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北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山东直隶经过谭延闿这么一次折腾,无论是外国传教士势力还是义和拳组织都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更重要的是这次清理也给地方官吏一个典范。回到天津后,在谭延闿和美国公理会明恩溥牧师的倡议下,各国公使团决定成立一个基督教会联合机构,专门来处理基督教在华传播过程中与当地百姓发生冲突的案例。
这个基督教会联合机构的大多数成员都是在华传教数年,对中国极为了解的外国基督教徒,还有谭延闿、李秉衡这样的朝廷官吏。在地方上一旦发生教民冲突,地方上官衙将会将案件之间转送到这个基督教联合处理机构,由此来判定孰是孰非。
朝廷对这个建议自然是欢迎的,因为各地地方官对教民冲突的抱怨历来就不少,无论是朝廷还是地方官吏都是风箱里的老鼠两端受气,有了这样一个裁决机构,虽然与朝廷法令不符,但却可以解决不少困难至少在判定案件上,可以最大限度的做到公平——按照与各国驻华公使团最终达成的协议,这个裁决机构的判案过程必须要得到舆论界的监督,每一件案件的审理过程到结果都必须是要在中外报纸上见报的。
谭延闿这次行动使得他在政治上获得了极大的好处,当然也有人指责这个解决教民冲突的裁决机构是有失国权,但不能不否认在现在国家贫弱,各地督抚一听到教案就头痛不已,解决时候又是束手束脚的情况下,这个裁决机构对地方大员和朝廷来说是再好不过的解决方案。
而迅速评判威县和冠县的叛乱,也使得朝廷对新建陆军充满了更高的期待。这次叛乱的解决使得山东巡抚李秉衡如愿以偿的获得了升迁,得到了云贵总督的位子,虽然地方是偏远了些,但好歹也是真正的封疆大吏。至于谭延闿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迁,接替李秉衡成为山东巡抚,而新建陆军也将要随即迁往山东。
谭延闿将会在署理山东政务的同时,继续训练新建陆军——第一批新建陆军虽然也是迁往山东,但已经正式成军。原来李鸿章时代的北洋陆军主体随着中日甲午战争在朝鲜数次战斗,几乎泯灭于朝鲜,幸得刘铭传出山坐镇鸭绿江整合残军誓死抵抗。
北洋陆军到了谭钟麟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后,连受总督直辖的督标都是谭延闿重新组建的,加上新建陆军,可以说北洋陆军几乎是重建一遍。不过李鸿章时代的北洋陆军并没有全军覆灭,聂士成的“武毅军”和董祥福的“甘军”基本上还是留存实力还在刘铭传的节制之下,留在关外来稳定当地局势。
兵部尚书荣禄接受了谭延闿的建议,将聂士成的武毅军和董祥福的甘军连同谭延闿的新建陆军整合起来编成“武卫军”,分前后左右中五军。荣禄以兵部尚书统领武卫军兼统武卫中军,聂士成统武卫左军,马玉昆统武卫前军,董祥福统武卫后军,而谭延闿统领武卫右军。
武卫军除了荣禄要建立的以满族人为主干的中军将会留在京师之外,谭延闿的武卫右军将会驻防山东,董祥福、聂士成和马玉昆继续留在东北,也许会在适当时机,由聂士成或是马玉昆撤回一军进入关内。在谭延闿的眼中,除了一万人编制的武卫右军之外,其余聂士成或是马玉昆这些在朝鲜曾经和日本陆军硬拼交过手的老式陆军并不在他的眼中。
这些老北洋所有的骄傲已经在甲午战争中都随着《上海条约》一起葬送了,若不是刘铭传以严厉的军法来镇压的话,老北洋早就被日军所击溃。如果刘铭传身体还像十年前那么健康的话,以他的眼光采用新建陆军的训练方法来训练武毅军和甘军,就算战斗力差一些,但两军合力以五六万之数和新建陆军硬拼,谭延闿未必会如此放松。
可惜刘铭传据传已经病入膏肓,董祥福和聂士成对军队掌握不利,战争结束之后在刘铭传的约束下还是那么个样子,刘铭传的身体状况一再恶化不能视察军队后,这军队又成了老样子,该吸大烟的吸大烟,军营之中赌嫖不忌……
这样的军队谭延闿是不会放在眼中的,京师之地乃是谭延闿的根本所在,并不是因为他在这里构建了关系网,而是随时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武装起义一举端掉清王朝通知核心,是以京师附近兵力变化一直是谭延闿所关注的。新建陆军奉命随谭延闿迁往山东布防,但是直隶一省最强悍的军队依旧是属于谭延闿所能够支配的直隶督标新军,数量少些但想要达成谭延闿期望的目标还是不在话下的,况且新建陆军乘船不用一日便可以到达天津。
