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2014-2023)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要点透视
过去20年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中国创新要素在区域间的重新布局。与经济重心的转移一致,创新要素分布的重心实现了从内陆向沿海发达地区的转移。
市场成为驱动中国创新要素重新布局的关键力量。政府通过创新环境建设和政策扶持对本地创新要素集聚能力发挥了重大影响。
创新要素的集聚程度远高于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程度,北京、广东、江苏等少数省份汇聚了全国主要的创新要素。
创新要素跨省转移的速度在过去十年明显提高且仍将持续。中国已经进入创新布局加速调整、区域创新差距迅速扩大的阶段。
要形成更加高效合理的创新要素新布局,必须深化改革,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消除制约创新要素合理流动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夯实创新基础,形成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中国创新能力进展
研发投入稳步提升,首次突破万亿
2012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首次突破万亿,达到10298.4亿元,比2011年增长18.5%。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1.98%,比2011年提高0.14个百分点,与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韩国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基本相当。研发投入上台阶具有标志性意义,表明中国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力度不断加强。但是,中国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阶段,基础研究投入严重偏低。2012年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大项目占研发总经费的比重分别为4.8%、11.3%和83.9%,相比于2011年,基础研究和试验发展比重分别提高了0.1%和0.4%,而应用研究比重下降了0.5%。
随着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全社会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需求开始增加。中国已经进入研发经费分配结构再调整的阶段,其方向是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经费的比重将逐步上升。这种结构变化是中国在技术追赶进程中技术水平提高、技术需求和供给能力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的重要标志。
部分领域涌现出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企业
中国在不同领域的创新能力有较大差异,少数领域已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创新成果,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中国互联网行业与发达国家基本同步发展。基于巨大的国内需求,互联网行业创新更加活跃,甚至领先于发达国家。如阿里巴巴成为世界领先的电子商务企业,在互联网支付、金融等领域推出很多颠覆性创新成果。腾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推出了微信等创新产品,并为众多中小互联网企业提供创新平台。二是部分中高技术产业的产品已成功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不仅具有价格优势,在技术上也有竞争力。如机械制造业的三一重工、通信设备领域的华为等。中国制造的施工设备生产力、耐用性和燃油效率已超过了日韩的竞争对手参考《经济学人》杂志2013年12月21日的文章《挖掘胜利》。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三是高铁、航空航天等体现国家竞争力的领域已具备较强的集成创新能力,并有效提升了相关配套企业的创新能力。
制造业整体创新能力仍低于发达经济体
国际上高技术行业的研发投入占比(占销售额比重)一般超过5%,美国的生物医药等领域甚至超过15%。中国全部制造业行业的研发投入占比远远低于这一水平。制造业各行业中,研发投入强度最高的是运输设备制造业(包括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等),仅为2.18%,其次是仪器仪表制造业(1.86%)和医药制造业(1.63%)。
以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发展成为共识
