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行在宽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做企业的两件事:一是求人,二是求己
吴晓波写了几本书,其中一本叫作《大败局》,讲的是一些倒闭的企业。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曾处在一个坎儿上,没把握住,生命就结束了。
这些企业,有些我很熟悉。企业的领导有我以前的老板,也有后来复出的,比如史玉柱,还讲到了现在还在武汉监狱里的牟其中。
牟其中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中有过很大影响的一位创业者,也是一位企业家。我和王石去武汉洪山监狱看他的时候,他一边和我们说话,一边掏出一叠厚厚的申诉材料交给管教,管教收起来就走了。我们试图劝说他改变一些方式,争取早点儿出来,但他仍然梗着脖子说“不,我就这样”。我出来以后就跟王石讲,他的性格恐怕是改不了了。
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社会变化带给自己的启发,有时候并不一致。认识自我其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我去美国考察医疗城,其间做了一次特别的体检,两天的体检实际上经历的过程就是认识自己。我和十几个医生就我的每一个器官反复讨论,我觉得这样的经历特别有意思。
实际上,我们都有这样的问题,包括这些失败的企业-它们始终很难把自己看清楚。黄光裕的案子结了,判了14年,罚了将近8亿元。当然,这案子背后还有很多故事,我曾经在车上看到新加坡讲黄光裕的一篇文章,说他已经赚了这么多钱,还不如把这些钱捐掉,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我觉得这些文章的动机是好的,但很多评论都是书生之见。一个人在演员的状态下和在观众的状态下,表现是不一样的。我对黄光裕有所了解,当时他处在演员的状态下,他在演一个角色,结果没演好,失败了。如果他当观众,可能就捐钱了。
2010年,全国至少有700万家民营企业,平均的存活时间只有两年半,每天死掉的民营企业比新生的多。五年到十年的企业存活率大概是7%,也就是说,生存五年以上的企业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大部分企业在十年之内都牺牲掉了。十年以上的企业非常少,在十年里,能够成为优秀企业的民营企业大概还不到2%。也就是说,对中国的民营企业来说,要生存发展,并成为最杰出的企业,的确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很难超过十年这样一个极限。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企业成长不起来?我在牟其中那儿曾经有一次特别有趣的经历。1990年的冬天,非常冷,当时北京有那种破面包车,不到四万块钱,四处漏风。那天,我早上刚到公司,在羊坊店12号,老牟就说让我跟他去陕北,我说那就走吧。我们上了车就走,走了一圈回来之后,牟其中就开始试图开发西北,成立了西北开发办,让我当西北开发办主任,管这么大一个地区。
为了把这件事搞清楚,我自己又去了一次西北。这回路上同行的有一个人,叫黄方毅,就是黄炎培的儿子。路上,黄方毅讲了一个故事。抗战胜利以后,国统区的人对延安非常不了解。在国共谈判前,国统区派了几个有影响的民主人士去了延安,黄方毅的父亲黄炎培也在其中。临走那天,毛泽东在窑洞里跟民主人士畅谈,谈到最后,这些民主人士问了他一个问题。黄炎培说过去历朝历代都出现了一个情况,就是一个王朝在兴起的时候非常欣欣向荣,自信、开明,叫作“其兴也勃焉”,意思就是说兴旺起来很快,势不可当。但是接下来就走向反面,就开始腐败,出现很多问题,叫作“其亡也忽焉”,意思就是灭亡也很迅速。治乱循环在中国封建社会是非常常见的,你共产党有什么本事能打破这样一个循环?
