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书吧 www.liujiubook.com,边智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759年,清政府为表彰在平叛中立功的维吾尔族上层人士,让他们陆续到北京朝觐乾隆皇帝。1760年即乾隆25年,香妃的叔叔因有功而被封为辅国公,时年26岁的她成了乾隆皇帝的妃子---容妃,备受乾隆皇帝的宠爱。

    伊帕尔罕是非常美丽的,并不是流传于世的那帧油画肖像。中国历史上不乏美人,有沉鱼落燕、闭月羞花的西施、王昭君、杨玉环、貂婵四大美人,还有赵飞燕等不胜枚举的倾城倾国佳丽。然而,她们的美丽只在颜面如玉的脸上,而伊帕尔罕的美既有清丽的容颜,又有貌美替代不了的馥郁袭人的沙枣花香。在乾隆皇帝眼中,伊帕尔罕的美貌,可以说是天外来客,或者说是仙女下凡。这种中原罕见的秀美,是天山赠予的纯洁;这种天朝难觅的妩媚,是独特的风情。她端庄高贵而娇艳无比,似故乡的山上盛开的雪莲,似茫茫草原上怒放的鲜花;她香味飘散而摄人心魄,如塔里木河面上的涟漪,细碎而又柔和;又如辽阔草原上的牧歌,昂扬而又悠长。这是乾隆皇帝之所以宠爱香妃的原因。在宫庭36位后妃中,容妃颇受器重。1760年2月进宫是秀女到6月被封为“和贵人”短短3个月之中就走完了一般后宫秀女要几年才能登上的台阶,1763年被升为后宫的“嫔”到她35岁时再升为“妃”乾隆每次巡查各地,都要带上容妃随驾同行。不管是在宫中还是在巡查途中,香妃的起居饮食,都按伊斯兰教的风俗习惯去安排;在穿着上她可以破例保持本民族的服饰。还拿出国库巨资、动用民工很快盖了一个宝月楼(现北京西长安街中南海的新华门楼)的对面,仿照香妃家乡的礼拜寺修了一座庄严肃穆的伊斯兰礼拜寺楼,有两三丈高,楼基上有两层楼阁。在这座建筑的后边住着的是随香妃来北京的维吾尔族人。每当香妃思念家乡心切的时候,就叫宫女陪着,登上宝月楼,向南眺望对面的这座仿照她家乡样式盖的伊斯兰教楼。看见了自己家乡的教楼,看见了头戴花帽、出来进去的家乡同胞,就好像回到自己的家乡一样,她精神上得到了很大的安慰。于是,给这座楼取名叫望家楼。到她晚年时,在乾隆后宫的眷属中,已经名列第3位。说明了她在乾隆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传说香妃1788年在宫中生活28年即53岁抑郁而死,死后乾隆皇帝派上百人的送葬队伍,抬着香妃的棺木走了三年,当棺木送到喀什时,送葬队伍只剩下6人,实现了香妃生前想念故里、叶落归根的夙愿。阿帕克霍加墓中香妃的墓包设在平台的东北角,娇小玲珑,隐蔽在许多大墓包的背后。在这样一个偏静的角落,掩埋着一个美丽得无比显赫的生命,让参观者不可现象。香妃的墓据清史记载,香妃病逝葬于河北清东陵裕妃园寝内,传说香妃的兄长用了三年半时间,从北京带回遗物葬在陵墓的东北角,所以香妃墓内存放的是香妃的衣冠。香妃死后,乾隆帝为了让宫里人经常怀念她,特地将她在宫中几十年里积攒下来的物品分赠给各妃嫔、公主、格格和佣人以及她娘家的人。后来望家楼没有了,宝月楼改叫了新华门。但是现在北京西长安街附近还住着不少维吾尔族同胞。北京人心里还一直记念着香妃,一代一代地传说着关于香妃和望家楼的故事。

    既然香妃是乾隆皇帝的新疆妃子,那么香妃很有可能就是容妃。有一个少数民族的妃子,并不奇怪,正是清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实行“怀柔”政策的具体体现,是乾隆皇帝希望通过容妃家族在新疆的巨大影响,搞好民族团结,加强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的统治。只是,根据中国民间习俗,已出嫁的女子死后,都要葬入夫家的坟地,香妃既已成为大清皇帝的妃子,那么,喀什的香妃墓似乎就只是一座衣冠冢了。但无论喀什的香妃墓是一种传闻还是历史误会,都是世人借助一段传说来表达一种维护政治团结稳定的目的和愿望罢了。

    乾隆皇帝与香妃的爱情是一个令人憧憬的完美故事。乾隆皇帝演绎的是维护大清江山长治久安,给天下人展现的是一种民族团结和亲爱恋的无私胸怀;而这位大清皇帝的妃子,以牺牲个人的自由和喜好为代价,将她的青春及生命许诺给了大清江山,许诺给了两个民族的同一个安定团结的美好梦想。

    一段沉封的历史,一座精美的伊斯兰建筑,以及对一个旷世美女的记忆,总会让人产生一种感动,感动于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感动于一个柔弱的女子为民族团结所做的贡献。传说也好,真实也好,香妃亦或容妃,只不过是一个温婉的女子,只身来中原和亲,以弱肩和纤手担负起维护家乡安宁的道义和责任。香妃的一生可以这样说,她活出了自己的价值,活出了一个政治婚姻的联盟。

    滚滚红尘,百年记忆中,不管香妃的墓在哪里?香妃的故事真实与否?我都希望看到她曼妙的身影,象一只游走的蝴蝶,在发际间轻盈掠过,留下奇异而永恒的花香。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