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死不原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家。
戚述的愿望,在他娘死后实现了,他良心发现的爹,做主把他过继给了这一代的承泽亲王当儿子。承泽亲王夫夫没孩子,对戚述那真是疼到了骨子里。
结果,戚述还没享受多长时间的父子亲情呢,就被他的渣爹正则帝,又一旨宣到了京城。美名其曰承泽亲王府和皇室的培养感情,实则嘛……在戚述看来,正则帝就跟棒打鸳鸯的王母差不多,让他和他认定的亲人一年都不见得能鹊桥相会一次。
承泽亲王也很生气,但是能怎么办呢?他又干不过他亲哥,为了一个肯定不会被正则帝虐待,只会觉得亏欠良多想要不断弥补的儿子起兵造反,理由好像也不太能站得住脚。
最终父子三人只能无奈任命,顺便小小的诅咒了一下强拆人家父子的正则帝。
正则帝这边则觉得他这样才是正确的,因为毕竟他才是戚述的亲爹,他给了戚述其他皇子得不到的地位,又把他接到身边赋予了绝不可能给别的儿子的信任和爱护,戚述还能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最重要的是繁华的京城总比苦寒的西北要好吧?
承泽亲王在京中的府邸被修葺的美轮美奂,在全国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宅院排行榜里,是绝对能挤入前三的。
没见过世面的现代人顾远归,被古代能达到这样的工艺,而狠狠的震了一把。
咳,总而言之,顾远归借住到戚述那里,真的是一个即表了忠心,又不会太过开罪各位皇子的好办法,比住在觉生寺还省事。
谷鬼子给顾远归的来信中,对此事表达了高度的赞扬。学来文与武,卖身帝王家,他们卖的是帝王,可不是帝王的儿子,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过早的站队绝对不是什么明智之举。谷鬼子见徒弟能看的这般透彻,并以最快的速度交好了承泽亲王世子,真是老怀欣慰。
顺便的,谷鬼子还交代顾远归,科举之前,老实在王府里读书,不要急于去拜见他各位已经入朝为官的师兄,免得给正则帝留下善于钻营的不良印象。
上辈子的顾行为了小师弟白连,挨个敲了师兄们的家门,请他们照顾一二。这确实是让顾行在正则帝心中的形象大打了折扣,虽然正则帝最后还是为了吉祥兆头点了顾行当状元,却也没有重用他。于是,顾行这才只能偏于一隅,当了皇五子的谋士,而不是在朝中步步高升。
当然,因为白连,顾行倒也算是求仁得仁,心甘情愿。
顾远归可就不乐意了。
一直到春闱之前,顾远归都始终处于一种“闭门谢客,专心备战”的状态,一句话,谁也不见。
对此,皇子们也没脾气,甚至反而隐隐觉得这才是一个名士该有的风采,更是心向往之,抖m的可以。这些人里,只有皇五子有些伐开心,因为他觉得他和顾行的交情与旁人不同,顾行拒绝见别人,不应该不见他,最重要的是,为什么顾行宁可去住和他没什么交情的承泽王府,也不肯借住在他这里?只是分隔七年,顾行就和他如此生分了吗?
当然,皇五子这么迫切的想要见顾远归,也是因为他把白连接入府后,听了白连的前后遭遇,知道了白连原来是顾远归的师弟,好可怜的,顾远归都不管管。
对于皇五子义正言辞的信,顾远归无奈,心想着这货果然一遇白连就掉智商。
然后,顾远归回信说,我是有个师弟,但师弟一直在谷中尽心照顾师父,又怎么会出现在京城?况且就算师父能放心师弟离谷,他自小在谷内长大,什么常识都没有的师弟,也没可能孤身找到京城的。
此信一去,皇五子那边就在没了消息,也不知道他是真信了顾远归,还是有别的打算,反正他是没再来骚扰过,顾远归乐得清闲,便也就没去深究皇五子前后反常的动作。
戚述同学则……
终于有的看也有的吃了!好开心!
整个承泽亲王府的下人都有一种最近如沐春风的感觉,虽然世子还是面瘫脸,但明显能感觉到这是一个内心里比较快乐的面瘫,大家平日里在王府走动也能稍稍松快一些。
对于儿子的变化,自认为是好爸爸的正则帝更是早早的就看在了眼里,感慨在了心里。
“那个顾行就这么好?”
