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门岭怪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没了信号,当时我已经有了迷路的不祥之感,只是根本想象不到,接下来遇到的东西将会是何等恐怖。
饭馆
我看时间是下午三点来钟,常言道“雾急生风”,如果雾来得急,去得必然也快,运气好的话,过不了多久便会起风,眼下无法可想,唯有捺着性子干等。
老齐见到周围雾气茫茫,同样无可奈何说道:“这雾来得真不是时候,我现在也认不清方向了,不过咱们距离公路应该不远,不妨等雾散了再走……”
我正要同老齐说话,突然发现车前有个模模糊糊的东西,看轮廓像是歪歪斜斜地站着个小孩,随着雾气的缓缓流动,那孩子的身形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完全看不清楚。
我和老齐这才知道丽莎没有看错,可人烟稀少的荒郊野地里,会是谁家的孩子?站立的姿势为什么如此诡异?
老齐胆小,脸色发白地说:“娘了个腿儿的,难不成这地方有什么鬼怪?”
我心想总不至于大白天见鬼,当即摸了摸揣在怀里防身的甩棍,大着胆子走过去看个究竟。
这时丽莎也从车上下来,跟我们一同上前察看,三人走近几步,已然看得真切,那是个斜倒在枯草中的纸皮人,做成了四五岁的童子模样,涂眉画眼红裤子绿袄,神态憨然,好像放了很多年了,已是破损不堪,却显得有几分阴森诡异。
老齐见状松了口气,骂道:“娘了个小腿儿的,谁这么缺德把纸孩子扔到野地里,想吓死活人啊。”
丽莎却没老齐那么迷信,但不免有些好奇:“这是不是烧给死人的小鬼?可也没看见附近有坟地?”
我家祖辈开过道场,对民间一些迷信的风俗和讲究略有所闻,识得这纸孩子不是上坟下地时烧的纸人,而是叫“还魂纸”,乡下有种说法,哪家小孩夭折之后,按其生前形貌做个纸孩子,每年祭日摆到村口,就能把那小鬼从阴间招上来托梦,让爹娘知道它在底下过得怎么样,缺什么少什么,几时能重新投胎,我也只是听说过以前有这类风俗,没想到现如今居然还有人摆“还魂纸”。
老齐和丽莎听完,都对我十分佩服:“以为小张师傅只是个开出租车跑活儿的,想不到懂得也这么多。”
我不愿意跟这俩人讲以前的经历,敷衍道:“你们以为黑车好开?做这个行当什么人遇不上?什么地方去不到?所以肚子里都跟杂货铺似的,咱没那三两三,也不敢上梁山,没有三把神砂,又怎敢倒反西岐?你们要是早听我的,也不会在这迷了路……”
老齐赶紧向我承认错误:“怨我怨我都怨我,等回去我让你嫂子在家摆一桌,请你跟丽莎吃饭。”
我说:“算了吧,嫂子那身体情况还能下地做饭?咳嗽起来一不留神再把自己的肺咳到锅里去,她做的饭谁敢吃啊?”