2001年入世以来,中国利用要素成本优势,大力推动出口导向的工业化;中低端环节的加工制造业快速发展,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但随着要素成本上升和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既有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了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创新是风险高、溢出性强的活动,需要政府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只有让创新能为企业带来利润,才能对企业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使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经济重心从内陆向沿海地区转移是三十余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布局的重要特征。经济重心转移的背后是要素空间布局的变化。除了劳动力和资本等基本的生产要素,技术成果、研究经费、科研人员、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风险资本等创新要素也在相应转移。基于当前中国创新要素的地区分布特征,可以得到的一个判断是: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少数东部省份集聚了大量的人才和科技资源,成为主要的技术输出地和创新要素集聚地。本报告将详细分析中国创新要素区域分布的变化情况。
创新要素区域分布的变化趋势
本节分析在过去20年间,创新要素在中国省一级的分布变化情况。我们从三个方面衡量创新要素布局,一是创新投入,包括研发经费、科研人员数量、高校和科研院所数量;二是创新的直接产出,以发明专利授权量衡量;三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包括技术交易额、高技术企业数量、创业投资额等。在逐项分析后,我们将各指标加总形成综合性的创新要素指数,作为区域创新要素集聚能力排序的依据。
如无特别说明,本研究数据来自历年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由于创新是长期的渐进过程,因此我们以五年为跨度,选择1991年、1996年、2001年、2006年和2010年五个时间点,分析创新要素布局的动态变化。
为了增强直观性,我们采用了创新地图的方式。对于每个指标,根据各省数值在全国排名的高低在地图中标以不同颜色。从浅到深,颜色越深则排名越高。每个指标有五张地图,分别对应1991年、1996年、2001年、2006年和2010年。在创新地图上,可以观察到20年来创新要素省际空间布局的此消彼长。
全社会研发经费
全社会研发经费衡量一国或一地区用于创新的全部支出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是指调查单位在报告年度用于内部开展研发活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实际支出,包括用于研发项目(课题)活动的直接支出,以及间接用于研发活动的管理费、服务费、与研发有关的基本建设支出以及外协加工费等。由于统计口径变化,2000年前没有该统计指标,1991年和1996年我们使用科技活动经费使用额作为替代变量。2012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是2001年的10倍,其增速远高于同期GDP增速。
过去20年中国研发经费省际分布的最大变化是,东北和西部省份的地位明显下滑,东部沿海地区研发经费排序越来越靠前。四川和辽宁都曾是中国的工业基地,1991年研发经费总额在全国名列前茅,但到了2010年已远远落后于沿海省份。陕西和湖北研发经费排序在2001年和2006年一度崛起,但2010年再次落后于沿海省份。北京和江苏在过去20年一直名列前茅,占全国研发经费的份额保持前列。此外,广东、山东和浙江的研发经费排序稳步提高,20世纪90年代仍处于全国中等水平,目前已位居前列。2010年北京、广东和江苏的全社会研发经费都达到了800亿元以上。
科研人员
我们采用各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反映当地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力资源储备科学家和工程师是科技活动者中具有高等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或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务)的人员所占的比重,涵盖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由于统计口径变化,2010年没有该指标,改用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替代。虽不完全相同,但各省的相对位置仍有可比性。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总数在1991年为124万,2010年翻番,超过250万人。其中,广东、江苏和浙江最高,分别达34万、32万和22万人。
科研机构科研机构是指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不包含企业科研机构。
随着科研机构转制,中国科研机构数量在过去20年不断递减,1991年全国有5463家,到2010年已降至3696家。在区域分布上,过去20年间科研机构的分布大致稳定,一直集中在东部(北京、山东、广东、江苏)、东北(黑龙江、辽宁)和少数中西部省份(四川、湖北、山西)。
科研机构布局变化并不像研发经费和科研人员那样突出。主要原因是人力和资金的流动性较强,而独立科研机构的成立和退出都有较多的体制障碍,流动性远小于科研人员和研究经费。从下文也可以看出,科研机构数量和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并不强。
高等学校
