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寒门枭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进县学大半年来,他前期白天练武,晚上读书,后期更是几乎不去县学了,很少和县学其他生员打交道。

    尤其到了最后两个月,其他生员都在千方百计找关系,打点门路,李延庆却整天闭门不出,在家刻苦攻读。

    张显和秦亮却认识不少人,这时,他们经过两名骑马的士子身旁,张显认识他们,连忙上前去打招呼。

    “张小弟,你太小了,才十二岁就去考发解试,当心主考官以为你是来要糖吃的顽童!”

    两名士子肆无忌惮地戏谑张显,目光却瞟向李延庆,他们与其说是在戏耍张显,还不如说是在针对李延庆。

    李延庆不认识他们,但他们却个个认识李延庆,县试榜首,年纪却是最小,着实令他们不服气。

    张显脾气很好,笑眯眯解释道:“省试才有年龄限制,发解试没有,再说我已通过县试,谁也不会说我是来捣乱。”

    李延庆见他们两人看自己的目光不太友善,带有一种挑衅,便淡然一笑,不理睬这两人,不多时张显骑马回来,对李延庆笑道:“这两个都是京城太学生,曾是我兄长的同窗。”

    李延庆这才知道,原来这两名士子不是县学生员,而是太学生。

    “他们好像不用参加县试吧!”

    “当然,他们都是天上的凤凰,一向瞧不起我们这些土包子,不屑与我们为伍!”

    说到这里,张显的嘴角重重扯了一下,显然他刚才深切感受到了对方的傲慢。

    不过张显一向好脾气,他又低声道,“今年从京城来的这帮家伙个个实力都很强,刚才两人都是今年中举的热门人物。”

    这时,后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李延庆一回头,只见刚才两名士子骑马追上了他们,他们脸上带着虚伪的笑容,为首一人对张显道:“原来县试榜首在这里,小弟怎么不替我们介绍一下呢?”

    张显无奈,只得给李延庆介绍道:“这两位学长是羑里镇的王文欢和杨羽,京城太学生。”

    长得高的一人叫王文欢,个子稍矮是杨羽,两人都二十岁左右,模样长得都很英俊,不过在京城呆久了,自然而然地有一种骨子里都掩盖不住的优越感。

    “你就是李延庆吧!”

    王文欢语气傲慢道:“我在县城看过你的试卷,做得还算可以,不过汤阴是小地方,你那卷子若拿到太学去,估计会被别人拿去当茶托子。”

    李延庆笑了笑,文人相轻,自古如此,只是这些人拼命贬低自己,又有什么意思?

    “那是!小弟才疏学浅,只是侥幸上榜,若是两位兄长参考县试,小弟恐怕连乙榜上不了。”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两人面面相觑问道。

    “没什么!”李延庆一本正经道:“小弟属牛,下面风太大,恐怕小弟在榜上就挂不住了。”

    旁边秦亮‘哈!’地笑出声来,王文欢和杨羽气得满脸通红,狠狠瞪了李延庆一眼,不再理睬他,两人加快马速,向北奔驰而去。

    张显却有点担忧,对李延庆道:“太学这次回相州参考有四十余人,兄长得罪这两人,就等于得罪了整个太学帮,只怕县里不安生啊!”

    李延庆淡淡道:“出趟门真不容易,怕这又怕那,现在又怕得罪人,索性回家种田,一辈子不离乡,那就什么都不用怕了。”

    张显被顶了一句,便默然无语,秦亮见气氛不对,连忙岔开话题问李延庆道:“老李,科举还限制年龄?”

    李延庆微微一笑道:“当然要限制了,省试是十五岁吧!十五岁以上才能参加省试,发解试则要求十二岁以上,我和显哥儿正好过了这个坎,很幸运。”

    三人一路北上,半路在平安镇住了一夜,次日中午,三人终于抵达了安阳县,此时安阳县已是英才汇聚,一年一度的发解试已经拉开了序幕。

    相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古便是北方教育十分发达的地区,尤其到了极重文才的大宋,相州各地的读书风潮盛行,一般中产以上家庭都会送孩子读书。

    这便导致相州的科举竞争十分激烈,尤其今年遇到了发解试改革,发解名额缩减到十五个,竞争更是到了白热化。

    虽然经过了一次县试,淘汰了绝大部分士子,但依然有五百七十余名士子得到了复试资格,争夺十五个发解名额。

    差不多要达到四十比一了,所以在相州能考过发解试,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荣耀。

    为了鼓励读书人参加科举,宋真宗还专门写了一首著名的《劝学诗》,流传了上千年,至今仍有顽强的生命力。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代科举对士人,特别是对寒门子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它在潜移默化之中引导与改变着士人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心态。

    对于李延庆也同样如此,他最初刚到宋朝抵触科举的心态,也随着年纪渐长而烟消云散了,他深知自己该做什么,要想改变大宋的命运,那最好的办法就是融入它的规则,并善用规则,在规则中走向上层,参加科举就是一条走向上层的捷径。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