然好手段,一本书册就搅得天下不宁,无人论天子了,看起来我花的那些心思全都成了白废工夫。”想到手上那个毫无什么价值的天子,袁绍的脸色就变得难看起来,现在天下呈四分之势,西凉江东,一个拒诏,一个听宣不听调,就连他收服豫州等地,靠的也只是他家族势力和手上的军队,那个天子诏书分明就是一无用的废物,难为他还要在朝堂上听卢植王允那些老东西的废话,这汉室招牌如此无用,还不若自立为王,只要手中有兵,他怕什么,那些什么清议,不过狗屁,想到那些支持自己的豪门已经好几次劝自己废帝自立,袁绍的心不禁烫了起来。
同样在益州,刘备看着那卷书册,也是沉吟不语,他到益州已经半年了,这段时间里他每天就是笼络人心,与益州各家族交好,他现在还不敢轻举妄动,但是如今汉家式微,天子暗弱,真不知何时哪个逆贼就会自立,若是时间一久,他所能依仗的汉室宗亲岂不成了废物,这书册实在是可恶啊,想到郑玄那书里说什么百家同流,儒法一脉,又说什么天子丧德,自亡。这分明就是一本反书,郑玄根本就是曹操的人,刘备只觉得大汉的未来一片黑暗,曹操已经雄据三州,袁绍又挟天子霸占中原,董卓和孙坚各自发展势力,而他如今却依然困在这一州之地,而且还要像袁绍称臣效忠,他何时才能够剪平逆贼,让大汉再度中兴,他看不到一点的希望。(有人说既然知道历史,为何还让刘备去益州,其实他在益州等于被困死在了那里,没有汉中和雍州,益州就是块死地)
而在北庭,曹操已是调集了二十万黑旗军在北关边境整戈待发,对于中原因为那书册而起的争论他没有太多的兴趣,焚书坑儒他办不到,不过他可以让儒家分裂,对与错让他们自己争去,同时百家同流也符合中华文明的大一统,虽然他不会再讲什么法家,墨家,兵家,但是却可以称法学,兵学,墨学,更重要的是他只是要那些儒生去争,去辨,等到他治下的那些百姓拥有了知识以后,什么儒生阶层照样完蛋,以后帝国文官将军,便是要真才实学的考出来,是去军队里历练出来的,儒可以作为一种象征而存在,就像后世什么博士导师之类的名头存在,至于治国,那靠的是完善的制度而不是什么思想。(要是让现在那帮只会吹牛皮的国学教授去治国,我们全部去跳河好了,就像儒学之于国家,这种空泛的学说只有被改造扭曲的份,尊儒的人怪罪统治阶层,那么你们现在鼓吹的还不仍旧是那几本书上弄出来的学说,无非是大家怎么样解释罢了,至于你们说的六经,我好好查阅了一下资料,结果大失所望:诸子源于“六艺”,四部(经史子集)也源于“六艺”,中国的一切学术都源于“六艺”。“六艺”就是“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孔子所作的《春秋》,也是借鲁国历史而作,这六部经典都是孔子之前古代中国文化的经典,可以说这六部经典奠定了中国今后的学术历史,如道家出于《易》,法家出于《礼》,墨家出于《礼》与《乐》;或者说“史”出于《春秋》,“集”出于《诗》等,孔子不过是把这六经重新整理、解释罢了,我到不懂怎么就成了你们儒家的经典,而且孔子对这六经的解释就是正确的了吗,也不过是一家之言,所以只能说百家的确同源,同属于中华文明,但儒家非要以中华文明正统自居,那才是绝对的谬误,冰风在书中之所以最后如此安排曹操解决儒家,其实道理很简单,前两天的争论大家也看见了,我只是说了一句灭儒,后续情节还没交代,就跳出那么一大帮人来引经据典问难于冰风,可见现在尊儒的人还是有很多,更不要说汉朝了,如果在书中一味以刚强而灭儒,那从情理上讲完全不可能,冰风觉得让百姓掌握知识,分裂儒家内部,同时抬高百学才是真正可行的办法,至于说为什么不提百家,因为如果提百家,那么分裂的儒家很有可能会重新复合,但是让讲百学的人也以儒门自居,儒家势力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总之不妨让儒家去做个花架子,中华民族的崛起靠的是实力而不是什么空泛的思想,这也是冰风最后一次对本书的思想部分做出解释,因为写到这里,冰风的基本思路已经清楚了,那就是架空儒家,但不妨让它作为象征存在,兵墨法道那些实用学派才是强国的手段。)
收拢了一下无谓的思虑后,曹操看向了旷野上那二十万雄兵,心中豪气万千,只要解决了北塞各蛮族,他就能致力于北方,不出五年,他的实力将绝对性地压倒整个中原,同时整个天下也会在这相对的五年平衡中恢复一点元气,只要他能迅速攻克中原,那么汉人绝对不会受什么太大的损失,未来的扩张,人,才是最重要的。看着苍天下那广阔的大地,曹操想起了孔子那句话,‘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化干戈为玉帛。’然后重重地吐了口唾沫,“呸,万里疆土,靠的就是手中的刀打下来的,仁义,去死吧!”