毛泽东非常自信地说,黄先生,我理解你讲的这件事,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个方法,那就是民主。在延安的时候,毛泽东的确讲得非常好。结果怎么样呢?毛泽东晚年犯的所有错误都和不民主有关。这就是极限,一个政治家有他的极限,一个社会的发展也有它的规律。所以,我就从中国封建社会由兴到衰的规律-历史周期律,来引出我们要讨论的话题。
实际上,民营企业也有这样的周期律,比如爱多VCD就是如此,一下就没了。所以,我们要找出这样一种周期律,究竟是什么东西挡住了我们的眼睛,究竟是什么东西让我们的内心开始有了魔鬼,究竟是什么东西让我们前进的脚步不得不停下来,究竟是什么东西让我们从此对未来失去了方向。这些东西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将所谈的极限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外部的极限,另一部分是内部的极限。其实,做企业就是两件事,一是求人之事,二是求己之事。求人之事都是外部的事,我们没办法决定。求己之事就是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克服、能够改进的一些事情。
选择了什么样的市场,决定了企业规模能做多大
首先我们来看看,对企业影响最大的外部的事情是什么。
第一就是市场规模。有些行业规模很大,有些行业规模并不大。我们从两个极端来看看行业对企业增长的影响。
我是做房地产的,中国的地产行业特别热闹,的确跟国外不同。国外做地产的在媒体上不怎么看得到,而在中国,出现在媒体上的地产商特别多,而且每个地产商都很有个性,大家能看到很多故事。
地产企业之所以能发展这么快,很多地产商都上了所谓的富豪榜,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个行业的市场规模目前在中国的确非常大。因为这个行业这么大,所以出现了这么多各种各样的人。
中国整个电影市场的规模可能还没有房地产的一个项目大。在中国,娱乐行业每天的八卦新闻非常多,我每天早上特别喜欢看娱乐版的八卦新闻,因为看完这一版以后,你就会知道社会上最新的变化。
娱乐业每天在报纸上的版面跟房地产差不多,那么,娱乐行业的市场有多大呢?2009年,整个电影业的票房大概只有60亿元。大家知道,在地产行业,一家公司就能卖100亿元,这样的公司有很多。2009年,电影行业盈利最高的一家公司赚了多少呢?8000多万元,就是华谊兄弟。在地产行业,任何一家公司说赚8000万元,都不好意思说。也就是说,虽然娱乐行业在媒体上有这么多故事,但它的企业规模都非常小,小到大家都不能想象,全中国最大的娱乐行业的企业一年也就赚8000万元。所以,如果你所处的行业非常小,那你想成为一家突破增长极限、快速发展的企业就很难。
有一天,我和马云在一起讨论娱乐行业的发展,马云说他之所以投资王中军,是因为他认为这个行业非常了不起。在美国,娱乐行业有1000多亿美元的市场,也... -->>
做企业的两件事:一是求人,二是求己
吴晓波写了几本书,其中一本叫作《大败局》,讲的是一些倒闭的企业。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曾处在一个坎儿上,没把握住,生命就结束了。
这些企业,有些我很熟悉。企业的领导有我以前的老板,也有后来复出的,比如史玉柱,还讲到了现在还在武汉监狱里的牟其中。
牟其中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中有过很大影响的一位创业者,也是一位企业家。我和王石去武汉洪山监狱看他的时候,他一边和我们说话,一边掏出一叠厚厚的申诉材料交给管教,管教收起来就走了。我们试图劝说他改变一些方式,争取早点儿出来,但他仍然梗着脖子说“不,我就这样”。我出来以后就跟王石讲,他的性格恐怕是改不了了。
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社会变化带给自己的启发,有时候并不一致。认识自我其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我去美国考察医疗城,其间做了一次特别的体检,两天的体检实际上经历的过程就是认识自己。我和十几个医生就我的每一个器官反复讨论,我觉得这样的经历特别有意思。
实际上,我们都有这样的问题,包括这些失败的企业-它们始终很难把自己看清楚。黄光裕的案子结了,判了14年,罚了将近8亿元。当然,这案子背后还有很多故事,我曾经在车上看到新加坡讲黄光裕的一篇文章,说他已经赚了这么多钱,还不如把这些钱捐掉,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我觉得这些文章的动机是好的,但很多评论都是书生之见。一个人在演员的状态下和在观众的状态下,表现是不一样的。我对黄光裕有所了解,当时他处在演员的状态下,他在演一个角色,结果没演好,失败了。如果他当观众,可能就捐钱了。
