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插曲和演变 (1/2)
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蒙山军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俄国在短短十余天内便终结了帝制。这个结果令所有人目瞪口呆,包括德国和奥匈帝国。说实话,没有人可以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做好合理应对局势的准备,连早已布局俄国的中国人也一样。当俄皇,不,现在应当说是前皇帝了,的专列驶入文尼察,负责执行俄国战略的最高前敌指挥官王明远上将尚在卢布林,接到联勤司令部的电报,王明远严令封锁消息并且切实保护好这位在莫名其妙的一场政变中失去了皇位的尼古拉先生的安全。
王明远给返回前线的石大寿和熊勋两位集团军司令拍发了密电要他们提高警惕,严密监视当面德军。又给程建国少将发出了加强空中侦察的指示。王明远的担心是有道理的,随着彼得堡事变的发生,俄军本来就低迷的士气将更趋恶化,德国人利用这个机会来一次进攻是完全可能的。
但王明远毕竟不是俄国人。他猜@无@错@ .s.不透俄军如此多的高级将领为何都齐刷刷地背叛了沙皇。其实,除却尼古拉二世失去军心民心这个老话题外,根本的一条是士兵厌战情绪日浓,早就不想将战争进行下去了。但高级将领们却希望战争继续进行直到胜利,因为牵连着他们的功名利禄。所以,胁迫沙皇退位是可以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的,让士兵们的怨恨发到沙皇头上,反而可以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实际情况正是这样,当沙皇退位罗曼诺夫王朝轰然倒塌。前线部队一片欢腾,士气反而提升了。王明远对德军的担心其实是多余的。策划并实施一场大的进攻战役绝非一件易事,总有诸多的蛛丝马迹暴露出来。罗曼诺夫王朝的垮台实在是太快了,快到德国人措手不及的程度。按照正常程序,德国高层必须对此事件作出评估,然后才能针对性地拟定军事和政治方略。转入前线具体的行动,至少要经过一两个月。
的确,德国在获悉彼得堡事变后立即进行了研究。立即采取的行动不是军事方面的,而是将一个叫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的人“放”回了俄国。这个人是被沙皇驱逐在外的反对党领袖,是社会工党在分裂后的布尔什维克(多数派)派别的精神教父。早在去年。鲁登道夫就意识到了此人的价值。认为既然在军事上很难打垮幅员辽阔的俄国,那么从内部搞垮它就是唯一的选择了。自1905年以来,俄国出现了上百个政党,乱哄哄地整日争吵不休。这是从专制到宪政必然经过的一个阶段。鲁登道夫还算是个人才。认定在理论上很有一套的乌里扬诺夫先生如果回到俄国是可以掀起一番风浪的。于是派人联络了寓居瑞士专门著述但仍指导着其党派行动的乌里扬诺夫,表示愿意支持其回国从事反对沙皇的斗争,条件是如果取得成功。应当和德国终结战争签订和平条约。但乌里扬诺夫没有答应,可能顾及一旦受敌国援助的消息传出,对自己的事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而且,当时的情况也谈不到成功。布尔什维克的领袖们或者在国外读书,或者在西伯利亚钓鱼伐木,党派基本成了地下党,当时的情况就像一只蚂蚁在思考如何一头大象。而鲁登道夫也没有很在意这件事,不过是随手下的一着闲棋冷子罢了。但这次不同了,当德国人再次联系乌里扬诺夫并安排他通过德国转经瑞典芬兰回国时,这位先生立即答应了。这些事情都是秘密进行的,直到乌里扬诺夫先生在四月份回到彼得堡并开始工作后,有关他回国受到了德国人帮助的消息才开始流传。…值得一提的是,当有关乌里扬诺夫先生受到德国帮助的消息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德国很严厉地追查了泄密,他们总以为在他们这边出了问题,因为从情理上讲,乌里扬诺夫先生本人是绝不会说出去的。但德国人最终并未找到自己一方泄密的源头。
乌里扬诺夫秘密回国对于彼得堡还不是什么大事件。至少比起沙皇失踪的消息是远远不如的。可是,除了一些保皇党,沙皇并未到莫吉廖夫而是跑到了乌克兰的消息并未引起彼得堡的警惕。彼得堡的政治家们正在兴高采烈地瓜分胜利果实。在他们看来,沙皇已经无足轻重了。他们现在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军队是一方面,政府的组建是更为迫切的问题。
