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康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998年,康桥十二岁。
康桥十二岁这年夏天被倪海棠从海南接到文莱,那真是一个漂亮的国家,马路,房子,汽车,商场,天空,人们手上提着的包身上穿着的衣服,一切一切看在她眼里都特别的新鲜。
在这之前,康桥一直和外婆住在海南,她们住的地方是早年中国那种典型的小渔村,落后,贫穷,封闭,靠天吃饭,常常是夏天捕鱼攒下来的钱到了冬天就差不多花完。
关于康桥的名字一些有学问的人都会顺口夸一句“名字取得真好”,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则是会唠叨一句“怎么会取一个男孩子的名字。”
更多的人都直觉把她的姓氏直接归结为康。
其实,康桥不姓康,之所以叫康桥那是因为外婆对于徐志摩先生那首《再别康桥》诗歌怀有的情结。
年轻时外婆总想着嫁给一位姓康的青年,然后生下来的大胖小子就可以叫康桥了,遗憾的是外婆没有遇到那位姓康的青年,倒是因为家庭原因和一位姓倪,年长她很多岁的男人草草结婚。
她也没有生下大胖儿子倒是生下了长相水灵的女孩儿,他们给女孩儿取名倪玉洁。
三十五的外婆随着丈夫的战亡成为那个年代最有标志性的时代产物——寡妇。
再之后,外婆把一门心思都花在儿身上。
遗憾的是,随着容貌越来越出众倪玉洁心气越来越高,总想着凭着自己的美貌邂逅一位富人,然后过上有汽车有洋房的那种日子。
正因为这种心态导致于她在二十岁这年栽了一个大跟头,自称香港来的商人在搞大了倪玉洁的肚子之后拍拍屁股走人,顶着大肚子的倪玉洁还坚信着那个男人会回来接她,会回来给她的孩子取名字。
孩子生下来了,孩子满月了,孩子满周岁了,那个男人始终没有出现。
最终,倪玉洁绝望了,在孩子满周岁时她朝着那些在她背后指指点点的人说:总有一天我会衣锦还乡,你们的子孙后代将会从刻有我名字的柏油路走过。
彼时间村子唯一和外界关联的就只有那条坑坑洼洼的泥巴路。
这一晚,倪玉洁悄悄走了,没有和自己母亲告别,走时她刚满周岁的女儿还在襁褓中酣睡。
孩子两周岁时还没有名字,于是,那个夏天,在果树下乘凉的妇人问怀里的女孩儿:喂,小东西,外婆给你想了一个名字,你喜欢康桥这个名字吗?
怀里的小东西发出连串的牙牙语,那个小东西啊,也不知道为什么学东西都比别人家的孩子来得晚,一双大眼睛总是笨笨的,木木的。
妇人看了看周围,正是中午时间,四周无人,悄悄握着孩子的手,让孩子做出类似于“我喜欢这个名字”的手势。
于是,妇人眉开眼笑,点了点小家伙的鼻尖:我们就这样说定了,康桥。
于是,康桥没有随父姓也没有随母姓,她变成那个有着独立名字的康桥,按部就班的成长着,长牙,学习走路,学习认人,学习大人们的语言,也学习去听懂大人们的语言。
听懂别人的语言之后,康桥听得最多的是那句“康桥啊,你的妈妈怎么还不回来给我们村子修路呢?”
康桥把这样的话原封不动传给外婆,带着有点告状的意思,小小的心灵认定这是一句不好的话。
“等你妈妈存够钱自然会回来给我们村子修路。”外婆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回答。
再长大一些时,康桥再也没有把这样的话告知外婆。
童年时代充斥在康桥的世界里是一下雨就会漏水的房子、外婆脸上越聚越多的皱纹、邻居家那位叫做小樊的大哥哥送给她的一个本子还有一只铅笔。
还有在安静的夏天夜晚外婆口中的《再别康桥》。
也有绕过山才能到达的学校,一到春夏交替时节没完没了的台风,门前开满黄色花朵的沙滩,以及连着沙滩的那片海。
每次经过时都会偷偷看上一眼学校小卖铺放在柜台上印有“la”英文字母,色彩鲜艳的汽水,那是康桥从来就没有尝过的味道。
空闲时间里,康桥会拿着书爬到树上去,书搁在一边,眼睛不由自主看着树下那条通往外界的泥巴路,它还是日复一日的模样,下雨天鞋踩在上面会粘上很多黄色的泥浆。
当听到外婆叫着“康桥”时她会慌忙找回书,外婆站在树下瞅着她,她被瞅的发慌,从树上下来,低着头,说“我不是来看路的。”
片刻沉默之后外婆手会温柔触摸她的头发,轻声和她说“总有一天你妈妈会回来的。”
1998年夏天的那场台风夺走外婆的生命,被风折断的树木砸到外婆头上,当场死亡。
村里人把外婆抬回家,这一年,康桥十二岁。
十二岁的她对于死亡没有什么概念,她就那样坐在外婆身边,村里人来到她面前,摸着她的头说着差不多一番话“可怜的孩子,以后你可要怎么办?”。
