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重生之靠山吃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残阳如火。
相较于安承佑的风光,进村的这人显得落魄了许多,一人一驴,潦倒萧瑟,他进村时,正值黄昏,村民三三两两的从田里回来,看到他多半都不认识,倒是一些年岁大的觉得眼熟,其中一人盯了他半晌,迟疑地道:“难道,难道你……你是安修?”
安修也认出他,凄凉一笑,道:“一别二十载物事人非,没想到老哥你还记得我,不错就是我,我……回来了……”
那人见他两鬓斑白,满面风霜,哪还有半点儿年轻时的神采飞扬,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拍拍他的肩,低声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你阿爹阿么……也瞑目了。”
想当年,安修十八岁得中秀才,少年得志,意气风发,风头一时无两,在村里人看来秀才就已了不得,他却不以为然,自付才高八斗,不想在山村中碌碌终老,最终不顾家人反对,毅然离家求取功名,从此便如石沉大海再无音信,这一去就是二十年。
安修的阿爹阿么早些年就已经去了,走前还念念不忘自家名唤安修的这个爷儿。
村中还有亲人在,安修却不愿打扰,牵着驴在村里转了一圈,就去找了族长安泰,安泰倒也还记得他,看到他的样子也是一阵唏嘘。
安修倒是不以为意,说道:“我当年年轻气盛,太过不自量力,又自以为是,在外这二十年一事无成,丢尽了咱村和家人的脸,我阿爹阿么在时我未能尽孝,如今也无颜去见家人,在外漂泊日久,总想着落叶归根,如今我已看破红尘,只求在村中有个落脚之地,我适才在村里转了转,发现村中孩童大多未曾开蒙,我身无长物,唯有半肚子学问还算拿得出手,有意在村中建立学堂,教孩子们识些字,也算为村里尽一份绵薄之力。”
他这一番活说的诚恳至极,也说到了安泰的心里。青山村人多,孩子不少,可却没有一家学堂,孩子要习字,要么自己请西席,要么就要去镇上,费钱又费力,十分不便,是以很多孩子都不曾念过书,这一直是安泰的一块心病,现安修自愿提出要建学堂,他自然求之不得,其他族老也同他一般心思,几个人一合计,索性将祠堂旁边一处空置的房子整理出来给了安修,并道建学堂一切开销皆有族里负责,安修当晚就住了进去。
第二日安修亲书“释己堂”三个大字贴在门口,村中唯一的学堂开始紧锣密鼓的兴建起来。
这一日也是安绍议亲的日子,那次之后他没再纠缠过安如宝,整日呆在家中不再出门,好容易到了议亲的日子,一大早打扮齐整后就和家人坐着车去了镇上,路上不免被人看见,又引来不少羡慕。
几个小哥儿结伴往河边走,远远见了村长家的马车,边走边谈论起来,路过安轩家时,其中一个小哥儿忽指着他家门口道:“快看,他又坐在那里了,果然是……嘻嘻。”其他几个小哥儿闻声看过去,就见楚离坐在小板凳上,正双手托腮望着远方一动不动,不由都吃吃笑了起来。
楚离充耳不闻,看都不看他们一眼,这两天是安华来信的日子,因日子固定,每到此时楚离就会早早的拿着小板凳坐在大门口等着驿差来,笑眯眯地从驿差手中接过信,再拿到屋中交给秦风或者宋初,笑眯眯地等着他们念给他听,念完了他还要自己看一遍,也不管看懂看不懂,然后再小心地收起来,等着下一封信到来,他的小木盒里已经攒了厚厚的一层,安华告诉过他,等那盒子装满了,他也就回来了。
驿差通常都是上午到,从未延误,今日快吃午饭了还未见驿差的影子,宋初去叫楚离吃饭,他却只坐在板凳上不动,五月的天气已经有些热了,宋初怕他晒出病来,对他道:“说不定驿差今日生病了,没法出门,要等明日才能将信送来,我们先去吃饭,吃饱了饭明日再继续等好不好?”
楚离看向他,眨眨眼睛问道:“病了?……明日……华信来?”宋初点点头道:“明日安华哥的信就来了,安华哥信里常叫你要好好吃饭,若让他知道你没听话,下次就真的不寄信回来了……”
楚离急忙站起身来,拍拍衣服道:“小离听话,华……华信来。”宋初点点他的额头,道:“这才听话。”伸手将他的小板凳拿起来,拉着他进了院子。
宋初此言倒也并非骗楚离,因送信要在过驿站之间以人力相互传递,遇到突发情况,驿差的确偶尔会晚一些把信送来,一天两天都有可能,可接下来的几天都没接到安华的信,一家人心里隐隐有些不安起来,楚离更是每日在门口一坐就是一天,不天黑不罢休,任别人怎么劝都不听,一家人无法,只好在门口支了简易的棚子,用以遮阳,他就每天坐在里面,直到看着太阳一点点沉到山的那一边,方才闷闷不乐的回屋,抱着自己的小木盒撅着嘴不说话。
安如宝亲自去镇上的驿站跑了一趟,找了常去青山村的驿差,那驿差近段时间跑安轩家跑的勤,他家人基本都认识,对他道:“我这两天也在留意呢,只是实在是没见自南边来的信,你也知道这路上的事情很难说,说不得遇到个天灾*的就耽搁了,要不然你们先等等,你放心,若是信来了,我指定第一个给你家送去。”
&nb... -->>
残阳如火。
相较于安承佑的风光,进村的这人显得落魄了许多,一人一驴,潦倒萧瑟,他进村时,正值黄昏,村民三三两两的从田里回来,看到他多半都不认识,倒是一些年岁大的觉得眼熟,其中一人盯了他半晌,迟疑地道:“难道,难道你……你是安修?”