2010年,全国至少有700万家民营企业,平均的存活时间只有两年半,每天死掉的民营企业比新生的多。五年到十年的企业存活率大概是7%,也就是说,生存五年以上的企业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大部分企业在十年之内都牺牲掉了。十年以上的企业非常少,在十年里,能够成为优秀企业的民营企业大概还不到2%。也就是说,对中国的民营企业来说,要生存发展,并成为最杰出的企业,的确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很难超过十年这样一个极限。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企业成长不起来?我在牟其中那儿曾经有一次特别有趣的经历。1990年的冬天,非常冷,当时北京有那种破面包车,不到四万块钱,四处漏风。那天,我早上刚到公司,在羊坊店12号,老牟就说让我跟他去陕北,我说那就走吧。我们上了车就走,走了一圈回来之后,牟其中就开始试图开发西北,成立了西北开发办,让我当西北开发办主任,管这么大一个地区。
为了把这件事搞清楚,我自己又去了一次西北。这回路上同行的有一个人,叫黄方毅,就是黄炎培的儿子。路上,黄方毅讲了一个故事。抗战胜利以后,国统区的人对延安非常不了解。在国共谈判前,国统区派了几个有影响的民主人士去了延安,黄方毅的父亲黄炎培也在其中。临走那天,毛泽东在窑洞里跟民主人士畅谈,谈到最后,这些民主人士问了他一个问题。黄炎培说过去历朝历代都出现了一个情况,就是一个王朝在兴起的时候非常欣欣向荣,自信、开明,叫作“其兴也勃焉”,意思就是说兴旺起来很快,势不可当。但是接下来就走向反面,就开始腐败,出现很多问题,叫作“其亡也忽焉”,意思就是灭亡也很迅速。治乱循环在中国封建社会是非常常见的,你共产党有什么本事能打破这样一个循环?
毛泽东非常自信地说,黄先生,我理解你讲的这件事,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个方法,那就是民主。在延安的时候,毛泽东的确讲得非常好。结果怎么样呢?毛泽东晚年犯的所有错误都和不民主有关。这就是极限,一个政治家有他的极限,一个社会的发展也有它的规律。所以,我就从中国封建社会由兴到衰的规律-历史周期律,来引出我们要讨论的话题。
实际上,民营企业也有这样的周期律,比如爱多VCD就是如此,一下就没了。所以,我们要找出这样一种周期律,究竟是什么东西挡住了我们的眼睛,究竟是什么东西让我们的内心开始有了魔鬼,究竟是什么东西让我们前进的脚步不得不停下来,究竟是什么东西让我们从此对未来失去了方向。这些东西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将所谈的极限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外部的极限,另一部分是内部的极限。其实,做企业就是两件事,一是求人之事,二是求己之事。求人之事都是外部的事,我们没办法决定。求己之事就是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克服、能够改进的一些事情。
选择了什么样的市场,决定了企业规模能做多大
首先我们来看看,对企业影响最大的外部的事情是什么。
第一就是市场规模。有些行业规模很大,有些行业规模并不大。我们从两个极端来看看行业对企业增长的影响。
我是做房地产的,中国的地产行业特别热闹,的确跟国外不同。国外做地产的在媒体上不怎么看得到,而在中国,出现在媒体上的地产商特别多,而且每个地产商都很有个性,大家能看到很多故事。
地产企业之所以能发展这么快,很多地产商都上了所谓的富豪榜,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个行业的市场规模目前在中国的确非常大。因为这个行业这么大,所以出现了这么多各种各样的人。
中国整个电影市场的规模可能还没有房地产的一个项目大。在中国,娱乐行业每天的八卦新闻非常多,我每天早上特别喜欢看娱乐版的八卦新闻,因为看完这一版以后,你就会知道社会上最新的变化。
娱乐业每天在报纸上的版面跟房地产差不多,那么,娱乐行业的市场有多大呢?2009年,整个电影业的票房大概只有60亿元。大家知道,在地产行业,一家公司就能卖100亿元,这样的公司有很多。2009年,电影行业盈利最高的一家公司赚了多少呢?8000多万元,就是华谊兄弟。在地产行业,任何一家公司说赚8000万元,都不好意思说。也就是说,虽然娱乐行业在媒体上有这么多故事,但它的企业规模都非常小,小到大家都不能想象,全中国最大的娱乐行业的企业一年也就赚8000万元。所以,如果你所处的行业非常小,那你想成为一家突破增长极限、快速发展的企业就很难。
有一天,我和马云在一起讨论娱乐行业的发展,马云说他之所以投资王中军,是因为他认为这个行业非常了不起。在美国,娱乐行业有1000多亿美元的市场,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