高等学校是培育科研人才和从事基础研究的重要机构。21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数量快速增长。全国高校总数已从1991年的806所增至2006年的1867所,2010年已发展到3321所,是1991年的四倍。
发明专利
2000年以来,中国发明专利授权数量经历了超高速增长。1991年全国发明专利授权量仅有1311件,2001年为5395件,十年增长了不到4倍;2010年达到79767件,是2001年的近15倍。专利数量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反映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增强,企业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政策刺激也发挥了较大作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鼓励政策以专利数量为审核标准,激励企业大量申请专利,专利数量增长远快于专利质量提升。
技术交易
技术交易是企业引进外部技术、实现集成创新的重要途径。随着技术市场的日益成熟,以当年价格衡量,中国技术交易额快速增长,从1991年的95亿元、增至2001年的783亿元,2010年又达到3907亿元,是1991年的40余倍。
1991~2010年,北京不仅始终是全国技术交易中心,而且其地位得到大大增强。2010年北京的技术交易额占全国的40%,而1991年仅为24%。辽宁和四川的相对位置明显下滑,两省技术交易额占全国比重从1991年的18%降至2010年的4.7%,四川失去了技术交易次中心的地位。上海、江苏、广东、天津、陕西等经济发达省份技术交易额实现了较快增长,2010年已位居全国前列。
如果技术拥有者主要在本地进行技术交易统计年鉴中没有技术交易输出额指标。本文以技术交易额近似表示技术交易输出能力,这里的隐含假设是技术交易省份和技术输出省份是一致的,即A省的技术创新,通过A省的技术交易市场,卖给了C省的企业。忽略了这种情况:A省的技术创新,通过B省的技术交易市场,卖给了C省的企业。那么技术交易额就反映了本地的技术输出能力。过去20年间,技术来源省份的变迁与经济重心的移动是一致的,东南沿海地区的创新能力在快速增强,中部的陕西、湖北等省的技术输出能力也有了长足进步。
高技术企业
根据OECD产业分类标准,高技术产业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OECD国家高技术企业的研发支出占销售额的比重一般超过5%,其中美国已超过16%。目前中国高技术企业研发支出占比还不到2%,远低于发达国家。
中国高技术企业数量的区域分布中国对高技术企业的统计开始时间较晚,1991年和1996年无数据。2001~2010年的十年间,高技术企业的区域分布特征变化不大,东部沿海地区始终是全国高技术企业的主要集聚地。2010年仅广东一省高技术企业占全国的比重就超过21%,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五省高技术企业占全国的60%。此外,四川、河南、辽宁和湖南的高技术企业也比较多。
风险资本
风险资本是推动创新的重要要素。中国风险资本起步较晚,但发展极快。目前对风险资本还缺乏完整统计。根据《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报告》,2011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各类机构达1096家,2006年只有345家,增幅超过两倍。2011年中国风险资本总量为3198亿元,而2006年只有664亿元,增幅近四倍。
2006年,广东是中国风险资本规模最大的省,达160亿元。其次是北京、上海、山东、江苏和浙江。2011年,风险资本的版图发生了明显变化。江苏迅速崛起,成为全国风险资本规模最大的省,总额达1079亿元;广东位居第二,为984亿元;然后是北京、浙江和上海。
创新要素指数
本节将上述各项指标(因数据少,风险资本除外)加总,形成创新要素指数,以综合反映各省创新要素拥有量的排序。首先,由于各指标单位不同,需要先统一量纲,使之可比。我们以2010年的广东数据为基准,各省历年的创新指标都除以广东省2010年相应指标。然后,我们逐年计算各省七项指标的平均值各指标权重相等。再将平均值乘以100,作为最终的创新要素指数。根据设计,创新要素指数具有跨年和跨省可比性。广东省2010年的创新要素指数为100,是各省年度创新要素指数的参考系。
2010年排名前三位的省份分别是北京、广东和江苏,随后是上海、山东和浙江。北京和上海一直是全国创新要素最集中的地区,北京的创新要素指数在过去20年间始终保持首位。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都是出口导向发展过程中受益最大的省。
创新要素的省际差距在快速扩大,北京、长三角地区和广东已初步成为全国的三大创新中心。1991年创新要素指数最高省是最低省的13倍,2001年是17倍,到2010年已高达42倍。这反映了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而且近十年是创新集聚的加速期,也是区域创新差距迅速扩大的时期。
创新要素指数增量
为了综合反映创新要素的省际流动情况,我们追踪了不同年份的创新要素指数排名变化情况。我们以十年为周期,追踪同一个省在1991年、2001年和2010年的位次,计算两期之间的创新要素指数排名变化,称之为创新要素指数增量。例如,浙江省1991年、2001年和2010年的位次分别是第11位、第12位和第6位,那么其1991~2001年期间的创新要素指数增量为—1(降低了1位),2001~2010年期间的创新要素指数增量为6(提高了6位),1991~2010年期间的创新要素指数增量为5(提高了5位)。
首先,创新要素指数增量最大的是浙江和福建。两省的创新要素指数在1991~2010年都提高了5位,是进步最大的省份。2010年,浙江创新要素指数排名全国第6位,福建排名全国第16位。这表明浙... -->>
