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幽天玄剑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二十年前,天下武林承平已久,各门各派俱是休养生息,是以派众弟子杰出之辈众多,及至众多失传武学亦是重现江湖。然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乃万物运转之真知。太平许久,终有野心勃勃,不愿久久蛰伏之辈,再加之此辈多为身手高绝,心思缜密,善能驭众之人,是以越是承平日久,这祸端一旦养成,越是波涛汹涌。
十年前,天下武林俱是收到一份请柬,柬约各门派掌门、派主和派中精英前往河南中州之阳台山赴约,时间就在五月初五端午节。这请柬原是大红封套,内有一张白箴,底衬素花,其文辞倒也精美。
“端午之日,古有汨罗纳屈,中州阳平,今邀武林众豪,前朝天子,俱成**千古,难觅玺符,是以不敢自专,唐宗宋祖,自是才情盖天,得览遗绶,亦为我辈所盼,听所传闻,其中自有洞天。冷月轩主,传柬以待圣贤。”
这柬文以四六成句骈体文写就,柬书则为瘦金体。其中大意无非是这冷月轩主于无意之间得到前朝皇帝一方玉玺,听得传闻之中此玉玺或许藏秘者事关武林之机窍,是以不敢自行参详,望天下武林名门大派杰出人士能够在端阳节这天,齐聚中州阳平山,一齐破解其中秘要。
自古皇帝均有七方玉玺,各名之为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和传国玉玺。以皇帝为名之玺用于对王公大臣,国内子民发布诏书,颁行诏令,以天子为名之玺则用于对番邦蛮夷之地发布诏书,奖其归义。唯有这传国玉玺古已有之。相传当年玉工卞和献和氏璧,这玉璧在春秋战国时代几易其手,最终为千古一帝秦始皇所得,遂命丞相李斯撰文于上,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后世皇帝历代传承,这传国玉玺由此得名,甚至成了一个朝代取得政权的象征。直至东汉末年,王莽以岳父身份取皇帝而代之,自立新朝,其女不满乃父作为,遂以传国玉玺掷向王莽,摔掉了一个角,后用黄金补之,这传国玉玺又得名金镶玉玺。
这玉玺与武林人士看来与砖瓦无异,只是柬中提及别有洞天,不免令人浮想联翩,猜测其中是否与武学有关。要知这武林人对武学一道自是无限痴迷,柬书虽未明言,但其蕴含之意却是若隐若现,不禁勾得大家心痒难挠,纷纷欲前往一观。
然柬书具名冷月轩主,想必是冷月轩之主。这冷月轩究系何门何派,江湖之中从未有人闻得此名,更遑论此轩位处何处,主人为谁更是不为外人所知。前有玉玺秘要,后又冷月轩之惑,是以众武林豪杰均是跃跃欲试,前往一观。殊不知,此中却是暗蕴警兆,只是武林承平日久,未有人能窥得先机。
中州阳平山地处洛阳之西,山势并不险峻,然地处平原,前后左右俱是一马平川,此山才显得有些雄伟。山脚下一镇甸名号亦取自这阳平山,号曰阳平镇。此刻距端午观玺之会仍有十余天时间,然镇甸之中却已是江湖人士云集。
料想冷月轩主心思极为缜密,料事更为周全,已然于一月之前即已包下镇甸之中全部旅社,只得见是前来观玺会之武林人士,俱可落脚其中,酒饭招待更是一应俱全。这又使得江湖人士均是对这冷月轩主初具好感。
阳平镇本为山下一小镇甸,哪里见过如此阵仗,是以掌握店伙俱是殷勤周到,江湖人士来至殿中更是宾至如归。然冷月轩主亦是料得这武林人士聚集,终有斗凶比狠之忧,是以每日派出帮众在镇甸之内巡查,遇有闹事之徒,轻则好言相劝,重则驱离出镇。
这冷月轩之功却也惊人,随便一名帮众俱是武林高手,与那江湖之手二流身手无异。进得镇中各路豪杰仅见过轩中一护法半招击退中州大豪孙不倒。这中州大豪孙不倒原是少林俗家弟子,一路韦陀拳法走的是刚劲之路数,江湖之中勉强可以算得一流伸手。那护法之功力岂不惊人。
要知这镇甸之中住的虽为武林豪士,但毕竟未有顶尖高手,原只是身怀绝顶武功之辈,必是极为珍惜羽毛,提高前来打探消息是万万做不来的。因此,冷月轩自功振孙不倒后,镇甸之中倒也太平。前有好酒好菜,后有功力震慑,这冷月轩之名却是在江湖之中升腾极速。
五月初五,观玺会当日。自阳平山山脚之下一席红毡延山道蜿蜒而上,直达山顶。沿途具有帮众随行指引,山口处以红木桌案甚是宽阔,其长约两丈,括约六尺,这巨型桌案放置于山口,案上摆放文房四宝,案后仍有帮众检验请柬,拦截闲散人等。赴会之武林人士俱是题册留名,方可上山。
顺山道蜿蜒而上,约莫二百余丈后方是行至山腰。山腰之上豁然开朗,料想是依据山势辅之以人工开凿而成。此一开阔广场有千丈方圆,山道一侧极是陡峭,广场后方却又以山为屏,广场四周苍松翠柏,境界极其幽静。