谭延闿升任山东巡抚在政治上也并不是没有条件的,因为山东巡抚是受直隶总督所节制,父子俩人算是掌握了两个省,这自然会引起很多人的说道,尤其是清流对这个局面非常的不满意。而荣禄一天天得宠,似乎对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非常感兴趣,可以说谭钟麟的位子迟早要换换地方,只是这样一个朝廷重臣换地方可不是说动就动的,尤其是谭钟麟在任职阶段直隶民生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北洋海陆防务整顿的井井有条,要换掉谭钟麟似乎是很困难的。
虽然在短时间内谭钟麟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位子还坐的算是稳当,但谭延闿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老头子下台的工作事宜了——在升任山东巡抚后,谭延闿在大清帝国的政坛上总算是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了,随即而来的便是要彻底拜托谭钟麟对他的护佑,往后的路就要完全靠自己去闯荡。
荣禄以兵部尚书之职统帅武卫军是名不正言不顺的,除了京师统领之外,在直隶的军权一直是受直隶总督所节制,武卫军虽然大部分都不在直隶总督所管辖的三省范围之内,但这个名义由兵部尚书是非常不正确的。
“组安,风闻朝廷要重用荣禄替令尊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这件事最近闹得沸沸扬扬,可是真的?!”沈静做为谭延闿的头号幕僚,对于这样的变故自然是反应极快的。
直隶总督到没有什么,关键是北洋大臣涉及到他们的利益实在是太多了,尤其是两大兵工厂和北洋海陆两军的控制更是受到极大的冲击。虽说在沈静和谭延闿的安排下,从直隶总督府幕友堂出身的众多有作为的幕僚都逐渐出任这些关键部位的要职,但荣禄一出首先在心理上就对这些人产生很大的冲击。毕竟这个团体并不是像李鸿章和曾国藩那样重用师生和老乡的关系建立起来的那样稳固,墙头草随风倒这种事情在历史上也是屡见不鲜。
“文渊兄,看看当今局势,不要说五六年,就是在这一两年中你敢保证朝廷之中没有重大变故么?!”谭延闿并没有正面回答沈静的问题,反倒是问了一个不相干的问题踢给沈静。
bsp; 山东直隶经过谭延闿这么一次折腾,无论是外国传教士势力还是义和拳组织都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更重要的是这次清理也给地方官吏一个典范。回到天津后,在谭延闿和美国公理会明恩溥牧师的倡议下,各国公使团决定成立一个基督教会联合机构,专门来处理基督教在华传播过程中与当地百姓发生冲突的案例。
这个基督教会联合机构的大多数成员都是在华传教数年,对中国极为了解的外国基督教徒,还有谭延闿、李秉衡这样的朝廷官吏。在地方上一旦发生教民冲突,地方上官衙将会将案件之间转送到这个基督教联合处理机构,由此来判定孰是孰非。
朝廷对这个建议自然是欢迎的,因为各地地方官对教民冲突的抱怨历来就不少,无论是朝廷还是地方官吏都是风箱里的老鼠两端受气,有了这样一个裁决机构,虽然与朝廷法令不符,但却可以解决不少困难至少在判定案件上,可以最大限度的做到公平——按照与各国驻华公使团最终达成的协议,这个裁决机构的判案过程必须要得到舆论界的监督,每一件案件的审理过程到结果都必须是要在中外报纸上见报的。
谭延闿这次行动使得他在政治上获得了极大的好处,当然也有人指责这个解决教民冲突的裁决机构是有失国权,但不能不否认在现在国家贫弱,各地督抚一听到教案就头痛不已,解决时候又是束手束脚的情况下,这个裁决机构对地方大员和朝廷来说是再好不过的解决方案。
而迅速评判威县和冠县的叛乱,也使得朝廷对新建陆军充满了更高的期待。这次叛乱的解决使得山东巡抚李秉衡如愿以偿的获得了升迁,得到了云贵总督的位子,虽然地方是偏远了些,但好歹也是真正的封疆大吏。至于谭延闿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迁,接替李秉衡成为山东巡抚,而新建陆军也将要随即迁往山东。
谭延闿将会在署理山东政务的同时,继续训练新建陆军——第一批新建陆军虽然也是迁往山东,但已经正式成军。原来李鸿章时代的北洋陆军主体随着中日甲午战争在朝鲜数次战斗,几乎泯灭于朝鲜,幸得刘铭传出山坐镇鸭绿江整合残军誓死抵抗。
