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时空走私1859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等李永吉带兵去无锡的时候,已经是常熟之战后的第三天了,由于太平军在这里没有留下任何的防守部队,因此李永吉率军军抵达的时候并没有经历什么战事,只是顺利的接收。
接收无锡之后,李永吉发现这座城市并没有多少经历战火的样子,招来迎接自己入城的士绅一问才知道缘由。
原来当初的清军在听到常州屠杀之后,还没等太平军过来,就吓的提前逃跑了,而无锡的百姓也害怕一旦抵抗太平军,会遭到常州那样的屠杀,所以太平军一来,他们就无条件的投降,根本没抵抗,因此也就没有经历战火。
等太平军进入无锡后,由于李秀成的强力约束,天平军除了抢了官府的府库钱粮外,对普通百姓并没有刁难,既没有搞什么强制剪辫子,也没有强行收税抢夺民财。
这里的不抢民财,可不是仅仅不抢贫民,就算是小康之家甚至是商贾富户,也是一点也不抢,只要你不刻意针对太平军,不找太平军的麻烦,也不明目张胆的作奸犯科,他们就不去管你。
再之后,太平军兵败苏州,虽然强拉了不少本地的壮丁当兵,但主要是在城外拉的贫苦农民,对无锡城中的市民却没怎么动。据说是因为李秀成觉得无锡城里的人市侩气太浓,不是当兵的好材料,所以才去城外抓兵。
不管怎么说,与李永吉记忆中相比,这个时候的无锡并没有遭受多少战火,比如那个崇安寺,还有无锡洞虚宫这些地方,就依然完好无损。
其实在历史上,太平军的军纪在这个时期还是可以的,至少比清军好很多,特别是李秀成的部队,军纪尤其的好,除了有个常州之屠外,太平军没多少屠杀的传闻,而就算是那次常州之屠杀,也不是李秀成的本意。
另外如果较真一下的话,这个时空的太平军常州之屠并不严重,不是大范围的无差别屠杀,而是只抢掠屠杀富户,不伤小康之下的平民,所以屠杀之后,常州城总共的人员损失也不过三万多人,与清军反攻时期动辄屠杀几十万相比,这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再比如说这个无锡,哪怕是李永吉前世的历史,也是清军反攻的时候损毁较多,人员的巨大损失,几乎都是在清军反攻的时候造成,但因为清军是胜利者,所以那些屠杀没有被记载。而那时李秀成开始苏南之战的时候,因为李秀成一开始就想把苏南地区当自己的地盘好好经营,军纪控制的很好,无锡保存的也还是挺不错的。
在这个时空,因为李永吉在苏州城下把李秀成的主力部队给歼灭了,让李秀成失去了抵抗的有生力量,加上跟苏州太近,害怕对方趁机攻来,这才迅速抛弃无锡当缓冲与诱饵,并没有进行坚壁清野式的劫掠。
这是因为在李秀成看来,自己是败军,如果再抢掠,那会彻底失去本地的人心,而且清军大多贪婪而凶残,一个破败的无锡,清军肯定没心思抢掠,会继续追着自己打,但如果留下一个还算富庶的无锡,那清军就会把时间消耗在抢掠上,不再花心思追自己。这也是为什么李秀成只抢府库,不抢老百姓,甚至也不抢大户人家的原因,他就是希望李永吉带兵抢掠老百姓,这样既能丢掉清军的人心,也能给李秀成争取时间。
只可惜,精武军是一支纪律更加严明的部队,也根本不靠劫掠为生,所以入城之后,除了重新封查府库,张贴安民布告,禁止作奸犯科之外,就没有别的大举动了。
当然,这个没什么大举动,是指外人的看法,实际上李永吉率兵进入无锡后,动作还是很多的,只不过大多不是那么鲜为人知罢了。
李永吉在无锡暂时没做别的,就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建设无锡军营,第二件事则是招商引资。
建设无锡军营不奇怪,这本来就是应有之义,毕竟精武军是控制这个地区最稳固的保障。
招商引资也很正常,毕竟他之前已经在苏州搞了一个一揽子商业合作计划,搞了个商联与银联,实际上就是弄了一个以李永吉为主的垄断性经济联合体,垄断本地的商贸与金融活动,统一协调,统一规划,大搞地区性计划经济,为自己赚取最大利润。
苏州商人已经在利益与精武军的刺刀下沦陷了,这次来了无锡,自然也要把无锡的各大商户一网打尽,把无锡也弄进这个垄断性经济体内。
带着这个心思,李永吉来到无锡后,立刻就召集本地的富商大户开会,不断的在会上推销自己的新产品以及商业合作计划,用利诱劝说的方法,把无锡本地的富商也拉进自己在苏州搞的那个商业合作体系中去。
这个事情没什么难度,这些都是商人,不像儒生官员那么食古不化,建立统一的商联与银联的好处他们都十分清楚。
别的不说,光加入这个体系后能得到精武军的保护这一条,就能让他们动心,毕竟这样一来,他们就是背靠精武军这棵大树,以后在苏州无锡等精武军控制的地区做生意的时候,就可以免掉官府的税收跟摊派,而且也没有关卡,光这方面省下来的钱财,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且,李永吉是跟他们做生意,不是跟他们强行收钱,价格方面还是双方出人,组建一个什么价格委员会,根据市场行情定价。赚钱多少先不说,这起码让他们在感情上感到更舒服,毕竟表面上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至于加入了银联与商联后,要统一接受李永吉的领导与调配,这倒没什么,反正中国商人一向软弱惯了,如今又是乱世,头上多一个军队领导在头上,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反而觉得是好事儿。