“好。”戚述在正则帝面前保持着始终如一的寡言,将一副“老子就是不想搭理你”的态度进行到底。
偏偏正则帝还就吃这一套,觉得这才是一个儿子该有的对老子的真正态度,而不是也像宫女太监似的阿谀奉承,多了几分功利,少了些许真情。
“看上了?”承泽亲王世代断袖的传统还真是打不破的魔咒呢。
“恩。”
“能多说两个字不?”正则帝逗儿子。
“看上了。”
还尼玛真就比“恩”多了两个字啊!
正则帝完全不会觉得他儿子看上一个十四岁的少年有多么禽兽,只会觉得,吼吼,朕倒是要亲自看看这个素有早慧之名的顾家远归到底有何能耐,能让我儿砸这么开心。他要是个好的呢,朕就祝福一下,赐个婚什么的讨好一下儿砸,要是不好呢……那就酌情再议。
而在正则帝看来,看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科举考试。
于是,顾远归面对临时改了诗赋题目的科举卷,真的是想呵呵正则帝一脸了,有真才实学的是原主啊,哪怕我学的是语文,也不可能比古人强。
大雍的科举考试比较贴近主世界的唐朝。大体有五个方向,墨义、口试、贴经、策问和诗赋,不像是明朝,就只有经义一门,用八股局限住了举子们的脑洞。
换言之,如果拿满分一百为例,那么诗赋就占了二十分!二十分!二十分!
前面的墨义、口试、贴经、策问都和顾远归记忆里的顾行上辈子一毛一样,他只需要按照顾行的答案再写一遍就成,下笔如有神,根本不需要思考。但最后二十分的诗赋,却彻底卡主了顾远归。
上辈子,没有正则帝搅合,诗赋考的是中规中矩的五言绝句和骈体文,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借物抒情,表达一下自己的政治理想。
简直不能更好写。
但偏偏这辈子正则帝神来一笔,好好的政治理想,变成了风花雪月的讴歌爱情……顾远归在考场上看到考题的时候,想手撕正则帝的心都有了。这还能不能好了?!正则帝老了之后的朝政混乱,根本不是什么他人老昏聩,而是本性暴露吧?就冲这考题就能看出来,他盛年的时候也没靠谱到哪里去。
最后,喜闻乐见的,大家在诗赋上都被正则帝给坑了。连负责阅卷的礼部官员都一脸心塞,这么大年纪了,看小年轻讴歌爱情,酸来酸去的,确实有点为难人。
顾远归反倒是异军突起。他是自己硬着头皮乱编的,虽然他能背不少主世界的古诗词,但是,拿前人的智慧来给自己脸上贴金这种事,他真的做不到啊,那样和抄袭有什么区别?作为大学语文教授的顾远归,是绝对无法容忍抄袭的。
其实,本来顾远归都在琢磨着要不然交白卷算了,反正原主也已经当过一次三元及第,但神奇的正则帝在最后来了一句题材不限,力求创新。
也就是说,不再要求对仗和平仄,顾远归用现代人的想法,还是能东拼西凑几篇的。
于是,顾远归这样反而算是点了题。想法新颖,题材与众不同。
_(:3)∠)_顾远归对此只能说,命运的惯性是强大的,大家想让他拿三元冲吉祥的心也是蛮拼的,什么理由都能诌出来。
而顾远归在文章里引用的一些特意标注出来的是引用了某某的诗句,也得到了考官们的一致赞赏,虽然没听说过这文,但诗是好诗。
正则帝尤其中意那两句“一生一代一双人”和“人生若只如初见”。
看来正则帝同学如果活在主世界,一准是个纳兰粉。
正则帝还特意在叫儿砸戚述吃饭的时候,顺便私下里把顾远归当添头也一并宣入了宫。特意询问了一下这纳兰性德是何许人也,颇有要是人还活着就召入宫中奉旨写诗的意思。顾远归去哪里给正则帝变出个纳兰来?最后只能推说是无意中从师父珍藏的孤本中看到的古人诗词,不知为何没能传颂下来。
正则帝龙心大悦,因为孤本也就是说这个世上仅此一本,如果顾远归和他师父不说,顾远归大可以说这是他做的诗,但他并没有,不占他人之名,实在是个心性极好的孩子,状元也是当得的。提前就剧透了未来殿试的考试结果。
顾远归,自然是笑纳了。
家。
戚述的愿望,在他娘死后实现了,他良心发现的爹,做主把他过继给了这一代的承泽亲王当儿子。承泽亲王夫夫没孩子,对戚述那真是疼到了骨子里。
结果,戚述还没享受多长时间的父子亲情呢,就被他的渣爹正则帝,又一旨宣到了京城。美名其曰承泽亲王府和皇室的培养感情,实则嘛……在戚述看来,正则帝就跟棒打鸳鸯的王母差不多,让他和他认定的亲人一年都不见得能鹊桥相会一次。
承泽亲王也很生气,但是能怎么办呢?他又干不过他亲哥,为了一个肯定不会被正则帝虐待,只会觉得亏欠良多想要不断弥补的儿子起兵造反,理由好像也不太能站得住脚。
最终父子三人只能无奈任命,顺便小小的诅咒了一下强拆人家父子的正则帝。
正则帝这边则觉得他这样才是正确的,因为毕竟他才是戚述的亲爹,他给了戚述其他皇子得不到的地位,又把他接到身边赋予了绝不可能给别的儿子的信任和爱护,戚述还能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最重要的是繁华的京城总比苦寒的西北要好吧?