要点透视
过去20年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中国创新要素在区域间的重新布局。与经济重心的转移一致,创新要素分布的重心实现了从内陆向沿海发达地区的转移。
市场成为驱动中国创新要素重新布局的关键力量。政府通过创新环境建设和政策扶持对本地创新要素集聚能力发挥了重大影响。
创新要素的集聚程度远高于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程度,北京、广东、江苏等少数省份汇聚了全国主要的创新要素。
创新要素跨省转移的速度在过去十年明显提高且仍将持续。中国已经进入创新布局加速调整、区域创新差距迅速扩大的阶段。
要形成更加高效合理的创新要素新布局,必须深化改革,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消除制约创新要素合理流动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夯实创新基础,形成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中国创新能力进展
研发投入稳步提升,首次突破万亿
2012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首次突破万亿,达到10298.4亿元,比2011年增长18.5%。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1.98%,比2011年提高0.14个百分点,与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韩国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基本相当。研发投入上台阶具有标志性意义,表明中国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力度不断加强。但是,中国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阶段,基础研究投入严重偏低。2012年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大项目占研发总经费的比重分别为4.8%、11.3%和83.9%,相比于2011年,基础研究和试验发展比重分别提高了0.1%和0.4%,而应用研究比重下降了0.5%。
随着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全社会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需求开始增加。中国已经进入研发经费分配结构再调整的阶段,其方向是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经费的比重将逐步上升。这种结构变化是中国在技术追赶进程中技术水平提高、技术需求和供给能力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的重要标志。
部分领域涌现出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企业
中国在不同领域的创新能力有较大差异,少数领域已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创新成果,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中国互联网行业与发达国家基本同步发展。基于巨大的国内需求,互联网行业创新更加活跃,甚至领先于发达国家。如阿里巴巴成为世界领先的电子商务企业,在互联网支付、金融等领域推出很多颠覆性创新成果。腾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推出了微信等创新产品,并为众多中小互联网企业提供创新平台。二是部分中高技术产业的产品已成功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不仅具有价格优势,在技术上也有竞争力。如机械制造业的三一重工、通信设备领域的华为等。中国制造的施工设备生产力、耐用性和燃油效率已超过了日韩的竞争对手参考《经济学人》杂志2013年12月21日的文章《挖掘胜利》。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三是高铁、航空航天等体现国家竞争力的领域已具备较强的集成创新能力,并有效提升了相关配套企业的创新能力。
制造业整体创新能力仍低于发达经济体
国际上高技术行业的研发投入占比(占销售额比重)一般超过5%,美国的生物医药等领域甚至超过15%。中国全部制造业行业的研发投入占比远远低于这一水平。制造业各行业中,研发投入强度最高的是运输设备制造业(包括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等),仅为2.18%,其次是仪器仪表制造业(1.86%)和医药制造业(1.63%)。
以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发展成为共识