3月份后,彼得堡出现了两个中心,即杜马为主组成的杜马临时委员会和苏维埃。前者代表了“有资格”阶层和全国的利益,得到了军队谨慎的拥护,而后者则代表了工人、农民及下层士兵的利益。但组成苏维埃的主要是孟什维克派,社会民主工党分裂成了两个越来越尖锐对立的派别,孟什维克派在1905年革命之后便基本确定了自己的理论,既然革命的任务是为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开辟道路,那么就应当由资产阶级来领导并掌握政权。社会主义政党将实行对资产阶级政府施加压力的政策,以争取实现工人阶级和农民的经济要求和政治要求,逐步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创造条件。所以,在“二月”革命中,孟什维克实践了自己的理论。所以,在组建临时政府的问题上并未发生严重的对立。在3月3日,苏维埃和杜马临时委员会的谈判通过了临时委员会提出的临时政府组成名单,并达成了妥协性纲领的八点内容:立即赦免政治犯,实行言论、出版、结社、集会和罢工的自由,取消阶级、等级和民族的限制,立即准备根据普遍、平等、直接、秘密原则选举并召开立宪会议,以隶属于地方自治机关的民警取代旧警察,选举地方自治机关。不解除参加革命的部队的武装也不将他们调离首都,士兵享有一切公民权利。这个纲领应当说是一个把俄国引向宪政的纲领,以至于在一个月后回国的布尔什维克领袖弗拉基米尔承认,俄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在制度上赶上了先进国家。
令人惊异的是,二月革命是在彼得堡爆发的,辽阔的俄国其他城市和地区并未波及,但却平静地接受了彼得堡的事变结果。
政权结构要等全国性选举结束后确定,目前彼得堡各派势力妥协后推出的临时政府负责人正是年轻的克伦斯基,他的身份是临时政府总理。对于中英法三国高度关注的战争问题,克伦斯基答复说临时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将战争进行下去。直到胜利为止。但克伦斯基要求盟国给予更多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这是题中应有之意。协约国迅速做出了反应。分配了各自的任务,英法两国将承销俄国高达1亿美元的战争债券以表示对俄国临时政府的支持。要求中国继续扩大远征军的规模使其达到五十个师以稳定俄国战线并向俄国出口可能的一切紧缺物资。由于德国潜艇的肆虐,协约国援助俄国的路线将主要通过中国。
3月19日,陆征祥大使向克伦斯基总理转交了龙谦总统的一份私人信件。在信中龙谦承诺将全力支持克伦斯基的新政府。希望中俄两国在反对共同的敌人中加强合作。缔结崭新的友谊。但另一方面,龙谦却密令远征军保护尼古拉二世的安全,并且责成王明远努力促成尼古拉二世前往中国“政治避难”。尼古拉二世在阿尔杰米耶夫将军的劝说下终于答应前往远东。但因顾虑彼得堡的亲人仍未动身。
世界上所有的大国都在密切关注着俄国局势的演变,包括至今仍置身局外的美国。俄国巨变牵连的不光是政治家和军事家,连资本家都牵连进去了。在纽约,摩根财团经历了大喜大悲的转换,当俄国临时政府成立并且宣告将继续履行协约国义务的消息传来,其掌门人亲自跑到华美机械公司总部拜会了董事长大卫.狄文和总裁刘晓琦,向他们表示了“诚挚”的感谢,并且在华美机械一口气签署了价值6800万美元的合同。这份合同已经搁置了很久了,涉及铁路机械和轧钢等六七个单项合同,均是中国急切需要的设备和技术。摩根财团一直拒绝华美的合作。但此刻态度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并且在第二天召开了记者发布会,宣布摩根财团将向华美机械注资4000万美元换取华美机械16.5%的股份。这个消息一出,立使华美公司股票在数日内上涨了12%。摩根是和洛克菲勒齐名的一流财团,是华尔街的霸主。为何钟情于一个有中国背景的公司,成为了纽约乃至全美国经济界的大新闻。这条新闻背后一定有着值得挖掘的大秘密,终于,在无孔不入的记者们的穷追下,一条条极具价值的新闻被披露出来,根由主要是摩根财团没有跟风抛售俄国的国债,而是以低价在债券市场吸纳了大批俄国战争债券——当彼得堡事变传来,俄国国债立时成为了一张废纸,特别是洛克菲勒财团抛售巨额俄国战争债券的打压下,那些购买了俄国债券的公司和个人争相抛售,摩根财团却逆流而上。没几天,临时政府关于忠实履行协约国义务的正式公告使得俄国债券迅速反弹,让摩根财团狠狠地发了一笔财。而促使摩根做出这一决策的正是华美机械。