这些话让康桥心里有点难受,可还没难受到让她掉眼泪,于是那些人又叹气说外婆养了一个白眼狼,她是她妈妈... -->>
1998年,康桥十二岁。
康桥十二岁这年夏天被倪海棠从海南接到文莱,那真是一个漂亮的国家,马路,房子,汽车,商场,天空,人们手上提着的包身上穿着的衣服,一切一切看在她眼里都特别的新鲜。
在这之前,康桥一直和外婆住在海南,她们住的地方是早年中国那种典型的小渔村,落后,贫穷,封闭,靠天吃饭,常常是夏天捕鱼攒下来的钱到了冬天就差不多花完。
关于康桥的名字一些有学问的人都会顺口夸一句“名字取得真好”,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则是会唠叨一句“怎么会取一个男孩子的名字。”
更多的人都直觉把她的姓氏直接归结为康。
其实,康桥不姓康,之所以叫康桥那是因为外婆对于徐志摩先生那首《再别康桥》诗歌怀有的情结。
年轻时外婆总想着嫁给一位姓康的青年,然后生下来的大胖小子就可以叫康桥了,遗憾的是外婆没有遇到那位姓康的青年,倒是因为家庭原因和一位姓倪,年长她很多岁的男人草草结婚。
她也没有生下大胖儿子倒是生下了长相水灵的女孩儿,他们给女孩儿取名倪玉洁。
三十五的外婆随着丈夫的战亡成为那个年代最有标志性的时代产物——寡妇。
再之后,外婆把一门心思都花在儿身上。
遗憾的是,随着容貌越来越出众倪玉洁心气越来越高,总想着凭着自己的美貌邂逅一位富人,然后过上有汽车有洋房的那种日子。
正因为这种心态导致于她在二十岁这年栽了一个大跟头,自称香港来的商人在搞大了倪玉洁的肚子之后拍拍屁股走人,顶着大肚子的倪玉洁还坚信着那个男人会回来接她,会回来给她的孩子取名字。
孩子生下来了,孩子满月了,孩子满周岁了,那个男人始终没有出现。
最终,倪玉洁绝望了,在孩子满周岁时她朝着那些在她背后指指点点的人说:总有一天我会衣锦还乡,你们的子孙后代将会从刻有我名字的柏油路走过。
彼时间村子唯一和外界关联的就只有那条坑坑洼洼的泥巴路。
这一晚,倪玉洁悄悄走了,没有和自己母亲告别,走时她刚满周岁的女儿还在襁褓中酣睡。
孩子两周岁时还没有名字,于是,那个夏天,在果树下乘凉的妇人问怀里的女孩儿:喂,小东西,外婆给你想了一个名字,你喜欢康桥这个名字吗?
怀里的小东西发出连串的牙牙语,那个小东西啊,也不知道为什么学东西都比别人家的孩子来得晚,一双大眼睛总是笨笨的,木木的。
妇人看了看周围,正是中午时间,四周无人,悄悄握着孩子的手,让孩子做出类似于“我喜欢这个名字”的手势。
于是,妇人眉开眼笑,点了点小家伙的鼻尖:我们就这样说定了,康桥。
于是,康桥没有随父姓也没有随母姓,她变成那个有着独立名字的康桥,按部就班的成长着,长牙,学习走路,学习认人,学习大人们的语言,也学习去听懂大人们的语言。
听懂别人的语言之后,康桥听得最多的是那句“康桥啊,你的妈妈怎么还不回来给我们村子修路呢?”
康桥把这样的话原封不动传给外婆,带着有点告状的意思,小小的心灵认定这是一句不好的话。
“等你妈妈存够钱自然会回来给我们村子修路。”外婆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回答。
再长大一些时,康桥再也没有把这样的话告知外婆。
童年时代充斥在康桥的世界里是一下雨就会漏水的房子、外婆脸上越聚越多的皱纹、邻居家那位叫做小樊的大哥哥送给她的一个本子还有一只铅笔。
还有在安静的夏天夜晚外婆口中的《再别康桥》。
也有绕过山才能到达的学校,一到春夏交替时节没完没了的台风,门前开满黄色花朵的沙滩,以及连着沙滩的那片海。
每次经过时都会偷偷看上一眼学校小卖铺放在柜台上印有“la”英文字母,色彩鲜艳的汽水,那是康桥从来就没有尝过的味道。
空闲时间里,康桥会拿着书爬到树上去,书搁在一边,眼睛不由自主看着树下那条通往外界的泥巴路,它还是日复一日的模样,下雨天鞋踩在上面会粘上很多黄色的泥浆。
当听到外婆叫着“康桥”时她会慌忙找回书,外婆站在树下瞅着她,她被瞅的发慌,从树上下来,低着头,说“我不是来看路的。”
片刻沉默之后外婆手会温柔触摸她的头发,轻声和她说“总有一天你妈妈会回来的。”
1998年夏天的那场台风夺走外婆的生命,被风折断的树木砸到外婆头上,当场死亡。
村里人把外婆抬回家,这一年,康桥十二岁。
十二岁的她对于死亡没有什么概念,她就那样坐在外婆身边,村里人来到她面前,摸着她的头说着差不多一番话“可怜的孩子,以后你可要怎么办?”。
这些话让康桥心里有点难受,可还没难受到让她掉眼泪,于是那些人又叹气说外婆养了一个白眼狼,她是她妈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