丽莎对我说道:“不能这么说话,其实你为人很好,就是嘴皮子太滑,我正好有几个拿手菜,到时候去老齐家我来做饭好了。”
老齐点头道:“早听说丽莎姑娘的手艺不俗,这回我们可有口福了。”又说烧菜的事交给丽莎,他来负责洗碗刷锅,买鱼买肉则要有劳我了。
我心里颇没好气,这也算请我吃饭?不过提到吃饭的事,我们三个人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了,身上又冷,只好每人啃了一包饼干充饥。
这时眼前的雾气有所减弱,我们依稀看到几十米开外有大片房舍,俨然是个村子,村头是个小饭馆,不禁喜出望外,立时想到村中吃点饭,顺便打听一下路径。
我看老齐还有几分迟疑,知道他又在心疼钱了,我向来是宁让钱吃亏不让人吃亏,就对他说:“老哥别犹豫了,想吃什么我请客。”
老齐一边解释说:“真不是抠门,我是担心乡下地方不干净,吃完容易拉肚子……”一边却急匆匆下了车,直奔着饭馆走去。
我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无奈只得同丽莎跟了过去,见那村子屋舍齐整古朴,显得分外沉寂,也不见有人走动,深处偶尔有鸡鸣犬吠的声音传出,才透露出些许活气。
我们知道乡下的青壮大多到外地打工赚钱,村子里剩下的都是些老弱妇孺,因此显得冷冷清清,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因此也没放在心上。
这村子规模很小,据我目测可能只有几十户人家,房舍呈半弧形分布,走进村头挂着幌子的那家小饭馆,看外屋摆着几张简陋的桌子,坐着一个身穿蓝布衣服两眼无神表情木讷的村妇,不知是不是水土缘故,这个人的脸部像是枯树皮一样全是干褶,她见有客人来先是一怔,立即在脸上挤出些僵硬的笑容,起身抹桌子搬凳子,忙前忙后地请我们三人落座。
我打量了一下店内的环境,收拾得倒是一尘不染,木门上贴着剥落大半的门神纸画,屋里除了这粗手粗脚的村妇,就没有多余的人了,角落里摆着酒瓮,后屋门口挂着绣有灶王的帘子,估计里面是厨房,此时饥肠辘辘,我顾不上打听道路,只想先填饱了肚子再作理会。
丽莎执意不肯让我破费,她说想请我和老齐吃饭,老齐是只要不用自掏腰包,就乐得闷头不语,我寻思这种乡下小饭馆,三个人敞开了吃能花多少钱?争来争去也没意思,况且这是丽莎会做事,我不能再多说什么了,但丽莎从没在这种连菜单都没有的小馆子里吃过饭,还需要由我来点菜,我只好对那村妇说:“老板娘,这鬼天气冷得要命,先给我们烫壶老酒驱驱寒气,赶紧煮上三碗热汤面,多放胡椒面,还要只白切肥鸡,再把那花膏也似好牛肉,拣大块的切二斤端上来。”
那村妇说话的声音,与她脸上的神情一样生硬,但态度还不错,告诉我们这里饭馆小客人少,只能煮面条,肥鸡牛肉之类的都没预备,酒也早卖没了,除了面条,还可以给加盘熟菜。
我们亲眼所见就这条件,当然也没法再提什么要求,这么冷的天有碗热面条已经不错了。
没了信号,当时我已经有了迷路的不祥之感,只是根本想象不到,接下来遇到的东西将会是何等恐怖。
饭馆
我看时间是下午三点来钟,常言道“雾急生风”,如果雾来得急,去得必然也快,运气好的话,过不了多久便会起风,眼下无法可想,唯有捺着性子干等。
老齐见到周围雾气茫茫,同样无可奈何说道:“这雾来得真不是时候,我现在也认不清方向了,不过咱们距离公路应该不远,不妨等雾散了再走……”
我正要同老齐说话,突然发现车前有个模模糊糊的东西,看轮廓像是歪歪斜斜地站着个小孩,随着雾气的缓缓流动,那孩子的身形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完全看不清楚。
我和老齐这才知道丽莎没有看错,可人烟稀少的荒郊野地里,会是谁家的孩子?站立的姿势为什么如此诡异?
老齐胆小,脸色发白地说:“娘了个腿儿的,难不成这地方有什么鬼怪?”
我心想总不至于大白天见鬼,当即摸了摸揣在怀里防身的甩棍,大着胆子走过去看个究竟。
这时丽莎也从车上下来,跟我们一同上前察看,三人走近几步,已然看得真切,那是个斜倒在枯草中的纸皮人,做成了四五岁的童子模样,涂眉画眼红裤子绿袄,神态憨然,好像放了很多年了,已是破损不堪,却显得有几分阴森诡异。
老齐见状松了口气,骂道:“娘了个小腿儿的,谁这么缺德把纸孩子扔到野地里,想吓死活人啊。”
丽莎却没老齐那么迷信,但不免有些好奇:“这是不是烧给死人的小鬼?可也没看见附近有坟地?”