这条带有政治色彩的金融界新闻很快就被美国对德宣战所冲淡... -->>
俄国在短短十余天内便终结了帝制。这个结果令所有人目瞪口呆,包括德国和奥匈帝国。说实话,没有人可以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做好合理应对局势的准备,连早已布局俄国的中国人也一样。当俄皇,不,现在应当说是前皇帝了,的专列驶入文尼察,负责执行俄国战略的最高前敌指挥官王明远上将尚在卢布林,接到联勤司令部的电报,王明远严令封锁消息并且切实保护好这位在莫名其妙的一场政变中失去了皇位的尼古拉先生的安全。
王明远给返回前线的石大寿和熊勋两位集团军司令拍发了密电要他们提高警惕,严密监视当面德军。又给程建国少将发出了加强空中侦察的指示。王明远的担心是有道理的,随着彼得堡事变的发生,俄军本来就低迷的士气将更趋恶化,德国人利用这个机会来一次进攻是完全可能的。
但王明远毕竟不是俄国人。他猜@无@错@ .s.不透俄军如此多的高级将领为何都齐刷刷地背叛了沙皇。其实,除却尼古拉二世失去军心民心这个老话题外,根本的一条是士兵厌战情绪日浓,早就不想将战争进行下去了。但高级将领们却希望战争继续进行直到胜利,因为牵连着他们的功名利禄。所以,胁迫沙皇退位是可以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的,让士兵们的怨恨发到沙皇头上,反而可以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实际情况正是这样,当沙皇退位罗曼诺夫王朝轰然倒塌。前线部队一片欢腾,士气反而提升了。王明远对德军的担心其实是多余的。策划并实施一场大的进攻战役绝非一件易事,总有诸多的蛛丝马迹暴露出来。罗曼诺夫王朝的垮台实在是太快了,快到德国人措手不及的程度。按照正常程序,德国高层必须对此事件作出评估,然后才能针对性地拟定军事和政治方略。转入前线具体的行动,至少要经过一两个月。
的确,德国在获悉彼得堡事变后立即进行了研究。立即采取的行动不是军事方面的,而是将一个叫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的人“放”回了俄国。这个人是被沙皇驱逐在外的反对党领袖,是社会工党在分裂后的布尔什维克(多数派)派别的精神教父。早在去年。鲁登道夫就意识到了此人的价值。认为既然在军事上很难打垮幅员辽阔的俄国,那么从内部搞垮它就是唯一的选择了。自1905年以来,俄国出现了上百个政党,乱哄哄地整日争吵不休。这是从专制到宪政必然经过的一个阶段。鲁登道夫还算是个人才。认定在理论上很有一套的乌里扬诺夫先生如果回到俄国是可以掀起一番风浪的。于是派人联络了寓居瑞士专门著述但仍指导着其党派行动的乌里扬诺夫,表示愿意支持其回国从事反对沙皇的斗争,条件是如果取得成功。应当和德国终结战争签订和平条约。但乌里扬诺夫没有答应,可能顾及一旦受敌国援助的消息传出,对自己的事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而且,当时的情况也谈不到成功。布尔什维克的领袖们或者在国外读书,或者在西伯利亚钓鱼伐木,党派基本成了地下党,当时的情况就像一只蚂蚁在思考如何一头大象。而鲁登道夫也没有很在意这件事,不过是随手下的一着闲棋冷子罢了。但这次不同了,当德国人再次联系乌里扬诺夫并安排他通过德国转经瑞典芬兰回国时,这位先生立即答应了。这些事情都是秘密进行的,直到乌里扬诺夫先生在四月份回到彼得堡并开始工作后,有关他回国受到了德国人帮助的消息才开始流传。…值得一提的是,当有关乌里扬诺夫先生受到德国帮助的消息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德国很严厉地追查了泄密,他们总以为在他们这边出了问题,因为从情理上讲,乌里扬诺夫先生本人是绝不会说出去的。但德国人最终并未找到自己一方泄密的源头。
乌里扬诺夫秘密回国对于彼得堡还不是什么大事件。至少比起沙皇失踪的消息是远远不如的。可是,除了一些保皇党,沙皇并未到莫吉廖夫而是跑到了乌克兰的消息并未引起彼得堡的警惕。彼得堡的政治家们正在兴高采烈地瓜分胜利果实。在他们看来,沙皇已经无足轻重了。他们现在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军队是一方面,政府的组建是更为迫切的问题。