2001年入世以来,中国利用要素成本优势,大力推动出口导向的工业化;中低端环节的加工制造业快速发展,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但随着要素成本上升和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既有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了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创新是风险高、溢出性强的活动,需要政府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只有让创新能为企业带来利润,才能对企业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使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经济重心从内陆向沿海地区转移是三十余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布局的重要特征。经济重心转移的背后是要素空间布局的变化。除了劳动力和资本等基本的生产要素,技术成果、研究经费、科研人员、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风险资本等创新要素也在相应转移。基于当前中国创新要素的地区分布特征,可以得到的一个判断是: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少数东部省份集聚了大量的人才和科技资源,成为主要的技术输出地和创新要素集聚地。本报告将详细分析中国创新要素区域分布的变化情况。
创新要素区域分布的变化趋势
本节分析在过去20年间,创新要素在中国省一级的分布变化情况。我们从三个方面衡量创新要素布局,一是创新投入,包括研发经费、科研人员数量、高校和科研院所数量;二是创新的直接产出,以发明专利授权量衡量;三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包括技术交易额、高技术企业数量、创业投资额等。在逐项分析后,我们将各指标加总形成综合性的创新要素指数,作为区域创新要素集聚能力排序的依据。
如无特别说明,本研究数据来自历年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由于创新是长期的渐进过程,因此我们以五年为跨度,选择1991年、1996年、2001年、2006年和2010年五个时间点,分析创新要素布局的动态变化。
为了增强直观性,我们采用了创新地图的方式。对于每个指标,根据各省数值在全国排名的高低在地图中标以不同颜色。从浅到深,颜色越深则排名越高。每个指标有五张地图,分别对应1991年、1996年、2001年、2006年和2010年。在创新地图上,可以观察到20年来创新要素省际空间布局的此消彼长。
全社会研发经费
全社会研发经费衡量一国或一地区用于创新的全部支出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是指调查单位在报告年度用于内部开展研发活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实际支出,包括用于研发项目(课题)活动的直接支出,以及间接用于研发活动的管理费、服务费、与研发有关的基本建设支出以及外协加工费等。由于统计口径变化,2000年前没有该统计指标,1991年和1996年我们使用科技活动经费使用额作为替代变量。2012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是2001年的10倍,其增速远高于同期GDP增速。
过去20年中国研发经费省际分布的最大变化是,东北和西部省份的地位明显下滑,东部沿海地区研发经费排序越来越靠前。四川和辽宁都曾是中国的工业基地,1991年研发经费总额在全国名列前茅,但到了2010年已远远落后于沿海省份。陕西和湖北研发经费排序在2001年和2006年一度崛起,但2010年再次落后于沿海省份。北京和江苏在过去20年一直名列前茅,占全国研发经费的份额保持前列。此外,广东、山东和浙江的研发经费排序稳步提高,20世纪90年代仍处于全国中等水平,目前已位居前列。2010年北京、广东和江苏的全社会研发经费都达到了800亿元以上。
科研人员
我们采用各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反映当地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力资源储备科学家和工程师是科技活动者中具有高等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或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务)的人员所占的比重,涵盖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由于统计口径变化,2010年没有该指标,改用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替代。虽不完全相同,但各省的相对位置仍有可比性。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总数在1991年为124万,2010年翻番,超过250万人。其中,广东、江苏和浙江最高,分别达34万、32万和22万人。
科研机构科研机构是指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不包含企业科研机构。
随着科研机构转制,中国科研机构数量在过去20年不断递减,1991年全国有5463家,到2010年已降至3696家。在区域分布上,过去20年间科研机构的分布大致稳定,一直集中在东部(北京、山东、广东、江苏)、东北(黑龙江、辽宁)和少数中西部省份(四川、湖北、山西)。
科研机构布局变化并不像研发经费和科研人员那样突出。主要原因是人力和资金的流动性较强,而独立科研机构的成立和退出都有较多的体制障碍,流动性远小于科研人员和研究经费。从下文也可以看出,科研机构数量和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并不强。
高等学校
高等学校是培育科研人才和从事基础研究的重要机构。21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数量快速增长。全国高校总数已从1991年的806所增至2006年的1867所,2010年已发展到3321所,是1991年的四倍。