安修也认出他,凄凉一笑,道:“一别二十载物事人非,没想到老哥你还记得我,不错就是我,我……回来了……”
那人见他两鬓斑白,满面风霜,哪还有半点儿年轻时的神采飞扬,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拍拍他的肩,低声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你阿爹阿么……也瞑目了。”
想当年,安修十八岁得中秀才,少年得志,意气风发,风头一时无两,在村里人看来秀才就已了不得,他却不以为然,自付才高八斗,不想在山村中碌碌终老,最终不顾家人反对,毅然离家求取功名,从此便如石沉大海再无音信,这一去就是二十年。
安修的阿爹阿么早些年就已经去了,走前还念念不忘自家名唤安修的这个爷儿。
村中还有亲人在,安修却不愿打扰,牵着驴在村里转了一圈,就去找了族长安泰,安泰倒也还记得他,看到他的样子也是一阵唏嘘。
安修倒是不以为意,说道:“我当年年轻气盛,太过不自量力,又自以为是,在外这二十年一事无成,丢尽了咱村和家人的脸,我阿爹阿么在时我未能尽孝,如今也无颜去见家人,在外漂泊日久,总想着落叶归根,如今我已看破红尘,只求在村中有个落脚之地,我适才在村里转了转,发现村中孩童大多未曾开蒙,我身无长物,唯有半肚子学问还算拿得出手,有意在村中建立学堂,教孩子们识些字,也算为村里尽一份绵薄之力。”
他这一番活说的诚恳至极,也说到了安泰的心里。青山村人多,孩子不少,可却没有一家学堂,孩子要习字,要么自己请西席,要么就要去镇上,费钱又费力,十分不便,是以很多孩子都不曾念过书,这一直是安泰的一块心病,现安修自愿提出要建学堂,他自然求之不得,其他族老也同他一般心思,几个人一合计,索性将祠堂旁边一处空置的房子整理出来给了安修,并道建学堂一切开销皆有族里负责,安修当晚就住了进去。
第二日安修亲书“释己堂”三个大字贴在门口,村中唯一的学堂开始紧锣密鼓的兴建起来。
这一日也是安绍议亲的日子,那次之后他没再纠缠过安如宝,整日呆在家中不再出门,好容易到了议亲的日子,一大早打扮齐整后就和家人坐着车去了镇上,路上不免被人看见,又引来不少羡慕。
几个小哥儿结伴往河边走,远远见了村长家的马车,边走边谈论起来,路过安轩家时,其中一个小哥儿忽指着他家门口道:“快看,他又坐在那里了,果然是……嘻嘻。”其他几个小哥儿闻声看过去,就见楚离坐在小板凳上,正双手托腮望着远方一动不动,不由都吃吃笑了起来。
楚离充耳不闻,看都不看他们一眼,这两天是安华来信的日子,因日子固定,每到此时楚离就会早早的拿着小板凳坐在大门口等着驿差来,笑眯眯地从驿差手中接过信,再拿到屋中交给秦风或者宋初,笑眯眯地等着他们念给他听,念完了他还要自己看一遍,也不管看懂看不懂,然后再小心地收起来,等着下一封信到来,他的小木盒里已经攒了厚厚的一层,安华告诉过他,等那盒子装满了,他也就回来了。
驿差通常都是上午到,从未延误,今日快吃午饭了还未见驿差的影子,宋初去叫楚离吃饭,他却只坐在板凳上不动,五月的天气已经有些热了,宋初怕他晒出病来,对他道:“说不定驿差今日生病了,没法出门,要等明日才能将信送来,我们先去吃饭,吃饱了饭明日再继续等好不好?”
楚离看向他,眨眨眼睛问道:“病了?……明日……华信来?”宋初点点头道:“明日安华哥的信就来了,安华哥信里常叫你要好好吃饭,若让他知道你没听话,下次就真的不寄信回来了……”
楚离急忙站起身来,拍拍衣服道:“小离听话,华……华信来。”宋初点点他的额头,道:“这才听话。”伸手将他的小板凳拿起来,拉着他进了院子。
宋初此言倒也并非骗楚离,因送信要在过驿站之间以人力相互传递,遇到突发情况,驿差的确偶尔会晚一些把信送来,一天两天都有可能,可接下来的几天都没接到安华的信,一家人心里隐隐有些不安起来,楚离更是每日在门口一坐就是一天,不天黑不罢休,任别人怎么劝都不听,一家人无法,只好在门口支了简易的棚子,用以遮阳,他就每天坐在里面,直到看着太阳一点点沉到山的那一边,方才闷闷不乐的回屋,抱着自己的小木盒撅着嘴不说话。
安如宝亲自去镇上的驿站跑了一趟,找了常去青山村的驿差,那驿差近段时间跑安轩家跑的勤,他家人基本都认识,对他道:“我这两天也在留意呢,只是实在是没见自南边来的信,你也知道这路上的事情很难说,说不得遇到个天灾*的就耽搁了,要不然你们先等等,你放心,若是信来了,我指定第一个给你家送去。”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