承泽亲王在京中的府邸被修葺的美轮美奂,在全国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宅院排行榜里,是绝对能挤入前三的。
没见过世面的现代人顾远归,被古代能达到这样的工艺,而狠狠的震了一把。
咳,总而言之,顾远归借住到戚述那里,真的是一个即表了忠心,又不会太过开罪各位皇子的好办法,比住在觉生寺还省事。
谷鬼子给顾远归的来信中,对此事表达了高度的赞扬。学来文与武,卖身帝王家,他们卖的是帝王,可不是帝王的儿子,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过早的站队绝对不是什么明智之举。谷鬼子见徒弟能看的这般透彻,并以最快的速度交好了承泽亲王世子,真是老怀欣慰。
顺便的,谷鬼子还交代顾远归,科举之前,老实在王府里读书,不要急于去拜见他各位已经入朝为官的师兄,免得给正则帝留下善于钻营的不良印象。
上辈子的顾行为了小师弟白连,挨个敲了师兄们的家门,请他们照顾一二。这确实是让顾行在正则帝心中的形象大打了折扣,虽然正则帝最后还是为了吉祥兆头点了顾行当状元,却也没有重用他。于是,顾行这才只能偏于一隅,当了皇五子的谋士,而不是在朝中步步高升。
当然,因为白连,顾行倒也算是求仁得仁,心甘情愿。
顾远归可就不乐意了。
一直到春闱之前,顾远归都始终处于一种“闭门谢客,专心备战”的状态,一句话,谁也不见。
对此,皇子们也没脾气,甚至反而隐隐觉得这才是一个名士该有的风采,更是心向往之,抖m的可以。这些人里,只有皇五子有些伐开心,因为他觉得他和顾行的交情与旁人不同,顾行拒绝见别人,不应该不见他,最重要的是,为什么顾行宁可去住和他没什么交情的承泽王府,也不肯借住在他这里?只是分隔七年,顾行就和他如此生分了吗?
当然,皇五子这么迫切的想要见顾远归,也是因为他把白连接入府后,听了白连的前后遭遇,知道了白连原来是顾远归的师弟,好可怜的,顾远归都不管管。
对于皇五子义正言辞的信,顾远归无奈,心想着这货果然一遇白连就掉智商。
然后,顾远归回信说,我是有个师弟,但师弟一直在谷中尽心照顾师父,又怎么会出现在京城?况且就算师父能放心师弟离谷,他自小在谷内长大,什么常识都没有的师弟,也没可能孤身找到京城的。
此信一去,皇五子那边就在没了消息,也不知道他是真信了顾远归,还是有别的打算,反正他是没再来骚扰过,顾远归乐得清闲,便也就没去深究皇五子前后反常的动作。
戚述同学则……
终于有的看也有的吃了!好开心!
整个承泽亲王府的下人都有一种最近如沐春风的感觉,虽然世子还是面瘫脸,但明显能感觉到这是一个内心里比较快乐的面瘫,大家平日里在王府走动也能稍稍松快一些。
对于儿子的变化,自认为是好爸爸的正则帝更是早早的就看在了眼里,感慨在了心里。
“那个顾行就这么好?”