我家祖辈开过道场,对民间一些迷信的风俗和讲究略有所闻,识得这纸孩子不是上坟下地时烧的纸人,而是叫“还魂纸”,乡下有种说法,哪家小孩夭折之后,按其生前形貌做个纸孩子,每年祭日摆到村口,就能把那小鬼从阴间招上来托梦,让爹娘知道它在底下过得怎么样,缺什么少什么,几时能重新投胎,我也只是听说过以前有这类风俗,没想到现如今居然还有人摆“还魂纸”。
老齐和丽莎听完,都对我十分佩服:“以为小张师傅只是个开出租车跑活儿的,想不到懂得也这么多。”
我不愿意跟这俩人讲以前的经历,敷衍道:“你们以为黑车好开?做这个行当什么人遇不上?什么地方去不到?所以肚子里都跟杂货铺似的,咱没那三两三,也不敢上梁山,没有三把神砂,又怎敢倒反西岐?你们要是早听我的,也不会在这迷了路……”
老齐赶紧向我承认错误:“怨我怨我都怨我,等回去我让你嫂子在家摆一桌,请你跟丽莎吃饭。”
我说:“算了吧,嫂子那身体情况还能下地做饭?咳嗽起来一不留神再把自己的肺咳到锅里去,她做的饭谁敢吃啊?”
丽莎对我说道:“不能这么说话,其实你为人很好,就是嘴皮子太滑,我正好有几个拿手菜,到时候去老齐家我来做饭好了。”
老齐点头道:“早听说丽莎姑娘的手艺不俗,这回我们可有口福了。”又说烧菜的事交给丽莎,他来负责洗碗刷锅,买鱼买肉则要有劳我了。
我心里颇没好气,这也算请我吃饭?不过提到吃饭的事,我们三个人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了,身上又冷,只好每人啃了一包饼干充饥。
这时眼前的雾气有所减弱,我们依稀看到几十米开外有大片房舍,俨然是个村子,村头是个小饭馆,不禁喜出望外,立时想到村中吃点饭,顺便打听一下路径。
我看老齐还有几分迟疑,知道他又在心疼钱了,我向来是宁让钱吃亏不让人吃亏,就对他说:“老哥别犹豫了,想吃什么我请客。”
老齐一边解释说:“真不是抠门,我是担心乡下地方不干净,吃完容易拉肚子……”一边却急匆匆下了车,直奔着饭馆走去。
我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无奈只得同丽莎跟了过去,见那村子屋舍齐整古朴,显得分外沉寂,也不见有人走动,深处偶尔有鸡鸣犬吠的声音传出,才透露出些许活气。
我们知道乡下的青壮大多到外地打工赚钱,村子里剩下的都是些老弱妇孺,因此显得冷冷清清,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因此也没放在心上。
这村子规模很小,据我目测可能只有几十户人家,房舍呈半弧形分布,走进村头挂着幌子的那家小饭馆,看外屋摆着几张简陋的桌子,坐着一个身穿蓝布衣服两眼无神表情木讷的村妇,不知是不是水土缘故,这个人的脸部像是枯树皮一样全是干褶,她见有客人来先是一怔,立即在脸上挤出些僵硬的笑容,起身抹桌子搬凳子,忙前忙后地请我们三人落座。
我打量了一下店内的环境,收拾得倒是一尘不染,木门上贴着剥落大半的门神纸画,屋里除了这粗手粗脚的村妇,就没有多余的人了,角落里摆着酒瓮,后屋门口挂着绣有灶王的帘子,估计里面是厨房,此时饥肠辘辘,我顾不上打听道路,只想先填饱了肚子再作理会。
丽莎执意不肯让我破费,她说想请我和老齐吃饭,老齐是只要不用自掏腰包,就乐得闷头不语,我寻思这种乡下小饭馆,三个人敞开了吃能花多少钱?争来争去也没意思,况且这是丽莎会做事,我不能再多说什么了,但丽莎从没在这种连菜单都没有的小馆子里吃过饭,还需要由我来点菜,我只好对那村妇说:“老板娘,这鬼天气冷得要命,先给我们烫壶老酒驱驱寒气,赶紧煮上三碗热汤面,多放胡椒面,还要只白切肥鸡,再把那花膏也似好牛肉,拣大块的切二斤端上来。”
那村妇说话的声音,与她脸上的神情一样生硬,但态度还不错,告诉我们这里饭馆小客人少,只能煮面条,肥鸡牛肉之类的都没预备,酒也早卖没了,除了面条,还可以给加盘熟菜。
我们亲眼所见就这条件,当然也没法再提什么要求,这么冷的天有碗热面条已经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