就这样,短短三天,李永吉就在无锡搞定了本地的商贾,至于那些儒生跟地主士... -->>
等李永吉带兵去无锡的时候,已经是常熟之战后的第三天了,由于太平军在这里没有留下任何的防守部队,因此李永吉率军军抵达的时候并没有经历什么战事,只是顺利的接收。
接收无锡之后,李永吉发现这座城市并没有多少经历战火的样子,招来迎接自己入城的士绅一问才知道缘由。
原来当初的清军在听到常州屠杀之后,还没等太平军过来,就吓的提前逃跑了,而无锡的百姓也害怕一旦抵抗太平军,会遭到常州那样的屠杀,所以太平军一来,他们就无条件的投降,根本没抵抗,因此也就没有经历战火。
等太平军进入无锡后,由于李秀成的强力约束,天平军除了抢了官府的府库钱粮外,对普通百姓并没有刁难,既没有搞什么强制剪辫子,也没有强行收税抢夺民财。
这里的不抢民财,可不是仅仅不抢贫民,就算是小康之家甚至是商贾富户,也是一点也不抢,只要你不刻意针对太平军,不找太平军的麻烦,也不明目张胆的作奸犯科,他们就不去管你。
再之后,太平军兵败苏州,虽然强拉了不少本地的壮丁当兵,但主要是在城外拉的贫苦农民,对无锡城中的市民却没怎么动。据说是因为李秀成觉得无锡城里的人市侩气太浓,不是当兵的好材料,所以才去城外抓兵。
不管怎么说,与李永吉记忆中相比,这个时候的无锡并没有遭受多少战火,比如那个崇安寺,还有无锡洞虚宫这些地方,就依然完好无损。
其实在历史上,太平军的军纪在这个时期还是可以的,至少比清军好很多,特别是李秀成的部队,军纪尤其的好,除了有个常州之屠外,太平军没多少屠杀的传闻,而就算是那次常州之屠杀,也不是李秀成的本意。
另外如果较真一下的话,这个时空的太平军常州之屠并不严重,不是大范围的无差别屠杀,而是只抢掠屠杀富户,不伤小康之下的平民,所以屠杀之后,常州城总共的人员损失也不过三万多人,与清军反攻时期动辄屠杀几十万相比,这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再比如说这个无锡,哪怕是李永吉前世的历史,也是清军反攻的时候损毁较多,人员的巨大损失,几乎都是在清军反攻的时候造成,但因为清军是胜利者,所以那些屠杀没有被记载。而那时李秀成开始苏南之战的时候,因为李秀成一开始就想把苏南地区当自己的地盘好好经营,军纪控制的很好,无锡保存的也还是挺不错的。
在这个时空,因为李永吉在苏州城下把李秀成的主力部队给歼灭了,让李秀成失去了抵抗的有生力量,加上跟苏州太近,害怕对方趁机攻来,这才迅速抛弃无锡当缓冲与诱饵,并没有进行坚壁清野式的劫掠。
这是因为在李秀成看来,自己是败军,如果再抢掠,那会彻底失去本地的人心,而且清军大多贪婪而凶残,一个破败的无锡,清军肯定没心思抢掠,会继续追着自己打,但如果留下一个还算富庶的无锡,那清军就会把时间消耗在抢掠上,不再花心思追自己。这也是为什么李秀成只抢府库,不抢老百姓,甚至也不抢大户人家的原因,他就是希望李永吉带兵抢掠老百姓,这样既能丢掉清军的人心,也能给李秀成争取时间。
只可惜,精武军是一支纪律更加严明的部队,也根本不靠劫掠为生,所以入城之后,除了重新封查府库,张贴安民布告,禁止作奸犯科之外,就没有别的大举动了。
当然,这个没什么大举动,是指外人的看法,实际上李永吉率兵进入无锡后,动作还是很多的,只不过大多不是那么鲜为人知罢了。
李永吉在无锡暂时没做别的,就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建设无锡军营,第二件事则是招商引资。
建设无锡军营不奇怪,这本来就是应有之义,毕竟精武军是控制这个地区最稳固的保障。
招商引资也很正常,毕竟他之前已经在苏州搞了一个一揽子商业合作计划,搞了个商联与银联,实际上就是弄了一个以李永吉为主的垄断性经济联合体,垄断本地的商贸与金融活动,统一协调,统一规划,大搞地区性计划经济,为自己赚取最大利润。
苏州商人已经在利益与精武军的刺刀下沦陷了,这次来了无锡,自然也要把无锡的各大商户一网打尽,把无锡也弄进这个垄断性经济体内。
带着这个心思,李永吉来到无锡后,立刻就召集本地的富商大户开会,不断的在会上推销自己的新产品以及商业合作计划,用利诱劝说的方法,把无锡本地的富商也拉进自己在苏州搞的那个商业合作体系中去。
这个事情没什么难度,这些都是商人,不像儒生官员那么食古不化,建立统一的商联与银联的好处他们都十分清楚。
别的不说,光加入这个体系后能得到精武军的保护这一条,就能让他们动心,毕竟这样一来,他们就是背靠精武军这棵大树,以后在苏州无锡等精武军控制的地区做生意的时候,就可以免掉官府的税收跟摊派,而且也没有关卡,光这方面省下来的钱财,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且,李永吉是跟他们做生意,不是跟他们强行收钱,价格方面还是双方出人,组建一个什么价格委员会,根据市场行情定价。赚钱多少先不说,这起码让他们在感情上感到更舒服,毕竟表面上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至于加入了银联与商联后,要统一接受李永吉的领导与调配,这倒没什么,反正中国商人一向软弱惯了,如今又是乱世,头上多一个军队领导在头上,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反而觉得是好事儿。
就这样,短短三天,李永吉就在无锡搞定了本地的商贾,至于那些儒生跟地主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