(本书走的是迅速统一路线,想看内战人死得倾城倾野的,请恕冰风写不出那样的东西来,冰风能写的只是不同于演义中的路线。)
本意,乃致儒法不两立。郑公又证大道乎。”蔡邕放下手中书册,长叹了起来,王朝灭亡之因在于腐败和暴政,而不在于法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这就慢慢地为腐败埋下了种子,而暴政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其实法家与儒家乃是共生之体,法家霸术和儒家仁术互为表里,才是大道所在,朝廷宽仁,导致法纪崩乱,豪强不法,当今乱势,便是法纪松弛所至啊!与蔡邕一样,中原大地的各处,那些智者皆在考虑着这个问题,如司马徽等名士皆是一样,而那些普通儒生亦是整日里争论不休。
“主公,现在天下借言郑公之说,不可不防啊!”袁绍府邸内,田丰向袁绍道。“何以见得?”“郑公之书出自青州,而青州为曹操所据,如今天下那些儒生皆在言那百家,儒法,竟是全然忘了曹操那个弑帝逆贼之事,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主公。”田丰对汉室还是有着一丝忠诚之心,如今那些儒生的注意力全部放到那些虚无的争执上面去,对于曹操这个国贼之事反而不那么热心,这样下去还有几人知道汉家天子。“那你要我怎么做,禁绝郑公之书,还是不让那些儒生说话。”袁绍脸色一沉道,见袁绍动怒,田丰也不能再待下去,只有默然而退。
见田丰退出,袁绍看向了书案上郑玄那本著述,笑了起来,“孟德,你果然好手段,一本书册就搅得天下不宁,无人论天子了,看起来我花的那些心思全都成了白废工夫。”想到手上那个毫无什么价值的天子,袁绍的脸色就变得难看起来,现在天下呈四分之势,西凉江东,一个拒诏,一个听宣不听调,就连他收服豫州等地,靠的也只是他家族势力和手上的军队,那个天子诏书分明就是一无用的废物,难为他还要在朝堂上听卢植王允那些老东西的废话,这汉室招牌如此无用,还不若自立为王,只要手中有兵,他怕什么,那些什么清议,不过狗屁,想到那些支持自己的豪门已经好几次劝自己废帝自立,袁绍的心不禁烫了起来。
同样在益州,刘备看着那卷书册,也是沉吟不语,他到益州已经半年了,这段时间里他每天就是笼络人心,与益州各家族交好,他现在还不敢轻举妄动,但是如今汉家式微,天子暗弱,真不知何时哪个逆贼就会自立,若是时间一久,他所能依仗的汉室宗亲岂不成了废物,这书册实在是可恶啊,想到郑玄那书里说什么百家同流,儒法一脉,又说什么天子丧德,自亡。这分明就是一本反书,郑玄根本就是曹操的人,刘备只觉得大汉的未来一片黑暗,曹操已经雄据三州,袁绍又挟天子霸占中原,董卓和孙坚各自发展势力,而他如今却依然困在这一州之地,而且还要像袁绍称臣效忠,他何时才能够剪平逆贼,让大汉再度中兴,他看不到一点的希望。(有人说既然知道历史,为何还让刘备去益州,其实他在益州等于被困死在了那里,没有汉中和雍州,益州就是块死地)