“好。”戚述在正则帝面前保持着始终如一的寡言,将一副“老子就是不想搭理你”的态度进行到底。
偏偏正则帝还就吃这一套,觉得这才是一个儿子该有的对老子的真正态度,而不是也像宫女太监似的阿谀奉承,多了几分功利,少了些许真情。
“看上了?”承泽亲王世代断袖的传统还真是打不破的魔咒呢。
“恩。”
“能多说两个字不?”正则帝逗儿子。
“看上了。”
还尼玛真就比“恩”多了两个字啊!
正则帝完全不会觉得他儿子看上一个十四岁的少年有多么禽兽,只会觉得,吼吼,朕倒是要亲自看看这个素有早慧之名的顾家远归到底有何能耐,能让我儿砸这么开心。他要是个好的呢,朕就祝福一下,赐个婚什么的讨好一下儿砸,要是不好呢……那就酌情再议。
而在正则帝看来,看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科举考试。
于是,顾远归面对临时改了诗赋题目的科举卷,真的是想呵呵正则帝一脸了,有真才实学的是原主啊,哪怕我学的是语文,也不可能比古人强。
大雍的科举考试比较贴近主世界的唐朝。大体有五个方向,墨义、口试、贴经、策问和诗赋,不像是明朝,就只有经义一门,用八股局限住了举子们的脑洞。
换言之,如果拿满分一百为例,那么诗赋就占了二十分!二十分!二十分!
前面的墨义、口试、贴经、策问都和顾远归记忆里的顾行上辈子一毛一样,他只需要按照顾行的答案再写一遍就成,下笔如有神,根本不需要思考。但最后二十分的诗赋,却彻底卡主了顾远归。
上辈子,没有正则帝搅合,诗赋考的是中规中矩的五言绝句和骈体文,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借物抒情,表达一下自己的政治理想。
简直不能更好写。
但偏偏这辈子正则帝神来一笔,好好的政治理想,变成了风花雪月的讴歌爱情……顾远归在考场上看到考题的时候,想手撕正则帝的心都有了。这还能不能好了?!正则帝老了之后的朝政混乱,根本不是什么他人老昏聩,而是本性暴露吧?就冲这考题就能看出来,他盛年的时候也没靠谱到哪里去。
最后,喜闻乐见的,大家在诗赋上都被正则帝给坑了。连负责阅卷的礼部官员都一脸心塞,这么大年纪了,看小年轻讴歌爱情,酸来酸去的,确实有点为难人。
顾远归反倒是异军突起。他是自己硬着头皮乱编的,虽然他能背不少主世界的古诗词,但是,拿前人的智慧来给自己脸上贴金这种事,他真的做不到啊,那样和抄袭有什么区别?作为大学语文教授的顾远归,是绝对无法容忍抄袭的。
其实,本来顾远归都在琢磨着要不然交白卷算了,反正原主也已经当过一次三元及第,但神奇的正则帝在最后来了一句题材不限,力求创新。
也就是说,不再要求对仗和平仄,顾远归用现代人的想法,还是能东拼西凑几篇的。
于是,顾远归这样反而算是点了题。想法新颖,题材与众不同。
_(:3)∠)_顾远归对此只能说,命运的惯性是强大的,大家想让他拿三元冲吉祥的心也是蛮拼的,什么理由都能诌出来。
而顾远归在文章里引用的一些特意标注出来的是引用了某某的诗句,也得到了考官们的一致赞赏,虽然没听说过这文,但诗是好诗。
正则帝尤其中意那两句“一生一代一双人”和“人生若只如初见”。
看来正则帝同学如果活在主世界,一准是个纳兰粉。
正则帝还特意在叫儿砸戚述吃饭的时候,顺便私下里把顾远归当添头也一并宣入了宫。特意询问了一下这纳兰性德是何许人也,颇有要是人还活着就召入宫中奉旨写诗的意思。顾远归去哪里给正则帝变出个纳兰来?最后只能推说是无意中从师父珍藏的孤本中看到的古人诗词,不知为何没能传颂下来。
正则帝龙心大悦,因为孤本也就是说这个世上仅此一本,如果顾远归和他师父不说,顾远归大可以说这是他做的诗,但他并没有,不占他人之名,实在是个心性极好的孩子,状元也是当得的。提前就剧透了未来殿试的考试结果。
顾远归,自然是笑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