发明专利
2000年以来,中国发明专利授权数量经历了超高速增长。1991年全国发明专利授权量仅有1311件,2001年为5395件,十年增长了不到4倍;2010年达到79767件,是2001年的近15倍。专利数量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反映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增强,企业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政策刺激也发挥了较大作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鼓励政策以专利数量为审核标准,激励企业大量申请专利,专利数量增长远快于专利质量提升。
技术交易
技术交易是企业引进外部技术、实现集成创新的重要途径。随着技术市场的日益成熟,以当年价格衡量,中国技术交易额快速增长,从1991年的95亿元、增至2001年的783亿元,2010年又达到3907亿元,是1991年的40余倍。
1991~2010年,北京不仅始终是全国技术交易中心,而且其地位得到大大增强。2010年北京的技术交易额占全国的40%,而1991年仅为24%。辽宁和四川的相对位置明显下滑,两省技术交易额占全国比重从1991年的18%降至2010年的4.7%,四川失去了技术交易次中心的地位。上海、江苏、广东、天津、陕西等经济发达省份技术交易额实现了较快增长,2010年已位居全国前列。
如果技术拥有者主要在本地进行技术交易统计年鉴中没有技术交易输出额指标。本文以技术交易额近似表示技术交易输出能力,这里的隐含假设是技术交易省份和技术输出省份是一致的,即A省的技术创新,通过A省的技术交易市场,卖给了C省的企业。忽略了这种情况:A省的技术创新,通过B省的技术交易市场,卖给了C省的企业。那么技术交易额就反映了本地的技术输出能力。过去20年间,技术来源省份的变迁与经济重心的移动是一致的,东南沿海地区的创新能力在快速增强,中部的陕西、湖北等省的技术输出能力也有了长足进步。
高技术企业
根据OECD产业分类标准,高技术产业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OECD国家高技术企业的研发支出占销售额的比重一般超过5%,其中美国已超过16%。目前中国高技术企业研发支出占比还不到2%,远低于发达国家。
中国高技术企业数量的区域分布中国对高技术企业的统计开始时间较晚,1991年和1996年无数据。2001~2010年的十年间,高技术企业的区域分布特征变化不大,东部沿海地区始终是全国高技术企业的主要集聚地。2010年仅广东一省高技术企业占全国的比重就超过21%,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五省高技术企业占全国的60%。此外,四川、河南、辽宁和湖南的高技术企业也比较多。
风险资本
风险资本是推动创新的重要要素。中国风险资本起步较晚,但发展极快。目前对风险资本还缺乏完整统计。根据《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报告》,2011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各类机构达1096家,2006年只有345家,增幅超过两倍。2011年中国风险资本总量为3198亿元,而2006年只有664亿元,增幅近四倍。
2006年,广东是中国风险资本规模最大的省,达160亿元。其次是北京、上海、山东、江苏和浙江。2011年,风险资本的版图发生了明显变化。江苏迅速崛起,成为全国风险资本规模最大的省,总额达1079亿元;广东位居第二,为984亿元;然后是北京、浙江和上海。
创新要素指数
本节将上述各项指标(因数据少,风险资本除外)加总,形成创新要素指数,以综合反映各省创新要素拥有量的排序。首先,由于各指标单位不同,需要先统一量纲,使之可比。我们以2010年的广东数据为基准,各省历年的创新指标都除以广东省2010年相应指标。然后,我们逐年计算各省七项指标的平均值各指标权重相等。再将平均值乘以100,作为最终的创新要素指数。根据设计,创新要素指数具有跨年和跨省可比性。广东省2010年的创新要素指数为100,是各省年度创新要素指数的参考系。
2010年排名前三位的省份分别是北京、广东和江苏,随后是上海、山东和浙江。北京和上海一直是全国创新要素最集中的地区,北京的创新要素指数在过去20年间始终保持首位。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都是出口导向发展过程中受益最大的省。
创新要素的省际差距在快速扩大,北京、长三角地区和广东已初步成为全国的三大创新中心。1991年创新要素指数最高省是最低省的13倍,2001年是17倍,到2010年已高达42倍。这反映了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而且近十年是创新集聚的加速期,也是区域创新差距迅速扩大的时期。
创新要素指数增量
为了综合反映创新要素的省际流动情况,我们追踪了不同年份的创新要素指数排名变化情况。我们以十年为周期,追踪同一个省在1991年、2001年和2010年的位次,计算两期之间的创新要素指数排名变化,称之为创新要素指数增量。例如,浙江省1991年、2001年和2010年的位次分别是第11位、第12位和第6位,那么其1991~2001年期间的创新要素指数增量为—1(降低了1位),2001~2010年期间的创新要素指数增量为6(提高了6位),1991~2010年期间的创新要素指数增量为5(提高了5位)。
首先,创新要素指数增量最大的是浙江和福建。两省的创新要素指数在1991~2010年都提高了5位,是进步最大的省份。2010年,浙江创新要素指数排名全国第6位,福建排名全国第16位。这表明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