而在北庭,曹操已是调集了二十万黑旗军在北关边境整戈待发,对于中原因为那书册而起的争论他没有太多的兴趣,焚书坑儒他办不到,不过他可以让儒家分裂,对与错让他们自己争去,同时百家同流也符合中华文明的大一统,虽然他不会再讲什么法家,墨家,兵家,但是却可以称法学,兵学,墨学,更重要的是他只是要那些儒生去争,去辨,等到他治下的那些百姓拥有了知识以后,什么儒生阶层照样完蛋,以后帝国文官将军,便是要真才实学的考出来,是去军队里历练出来的,儒可以作为一种象征而存在,就像后世什么博士导师之类的名头存在,至于治国,那靠的是完善的制度而不是什么思想。(要是让现在那帮只会吹牛皮的国学教授去治国,我们全部去跳河好了,就像儒学之于国家,这种空泛的学说只有被改造扭曲的份,尊儒的人怪罪统治阶层,那么你们现在鼓吹的还不仍旧是那几本书上弄出来的学说,无非是大家怎么样解释罢了,至于你们说的六经,我好好查阅了一下资料,结果大失所望:诸子源于“六艺”,四部(经史子集)也源于“六艺”,中国的一切学术都源于“六艺”。“六艺”就是“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孔子所作的《春秋》,也是借鲁国历史而作,这六部经典都是孔子之前古代中国文化的经典,可以说这六部经典奠定了中国今后的学术历史,如道家出于《易》,法家出于《礼》,墨家出于《礼》与《乐》;或者说“史”出于《春秋》,“集”出于《诗》等,孔子不过是把这六经重新整理、解释罢了,我到不懂怎么就成了你们儒家的经典,而且孔子对这六经的解释就是正确的了吗,也不过是一家之言,所以只能说百家的确同源,同属于中华文明,但儒家非要以中华文明正统自居,那才是绝对的谬误,冰风在书中之所以最后如此安排曹操解决儒家,其实道理很简单,前两天的争论大家也看见了,我只是说了一句灭儒,后续情节还没交代,就跳出那么一大帮人来引经据典问难于冰风,可见现在尊儒的人还是有很多,更不要说汉朝了,如果在书中一味以刚强而灭儒,那从情理上讲完全不可能,冰风觉得让百姓掌握知识,分裂儒家内部,同时抬高百学才是真正可行的办法,至于说为什么不提百家,因为如果提百家,那么分裂的儒家很有可能会重新复合,但是让讲百学的人也以儒门自居,儒家势力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总之不妨让儒家去做个花架子,中华民族的崛起靠的是实力而不是什么空泛的思想,这也是冰风最后一次对本书的思想部分做出解释,因为写到这里,冰风的基本思路已经清楚了,那就是架空儒家,但不妨让它作为象征存在,兵墨法道那些实用学派才是强国的手段。)
收拢了一下无谓的思虑后,曹操看向了旷野上那二十万雄兵,心中豪气万千,只要解决了北塞各蛮族,他就能致力于北方,不出五年,他的实力将绝对性地压倒整个中原,同时整个天下也会在这相对的五年平衡中恢复一点元气,只要他能迅速攻克中原,那么汉人绝对不会受什么太大的损失,未来的扩张,人,才是最重要的。看着苍天下那广阔的大地,曹操想起了孔子那句话,‘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化干戈为玉帛。’然后重重地吐了口唾沫,“呸,万里疆土,靠的就是手中的刀打下来的,仁义,去死吧!”
(本书走的是迅速统一路线,想看内战人死得倾城倾野的,请恕冰风写不出那样的东西来,冰风能写的只是不同于演义中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