3月份后,彼得堡出现了两个中心,即杜马为主组成的杜马临时委员会和苏维埃。前者代表了“有资格”阶层和全国的利益,得到了军队谨慎的拥护,而后者则代表了工人、农民及下层士兵的利益。但组成苏维埃的主要是孟什维克派,社会民主工党分裂成了两个越来越尖锐对立的派别,孟什维克派在1905年革命之后便基本确定了自己的理论,既然革命的任务是为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开辟道路,那么就应当由资产阶级来领导并掌握政权。社会主义政党将实行对资产阶级政府施加压力的政策,以争取实现工人阶级和农民的经济要求和政治要求,逐步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创造条件。所以,在“二月”革命中,孟什维克实践了自己的理论。所以,在组建临时政府的问题上并未发生严重的对立。在3月3日,苏维埃和杜马临时委员会的谈判通过了临时委员会提出的临时政府组成名单,并达成了妥协性纲领的八点内容:立即赦免政治犯,实行言论、出版、结社、集会和罢工的自由,取消阶级、等级和民族的限制,立即准备根据普遍、平等、直接、秘密原则选举并召开立宪会议,以隶属于地方自治机关的民警取代旧警察,选举地方自治机关。不解除参加革命的部队的武装也不将他们调离首都,士兵享有一切公民权利。这个纲领应当说是一个把俄国引向宪政的纲领,以至于在一个月后回国的布尔什维克领袖弗拉基米尔承认,俄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在制度上赶上了先进国家。
令人惊异的是,二月革命是在彼得堡爆发的,辽阔的俄国其他城市和地区并未波及,但却平静地接受了彼得堡的事变结果。
政权结构要等全国性选举结束后确定,目前彼得堡各派势力妥协后推出的临时政府负责人正是年轻的克伦斯基,他的身份是临时政府总理。对于中英法三国高度关注的战争问题,克伦斯基答复说临时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将战争进行下去。直到胜利为止。但克伦斯基要求盟国给予更多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这是题中应有之意。协约国迅速做出了反应。分配了各自的任务,英法两国将承销俄国高达1亿美元的战争债券以表示对俄国临时政府的支持。要求中国继续扩大远征军的规模使其达到五十个师以稳定俄国战线并向俄国出口可能的一切紧缺物资。由于德国潜艇的肆虐,协约国援助俄国的路线将主要通过中国。
3月19日,陆征祥大使向克伦斯基总理转交了龙谦总统的一份私人信件。在信中龙谦承诺将全力支持克伦斯基的新政府。希望中俄两国在反对共同的敌人中加强合作。缔结崭新的友谊。但另一方面,龙谦却密令远征军保护尼古拉二世的安全,并且责成王明远努力促成尼古拉二世前往中国“政治避难”。尼古拉二世在阿尔杰米耶夫将军的劝说下终于答应前往远东。但因顾虑彼得堡的亲人仍未动身。
世界上所有的大国都在密切关注着俄国局势的演变,包括至今仍置身局外的美国。俄国巨变牵连的不光是政治家和军事家,连资本家都牵连进去了。在纽约,摩根财团经历了大喜大悲的转换,当俄国临时政府成立并且宣告将继续履行协约国义务的消息传来,其掌门人亲自跑到华美机械公司总部拜会了董事长大卫.狄文和总裁刘晓琦,向他们表示了“诚挚”的感谢,并且在华美机械一口气签署了价值6800万美元的合同。这份合同已经搁置了很久了,涉及铁路机械和轧钢等六七个单项合同,均是中国急切需要的设备和技术。摩根财团一直拒绝华美的合作。但此刻态度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并且在第二天召开了记者发布会,宣布摩根财团将向华美机械注资4000万美元换取华美机械16.5%的股份。这个消息一出,立使华美公司股票在数日内上涨了12%。摩根是和洛克菲勒齐名的一流财团,是华尔街的霸主。为何钟情于一个有中国背景的公司,成为了纽约乃至全美国经济界的大新闻。这条新闻背后一定有着值得挖掘的大秘密,终于,在无孔不入的记者们的穷追下,一条条极具价值的新闻被披露出来,根由主要是摩根财团没有跟风抛售俄国的国债,而是以低价在债券市场吸纳了大批俄国战争债券——当彼得堡事变传来,俄国国债立时成为了一张废纸,特别是洛克菲勒财团抛售巨额俄国战争债券的打压下,那些购买了俄国债券的公司和个人争相抛售,摩根财团却逆流而上。没几天,临时政府关于忠实履行协约国义务的正式公告使得俄国债券迅速反弹,让摩根财团狠狠地发了一笔财。而促使摩根做出这一决策的正是华美机械。
这条带有政治色彩的金融界新闻很快就被美国对德宣战所冲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