北洋陆军到了谭钟麟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后,连受总督直辖的督标都是谭延闿重新组建的,加上新建陆军,可以说北洋陆军几乎是重建一遍。不过李鸿章时代的北洋陆军并没有全军覆灭,聂士成的“武毅军”和董祥福的“甘军”基本上还是留存实力还在刘铭传的节制之下,留在关外来稳定当地局势。
兵部尚书荣禄接受了谭延闿的建议,将聂士成的武毅军和董祥福的甘军连同谭延闿的新建陆军整合起来编成“武卫军”,分前后左右中五军。荣禄以兵部尚书统领武卫军兼统武卫中军,聂士成统武卫左军,马玉昆统武卫前军,董祥福统武卫后军,而谭延闿统领武卫右军。
武卫军除了荣禄要建立的以满族人为主干的中军将会留在京师之外,谭延闿的武卫右军将会驻防山东,董祥福、聂士成和马玉昆继续留在东北,也许会在适当时机,由聂士成或是马玉昆撤回一军进入关内。在谭延闿的眼中,除了一万人编制的武卫右军之外,其余聂士成或是马玉昆这些在朝鲜曾经和日本陆军硬拼交过手的老式陆军并不在他的眼中。
这些老北洋所有的骄傲已经在甲午战争中都随着《上海条约》一起葬送了,若不是刘铭传以严厉的军法来镇压的话,老北洋早就被日军所击溃。如果刘铭传身体还像十年前那么健康的话,以他的眼光采用新建陆军的训练方法来训练武毅军和甘军,就算战斗力差一些,但两军合力以五六万之数和新建陆军硬拼,谭延闿未必会如此放松。
可惜刘铭传据传已经病入膏肓,董祥福和聂士成对军队掌握不利,战争结束之后在刘铭传的约束下还是那么个样子,刘铭传的身体状况一再恶化不能视察军队后,这军队又成了老样子,该吸大烟的吸大烟,军营之中赌嫖不忌……
这样的军队谭延闿是不会放在眼中的,京师之地乃是谭延闿的根本所在,并不是因为他在这里构建了关系网,而是随时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武装起义一举端掉清王朝通知核心,是以京师附近兵力变化一直是谭延闿所关注的。新建陆军奉命随谭延闿迁往山东布防,但是直隶一省最强悍的军队依旧是属于谭延闿所能够支配的直隶督标新军,数量少些但想要达成谭延闿期望的目标还是不在话下的,况且新建陆军乘船不用一日便可以到达天津。
谭延闿升任山东巡抚在政治上也并不是没有条件的,因为山东巡抚是受直隶总督所节制,父子俩人算是掌握了两个省,这自然会引起很多人的说道,尤其是清流对这个局面非常的不满意。而荣禄一天天得宠,似乎对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非常感兴趣,可以说谭钟麟的位子迟早要换换地方,只是这样一个朝廷重臣换地方可不是说动就动的,尤其是谭钟麟在任职阶段直隶民生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北洋海陆防务整顿的井井有条,要换掉谭钟麟似乎是很困难的。
虽然在短时间内谭钟麟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位子还坐的算是稳当,但谭延闿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老头子下台的工作事宜了——在升任山东巡抚后,谭延闿在大清帝国的政坛上总算是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了,随即而来的便是要彻底拜托谭钟麟对他的护佑,往后的路就要完全靠自己去闯荡。
荣禄以兵部尚书之职统帅武卫军是名不正言不顺的,除了京师统领之外,在直隶的军权一直是受直隶总督所节制,武卫军虽然大部分都不在直隶总督所管辖的三省范围之内,但这个名义由兵部尚书是非常不正确的。
“组安,风闻朝廷要重用荣禄替令尊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这件事最近闹得沸沸扬扬,可是真的?!”沈静做为谭延闿的头号幕僚,对于这样的变故自然是反应极快的。
直隶总督到没有什么,关键是北洋大臣涉及到他们的利益实在是太多了,尤其是两大兵工厂和北洋海陆两军的控制更是受到极大的冲击。虽说在沈静和谭延闿的安排下,从直隶总督府幕友堂出身的众多有作为的幕僚都逐渐出任这些关键部位的要职,但荣禄一出首先在心理上就对这些人产生很大的冲击。毕竟这个团体并不是像李鸿章和曾国藩那样重用师生和老乡的关系建立起来的那样稳固,墙头草随风倒这种事情在历史上也是屡见不鲜。
“文渊兄,看看当今局势,不要说五六年,就是在这一两年中你敢保证朝廷之中没有重大变故么?!”谭延闿并没有正面回答沈静的问题,反倒是问了一个不相干的问题踢给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