广场面南背北搭了一座平台,距地面约有一... -->>
二十年前,天下武林承平已久,各门各派俱是休养生息,是以派众弟子杰出之辈众多,及至众多失传武学亦是重现江湖。然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乃万物运转之真知。太平许久,终有野心勃勃,不愿久久蛰伏之辈,再加之此辈多为身手高绝,心思缜密,善能驭众之人,是以越是承平日久,这祸端一旦养成,越是波涛汹涌。
十年前,天下武林俱是收到一份请柬,柬约各门派掌门、派主和派中精英前往河南中州之阳台山赴约,时间就在五月初五端午节。这请柬原是大红封套,内有一张白箴,底衬素花,其文辞倒也精美。
“端午之日,古有汨罗纳屈,中州阳平,今邀武林众豪,前朝天子,俱成**千古,难觅玺符,是以不敢自专,唐宗宋祖,自是才情盖天,得览遗绶,亦为我辈所盼,听所传闻,其中自有洞天。冷月轩主,传柬以待圣贤。”
这柬文以四六成句骈体文写就,柬书则为瘦金体。其中大意无非是这冷月轩主于无意之间得到前朝皇帝一方玉玺,听得传闻之中此玉玺或许藏秘者事关武林之机窍,是以不敢自行参详,望天下武林名门大派杰出人士能够在端阳节这天,齐聚中州阳平山,一齐破解其中秘要。
自古皇帝均有七方玉玺,各名之为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和传国玉玺。以皇帝为名之玺用于对王公大臣,国内子民发布诏书,颁行诏令,以天子为名之玺则用于对番邦蛮夷之地发布诏书,奖其归义。唯有这传国玉玺古已有之。相传当年玉工卞和献和氏璧,这玉璧在春秋战国时代几易其手,最终为千古一帝秦始皇所得,遂命丞相李斯撰文于上,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后世皇帝历代传承,这传国玉玺由此得名,甚至成了一个朝代取得政权的象征。直至东汉末年,王莽以岳父身份取皇帝而代之,自立新朝,其女不满乃父作为,遂以传国玉玺掷向王莽,摔掉了一个角,后用黄金补之,这传国玉玺又得名金镶玉玺。
这玉玺与武林人士看来与砖瓦无异,只是柬中提及别有洞天,不免令人浮想联翩,猜测其中是否与武学有关。要知这武林人对武学一道自是无限痴迷,柬书虽未明言,但其蕴含之意却是若隐若现,不禁勾得大家心痒难挠,纷纷欲前往一观。
然柬书具名冷月轩主,想必是冷月轩之主。这冷月轩究系何门何派,江湖之中从未有人闻得此名,更遑论此轩位处何处,主人为谁更是不为外人所知。前有玉玺秘要,后又冷月轩之惑,是以众武林豪杰均是跃跃欲试,前往一观。殊不知,此中却是暗蕴警兆,只是武林承平日久,未有人能窥得先机。
中州阳平山地处洛阳之西,山势并不险峻,然地处平原,前后左右俱是一马平川,此山才显得有些雄伟。山脚下一镇甸名号亦取自这阳平山,号曰阳平镇。此刻距端午观玺之会仍有十余天时间,然镇甸之中却已是江湖人士云集。
料想冷月轩主心思极为缜密,料事更为周全,已然于一月之前即已包下镇甸之中全部旅社,只得见是前来观玺会之武林人士,俱可落脚其中,酒饭招待更是一应俱全。这又使得江湖人士均是对这冷月轩主初具好感。
阳平镇本为山下一小镇甸,哪里见过如此阵仗,是以掌握店伙俱是殷勤周到,江湖人士来至殿中更是宾至如归。然冷月轩主亦是料得这武林人士聚集,终有斗凶比狠之忧,是以每日派出帮众在镇甸之内巡查,遇有闹事之徒,轻则好言相劝,重则驱离出镇。
这冷月轩之功却也惊人,随便一名帮众俱是武林高手,与那江湖之手二流身手无异。进得镇中各路豪杰仅见过轩中一护法半招击退中州大豪孙不倒。这中州大豪孙不倒原是少林俗家弟子,一路韦陀拳法走的是刚劲之路数,江湖之中勉强可以算得一流伸手。那护法之功力岂不惊人。
要知这镇甸之中住的虽为武林豪士,但毕竟未有顶尖高手,原只是身怀绝顶武功之辈,必是极为珍惜羽毛,提高前来打探消息是万万做不来的。因此,冷月轩自功振孙不倒后,镇甸之中倒也太平。前有好酒好菜,后有功力震慑,这冷月轩之名却是在江湖之中升腾极速。
五月初五,观玺会当日。自阳平山山脚之下一席红毡延山道蜿蜒而上,直达山顶。沿途具有帮众随行指引,山口处以红木桌案甚是宽阔,其长约两丈,括约六尺,这巨型桌案放置于山口,案上摆放文房四宝,案后仍有帮众检验请柬,拦截闲散人等。赴会之武林人士俱是题册留名,方可上山。
顺山道蜿蜒而上,约莫二百余丈后方是行至山腰。山腰之上豁然开朗,料想是依据山势辅之以人工开凿而成。此一开阔广场有千丈方圆,山道一侧极是陡峭,广场后方却又以山为屏,广场四周苍松翠柏,境界极其幽静。
广场面南背北搭了一座平台,距地面约有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